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所谓一日生活皆课程,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根据作者所在小一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方面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班幼儿 良好进餐习惯养成
  《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幼儿期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班的孩子,刚从家庭生活来到集体生活,在幼儿的报名单中及报名第一天时和家长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家长对幼儿的进餐培养不够重视,开学后,家长来接孩子时问老师都是:“今天我家孩子饭吃了吗?吃得多吗?饭吃完了吗?”等等,鲜少有人问:“我家宝宝吃饭时饭粒掉地上的多吗?我家孩子是自己把饭吃完的吗……”由此可见,成人对幼儿进餐习惯不够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小班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小班老师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 创设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卫生进餐的习惯。
  1、很多时候,环境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室内墙面的装饰环境也能让幼儿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班级主题墙贴了幼儿平时良好进餐的照片,让幼儿在有意无意中潜移默化,并制作了漂亮的幼儿进餐习惯图,从幼儿洗手到幼儿安静进餐到幼儿餐后漱口,逐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考虑到小班孩子进园不会洗手,可是饭前洗手是幼儿进餐的重要常规,于是我们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海棉宝宝”角色,画了一组海绵宝宝“洗涮涮”的背景图,并在盥洗室墙面上贴了“洗手图示”,在洗手间门上贴了洗手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关上笼头甩三下,一二三,再用毛巾擦擦干”。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着“洗手图示”洗手,一边念着洗手儿歌,很快掌握了洗手要点,大大提高了洗手的效率,也调动了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3、 为孩子播放进餐音乐,为了让幼儿进餐有一个安静的氛围,我们特意不选取平时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怕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跟着歌曲唱歌而噎着,而是选取了“班得瑞”的轻音乐和世界钢琴名曲,既可以让他们欣赏世界名曲,又可以让他们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安定、愉快的进餐,一举两得!对进餐表现好的幼儿,我们用眼神投给他们赞许的目光,用亲切的摸头或是奖励小红星等形式表示赞扬,激励幼儿积极用餐。
  二、 组织餐前活动,确保幼儿开心进餐。
  幼儿良好和愉悦的情绪是幼儿进餐的保障,所以在幼儿进餐前,我都尽量避免幼儿做剧烈的运动,不在饭前批评幼儿,以免影响幼儿进餐的情绪,让幼儿从兴奋的情绪逐渐走向平静,比如让他们欣赏故事《小公鸡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不干净,教育幼儿吃饭时要专心。利用一些儿歌,比如“进餐歌”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身体坐直,两腿并拢,一口饭,一口菜,宝宝吃得好,干净又安静。“吃饭”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让幼儿在平时的进餐儿歌中了解进餐的常规。
  1、《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幼儿教育应该寓教于游戏之中”,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进餐的重要性。比如小班的孩子都喜欢玩娃娃家,对角色的行为动作以及与角色相关的物品有较大兴趣,很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以我请孩子们当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喂“小宝宝”吃饭,比一比谁当起“爸爸、妈妈”最像,这样一方面可以用游戏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另一方面,让孩子们能主动吃起饭;我们还利用儿歌《锄禾》,让幼儿学念儿歌,并且让他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不能随意将饭、菜倒掉,明白我们吃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
  2、利用区域角,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拿勺子方法。《指南》“健康”领域中第二大块“动作发展”的目标就明确规定:3——4岁小班幼儿要熟练地用勺子,所以我们在动手区投放了勺子、瓶子娃娃、木头积木、各类豆豆等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时间内给瓶娃娃喂食,特别是针对个别不会拿勺子的孩子、总喜欢用左手拿勺子的孩子,我们就重导指导这部分孩子用勺子来给瓶子小娃娃喂豆豆,在活动区的开展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拿勺子的方法,对餐具的使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挑食偏食是小班幼儿常见的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幼儿营养不足。《指南》“健康”领域中第三大块“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目标要求3—4岁的小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不偏食、挑食。所以平时为了激发幼儿食欲,我们在餐前都会帮孩子们介绍菜谱及每个菜的营养,让孩子们闻闻菜的香味,尝尝菜的味道。并在平时搜索各种有关幼儿挑食偏食的故事,比如《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牛奶将军》、《珍珍的故事》等等,让幼儿在听故事当中了解挑食偏食的害处,从而更愿意品尝各种不同的食物。
  借用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坚持、努力,《指南》中健康领域提出:“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经常反复的体验、学习、练习和实践,逐渐习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獲得能力上的发展。”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指南与发展》
  [2]新《纲要》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其他文献
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信”的含义,就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任。“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始终作为一种“善德”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诚信之光始终普照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  诚信的重要性。子说:“人而无信
<正>血管新生是涉及从已存在的血管中形成新的血管,在正常个体中血管新生参与组织的生长与发展,尤其是在伤口愈合和怀孕〔1〕。而在实体瘤的疾病进展和转移中,血管新生发挥至
在生命教育中引入身心灵全人健康理念,从身体、情绪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全面介入,强调人个体的内在潜力,发掘人的正面能量,更好地强调了生命的完整性,更容易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将康和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和谐良好的宽松环境,而且需要培养他们掌握调
讲文明讲礼貌,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口号,更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种优良的品德教育。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由于幼儿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活动策略,善于结合幼儿教育活动,以良好的环境熏陶,以家园合力策略,以活动中渗透引导策略,运用激励性语言,树立幼儿形成良好行为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注意纠
我的女儿孙毓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当年优秀的高考成绩让周围的人羡慕。而我知道。对女儿多年的培养只是暂时有了一个结果,而这以后的路还更长。  孙毓从小就很聪明,表现得一直很优秀,这样的高考成绩其实一直是意料之中的结果,甚至还有些差强人意。但是只有我和爱人知道,培养一个天生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古有仲永五岁成诗,却因为后天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而落得平庸无能。所以发掘孩子优秀的潜质并使孩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