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作为一种交互性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体,更是公众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平台。但是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也有其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在传媒领域中便是公信度的难以建立。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持保留态度,也说明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偏低。
为了改变网络媒体公信度较低和受众信心不高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报道工作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对网络报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规范,从而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水平,使其与党的十七大的相关精神相一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应该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但是近年来,网络新闻报道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网络假新闻、网络新闻炒作、网络恶搞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网络媒体的信心,给网络新闻报道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障碍。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新闻信息的发布门槛变低。
互联网被人们认识之后,人們开始广泛地使用这一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被推广和纳入教育体系之后,新闻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以往的受众也可以变成信息的发布者,变成传播者的角色。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你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甚至无须具有专门的新闻传播的教育。网络公信度问题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大量未经新闻学专业培训的作者和网友,他们不了解为大众媒体写文章要坚持新闻的准确性、公正性、无偏见。不了解大众媒体信息传播的的道德规范和行业标准。如此低的进入门槛,使得网络新闻报道中出现了随意性强的问题。记者、编辑不再像传统媒体中所要求的那样进行采访、调查和核实,更不用说普通的信息发布者了。
作为新闻信息把关人的记者、编辑不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随意转载别人的报道和说法,人云亦云,可能产生一种结果就是错上加错。或者成为始作俑者,或者为错误推波助澜,最终掩盖了事实真相,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
其次,竞争的压力导致抢发现象的出现。
“速度和时效是准确、公正、完整和平衡的敌人。”互联网新闻是匆忙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上,一条新闻几秒钟就可传遍全世界。媒体都在争夺第一时间发稿和独家新闻。网络媒体在发稿前,几乎没有留给被其报道批评的人在出版前,有任何辩驳的时间。在这种时间压力下,无法完成信息发布的核实和平衡。速度和时效是网络成功的关键。
网络链接的特点是建立网页链接,通过扩充资源,可以增添一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这条链接如果误导了读者,这是谁的责任?特别是一些商业网站为了赚取受众的 “眼球”,总是在抢发布信息的第一位,甚至对一些具有噱头的信息更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完全不考虑信息或新闻会引起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现象在国内一些专门的网络新闻发布单位也时有出现。出于不同的原因,新闻采编人员只重时效,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原则。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其影响的范围也非常大,造成的后果也就非常严重,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进程。
另外,把关人的缺位造成网络新闻报道工作良莠不齐,新闻信息格调低俗。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新的媒体出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记者的调查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压缩了。在网络媒体的信息自由传播的空间中,除了电子和电磁波的运动速度外, 可以讲,网络媒体的传播空间和速度是无法限制的。在这种情境之下,网络新闻报道者(把关人),没有履行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义务,没有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有的从业者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报道一些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的事件,甚至自身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有些网络新闻报道者惟恐天下不乱,参与到一些新闻事件的炒作当中。没有认真学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与“国家鼓励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相背离。没有真正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如网络报道中对陈冠希“艳照门”的过度炒作,某些网站片面追求点击率,在此类事件上投注过多的精力,使得网络新闻报道鱼龙混杂,污染了网络新闻报道的环境,一味媚俗,不利于受众审美情趣的提升,最终将影响我国新闻报道的大环境。
再次,网络新闻从业者各方面素质不过硬,致使负面新闻、错假新闻有机可乘。
当前某些网站的编辑、记者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报道教育,在工作中也没有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报道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技术性和文字性的错误,影响了网民的视听。另外一些经历过专业新闻教育的网络从业者忽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没有认真学习领会和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规定,政治素质不过关,在报道中出现违反政策的情况。特别是网络媒体为了争抢时效,往往缩减把关环节,没有完成信息发布的核实和平衡,断章取义使信息不对称。这些均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网络报道失实。
最后,网络社区、论坛、博客管理不严,容易出现漏洞,让负面和不良内容上网。
网络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但是,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破坏了传统媒体的范式:诚实和准确。加之某些网站对站内社区、论坛和博客的管理缺位,个别的不良新闻就会抓住这一时机被贴上网页,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几秒钟内就可能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恶劣的影响。
为了维护我们网络新闻报道环境的纯净,相关人员和部门应该内外兼修,软硬共管。
(1)严把技术关,提高网络新闻发布的技术。通过相关软硬件的研发,从渠道上提高新闻进入网页的难度。新闻信息必须经过筛选,而且要符合公众利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网络报道环境。
(2)认真学习贯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积极落实国务院新闻办各项指示。加快网络信息管理法制化,加强版权保护,避免恶意竞争,坚持信息的准确、客观、真实。
(3)建立严格审稿制度,严把事实关。加强报道的平衡,多角度分析问题,不可片面。网络媒体必须建立在自身规范的新闻操作、成熟可靠的新闻编辑意识和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4)加强对网络媒体记者素质的培训与管理。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主要是网络记者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避免出现损害国家形象,危害国家利益的报道;专业理论素养,体现在对新闻报道相关理论的熟悉和坚持上,恪守新闻的真实、准确、客观、平衡的原则;业务素质(新闻的判断、选择与整合能力;实时报道与全天候报道的能力;网络采访能力;多媒体、超文本报道能力;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验证过滤信息的能力);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认真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相关要求。
(5)建立全民举报制度。网络媒体公信度的建立与提高,仅有媒体参与是不够的,需要受众的积极参与。受众要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要让虚假的信息得到更大的扩展。时刻要具有维权意识,发现危害公众知情权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要第一时间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立刻进行调查,确认事实之后要进行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全民这一大网络,对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监督,改善我国网络新闻报道公信度的现状。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为网络新闻报道制定相关的法规,但是网络新闻报道公信度的提高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它需要网站、新闻从业者和公众的参与,只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努力才能为我国人民建立起纯净健康的网络信息发布环境,我们应该与国家携手共进,做出努力和贡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持保留态度,也说明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偏低。
为了改变网络媒体公信度较低和受众信心不高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报道工作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对网络报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规范,从而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水平,使其与党的十七大的相关精神相一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应该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但是近年来,网络新闻报道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网络假新闻、网络新闻炒作、网络恶搞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网络媒体的信心,给网络新闻报道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障碍。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新闻信息的发布门槛变低。
互联网被人们认识之后,人們开始广泛地使用这一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被推广和纳入教育体系之后,新闻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以往的受众也可以变成信息的发布者,变成传播者的角色。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你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甚至无须具有专门的新闻传播的教育。网络公信度问题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大量未经新闻学专业培训的作者和网友,他们不了解为大众媒体写文章要坚持新闻的准确性、公正性、无偏见。不了解大众媒体信息传播的的道德规范和行业标准。如此低的进入门槛,使得网络新闻报道中出现了随意性强的问题。记者、编辑不再像传统媒体中所要求的那样进行采访、调查和核实,更不用说普通的信息发布者了。
作为新闻信息把关人的记者、编辑不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随意转载别人的报道和说法,人云亦云,可能产生一种结果就是错上加错。或者成为始作俑者,或者为错误推波助澜,最终掩盖了事实真相,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
其次,竞争的压力导致抢发现象的出现。
“速度和时效是准确、公正、完整和平衡的敌人。”互联网新闻是匆忙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上,一条新闻几秒钟就可传遍全世界。媒体都在争夺第一时间发稿和独家新闻。网络媒体在发稿前,几乎没有留给被其报道批评的人在出版前,有任何辩驳的时间。在这种时间压力下,无法完成信息发布的核实和平衡。速度和时效是网络成功的关键。
网络链接的特点是建立网页链接,通过扩充资源,可以增添一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这条链接如果误导了读者,这是谁的责任?特别是一些商业网站为了赚取受众的 “眼球”,总是在抢发布信息的第一位,甚至对一些具有噱头的信息更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完全不考虑信息或新闻会引起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现象在国内一些专门的网络新闻发布单位也时有出现。出于不同的原因,新闻采编人员只重时效,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原则。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其影响的范围也非常大,造成的后果也就非常严重,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进程。
另外,把关人的缺位造成网络新闻报道工作良莠不齐,新闻信息格调低俗。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新的媒体出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记者的调查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压缩了。在网络媒体的信息自由传播的空间中,除了电子和电磁波的运动速度外, 可以讲,网络媒体的传播空间和速度是无法限制的。在这种情境之下,网络新闻报道者(把关人),没有履行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义务,没有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有的从业者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报道一些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的事件,甚至自身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有些网络新闻报道者惟恐天下不乱,参与到一些新闻事件的炒作当中。没有认真学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与“国家鼓励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相背离。没有真正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如网络报道中对陈冠希“艳照门”的过度炒作,某些网站片面追求点击率,在此类事件上投注过多的精力,使得网络新闻报道鱼龙混杂,污染了网络新闻报道的环境,一味媚俗,不利于受众审美情趣的提升,最终将影响我国新闻报道的大环境。
再次,网络新闻从业者各方面素质不过硬,致使负面新闻、错假新闻有机可乘。
当前某些网站的编辑、记者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报道教育,在工作中也没有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报道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技术性和文字性的错误,影响了网民的视听。另外一些经历过专业新闻教育的网络从业者忽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没有认真学习领会和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规定,政治素质不过关,在报道中出现违反政策的情况。特别是网络媒体为了争抢时效,往往缩减把关环节,没有完成信息发布的核实和平衡,断章取义使信息不对称。这些均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网络报道失实。
最后,网络社区、论坛、博客管理不严,容易出现漏洞,让负面和不良内容上网。
网络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但是,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破坏了传统媒体的范式:诚实和准确。加之某些网站对站内社区、论坛和博客的管理缺位,个别的不良新闻就会抓住这一时机被贴上网页,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几秒钟内就可能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恶劣的影响。
为了维护我们网络新闻报道环境的纯净,相关人员和部门应该内外兼修,软硬共管。
(1)严把技术关,提高网络新闻发布的技术。通过相关软硬件的研发,从渠道上提高新闻进入网页的难度。新闻信息必须经过筛选,而且要符合公众利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网络报道环境。
(2)认真学习贯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积极落实国务院新闻办各项指示。加快网络信息管理法制化,加强版权保护,避免恶意竞争,坚持信息的准确、客观、真实。
(3)建立严格审稿制度,严把事实关。加强报道的平衡,多角度分析问题,不可片面。网络媒体必须建立在自身规范的新闻操作、成熟可靠的新闻编辑意识和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4)加强对网络媒体记者素质的培训与管理。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主要是网络记者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避免出现损害国家形象,危害国家利益的报道;专业理论素养,体现在对新闻报道相关理论的熟悉和坚持上,恪守新闻的真实、准确、客观、平衡的原则;业务素质(新闻的判断、选择与整合能力;实时报道与全天候报道的能力;网络采访能力;多媒体、超文本报道能力;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验证过滤信息的能力);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认真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相关要求。
(5)建立全民举报制度。网络媒体公信度的建立与提高,仅有媒体参与是不够的,需要受众的积极参与。受众要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要让虚假的信息得到更大的扩展。时刻要具有维权意识,发现危害公众知情权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要第一时间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立刻进行调查,确认事实之后要进行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全民这一大网络,对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监督,改善我国网络新闻报道公信度的现状。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为网络新闻报道制定相关的法规,但是网络新闻报道公信度的提高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它需要网站、新闻从业者和公众的参与,只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努力才能为我国人民建立起纯净健康的网络信息发布环境,我们应该与国家携手共进,做出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