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曾祖而蒙羞的英雄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来并不知道秦钜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秦钜了解秦钜是读刘声木的笔记《苌楚斋随笔》后。我们知道,作者刘声木(1876~1959),安徽庐江人,字十枝,原名体信,字述之,是清代四川总督刘秉璋的第三子。光绪末,分省补用知府,历官山东、湖南学务,民国后居上海,解放后任市文史馆馆员。他因出生在晚清多事之秋和达官之家,故于时政及宦途内幕颇有所闻;又因他博览群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他的笔记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一个人一辈子,到头来总要给子孙留下点什么,有时留下的并不是高官厚禄,家财万贯,只要有一片阴凉,就能让后人受益无穷了。只是千万不要给子孙留下千古骂名,那样不但自己遗臭万年,连子孙都跟着抬不起头来,甚至连他们自己的一世英名也因父辈祖辈造的孽而遗失殆尽,不留点滴痕迹。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金兵进犯蕲州(今天湖北蕲春)。秦钜和知州李诚之率领3000将士与侵略者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的秦钜拒绝了士兵们劝他带领家人离开的好意,拉住一双儿女毅然跳入城下熊熊燃烧的烈火,另外四个家人也跟着跳了下去。场面异常壮烈。
  秦钜死后,皇上封他为烈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为他在蕲州城建了庙,皇上还亲自为其庙赐额,御题“褒忠”二字。但我到湖北蕲春去过两次,我知道蕲春在宋代有参与纂辑《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巨型类书的文学巨擘吴淑;在明代有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和著名战将康茂才;在清代有著名文学家顾景星、陈诗和首创中国海运的陈銮;在近代有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田桐,训诂学家、“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一二·九”运动组织者、华北抗日联军司令董毓华以及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胡风等,唯独没有注意这座由皇上亲题“褒忠”二字的古庙。想想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秦钜是秦桧的曾孙,有了秦桧这个老太爷,秦钜的一世英名,几乎被人遗忘。
  其实,早在秦钜去蕲州赴任前,朝中就展开过一场争论,当宋宁宗召集群臣商讨抗金对策,老臣赵放提议让“文武兼备,报国心切”的秦钜领兵抗敌时,就立即遭到众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秦钜是大奸臣秦桧的曾孙,其祖恶贯天下,万人唾骂,用此人,必然要贻害国家。”后来宋宁宗采取折中的办法,封秦钜为蕲州通判(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的官员)兼领守备事务,才让秦钜有了那次报国的机会。但秦钜自己和一家人的献血,并没有洗去秦家人的耻辱,“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与秦桧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秦姓人都这样说了,还讲秦家人的直系亲属吗?
  刘声木在文章中说,“南京城内状元境本名秦状元境,秦桧故地也,后人因秦桧之奸”,将“秦”字也省略了。其实,省略的何止这些,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宋体字,也是秦桧创造的,但现在有柳体字、欧体字、颜体字,就是没有秦体字,也是因为“秦桧之奸”的缘故。
  还有就是刘声木在《父子俱状元》中说的,秦家不但秦桧是状元,他的儿子秦熺(1117~1161)也是狀元。“父子俱得状元者千古罕见,亦科名之佳话,惟南宋秦桧及其子熺均系状元”,“湮没不传”。前年我去山东东平县见过当地人为宋代著名的梁灏、梁固父子二状元建的牌坊,记得上面还有兖州太守金一凤题写的楹联:“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听说当年乾隆南巡时,路过州城,拆除南门至北门跨路牌坊几十座,唯遇“父子状元”牌坊时,从其上面搭天桥而过,没有拆除。不过乾隆没有拆除的牌坊在“文化大革命”中荡然无存了,我见到的那座石坊,是1997年依原坊图像重建的。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对父子状元的羡慕和称颂。
  有时我就想,秦桧别说做到包拯、海瑞一样的清官,就是做一个平平庸庸的宰相,只要自己不贪不占,不佞不奸,不但他自己会名垂青史,儿孙们也会流芳百世,让人羡慕、崇拜、赞颂不说,叫桧的名字肯定比现在多得多,姓秦的人家也会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值得那些为官为政又不廉者,三思啊!
其他文献
當下,脱贫攻坚正在进入关键时期。如期在2020年告别贫困,是一个硬目标、硬指标,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同时,越是任务紧,越是要防范出现形形色色的乱象。重“面子工程”、轻惠民实效,挑领导容易看得见的地方扶贫,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在不少贫困地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不少,被人戏称为“造盆景”“垒大户”。这种“路边花式扶贫”,中看不中用,掩盖真相,遮挡真贫,产生了扶贫泡沫不说,还苦了百姓、伤了民心、丢
期刊
于谦的诗,最有名的莫过于《石灰吟》了,不说这首诗家喻户晓、孺妇皆知,但要比我手边这几首诗有名得多。但相比之下,我手边这几首诗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这是于谦四十五岁过生日那天写的,它至少向我们透露两个信息,那就是清官一般是不过生日的,更不会借生日大肆收受贿赂,大肆宴请宾客;其次是清官的八小时之外也非常相似,那就是坐卧南窗读书作文
期刊
就简  人至中年,一切喜欢素淡了。菜要清淡,花草要素朴。有一段时间只养菖蒲——汉代的老砖瓦中养着那一片又老又苍绿的菖蒲。  突然想起少年时读过的一句诗,是写菖蒲的,印在明信片上——“从纯白到蓝紫,仿佛诉说着我一生都在向往的故事。”  那张明信片已经快有30年了,上面还有邮戳,我给它镶了个小镜框放在我的茶室中。我的茶室叫“听雪庐”,里面有很多收来的坛坛罐罐,还有菖蒲,还有老唱片、老茶,还有人至中年删
期刊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女性性格  《聪明累》是在太虚幻境中演唱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王熙凤的命运之曲。  王熙凤,是一个有着男性气概的女子。她的干练、智谋,许多男人也比不上
期刊
在我国传统中医里,杏的地位那绝非一般果子可比。杏自古就与中医有不解之缘。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医术高明,为人治病不收钱财,病人就在他住处周围种上几棵杏树。经过数年,所种的杏树竞有十万余株,这一大片杏林郁郁葱葱,被称为“董仙杏林”。杏子成熟后,董奉就用杏子换来稻谷,救济贫苦百姓。后来,对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中医师常用“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词给予赞誉
期刊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那是个宁静的夏天,你来到宁夏的那一天。”哼唱着这首《宁夏》,我踏上了宁夏的土地。  这里,一半是寸草不生的沙漠,一半是苍翠欲滴的绿洲;一半是西北的豪放,一半是江南的绵柔。宁夏这幅壮美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黄河  我看过山西陕西的黄河,也看过河南山东的黄河,无一不是浊浪滔天,泥沙俱下。但宁夏的黄河,颠覆了我对黄河的认知。  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期刊
三毛同荷西可以说是品格和心灵门当户对的人,他们许给对方的爱是自由的、天然的,他们爱着彼此的个性和作风。在撒哈拉沙漠安定下来之后,他们过上了一段世俗而幸福的生活。就像“炒河虾粉肠,酿杏花雨酒”那样,生活得恣意寡淡,却温情无比。  因沙漠上物质匮乏,三毛自小沿袭的拾荒习惯,一不经意就在这儿发挥了作用。在别人眼里没有意义的垃圾品,常常被她如获至宝地捡回家中,并且因为它们的实用而欣喜若狂。在烟火生活这一层
期刊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
期刊
汉平帝永平十八年(75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忽然有人来向被汉明帝任命为军司马的班超报告,说是焉耆、龟兹等地的首领在匈奴的支持下杀害了东汉王朝的西域都护陈陆,并且到处烧杀抢掠,刚刚畅通不久的丝绸之路又一次被中断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班超非常气愤,又非常担心,因为此时驻扎在这里东汉的驻军只有班超手下的几百人,非常少,如果匈奴和西域各国真的结成联盟前来进攻,局面非常危急。然而,班超还是冷静了下来,他首先派人
期刊
明朝大儒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与事物者,谬矣!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本具聖心,聖贤可學而至。驾驭你的心,而不要企图干扰他心。汝心是道种,是聖智的根。修行是一种向内观修,因不忘众生、不舍众生,利他慈悲,无论你处在何种境遇,都一以贯之莫舍聖學!修持转变自己的心,让心平静、清淨下来的方式,即是修行。家庭是道场,工作是修行。不论各位在工作、生活当中,我们都可以修行。东方文化核心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