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BC到霾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13个大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热点城市。包括:曼谷、北京、开罗、达卡、卡拉奇、加尔各答、拉各斯、孟买、新德里、汉城、上海、深圳和德黑兰。
  
  2009年2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后的环境评估》报告,指出北京“付出了重大努力,在比赛期间集中改进北京的空气质量”,并且“空气质量极大改善了”。
  研究表示,为奥林匹克运动会采取的特别措施,同时也因8月份的天气情况,使一氧化碳(CO)减少47%;二氧化氮(NO2)减少3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减少30%;可吸入颗粒物(PM10)减少20%;二氧化硫(SO2)减少14%。蓝天天数(API指数为100或以上)从在2000年的少于180天增加到2008年的274天。
  然而,报告注意到,“保持重大改进后的北京空气质量”依然是个挑战。北京未来空气质量挑战可能集中于更小的颗粒物(PM2.5),在当前中国并未列入标准,但它仍引起健康问题。
  就在此报告发布前的3个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发布了一个大气褐云报告,讲述气候变化影响之大,成因之复杂。其中,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孟买、德黑兰、曼谷、开罗等13个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城市,这些城市煤灰水平是所有人造微粒总量的10%。
  
  “ABC”
  
  关于褐云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印度洋试验”。
  在1995年到1999年期间,一群科学家们在印度洋上空动用轮船、飞机等众多力量,对这里的空气展开实验和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存在着一个面积相当于美国大陆大小、厚度约3公里的褐色云团,由于是在亚洲地区发现,因此称其为“亚洲褐色云团”(AsianBrownClouds,简称为ABC)。
  2002年“亚洲褐色云团”的说法甫一提出,就在国际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各种针对亚洲环境的指责与非议也随之而来。然而,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亚洲褐色云团并不是亚洲独有的现象,在美洲、欧洲以及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区都有褐色云团的存在,只不过在北美的东海岸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寒冷的冬季可以使褐云冻结,减少其影响程度。
  2003年2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褐色云团科学工作组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工作组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他发言提出,既然褐色云团不是亚洲所特有,就应取消“亚洲褐色云团”这一名称。这一要求立即得到印度等亚洲国家同行们的强烈支持。最后,经过商议,决定将“亚洲褐色云团”更名为Atmospheric Brown Clouds,即“大气褐色云团”,但仍保留ABC的简称。
  大气褐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其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报告中指出,褐云的成因是燃烧化石燃料和传统生物燃料,在某些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加重了温室效应的影响。这是因为大气褐云中的灰尘和煤烟颗粒可以吸收阳光、加热空气,另外,其中包含的气体如臭氧将会加重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亚洲褐色云团”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对大气褐色云团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务院领导要求国家环保总局尽快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在2002年,由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参与,成立了一项针对褐色云团的研究项目——中国大气褐色云综合影响及应对战略。
  参与这一研究项目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邵敏告诉记者,大眾颇感陌生的褐色云团特指印度洋试验的研究结果,即在远离人类活动的高空有大量霾层存在。“但在学术上,灰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其实是一回事。因为褐色云团的图像主要来自于卫星遥感图片,根据不同状况,其颜色可深可浅,包括褐色、棕色、灰褐色、灰色等。”
  不过,两者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差别:一次灰霾天气,以城市为中心,可能扩大到周围区域;而成片的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城市与“调光器”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人们都会明显感觉到天空经常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气象专家将这种全球常见的低能见度事件称之为灰霾(霾),造成灰霾天气的正是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褐色云团。
  已有13个大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热点城市。包括:曼谷、北京、开罗、达卡、卡拉奇、加尔各答、拉各斯、孟买、新德里、汉城、上海、深圳和德黑兰。
  大气褐云可通过两种方法减少抵达地球表面的阳光:一些微小颗粒如燃烧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产生的酸性因子,将紫外线反射回大气空间。其他的成因同样和化石燃料及传统薪材燃烧相关,尤其是煤炭,在抵达地面前吸收了一部分阳光。这些城市变得更加暗或者光线不稳定,就如同使用了调光器一样。
  
  上海和新德里,“调光器”的功率大约在10%-25%之间。广州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记录日光强度,证实有20%的下降。1950到1990年间,中国对于日光强度的记录证明每年有3%-4%的下降,这种趋势在1970年之后达到高峰。对于印度整个国家,光线渐暗的趋势在1960到2000年之间,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而在1980到2004年则翻了一番。
  2007年1月19日,长三角地区就曾遭遇罕见的空气重度污染。其中,上海市区完全笼罩在灰色尘霾之中,能见度小于600米。按照气象专家的解释,“霾”天气预报一般分为三级:轻度霾、中度霾和重度霾。其中轻度霾指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且能见度大于5千米且小于10千米的霾天气;中度霾指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且能见度大于2千米且小于等于5千米的霾天气;而重度霾则指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且能见度小于等于2千米的霾天气。由此不难看出,上海当天的霾天气已经是重中之重。
  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描述当天的空气状况——那一天上海市空气中PM10和PM2.5的浓度,分别达到过每立方米744微克和466微克。而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的推荐值是PM10和PM2.5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不宜超出每立方米50微克和10微克。
  在中国的国家标准中,空气污染指数为50时,对应的PM10浓度为每立方米50微克,刚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而那一天上海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高达413。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教授研究珠三角大气污染20余年,他们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
  作为张远航教授的同事,邵敏指出,“虽然灰霾是气象问题,但本质是污染问题。我们认为,空气污染是导致灰霾的内因。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快速城市化和机动车急剧增加导致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总量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3。大气气态污染物和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向较大区域蔓延,颗粒物及气体污染引起的大气复合污染进而发生的能见度降低的灰霾天气日益严重。”
  
  威胁多方
  
  人们之所以对灰霾天气越来越重视,是因为它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危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报告显示,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上升每立方米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而死亡。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褐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
  遗憾的是,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只有老三样——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尚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邵敏告诉记者,要将PM2.5纳入国家标准,还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估计近期国家环保部门会将臭氧纳入国家标准。“这将是一个重大转变,它标志着我国从单向污染指标的控制向复合控制转变。作为典型的二次污染物,臭氧控制代表着国家开始针对二次污染物进行大气污染治理。”
  臭氧破坏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高浓度臭氧还会降低植物生长力,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这些常识大家早已了然于胸。然而,在这一标准实施之前,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连串让人心惊胆寒的恐怖数据:上海1980-1989年气温超过34℃时,死亡率急剧上升。而世界卫生组织定量评价显示,自从19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气候变暖所产生的效应导致了2000年全球15万人的死亡,并且这些影响在将来将变得更大。
  预计21世纪末,正在进行的变暖将使潜在的疟疾传播区由原来占世界人口45%的地域扩大到占世界人口60%的地域,即每年将新增病例5000万~8000万。全球每年有3亿~5亿人次感染蚊虫传染病,如果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将增加3-4倍,将有40%~60%的人口生活在传播带。
  由于灰霾的主要成分为气溶胶或(和)臭氧及其后体物等大气成分。大气气溶胶可远距离洲际输送,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因而大气气溶胶同时对区域气候异常及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气溶胶可在高空形成对气候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大气褐色云团。
  大气褐云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空气热量,遮盖了地球表面。这两种减弱光线的现象将对地球表面进行“人工降温”,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褐云报告,和温室气体排放相连的全球气温上升,将由于褐云存在而使温度下降20%到80%。如果褐云一夜消失,全球气温可能会上升2摄氏度。加上在20世纪业已增长的0.75摄氏度,褐云的消失将会使全球气温上升大大超过2摄氏度,这个事实已经被很多科学家考虑为非常严重和危险的情况。
  情况的复杂性就在于此。一方面,褐云可以吸收太陽光线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但另一方面,其中含有的颗粒物和臭氧气体,则会加剧温室效应。正如邵敏所言,“研究才刚刚开始,要想说清楚,还早得很呢。”
  褐云对于温室变暖现象的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构成印度自195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反而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的解释。尤其是从1月到5月的旱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用来解释印度夜晚气温上升的趋势,远远大于白昼气温上升的幅度。
  同理,中国大陆每年平均气温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上升超过1摄氏度。但青藏高原,中国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却没有经受同样的温度上升。形成对比的是,中国西南及东部中央气温却下降了0.1到0.3摄氏度不等。“温室气体效应,大气褐云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可以解释中国这一冷热增长不均的现象。”
  大气褐云和全球变暖因此很可能会改变原有的东亚季风模式,并导致中国“北旱南涝”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在中国和印度,极端降雨天气,即超过100毫米的天数明显增加,超过150毫米的大暴雨降雨天数则翻了一番。更惊人的是,为大多数亚洲河流提供水源的冰川,即印度-库什-喜马拉雅-西藏冰川受到巨大影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融化。中国科学院估计自1950年以来,冰川已经缩小了5%,而中国近47000座冰川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减小了3000平方公里。
其他文献
好久不见的哥们小王发来信息,告诉我他辞职了。  我一惊,你是单位的顶梁柱,工作干得不错,领导也很器重你,怎么突然就辞职了?  他愤愤不平地说,领导有眼无珠,光嘴上器重有什么用?  原来,小王大学毕业进入单位已经四五年了,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从来不在乎多加班加点,一心只希望能够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的工作也确实出色,他的能力本身非常强,在大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所以,刚开始,他并不介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黄锡麟先生,语速极快,普通话带有浓郁的台湾口音。  这位世界华人保钓联盟会长、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秘书长,谈及民间保钓的过去与现实,语气不由变得激昂铿锵起来。  在过去16年间,黄锡麟曾15次出海保钓,最引起关注的莫过于他今年7月4日参与的这次保钓行动。  “每次都要做好准备,迎接一切可能。我们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沉着冷静。因为,计划不如变化。”此番保钓归来后,黄锡麟在台湾
江西吉安有一家专门生产、销售手机保护套的企业,老板名叫胡以锦。四年前的一天,胡以锦接到了一个客户发来的手机保护套订单。客户的要求很简单,产品只要达到市场通用标准就可以。胡以锦在手机保护套行业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对他来说,完成这个订单一点难度也没有。不过,他却打算挑战一下自己,把这个订单“复杂化”。  原来,由于技术原因,当时的手机保护套在膜片的图案包边上只能包到一半,未被包裹住的侧边塑胶本体容易发黄
对于外滩身份的精准定位,来自一个几乎已被上海人彻底遗忘的美国人。他凭一己之睿智,发乎本能地对外滩作出了无与伦比的深刻理解,完成了一道堪称永恒的历史选题。    上一期《新民周刊》的报道《第二层城市从外滩起步》,从外滩通道切入话题,提出了一个关于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概念,足以引起有关方面在中国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程中的种种思考。其实,自外滩开始形成之时,关于城市交通与中心的课题,就摆在管理者面前。当然
下班前,接到七旬母亲打来的电话,让我和先生回她那里吃晚饭。母亲还在电话里刻意嘱咐我,什么都不要买,家里的水果和蔬菜已经备全了,多了也是浪费。因先生去外地出差了,我只得一人前往。  进屋的一刹那,发现饭桌已经摆好,我爱吃的红烧鸡翅和油焖大虾也被提前摆了上去。望着颇为丰盛的几道大餐,贪吃的我不解地问母亲:“妈,今天是啥日子?咋做了这么多好菜?而且样样都是我最爱吃的!”  母亲看了看我,嗔怒着对我说道:
杏花有“报春花”的美誉,春风一吹,杏花朵朵绽放。自古以来,杏花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也写了不少杏花联,比如“雨洗杏花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就写出了春天的美丽风光。?  结酒缘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传颂至今,使得杏花与酒家结缘。一些酒家巧妙化用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就张贴了这样的对联:竹叶杯中溪山万里;杏花村里风月一帘。联语读来饶有情趣,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酒客,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母亲一生坎坷,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在她还不到五十岁时,我的父亲就因病辞世。那时,仿佛世间所有的悲凉都袭向了母亲单薄的身体。母亲凄凄哀哀了好几年。其间,做什么事都不上心,对什么人甚至是我们也漠不关心。我不止一次听到我妻及其妯娌埋怨之言。我也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  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如今,母亲已七十有余!但无论我们怎么劝说,她还是坚持单火独灶地守着那间老屋。其时,面对一头花白的头
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  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  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每天,父亲用三轮车带着母亲,收拾完家里那几亩地,就到处转悠。方
有幸在学校社团中与京剧结缘,学习一些基本的唱、念、做、打的功夫。但最初的我,怎会理解京剧百年来的曲折历程呢。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一开始,我并没有把京剧太当回事,只知道模仿老师的动作神态。殊不知,那时简单的京剧学习,早已在我心灵深处埋下了文化的种子。当看到小伙伴们用略带生涩的脚步和手法表演着一幕幕经典的京剧作品时,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他们并没有把学习京剧当做一种俗气、老掉牙的娱乐,而是孜孜不
去年的金融风暴意味着世界将会遭遇种种不可知的变化,在这一场变局当中,如卡地亚之类的老品牌是否还能追随着时代的潮涌而不被冲上沙滩呢?    世上的风雅各有各的韵致,但奢侈总归只是一个面目。一向以来都觉得清宫中那些珠翠盆景、镶钻洋钟无非靠堆金砌玉来眩人眼目,如今看过了午门上的卡地亚珠宝展才知道,只要是意在制造富贵的声势,就难逃堆砌这个路数。  也许,真的是年纪大了,尽管展柜里的成套镶钻冠冕、项链等等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