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理论传播的具象化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像是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手段,人们日常生活60%至70%的信息是通過图像获得的。具象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也是党的理论传播的优良传统,网络传播的互动化、微型化和分众化趋势加速了理论传播的具象化。宣讲家网站认真研究理论传播具象化的方法,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用视频、音频、图片、动漫、数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给网友,改变了理论传播的单一形态,丰富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具象化;理论传播;可视化;理论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4-0063-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由现实空间扩展到了网络空间。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72亿,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做好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国内首家网络理论传播网站“宣讲家”尝试探索以具象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推动理论宣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开创了一条贴近网友、走进人心的网络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
  一、具象化是党的理论传播的优良传统
  理论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结晶,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系统,它剔除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的外在表象,直击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习近平等都高度重视抽象理论的具象化表达,他们综合运用比喻、借喻、谚语、歇后语、典故、俚语等群众乐于听、听得懂、有感情的语言表达抽象的理论问题,形象鲜明地回应了广大民众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切和诉求,让理论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变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从而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理论语言的具象化,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寻找工人群众听得懂、看得见、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头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2012年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用“幽灵”比喻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诞生,他们借用敌对势力对共产主义的称呼,反讽地用反动派的眼光看共产主义,敌我双方都能够听懂,语言形象生动,拉进了共产党与普通人的距离。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的结尾,马克思这样写到,“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马克思用“高卢雄鸡的高鸣”来说明哲学的预见性和对未来的指导作用,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语言精辟独到、精妙无比、形象具体、贴近生活。
  列宁常常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形象化地表达抽象、深奥难懂的理论问题,语言简单扼要、鲜明准确、内涵丰富、通俗易懂。斯大林说:“列宁善于把最复杂的事情描写得这样简单和明确,这样扼要和大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例如列宁在《火星报》第1号上《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一文中写道,“在我们面前屹立着一座强有力的敌人堡垒,从那里向我们发射出雨点般的炮弹和子弹,杀害我们的优秀战士,我们一定要夺取这个堡垒。我们就一定能够拿下这座堡垒……”(《列宁选集》第4卷第322—323页)。在这里他用堡垒来形容敌人的强大,告诉人们要认清当时的严峻形势。在揭露过去的陋习时,他说,“……我们将双手不停地工作几年以至几十年。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常规,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列宁选集》第4卷第31卷第104页)。列宁的论述不仅生动而且精辟,用活生生的人和虚构的上帝的形象将人们自私自利的本性生动形象地揭露出来,从而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是善于用具象化的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他的语言亲切、自然、鲜明、生动,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经过他的转化,读起来妙趣横生、轻松愉快,往往是在谈笑间传播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概念上绕弯兜圈,善于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最熟知的事例来说明复杂的问题,化晦涩深奥为通俗易懂。1941年至1942年,在延安整风期间,他用“闭上眼睛捉麻雀”“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开中药铺子”等大量民间化、纯朴化、形象化的群众语言,对党风、学风、文风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逐一画像,让人民群众在开怀大笑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通俗的、形象的、有趣的、鲜明的语言阐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他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说明深奥难懂的重大理论问题,拉近了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例如,在谈到信念的问题时,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理想信念这个极其抽象的概念用“总开关”这样一个事物表达出来,既亲切、形象、具体,又告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很重要,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在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时,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水青山比喻成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把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二、具象化顺应了网络理论传播的新趋势
  一是顺应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可视化趋势。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至70%是通过图像的方式。图像直观、鲜明、生动,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它不受国籍、地域、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差别的影响,传播范围要比文字更广。国内理论网站和新闻网站的理论频道都推出了匠心独运、形式生动的图表或者动态化的新媒体作品,收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宣讲家网站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推出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画面优美的可视化理论作品,在网上广为流传。例如,理论秀《习近平战略布局“12345”》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重大的战略部署做了系统的梳理与概括,以图片、文字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页面精美、语言简洁、逻辑清晰,好看、好听、好记,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点击数达到100多万次。2015年2月25日,宣讲家网站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了全面的梳理,策划制作了图解《“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刻含义、时代内涵、逻辑关系、推进路径和重大意义做了总结和分析,以图片的形式清晰展示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央网信办在全国做了推广,被转载了21000多次。实践证明,理论宣传的可视化是切实可行的,这种具象的传播模式不仅满足了现代快餐式的信息消费需求,而且因拥有更翔实的内容支撑,能够带给网友新的阅读体验。   二是顺应了网络理论传播的互动化趋势。传统的理论传播以文字为主,基本是单向的、封闭的灌输式传播,受众处在被教育、被宣传的地位,理论传播针对性有限,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网络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打破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权威界限,双方在相互沟通中形成共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受众的情感、价值认同。宣讲家网站敏锐地把握了这一趋势,在网络理论传播中积极主动与网友互动,不断增强理论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主题鲜明、轻松愉快的理论学习活动,让网友在参与中思想上有感悟、认识上有提高,化抽象的理论宣传为实际的活动和具体物质奖励,增强了受众参加理论学习的兴趣。二是以服务的理念做好理论传播工作,宣讲家网站将优质视频报告、文稿和PPT等内容全部免费提供给网友,在满足网友理论学习的需求中,增强了与网友的互动与交流,网站在获得网友好评的同时,也将党的创新理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网友。三是利用重大宣传活动,策划制作主题鲜明、画面精美、内涵丰富的互动活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宣传中,宣讲家网站策划了《跟着老红军重走长征路》活动,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艰难险阻的画面,网友在参与中记住了历史、感悟了长征精神。
  三是顺应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微型化趋势。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理论传播逐渐走向了微型化,主要表现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对象的分众化、传播形式的全媒体化。碎片化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片,新媒体的发展把人们带进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网络理论传播需要短、小、精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分众化是指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全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界线,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不同传播途径,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途径,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宣讲家网站紧跟理论传播的微型化趋势,在理论宣传上保持系统、全面、科学、精准的同时,积极推进微内容和微平台的建设。在内容生产方面,宣讲家网站化大为小,对原创内容进行精耕细作,从报告文稿延伸出图解理论、视点、理论漫话、理论秀等短小精悍的微内容,满足了不同网友的学习需求,做到了差异化和分众化传播。在平台建设方面,宣讲家网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力发展微博、微信、宣讲智库等新媒体平台,为理论传播拓展新空间。
  三、具象化丰富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象在中国古代思维中是表达意义的一个主要手段和工具,《周易·系辞》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通過象来达意和交流,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也是中国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传播抽象理论方面,具象化可以摆脱抽象理论概念化、程式化的约束,随理赋形,把理论转化为观之有形、触之有感、嚼之有味的可视化作品,把无形的信息转化为有形的信息,把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道理,让受众能够直接把握、理解接受。近年来,宣讲家网站在网络理论传播具象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以理论秀、图解理论、PPT、宣讲网视点、完整视频、高端论述、微讲堂、理论漫话等方式解读党的大政方针,丰富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是以图像实现具象化。以图说理、图文并茂是宣讲家网站的特色,这方面主要以PPT、图解理论和理论秀等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上的大众化。这些电子文档内容简洁、形式新颖、画面优美,将文稿和理论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图文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以形象化的元素组合展示抽象的理论,将抽象的理论惟妙惟肖地呈现给网友,丰富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内容,美化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形式。具象化的理论传播作品,能够让网友以较短的时间把握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刻内涵,方便网友学习理论。理论秀在页面设计上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友互动为一体,脚本一般只有300字左右,易于网民接受,便于用手机阅读和转发。图解理论运用新媒体思维对重大理论成果及报告文稿进行精心梳理,利用数据、图表和图片等元素对抽象理论进行详细解读,页面布局层次清楚、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网友速读的学习需求。PPT结构安排合理、逻辑清晰、层次清楚,页面设计从外观风格到色彩搭配无不与主题内容交相辉映,让人看后赏心悦目。
  二是以视频实现具象化。宣讲家网重视以视频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每天推出一到两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理论视频报告,将其原汁原味地奉献给网友。在播放完整报告的基础上,网站策划制作了高端论述和微讲堂两种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满足不同网友的理论学习需求。这些视频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形象具体,是网友领会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吃透政策的重要途径,深受网友的喜爱。完整视频时长一般在1至2小时之间,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国际、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宣讲家网站汇集了多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完整视频。高端论述将完整视频按照不同的主题切分成长短不等的片段,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提炼专家精彩观点,为广大网友提供直接的学习资料。微讲堂要义在“微”,简短精炼归纳专家观点,进行再加工,用朴实的语言把问题说深说透,篇幅短小精炼,内容深入浅出,表达接地气、有趣味。
  三是以文字实现具象化。宣讲家网站重点打造了文稿、视点和评论三个栏目,在保证文字说理全面、完整、深刻的同时,融入具体的案例和图片,让抽象的理论触手可及。宣讲家网站每推出一篇评论都配一张能够展示主题的精美图片,与中心思想交相辉映,把抽象的理论文章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给网友以美的享受。文稿栏目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的内容,所有文稿均根据视频报告内容整理并精加工而成,及时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和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完整翔实的参考资料。视点栏目坚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确定选题、策划文章,就某一重大时政主题进行集纳式报道,全面深入地剖析时事热点,解读理论政策,充分利用网站的优势资源,以独特的视角给网友展示理论热点,带给网友全新的感觉。评论栏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各地党政干部结合重大主题、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撰写论述深刻、观点鲜明、积极向上的评论文章,在网上形成正面、响亮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小平,蔡惠福.新时期大众媒体要更自觉地承担起理论传播的重任[J].红旗文稿,2015(10).
  [2]胡亚云.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从“大众话”到大众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9).
  [3]宣言.创新“微时代”的理论传播[N].人民日报,2015-12-30(6).
  [4]蒋小平.理论传播方式的成功探索——江苏卫视系列访谈栏目《时代问答》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战线,2013(11).
  [5]钟建华.媒介传播中的图形力量[J].新闻爱好者,2008(6).
  [6]周艳,言实.网络理论传播的“理、象、数”[J].网络传播,2017(05).
  [7]周艳,言实.网络理论传播的三个辩证关系[J].青年记者,2017(05)上.
  作者简介:戴渊(1974—),女,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宣讲家网发展中心副总监。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的多元化改革是为了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需求,适应传媒行业多样性的需求,适应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需求。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改革突破了毕业论文的单一考核方式,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并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拓宽设计类型,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应用型;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重新获取观众的信赖?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大型融媒体实时互动话题节目《改革在哪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发现,电视新闻节目吸收融媒元素,以讲故事的手法实现新闻语态之变、节目形态之变和传播方式之变,将政策传播与舆论引导有效对接,对实现“成风化人”传播效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院系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探索并形成具有长效机制、范围广泛的、吸引人的党建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基层院系党建最為重要一环。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基层院系在学生党支部基础上提出了党员工作站和理论学习社团联合共建模式,在经过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后,在学院进行试点,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关键词:党员工作站;理论学习社团;联合共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文梳理了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上,来自新闻传播领域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必要性、重要性、方法路径及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性观点。此次论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即在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会议综述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外交领域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明确了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携手国际社会打造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国外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下,以大国为重点、周边为首要、发展中国家为基础,着力构建全球伙伴关
期刊
摘要:语言产业对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大运河河北段的历史分布及现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语言产业推进大运河河北段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策略,即大运河河北段要打造成“遗产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开放之河”“经济之河”“产业之河”,以为大运河河北段文化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言产业;运河文化带;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御侮的起点。面对日本此次的侵略行为,国民政府确立了“应战而不求战”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直至被迫对日全面作战。“应战而不求战”反映了国民政府在“七·七事变”后至“八·一三事变”前这一历史时期内和与战摇摆不定的矛盾状态。  关键词:七·七事變;国民政府;应战而不求战;方针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金锁记》是中国著名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一部杰出之作。小说描写了旧中国一个遗老之家——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的悲剧人生和病态人格。曹七巧是遭受男性法权和金钱社会双重奴役的受害者,也是强烈占有和疯狂报复的损害者,金钱枷锁和原欲的精神折磨扭曲了她的灵魂,最终使她成为子女人生幸福的损害者。曹七巧的人格扭曲和苍凉人生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和时代性内涵,体现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反思主题。  关键词:曹七巧;男
期刊
摘要:为解决在新型技术区块链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法律问题,本文由讨论有关ICO最新案件Monkey Capital入手,认为ICO性质与IPO法律性质相类似。根据美国SEC以及其他学说的观点,认为ICO所发行的代币性质与证券相似,并且结合美国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发布的各项文件以及学说观点得出ICO可于美国被置于证券法的框架之下进行规制,于Monkey Capital该案中也同样,其发行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失地农民數量急剧增长,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本文以2000—2017年《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建设报》关于失地农民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数量、体裁、主题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媒介报道中失地农民议题的关注度与“三农”政策以及征地政策存在一定相关性;报道体裁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体对失地农民议题的深度探索与反思;农民“市民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