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语录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o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事件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组织及社会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
  危机事件的一般特征:破坏性,对组织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突发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舆论高度注意。
  公共危机影响范围具有公众性,必然成为媒体事件、公众性事件,从而导致公共关系危机。这一事件发生后,不仅要面对事件的直接关系人,还要面对公众、舆论、媒体和整个社会。
  公关危机是一种特殊的危机状态:关系危机、舆论危机、形象危机、声誉危机。它伴随各种具体的危机出现,却不能仅仅用具体的技能手段、业务手段、经济手段、政治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去处理。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就是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去应对和化解危机,帮助组织控制事态、解决矛盾、处理纠纷、化解冲突、引导舆论、维持关系、争取支持、重建信心、挽回影响、重塑形象。公共关系危机主要是组织的声望危机,主要承受的是公众压力、舆论压力、社会压力。
  危机的预防要监控危机易发、频发部位,加强制度性防范。危机还未发生时,我们就要进行危机的预防,进行危机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一线人员良好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反应能力。
  危机预防有两个定律,只要问题存在,风险永远存在:只要人犯错,危机就难以避免。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到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组织应该成为“紧急规范”的首创者和实施者,通过正确的“紧急规范”影响公众的行为,令公众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制定危机管理预案有重大意义,一是在冷静的时候能够明智地作出决定;二是预先考虑如何对付危机,能从容地吸取各方面的建议;三是预计计划能在危机来临时目标集中、决策迅速、反应快捷、掌握主动;四是预先计划能使各方面都有心理准备,从容面对;五是预先计划可保障紧急状态中的资源供应;六是预先计划能降低成本,减少损失。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应该以积极、健康、科学的心态去面对危机!只有认识到危机管理的常态性,才能做到非常状态下科学有效的危机管理。防患于未然,做好危机前的预防、预案与沟通,将避免或使危机危害降到最低。
  (摘编自往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发言稿,发言者为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廖为建)
  

  编者语
  廖为建(1953年3月~2013年4月28日)是我国的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将公共关系引入国内高校的第一人。他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1984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山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系主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廖教授创立了中国大学的第一个公共关系专业(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专科和本科专业),其学生还首创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公关社团,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学哲学出身的他为公共关系专业建设投入了毕生心血,认为公共关系的终极价值是和谐、共赢,主张将“传播管理”作为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是国内公共关系“传播管理学派”的倡导者。受廖教授的影响,《学校品牌管理》创办了全国教育类杂志的首个“公共关系”栏目,也是唯一一个“公共关系”栏目,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未间断。
  学校的公共关系非常重要,学校既要处理好家校关系,也要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媒体的关系、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等,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见。尽管企业管理的课酬相对较高,而且还要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但他总是不计较这些,优先考虑给我们的校长朋友讲课,在不时地奔忙于全国各地,令人感动。
  廖教授的胸怀是博大的,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加入了中山大学新组建的、由著名传媒人胡舒立任院长的传播学院。从资源和效益好的政行学院到传播学院重新创业,当时的他的这一决定让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正是廖教授的胸怀和境界!
  廖为建,他是中国高校公共关系第一人,不仅成就了中山大学的两个学院,其“公共关系”思想更为学校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其他文献
“甲子园大会”是日本高中棒球联赛的俗称,全称为“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因甲子园球场完工于1924年(甲子年)而得此俗称呼。同年,第10届日本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迁至该地举行,一直延续至今。日本民众认为,与现实且势利的职业运动员不同,高中生们是“单纯凭着热血和集体荣誉感在比赛”,因而甲子园被看作是日本式“热血精神”乃至国民顽强精神的象征。  从第39届日本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开始,每一场
期刊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笔者认为,外行不宜当校长。校长不从一线教师中来,很难回到一线教师中去,很难“接地气”,很难从基层教师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问题,很难倾听一线教师的内心想法,很难体恤教师的艰辛,难懂教师的苦、教师的累、教师的追求,很难想一线教师之所想,急一线教师之所急,亦就很难实施“人本”化管理。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任职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很好地回答了“校长究竟应该由
期刊
从“三间破草房,一片打麦场”到“天下第一武馆”,已有37年办学历史的少林塔沟武术学校本校区位于嵩山少林寺景区入口处,其直白朴实的校训怀着满腔热血,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留影。  少林塔沟武术学校(以下简称“塔沟武校”)创始人刘宝山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祖上因家境贫困,于清顺治年间到少林寺当佃农,并有多人出家为僧,禅武兼通。从那时起,刘氏子孙就到少林寺习武,有的还参与寺院管理,与少林寺、少林武术结下了不解
期刊
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  作为校长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执着的品牌追求,带领全校师生为打造、维护、提升品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校长而言,品牌意识不仅是一种办学理想和事业追求,也是一种庄重承诺和生活态度。校长是学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设计师。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薄弱学校,或者是刚刚创办甚至是准备创办的学校,校长都应该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打造品牌,用品牌的尺度考量学校的一切工作。  原上海交通大
期刊
中国教育界翘首期盼的年度盛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以下简称“十二品大会”)即将于12月9日拉开帷幕。按照惯例,每一届都会邀请教育行业的众多名家名师前来举办专题演讲。许多参加过全国学校品牌大会的校长、教育局长也都表示,全国学校品牌大会最吸引他们的就是在现场聆听名家名师的精彩演讲,那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十二品大会筹备阶段之初,出席的名家名师及其演讲主题就广受外界关注。那么,究竟什
期刊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决策人,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他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意味着“当家”“掌舵”,这种责权集中的核心地位使校长看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全局性,要能站在学校大局的高度去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  校长必须得懂教育,懂教育发展规律,懂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懂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校长最好由内行担任,如果由“外行”来担任校长,则这名校长必须得是谦虚、好学的“外行”,且能善于
期刊
2015年9月1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海实中学”)开学的第一天,张东方开始了她新学期的班主任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讲“又要开始为期三年的恋爱”。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对学生们耐心又细致,细心地告诉学生们需要注意的每个问题。上课时充满激情,课堂气氛被她调动得非常活跃,学生们都争先恐后抢答问题,而她也都会一一点评和鼓励。来自黑龙江的她身上散发着浓浓的东北人特质:刚健、豁达。见过她的
期刊
“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干事创业、领导能力突出的品牌校长队伍,首先必须厘清认识:具备什么资格的人能纳入校长选任的视野?笔者认为,在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新形势下,坚持标准,开门纳贤,应是品牌校长建设的百年大计。  内行治校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群的高地。一名校长能在一所学校立足,能够得到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认可,首先必须具备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和严谨的作风,二是过硬的教学教研实绩及指导能力
期刊
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  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最关键的是要看它是否有自己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  书香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喜欢书,才能感染孩子,才能影响孩子。没有喜欢书的校长,也很难带动喜欢书的教师,所以读书要从校长开始。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
期刊
早就听闻佛山市的教育圈子里有一位很牛的校长名叫“谢立清”。他掌管的东平小学,是一所将原来8所薄弱农村学校合并起来的“大小学”,同时也是佛山新城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城市学校。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谢立清校长真的弄出了一个办学理念——“大教无痕,小学有成”。我心想:谢大师啊,不带这么玩的,你还真就“大”“小”般的哲学起来了吗?  2015年7月24日,我前往乐从教育局,顺道去了一趟东平小学。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