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慈悲》波斯语版在伊朗发行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伊朗莫瑞甘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朗读者”系列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版权签约仪式暨《慈悲》波斯语版新书首发式日前在德黑兰举行。作为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组成部分,《慈悲》波斯语版图书的发行为伊朗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开新的窗口。《慈悲》是中国作家路内创作的中篇小说,书中描写“小人物”们面对人生苦难表现出的亦刚亦柔的智慧。该书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莫瑞甘出版社代表扎里加德赫表示,《慈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相信伊朗读者会喜欢。希望未来通过双方合作能把更多优秀中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伊朗读者。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介绍,“朗读者”系列图书为向世界推广优秀中国文学作品搭建了新的平台。相信未来波斯语读者能够通过该系列图书了解更多中国作家和中国故事。
其他文献
从海南省作协获悉,2016-2017年度“海南文学双年奖”日前评选揭晓,并通过海南省作协网等对外公布,共有12名诗人作家获奖。蒋浩的诗集《游仙诗·自然史》、钟彪的长篇小说《野风凛》获得一等奖;艾子的诗集《向后飞翔》、陈有膑的诗集《水的缝隙》、李景新的人物传记《桄榔载酒》获得二等奖;李音的文学评论《90后与文学的面具》、汪荣的文学评论《多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交往与文化间对话》、王勤的长篇小说《泡沫城》、
故乡是一个迷人的文学符号,她像是一个灵动而巨大的地理磁场,吸附着无数作家对她一往情深的想象和书写。生于故乡,长于故乡,成年后离开故乡去城市打拼,年老后又费尽气力回到故乡,这大抵是许多“农裔城籍”的作家相似的生活轨迹。在他们内心深处,尽管空间意义上的故乡早已不再是从前模样,村里的人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一种隐形的力量仍拉扯着他们,故乡依旧拥有让人深夜辗转反侧的魔力。  吴佳骏的《无处还乡》是
2019年第15届德国图书奖日前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正式揭晓,德国作家、文景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获得2019年德国图书奖。这本书的中文版权今年年初已由世纪文景购得。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萨沙·斯坦尼西奇太擅于讲故事,他甚至不信任讲故事本身。故乡和起源潜藏在在小说的每个句子里,引導着故事的讲述,但它们又已不可复得。这些起源只存在于碎片中,存在于虚构里,成为一种与故事可能性相互生
《莫言文学精神》出版纪念会日前在东京举行。出版纪念会由东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藤井省三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敏洁,庆应大学教授长堀祐造受邀发表基调演讲。来自中、美、日、韩、新加坡等多地的专家以及中日友好人士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林敏洁教授就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发表主旨演讲。林敏洁指出,藤井省三教授等人的译作助力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如今,莫言的文学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日本已有三十本译作出版,为日本读者
内容摘要:在我国教育“大思政”这一角度下,高校应该努力的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以及内容还有主体这三个方面的相关资源得到整合,使全面的以及全员的等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得以构建。其中的主体资源主要包含思政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者以及从校外聘请的老师等。其中的内容资源主要是由隐性以及显性教育组成。而其中的实践资源就是要重视校外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大思
东西,一九六六年三月生,广西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我们的父亲》《请勿谈论庄天海》《蹲下时看到了什么》《东西作品集》(六卷)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二○○五年度小说家”奖、《新京报》“二○○五年度文艺类好书
自“第三代诗”以来,在诗歌中进行“反抒情”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以抒情的方式来建构诗歌则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行为。然而抒情这一文学表现方式,作为最初的诗歌诞生方式之一种,其流脉却永远都没有中断过。陈世骧先生甚至断言:“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尽管陈先生当时发言的语境可能并未囊括中国新诗的历史在内,但纵观中国新诗的百年历程,抒情的传统仍然此起彼伏。一如司马迁曾言,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
在莫斯科“第19屆国际非虚构类书展”上,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长的日记——普里什文的秘密日记完结卷亦即第18卷的出版发布会举行。一直以来,普里什文作为“大自然的歌者”和儿童文学作家而广为人知,现在人们方才知晓,其最重要的作品乃是他的秘密日记。自1905年至1954年去世,普里什文一直坚持写日记,时间跨度长达50年,内容包括大家熟知的大自然、恋爱故事、人生探寻、哲学宗教思考等等,人们可以据以研究其自然哲学
作家肖复兴新著《我们的老院》最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作家曾经广有影响的《蓝调城南》的姊妹篇,同样书写老北京的地理历史和人的命运。作家所说的老院,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大街附近,曾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粤东会馆,后来成了平民居住的大杂院。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院里的居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劇。在这些浸透着作家生命记忆的故事中,人心和人性赤裸裸地相见,如电光石火,令人深深
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伊夫·博纳富瓦出版于2001年的诗集《弯曲的船板》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进出版。该诗集收录诗人在世纪之交创作的《夏雨》《遙远的嗓音》《在词语的圈套中》《出生时的旧居》《弯曲的船板》《依旧失明》《扔石头》等七个子集,译者秦三澍认为这些作品是博纳富瓦中晚期风格的呈现。秦三澍在附录于书前的译者序《测听童年:希望的矢量》中详细地阐释了博纳富瓦风格的转变:“他从超现实主义风格中抽离得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