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反思,在阅读中成长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新书《做有故事的教育》,我感触很深。
  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之前在博客中看到有人问王维审老师:“王老师,您4年出版了4本书,还能发表那么多文章!您是怎么做到的?”王老师在这本新书中写出了他能4年出4本书的原因:“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每天写一篇教育叙事。我习惯了充分利用晚上的自由时间:别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候,我在读书;别人打麻将、玩扑克的时候,我在反思;别人呼朋唤友、热闹喧嚣的时候,我在写作。我为自己定下了每天写2000字的目标,无论我身处何地,无论外在的诱惑多大,2000字的写作任务都可以将我从即将沦落的边缘拖拽回来,专心致志地进行理论研究。”读着王老师的这段文字,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王老师之所以能在4年里出版4本书,是源于他的自律和坚持,所以即使不看内容,看到这本书,就能给我很大的激励,它让我看到了坚持的伟大,也让我看到了坚持所结的美丽果实。
  书中许多章节都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章,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要写作?”他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对于教师来说,写教育故事是一种深刻的内省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行动和一种真实的自我成长。”
  写作确实是一种深刻的内省方式。最初,我常常无从下笔,因为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直处于裁决者的地位,只是简单地批评教育或者说教,没有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我的思想,然后依然我行我素,我的教育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甚至有些教育手段是錯误的,根本没有办法用文字写出来。但是,在书写教育叙事的那一刻,我在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一下子变得清晰了,甚至戳痛了我的灵魂。这让我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让我明白改变这种现状刻不容缓。
  在写作中,我开始自我反省,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我开始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哭泣是因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许他们曾经尝试过表达自己,但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他们采取了沉默消极的方式。当我能够理解他们,并与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时,我的心态改变了,我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明确问题,在尊重他们的同时就事论事。
  写作让我反省,我开始思考许多问题,比如,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对吗?我对学生的惩戒真的能帮到学生吗?这些问题促使我去阅读,寻求突破。
  作为班主任,总是会对学生施以一些外部惩戒。在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我时常反思,我这么做究竟是为了学生好,还是为了惩戒而惩戒,这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但实施过程却又如此相似,我常常感到迷茫。但是,通过阅读,我明白了惩戒教育的前提是具有教育性。外部惩戒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实施有效的外部惩戒要考虑学生的个性,考虑实施惩戒的时机以及惩戒的强度。
  我在教育方式和思想上的改变,都来源于在写作中的反思和阅读中的成长。我在与文字的对话中逐渐实现自我,在一次次写作中突破和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望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近七年来,我先后接手了两个全校闻名的“调皮班”。此前,他们的班主任已换过好几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校领导将调教这些小霸王的任务交给了我。经过多番努力,我终于将“调皮班”带成了“先进班”。  儿童世界何处去?我认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级的好坏取决于班主任是否拥有人格魅力,是否了解教育内涵,是否具备管理艺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坚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以炽热的爱心温暖学生,以教育的智慧培育
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我一直认为,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历来,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学霸,但一定是善于自学的人。这样的规律,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会体现得更加鲜明。那么,是不是可以不要学校教育了呢?当然不是。创新时代恰恰要求学校教育改变应试的总体格局,回归教育的本质。  如果我们的学校把立足点从让学生被动地应付功课和考试,转移到增强自学能力上来,培养出
财商,即一个人理财的能力和智慧,外在表现为认识、驾驭金钱的能力,包含正确认识金钱及其运行规律的能力和正确使用、创造、管理金钱的能力。国外财商教育现状差异很大,值得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国外典型财商教育案例  国外较为典型的财商教育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则:  犹太人——“延后享受”,是其财商教育的核心。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未来更大的回报。譬如,将孩子“喜欢玩”当下的快乐,替代为远景性目标:用当下
编者按  班级群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平台。随着班级群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不能和谐交流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群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团体。一个话题抛出来,大家的讨论比较随性,所以容易产生分歧,甚至言语冲突。很多新闻报道反映,班级群还有不少“戏精”“杠精”“點赞党”。  让教师、家长交流更方便的同时,班级群也增加了教师和家长的负担,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作
阅读是班主任提升思考力的养料输入,实践将输入的养料在具体场景中进行消化与吸收,反思则是消化后吸收的快速通道。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伴随教育写作,无疑是为整个过程融入了“消化酶”。  回顾我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历程,思考力提升的关键正是我对教育写作的坚持。我与大家分享以下关于教育写作的三点心得。  思考留痕  读了好书或好文章,有了思考,哪怕只有一点点,都应该写下来并保存好。有些会反复读到的经典书籍或者文章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明显增强,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班主任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微演讲的提出  去年高一我接手了一个新班,学生学习习惯差,纪律观念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如何让这些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并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为主的班集体,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以及向老教师请教,我试着在
“互联网 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多年建设的必然结果,此两者间的关联绝不是“教育大菜”加“信息技术佐料”,而是必须将教育置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大格局中,以“互联网 教育”的方式整体推动发展。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仰赖于教、学方式的变革,而变革教、学方式,一则要求教育者能够按照认知规律科学调整教学模式;二則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工具;三则要形成更为紧密、更为有效的教学回路。在这一系列工作中,连接一切、
赵 坡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小亮(化名)是一位七年级男生。开学一个月以来,小亮经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创办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出版《把班级还给学生》等专著。  “情趣带班”不是哗众取宠的哈哈一乐,而是教导孩子学会用心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做有情有义有智慧的人;“情趣带班”不是培养及时行乐派,而是培养孩子从单调生活中发现美
1990年,年仅30岁的米罗·斯沃利克获得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授予年轻摄影师的“无限奖”。作为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FAMU)毕业生,他在校期间拍摄了一组作品《我作为人类的生活》,是从公寓楼顶部以俯视角拍摄的系列叙事照片,这也是他典型的俯视角拍摄风格的开端。他将地面当作背景画布,让模特躺在地上模拟行走、跑步等日常动作,有时还会在地面上做出各种图形元素,模特们或是配合这些图形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