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他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心求知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适当地进行启发和诱导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原则。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呢?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主体性
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1.问题教学模式。传统教育,还是大部分的师“问”生“答”。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生“答”的训练,而忽视生“问”的指导与培养,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问问题,越来越不敢问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如“发现学习”、“探究教学”、“问题教学”、“问题解决”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注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先要“激问”:在课前几分钟就要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回忆旧知识,呈现问题空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在理顺文章思路、了解思想情感后,在课文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了起来,只说了“我——我——”,这时候我们不应该长篇大论去分析,而是让学生把前面的情节进行表演,让他们说出后面会有什么话。当然是根据学生自己不同的理解,然后再继续演下去,这样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接着“解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要言之有理,持之以恒,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要掌握的新知识点,教师再略加点拨,就更容易接受、掌握。在指导探究,解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三导:导思,导议,导评。
2.活动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形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重视教学中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课堂阅读、上台演示、分组讨论、问题答辩等。上台表演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开放,让学生走上讲台,讲台是学生充分展示和拓展自己特长的舞台,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学习《小橘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制作“小橘灯”,亲身体会小姑娘的心灵手巧;还有《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最后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也可以让学生来表演,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和情感。新课程改革中,分组讨论已经很时兴,问题是怎样做才是有效讨论。第一,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明白学生讨论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第二,讨论之前必须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后面的讨论节省了时间;第三就是教师要及时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避免浪费时间;第四要有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把他们那一组讨论的成果讲出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过程“主动化”、“个性化”
优化教学方法最主要是优化阅读教学环境,而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是其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教材,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次作文教学中,主题是“母爱”,老师在分析如何写母爱之时,先让学生听一首《懂你》,并配有MTV,听着动人的旋律、看着感人的画面,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熏陶,学生的感情油然而生,那情感出来以后,那描写之时,真挚的语句便跃然纸上。如我在教学《春》一课前,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些春景图,张贴一些学生们收集或撰写的赞美春天的奇文佳句;上课时,带上一束春天的花草,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春》,怎会不被文中的春情所感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的导入,可以这样:“星期天,同学都可以休息了。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那么你们在家做些什么呢?(学生自己说)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福楼拜是怎么度过他的星期天的。”于是在学生充满好奇之心时转入新课的学习。
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画面,音乐、作品语言的描述,启发学生再创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如七年级的《羚羊木雕》一文,“我”和万芳之间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回家后如何和爸妈沟通化解心结,让学生自由想象,写一篇《要回木雕后……》。或者想象“我”如果此次没有讨回木雕,他会怎样,写一篇《我错了吗》。
当然,真正理想的课堂艺术,这还要靠我们不断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自当孜孜以求,追求圣境;放开眼界,多方求索。在日常教学中做有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让自己有足够的理论底气,支撑自己思考,有敏锐的目光,洞察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主体性
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1.问题教学模式。传统教育,还是大部分的师“问”生“答”。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生“答”的训练,而忽视生“问”的指导与培养,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问问题,越来越不敢问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如“发现学习”、“探究教学”、“问题教学”、“问题解决”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注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先要“激问”:在课前几分钟就要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回忆旧知识,呈现问题空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在理顺文章思路、了解思想情感后,在课文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了起来,只说了“我——我——”,这时候我们不应该长篇大论去分析,而是让学生把前面的情节进行表演,让他们说出后面会有什么话。当然是根据学生自己不同的理解,然后再继续演下去,这样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接着“解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要言之有理,持之以恒,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要掌握的新知识点,教师再略加点拨,就更容易接受、掌握。在指导探究,解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三导:导思,导议,导评。
2.活动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形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重视教学中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课堂阅读、上台演示、分组讨论、问题答辩等。上台表演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开放,让学生走上讲台,讲台是学生充分展示和拓展自己特长的舞台,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学习《小橘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制作“小橘灯”,亲身体会小姑娘的心灵手巧;还有《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最后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也可以让学生来表演,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和情感。新课程改革中,分组讨论已经很时兴,问题是怎样做才是有效讨论。第一,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明白学生讨论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第二,讨论之前必须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后面的讨论节省了时间;第三就是教师要及时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避免浪费时间;第四要有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把他们那一组讨论的成果讲出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过程“主动化”、“个性化”
优化教学方法最主要是优化阅读教学环境,而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是其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教材,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次作文教学中,主题是“母爱”,老师在分析如何写母爱之时,先让学生听一首《懂你》,并配有MTV,听着动人的旋律、看着感人的画面,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熏陶,学生的感情油然而生,那情感出来以后,那描写之时,真挚的语句便跃然纸上。如我在教学《春》一课前,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些春景图,张贴一些学生们收集或撰写的赞美春天的奇文佳句;上课时,带上一束春天的花草,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春》,怎会不被文中的春情所感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的导入,可以这样:“星期天,同学都可以休息了。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那么你们在家做些什么呢?(学生自己说)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福楼拜是怎么度过他的星期天的。”于是在学生充满好奇之心时转入新课的学习。
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画面,音乐、作品语言的描述,启发学生再创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如七年级的《羚羊木雕》一文,“我”和万芳之间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回家后如何和爸妈沟通化解心结,让学生自由想象,写一篇《要回木雕后……》。或者想象“我”如果此次没有讨回木雕,他会怎样,写一篇《我错了吗》。
当然,真正理想的课堂艺术,这还要靠我们不断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自当孜孜以求,追求圣境;放开眼界,多方求索。在日常教学中做有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让自己有足够的理论底气,支撑自己思考,有敏锐的目光,洞察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