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小学数学的教学,由于片面对成绩的关注,难以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首先概括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价值,接着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期许通过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更好的满足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大行业创新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创新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价值
(一)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就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而言,学生的专注力不高,在课堂中很容易走神,课堂效率比较低下。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高年级数学的难度上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就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偏科数学的。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对抽象难懂的数学都不感兴趣,这也是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数学知识,可以较容易的吸引学生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课堂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来灌输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听课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课堂中的思考时间比较少,所以很难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更佳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前在教学方式中微课比较流行,它通过视频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在课前分享给学生,学生便能够在引导下更好的完成自学作业。虽然传统教学方法里,也有学生自学的手段,但是很多学生自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仅仅停留在一个形式层面,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革新的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沉浸在课堂中实现的,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才能够保证有较大的收获,这时候就需要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數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具有较大的求知欲。比如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教学知识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可以增加数学知识对学生的亲近力,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来虚拟工具,可以增加数学知识的生动形象性,提高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搭建认知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偏小,所以理解能力不高,因此学习数学的时候比较吃力,对此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减小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突破难点。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和数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样便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浓厚学习的氛围。
(三)优化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的立体感和趣味性,所以是对传统课堂的革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图形和数式的改变。由于立体几何图形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使用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几何图形的关系,简单且具体的呈现几何模型的全貌和特定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几何图形,进而减小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高利用效率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思维需要得到发散,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手段来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丰富的信息作为基础,所以应该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体系。而资源共享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查询的渠道,学生在这个体系中接触到广泛的数学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信息的阅读和思考,能够不断的锻炼数学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五)把握好应用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在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首先学校应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为教师学习科学实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学习渠道和平台,让教师能够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利弊,让教师知道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辅助教学工具,但不是课堂中的主要输出者,进而合理规划课堂中的应用时间,才能够保证小学数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教学工具的使用,应该灵活结合传统教学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激发课堂活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进行革新,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自身对知识进行思维和运用的时候,便能够有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代振业.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
[2]吴学阳.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6(01).
[3]何政权.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07).
[4]李文兵.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5]郝照,包磊.均衡发展视角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5).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大行业创新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创新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价值
(一)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就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而言,学生的专注力不高,在课堂中很容易走神,课堂效率比较低下。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高年级数学的难度上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就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偏科数学的。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对抽象难懂的数学都不感兴趣,这也是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数学知识,可以较容易的吸引学生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课堂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来灌输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听课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课堂中的思考时间比较少,所以很难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更佳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前在教学方式中微课比较流行,它通过视频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在课前分享给学生,学生便能够在引导下更好的完成自学作业。虽然传统教学方法里,也有学生自学的手段,但是很多学生自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仅仅停留在一个形式层面,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革新的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沉浸在课堂中实现的,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才能够保证有较大的收获,这时候就需要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數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具有较大的求知欲。比如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教学知识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可以增加数学知识对学生的亲近力,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来虚拟工具,可以增加数学知识的生动形象性,提高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搭建认知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偏小,所以理解能力不高,因此学习数学的时候比较吃力,对此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减小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突破难点。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和数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样便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浓厚学习的氛围。
(三)优化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的立体感和趣味性,所以是对传统课堂的革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图形和数式的改变。由于立体几何图形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使用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几何图形的关系,简单且具体的呈现几何模型的全貌和特定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几何图形,进而减小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高利用效率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思维需要得到发散,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手段来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丰富的信息作为基础,所以应该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体系。而资源共享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查询的渠道,学生在这个体系中接触到广泛的数学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信息的阅读和思考,能够不断的锻炼数学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五)把握好应用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在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首先学校应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为教师学习科学实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学习渠道和平台,让教师能够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利弊,让教师知道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辅助教学工具,但不是课堂中的主要输出者,进而合理规划课堂中的应用时间,才能够保证小学数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教学工具的使用,应该灵活结合传统教学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激发课堂活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进行革新,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自身对知识进行思维和运用的时候,便能够有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代振业.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
[2]吴学阳.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6(01).
[3]何政权.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07).
[4]李文兵.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5]郝照,包磊.均衡发展视角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