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但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教育;注重职业理想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单项特长培养,忽视综合艺术才能的提高;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忽视对美的欣赏教育等。这些问题若解决不好,会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教育;艺术才能;问题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如火如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07年下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安排大约82亿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将达到308亿元,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也将超过一半。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将达1600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国家的有利政策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但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否则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教育
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众多职校之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以品牌立校。学校如果没有品牌专业,没有品牌教师,不能培养出品牌学生,那么这个学校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要有品牌专业和品牌学生,就必须加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教师上课时讲的是技能方面的知识,学生上机操作时练的也是专业技能,学校在相关的时间验收的也是专业技能。确实,经过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提上来了。有的学生每分钟打字有160个以上,有的学生铺床动作干净利落迅速,有的学生舞蹈动作规范准确美观等。是否这些同学就能够找到一个工作轻松、待遇不错的工作呢?这还有待实践检验。
诚然,有的学生能找到满意称心的工作,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明显存在某些缺憾。有些学生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不会写,口头表达能力极低,更不说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交流。记得长沙LG公司到我校来面试时,对同去参加面试的一组学生出了一道“难”题:主考官顺手将他口袋里的笔放在桌上,问面试的学生谁想要那支笔。其实,这个要与不要的问题实在太好回答了,也太容易回答了。而对于学生而言,却有种难于上青天之感,竟然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与主考官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这说明学生的这种基本素质还是存在某些不足的。
在学生中,你问他喜欢哪一个作家,不知道;你要他背诵两首唐诗,他除了“床前明月光”之外很难再有创新了;你问他林冲是什么朝代的人时,他的回答让你失去当老师的信心,竟说是三国时期。对于这些让你又气又恨的学生,你说怎么办?全部的责任推给他们似乎又说不过去,你说不是他们的责任,又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笔者认为学校是应承担一部分责任的。现阶段,有的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可谓少之又少,一周由四节下降到三节,有的老师还在那儿说,语文课有什么用,全部改成机房课多好啊。我们有些老师不理解国办的中职学校并不是专门的培训学校。你说,老师在这么少的教学时间里,能教学生些什么?职业教育要抓技能,但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这毕竟关系到学生以后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注重职业理想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这部分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是在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对前途没抱多大希望或已经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人,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人格上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后,家长似乎又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局外人,学生是否健康发展与家长似乎关系不大。而学校侧重于学生的前途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要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让学生定出宏伟的就业蓝图。各级各类部门也举办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理想的演讲赛”等,让学生在纸上规划所谓的美好前程,大谈特谈空洞的就业宏图,有种“谁吹得最好最美,就让谁获奖”之嫌。
我校也参加过这种活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与道德”、“职业与理想”等课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治方案。有的学校也开了心理学课程,也成立了心理辅导室,但课程讲的是理论的东西,而纯理论的东西对于这些中职生而言莫过于听天书,没有使用价值,等于浪费时间,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也只是给那些上级检查特设的一道风景,一是有辅导老师但没有专业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是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常常是大门紧锁,让想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望而却步。
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他们这代人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外乎是由这些情况导致的:比如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由于刚进学校读寄宿,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适应能力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在校期间的各种社会奖惩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家庭贫困、离异等引起心理问题。有这种问题的学生,恰恰是最需要爱与关怀的学生。对于这群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问题不解决,后果相当严重。我们都应该明确,学生产生的错误,大多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而不是由于道德问题产生的。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否则由这些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后果,其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注重单项特长培养,忽视综合艺术才能的提高
中职学校一般都会将专业门类进行分类整合,例如我校将其划分为信息技术、商务旅游、艺术幼师等三大类十四个专业。学校对每个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同的,如信息专业中软件专业至少要求精通一种软件,网页专业的要求会做一个网站,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会用几个操作系统;艺术幼师类的学生有的侧重信息,有的侧重舞蹈,有的侧重音乐;商旅专业的学生有的注重铺床,有的注重摆台,有的注重前厅接待与运转、礼节礼仪等。每个学生原则上要有一种特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就业。
实践表明,一个学生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单纯靠某项特长是不够的,往往那些艺术能力较全面的学生备受欢迎。学生到单位上班,必然会参加各种应酬。有时单位搞活动要你唱首歌,你说不会唱;要你跳个舞,你说不行;要你随便表演一个节目,你说不能,你说这样的人怎能和其他同事搞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而那些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学生,往往格外受人青睐。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给予了明确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学校就应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学校在培养特长基础上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
第四,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忽视对美的欣赏教育
当代教育界有两种不同的呼声,一派认为“教学促管理”,一派认为“管理促教学”。不管是哪一派学术观点都提到管理,可见学生管理对于学校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我校十分注重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对学生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着装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也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作为一个素质高、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要懂得“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让枣推梨”、“宾至如归”等成语蕴涵的道理。为此,我校还请了一些礼仪专家来校作专题讲课。经过这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文明礼仪尽管还不太如人意,但比先前的确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不过,学校对学生的美的欣赏教育内容可谓少之又少,其实审美能力也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俗话说“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所谓的“天性”并非是指人生来就懂得爱美,而是指人的一种社会本性必备的东西。黑格尔在《美学》里说:人有天然的粗野性,是艺术这双慈祥的手把我们和粗野分开。美的东西能够给人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人的审美意识不是先天的天赋能力,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老师合理地引导,使他们知道何谓美何谓丑,使他们认识到学生穿吊带装不美,学生涂指甲油不美,男学生留艺术家式的发型不美,女生烫发染发不美,打饭拥挤不排队不美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美发现美,既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也会给文明礼仪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似乎应加强这些课程内容。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矛盾也会日益突显,而这些现实的矛盾也会带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来。对于这群缺乏自控能力、缺乏抵抗能力的中职学生而言,不给他们一些适当合理地引导,学校教育不给予高度重视,只顾此忘彼的话,也许要迎来中职学生就业的春天,迎来我们下一代人格健康的春天,道路会是那样的坎坷,那样的崎岖。
参考文献:
[1]徐俊.现代文明礼仪[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长沙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教育;艺术才能;问题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如火如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07年下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安排大约82亿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将达到308亿元,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也将超过一半。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将达1600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国家的有利政策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但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否则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教育
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众多职校之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以品牌立校。学校如果没有品牌专业,没有品牌教师,不能培养出品牌学生,那么这个学校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要有品牌专业和品牌学生,就必须加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教师上课时讲的是技能方面的知识,学生上机操作时练的也是专业技能,学校在相关的时间验收的也是专业技能。确实,经过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提上来了。有的学生每分钟打字有160个以上,有的学生铺床动作干净利落迅速,有的学生舞蹈动作规范准确美观等。是否这些同学就能够找到一个工作轻松、待遇不错的工作呢?这还有待实践检验。
诚然,有的学生能找到满意称心的工作,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明显存在某些缺憾。有些学生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不会写,口头表达能力极低,更不说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交流。记得长沙LG公司到我校来面试时,对同去参加面试的一组学生出了一道“难”题:主考官顺手将他口袋里的笔放在桌上,问面试的学生谁想要那支笔。其实,这个要与不要的问题实在太好回答了,也太容易回答了。而对于学生而言,却有种难于上青天之感,竟然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与主考官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这说明学生的这种基本素质还是存在某些不足的。
在学生中,你问他喜欢哪一个作家,不知道;你要他背诵两首唐诗,他除了“床前明月光”之外很难再有创新了;你问他林冲是什么朝代的人时,他的回答让你失去当老师的信心,竟说是三国时期。对于这些让你又气又恨的学生,你说怎么办?全部的责任推给他们似乎又说不过去,你说不是他们的责任,又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笔者认为学校是应承担一部分责任的。现阶段,有的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可谓少之又少,一周由四节下降到三节,有的老师还在那儿说,语文课有什么用,全部改成机房课多好啊。我们有些老师不理解国办的中职学校并不是专门的培训学校。你说,老师在这么少的教学时间里,能教学生些什么?职业教育要抓技能,但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这毕竟关系到学生以后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注重职业理想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这部分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是在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对前途没抱多大希望或已经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人,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人格上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后,家长似乎又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局外人,学生是否健康发展与家长似乎关系不大。而学校侧重于学生的前途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要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让学生定出宏伟的就业蓝图。各级各类部门也举办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理想的演讲赛”等,让学生在纸上规划所谓的美好前程,大谈特谈空洞的就业宏图,有种“谁吹得最好最美,就让谁获奖”之嫌。
我校也参加过这种活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与道德”、“职业与理想”等课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治方案。有的学校也开了心理学课程,也成立了心理辅导室,但课程讲的是理论的东西,而纯理论的东西对于这些中职生而言莫过于听天书,没有使用价值,等于浪费时间,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也只是给那些上级检查特设的一道风景,一是有辅导老师但没有专业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是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常常是大门紧锁,让想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望而却步。
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他们这代人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外乎是由这些情况导致的:比如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由于刚进学校读寄宿,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适应能力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在校期间的各种社会奖惩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家庭贫困、离异等引起心理问题。有这种问题的学生,恰恰是最需要爱与关怀的学生。对于这群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问题不解决,后果相当严重。我们都应该明确,学生产生的错误,大多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而不是由于道德问题产生的。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否则由这些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后果,其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注重单项特长培养,忽视综合艺术才能的提高
中职学校一般都会将专业门类进行分类整合,例如我校将其划分为信息技术、商务旅游、艺术幼师等三大类十四个专业。学校对每个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同的,如信息专业中软件专业至少要求精通一种软件,网页专业的要求会做一个网站,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会用几个操作系统;艺术幼师类的学生有的侧重信息,有的侧重舞蹈,有的侧重音乐;商旅专业的学生有的注重铺床,有的注重摆台,有的注重前厅接待与运转、礼节礼仪等。每个学生原则上要有一种特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就业。
实践表明,一个学生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单纯靠某项特长是不够的,往往那些艺术能力较全面的学生备受欢迎。学生到单位上班,必然会参加各种应酬。有时单位搞活动要你唱首歌,你说不会唱;要你跳个舞,你说不行;要你随便表演一个节目,你说不能,你说这样的人怎能和其他同事搞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而那些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学生,往往格外受人青睐。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给予了明确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学校就应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学校在培养特长基础上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
第四,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忽视对美的欣赏教育
当代教育界有两种不同的呼声,一派认为“教学促管理”,一派认为“管理促教学”。不管是哪一派学术观点都提到管理,可见学生管理对于学校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我校十分注重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对学生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着装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也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作为一个素质高、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要懂得“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让枣推梨”、“宾至如归”等成语蕴涵的道理。为此,我校还请了一些礼仪专家来校作专题讲课。经过这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文明礼仪尽管还不太如人意,但比先前的确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不过,学校对学生的美的欣赏教育内容可谓少之又少,其实审美能力也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俗话说“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所谓的“天性”并非是指人生来就懂得爱美,而是指人的一种社会本性必备的东西。黑格尔在《美学》里说:人有天然的粗野性,是艺术这双慈祥的手把我们和粗野分开。美的东西能够给人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人的审美意识不是先天的天赋能力,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老师合理地引导,使他们知道何谓美何谓丑,使他们认识到学生穿吊带装不美,学生涂指甲油不美,男学生留艺术家式的发型不美,女生烫发染发不美,打饭拥挤不排队不美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美发现美,既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也会给文明礼仪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似乎应加强这些课程内容。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矛盾也会日益突显,而这些现实的矛盾也会带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来。对于这群缺乏自控能力、缺乏抵抗能力的中职学生而言,不给他们一些适当合理地引导,学校教育不给予高度重视,只顾此忘彼的话,也许要迎来中职学生就业的春天,迎来我们下一代人格健康的春天,道路会是那样的坎坷,那样的崎岖。
参考文献:
[1]徐俊.现代文明礼仪[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长沙信息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