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施行,更多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有效教学研究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有效教学引言内容;有效教学概述;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分析;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4
只要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地理教活,把学生教好。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而了解地球的基本状况,就必须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因此,地球运动在整个初中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有关空间运动的概念仍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由于地球上的人无法感受到地球运动,因此要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必须运用实际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由此,选择教学方法应形象直观,体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地理课。因此,我们首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用意识占领学生的大脑。如每学期开始,我都对学生宣传自己的口号:爱学习,爱地理,我爱地理;爱生活,爱地理,爱的就是你。学生感觉这个老师有点意思。在教学中,每当遇到课本中可以联系实际的我都尽量用地理原理去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我还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如经常给学生画画地图,一笔画个圆,画世界七大洲轮廓图、中国轮廓图。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民主、和谐、鼓励、信任、关爱的教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师生互动应该做到“七动”,即动情、动脑、动耳、动眼、动手、动口、动身,师生围绕着教学目标,一起动脑思考。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设置悬念,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动耳倾听,动手演示,动眼观察,动口讨论,动情地思考,并动身到野外去调查、观察、实践,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资料,联系生活、生产,获得知识的能力。“七动”中第一要素是动情,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慈爱的表情,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认真地对待学生所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讨论;与学生交换“位置”进行换位教学;让学生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从课本奔到课外,从书本奔到实践,从现在奔到未来,从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内容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由于目标定位在“合作交流”,课堂教学因此从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师生的互动式学习,课堂教学因而显得富有生气和活力。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就地图的种类和怎样从地图上有效地获取信息,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互动中教师也丰富了自己,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同样的两个字,在顺序上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含义。“学会”有被动的成分,“会学”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其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使学生会学,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各种教学形式让他们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我们需要纯净的空气”的内容时,设计的活动是“绿色法庭”,原告——大气;被告——人类。通过模拟法庭辩论,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进而达到通过体验形成自觉保护大自然的行为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在广泛搜集资料、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应该说,这样的学习是有价值的。
四、强调体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地理教学中,有丰富的现实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师生多交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中去体验、感悟,从而将这些思想观点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国际合作”内容的学习中,让学生模拟举行联合国会议,全班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扮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代表、发展中国家代表、发达国家代表、世界一些重要国际组织代表,在实际模拟的联合国会议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出现的流血冲突以及全球石油价格两个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角色扮演,他们认识到了联合国的重要作用,体验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全球观无疑有着重要作用,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自然而成的。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和追求的精髓。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理念,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地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莉敏.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易春.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刘金玲.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用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4
只要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地理教活,把学生教好。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而了解地球的基本状况,就必须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因此,地球运动在整个初中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有关空间运动的概念仍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由于地球上的人无法感受到地球运动,因此要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必须运用实际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由此,选择教学方法应形象直观,体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地理课。因此,我们首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用意识占领学生的大脑。如每学期开始,我都对学生宣传自己的口号:爱学习,爱地理,我爱地理;爱生活,爱地理,爱的就是你。学生感觉这个老师有点意思。在教学中,每当遇到课本中可以联系实际的我都尽量用地理原理去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我还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如经常给学生画画地图,一笔画个圆,画世界七大洲轮廓图、中国轮廓图。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民主、和谐、鼓励、信任、关爱的教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师生互动应该做到“七动”,即动情、动脑、动耳、动眼、动手、动口、动身,师生围绕着教学目标,一起动脑思考。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设置悬念,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动耳倾听,动手演示,动眼观察,动口讨论,动情地思考,并动身到野外去调查、观察、实践,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资料,联系生活、生产,获得知识的能力。“七动”中第一要素是动情,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慈爱的表情,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认真地对待学生所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讨论;与学生交换“位置”进行换位教学;让学生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从课本奔到课外,从书本奔到实践,从现在奔到未来,从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内容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由于目标定位在“合作交流”,课堂教学因此从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师生的互动式学习,课堂教学因而显得富有生气和活力。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就地图的种类和怎样从地图上有效地获取信息,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互动中教师也丰富了自己,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同样的两个字,在顺序上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含义。“学会”有被动的成分,“会学”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其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使学生会学,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各种教学形式让他们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我们需要纯净的空气”的内容时,设计的活动是“绿色法庭”,原告——大气;被告——人类。通过模拟法庭辩论,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进而达到通过体验形成自觉保护大自然的行为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在广泛搜集资料、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应该说,这样的学习是有价值的。
四、强调体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地理教学中,有丰富的现实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师生多交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中去体验、感悟,从而将这些思想观点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国际合作”内容的学习中,让学生模拟举行联合国会议,全班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扮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代表、发展中国家代表、发达国家代表、世界一些重要国际组织代表,在实际模拟的联合国会议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出现的流血冲突以及全球石油价格两个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角色扮演,他们认识到了联合国的重要作用,体验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全球观无疑有着重要作用,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自然而成的。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和追求的精髓。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理念,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地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莉敏.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易春.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刘金玲.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用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