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对其内部管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有很多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内部管控体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对基层机构的资产安全、财务安全、运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本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前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措施。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体系内覆盖面最广,延伸触角最长,最能贴近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机构,是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水平,不仅决定着机构日常办公的合规性和高效性,而且决定着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各地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同时,应该同步加强对其的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形成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的能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理可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经营行为、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规避风险、提升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有助于规范财务运营流程,降低财务运营风险
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合规,合规的目的在于程序的正义。程序正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够为单位规避决策风险,而且体现在能够为管理者个人规避管理风险。建立健全科學、完善、可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堵住很多管理漏洞,规范财务运营流程,从制度上杜绝个人色彩、非法操作给机构的财务运营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二)有助于规范支出管理,节约运行成本
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明确基层日常各种经营行为的标准及流程,不仅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测算各项支出费用,制定更加科学实际的费用标准,而且有助于机构更加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财务活动,提高运转效率,最终实现控制机构运营成本、减少资金浪费的目标。
(三)有助于规范资金支配,提高经济效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国家的全额拨款单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财务支配权力。追求经济效益,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很重要的运营目标。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为机构提供资金投用方向和投用标准上的保障,还能进一步协调内部资金流动,保障资金流向的真实性,确保资金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增强机构的盈利能力。
二、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很少,往往没有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尤其在2019年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会人员还你了解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有些机构甚至直接使用医务人员等非财会人员来兼职财会工作,而对于财会工作的要求也仅仅是能应付上级报表、能理清本级账目即可。在这种工作安排下,财务机构连最基本的财务信息准确性都无法保证,更遑论去分析报表、规避风险,难以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势。而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责任,它其实是针对整个机构提出的规范和要求,仅仅制定一个制度,配备一个财会人员,根本无法称得上是具备了内部控制机制,更谈不上利用内控来提高机构运行效率。
(二)内控制度不合理
很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内部控制的顶层设计,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报表和检查,照搬照抄,制定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却与机构自身脱节,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出自国家财政,因此机构的内控质量直接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相关。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配备、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其财务内控体系往往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用。有些单位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却为了省事,越过审批流程直接随意地进入入库、出库、领用等后期环节。同时,医疗资源的领用、医疗资金的使用都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比较完整的记录。这样的经营现状,不仅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运营成本成为一本糊涂账,也造成了国家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其规划、构建、流程制定等操作都需要专门的内控专业管理人员来实施,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赖于机构内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流程上的审批权力带来的是各个员工之间的互相制约,进而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规范有序进行。如果参与其中的某些员工认识不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素质也不足以来理解、遵守内控体系,就会出现流程卡壳,进而影响内控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很多基层机构的财务人员、后勤人员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不够高,很容易就造成内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内控体系参与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接受内部控制理念、完成内部控制流程的业务能力。
(四)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财务内控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上级单位往往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虽然每年都会要求进行报表报送,但是却疏于对机构内部的财务控制进行管理。在这个大的管理框架下,尽管一些基层机构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内控体系,根本没有单独设立审计相关的部门,仅仅依靠财务人员自身,很难去发现和整改内控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监管的缺失,没有相关的审计部门去审计基层机构内控的真实情况,内控的质量监督作用已经完全丧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实际运营情况处于不透明状态,基层本身也会认为没有必要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失去了进一步改善的动力。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能否意识到机构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决定了该机构实际的内部控制成效。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应该从提高本机构的财务运营水平这个最终目标出发,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控制流程,同时并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相关准则,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在本机构内能够顺利落地,并真正融入到机构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同时,管理者应深刻理解审计的重要性,可以由医院内部成立审计小组,给予审计小组足够的权力,每年至少督促审计小组对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一次完整的评价,用审计工作来反馈到内部控制流程中,进一步提高本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二)健全有效实际的内部控制制
为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运营地更加规范,各个机构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在学习借鉴其他机构先进的内控制度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机构规模、日常流程等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而可行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新建立的制度不仅应能够明确财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明确责任,而且应该能够贴合机构实际工作需求,在采购、资产管理、工程建设、预决算、出入库等工作环节,制定合规合法、实际可操作的完整流程。将内控管理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流程之中。
(三)增强内控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有了规范,却不按照规范来执行,那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将荡然无存。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健全了本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后,还应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遵守和执行上下苦功夫。新的规定、新的要求总是让人反感,让人觉得多此一举,觉得毫无必要,但只要坚持下去,固化流程思维,内控涉及到的人员最终也就能够适应这种制度,潜移默化地将内控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日常工作之中。
(四)提高内控涉及人员的素质
要想真正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必须首先解决人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意识,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流水记账,更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机构的经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导向建议。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培训,让大家先有整体的内部管控意识,在脑中建立内部管理的蓝图,同时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岗位在内部管控流程中的责任,确保大家能够理解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能够有专业的能力去推进这些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外部交流,学习借鉴兄弟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本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本机构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与上级协调,争取由审计部门或者聘用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情况定期审计,加强外部监管,同时也要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和专项审计机制,通过定期的盘点、检查,确保账面和实物的记录一致性,同时审计单位各个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及合规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和改进。机构的纪律也应该加强,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严肃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形成内部监督合力,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真正降低运营风险。
总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的保障和屏障,其能否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强调内控管理,不仅能够在当下规范其财务内部控制运营流程,而且也为未来这些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機构才能够确保将决策风险和运营风险降到最低,提升自身的业务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医疗服务竞争中守住阵地,并在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襄汾县南辛店乡卫生院)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体系内覆盖面最广,延伸触角最长,最能贴近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机构,是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水平,不仅决定着机构日常办公的合规性和高效性,而且决定着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各地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同时,应该同步加强对其的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形成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的能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理可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经营行为、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规避风险、提升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有助于规范财务运营流程,降低财务运营风险
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合规,合规的目的在于程序的正义。程序正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够为单位规避决策风险,而且体现在能够为管理者个人规避管理风险。建立健全科學、完善、可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堵住很多管理漏洞,规范财务运营流程,从制度上杜绝个人色彩、非法操作给机构的财务运营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二)有助于规范支出管理,节约运行成本
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明确基层日常各种经营行为的标准及流程,不仅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测算各项支出费用,制定更加科学实际的费用标准,而且有助于机构更加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财务活动,提高运转效率,最终实现控制机构运营成本、减少资金浪费的目标。
(三)有助于规范资金支配,提高经济效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国家的全额拨款单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财务支配权力。追求经济效益,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很重要的运营目标。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为机构提供资金投用方向和投用标准上的保障,还能进一步协调内部资金流动,保障资金流向的真实性,确保资金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增强机构的盈利能力。
二、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很少,往往没有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尤其在2019年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会人员还你了解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有些机构甚至直接使用医务人员等非财会人员来兼职财会工作,而对于财会工作的要求也仅仅是能应付上级报表、能理清本级账目即可。在这种工作安排下,财务机构连最基本的财务信息准确性都无法保证,更遑论去分析报表、规避风险,难以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势。而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责任,它其实是针对整个机构提出的规范和要求,仅仅制定一个制度,配备一个财会人员,根本无法称得上是具备了内部控制机制,更谈不上利用内控来提高机构运行效率。
(二)内控制度不合理
很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内部控制的顶层设计,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报表和检查,照搬照抄,制定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却与机构自身脱节,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出自国家财政,因此机构的内控质量直接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相关。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配备、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其财务内控体系往往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用。有些单位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却为了省事,越过审批流程直接随意地进入入库、出库、领用等后期环节。同时,医疗资源的领用、医疗资金的使用都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比较完整的记录。这样的经营现状,不仅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运营成本成为一本糊涂账,也造成了国家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其规划、构建、流程制定等操作都需要专门的内控专业管理人员来实施,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赖于机构内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流程上的审批权力带来的是各个员工之间的互相制约,进而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规范有序进行。如果参与其中的某些员工认识不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素质也不足以来理解、遵守内控体系,就会出现流程卡壳,进而影响内控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很多基层机构的财务人员、后勤人员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不够高,很容易就造成内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内控体系参与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接受内部控制理念、完成内部控制流程的业务能力。
(四)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财务内控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上级单位往往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虽然每年都会要求进行报表报送,但是却疏于对机构内部的财务控制进行管理。在这个大的管理框架下,尽管一些基层机构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内控体系,根本没有单独设立审计相关的部门,仅仅依靠财务人员自身,很难去发现和整改内控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监管的缺失,没有相关的审计部门去审计基层机构内控的真实情况,内控的质量监督作用已经完全丧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实际运营情况处于不透明状态,基层本身也会认为没有必要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失去了进一步改善的动力。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能否意识到机构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决定了该机构实际的内部控制成效。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应该从提高本机构的财务运营水平这个最终目标出发,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控制流程,同时并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相关准则,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在本机构内能够顺利落地,并真正融入到机构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同时,管理者应深刻理解审计的重要性,可以由医院内部成立审计小组,给予审计小组足够的权力,每年至少督促审计小组对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一次完整的评价,用审计工作来反馈到内部控制流程中,进一步提高本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二)健全有效实际的内部控制制
为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运营地更加规范,各个机构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在学习借鉴其他机构先进的内控制度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机构规模、日常流程等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而可行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新建立的制度不仅应能够明确财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明确责任,而且应该能够贴合机构实际工作需求,在采购、资产管理、工程建设、预决算、出入库等工作环节,制定合规合法、实际可操作的完整流程。将内控管理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流程之中。
(三)增强内控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有了规范,却不按照规范来执行,那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将荡然无存。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健全了本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后,还应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遵守和执行上下苦功夫。新的规定、新的要求总是让人反感,让人觉得多此一举,觉得毫无必要,但只要坚持下去,固化流程思维,内控涉及到的人员最终也就能够适应这种制度,潜移默化地将内控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日常工作之中。
(四)提高内控涉及人员的素质
要想真正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必须首先解决人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意识,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流水记账,更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机构的经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导向建议。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培训,让大家先有整体的内部管控意识,在脑中建立内部管理的蓝图,同时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岗位在内部管控流程中的责任,确保大家能够理解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能够有专业的能力去推进这些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外部交流,学习借鉴兄弟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本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本机构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与上级协调,争取由审计部门或者聘用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情况定期审计,加强外部监管,同时也要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和专项审计机制,通过定期的盘点、检查,确保账面和实物的记录一致性,同时审计单位各个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及合规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和改进。机构的纪律也应该加强,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严肃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形成内部监督合力,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真正降低运营风险。
总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的保障和屏障,其能否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强调内控管理,不仅能够在当下规范其财务内部控制运营流程,而且也为未来这些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機构才能够确保将决策风险和运营风险降到最低,提升自身的业务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医疗服务竞争中守住阵地,并在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襄汾县南辛店乡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