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方兴未艾。学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教学策略探讨以及国外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有助于加强学界对“证据意识”培养的重视和研究,为全面深化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证据意识;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表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国家法定文件的认可,应该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概念界定当前,在历史教育特定的语境下,证据意识往往作为默会概念而被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广泛地运用,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其中比较常见的表述为“证据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历史课程改革中证据意识培养的价值意蕴历史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学习历史是一次“求真、求实”的历程。然而,以往知识本位的历史课把历史知识看作是确实的、普遍的和恒定的存在,认为历史课的任务就在于把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历史“求”的过程,只关注“真”和“实”,把条条框框的史实和结论灌输给学生,割裂了知识学习与探究过程及方法体验之间的纽带。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证据意识培养研究的发展脉络国内开始关注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问题应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介绍西方国家史料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关注到培养证据意识的相关理念和做法。在史料教学的叙事架构下介绍国外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文章有陈新民的《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李稚勇的《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这些文章对于我国历史教育界关注和研究证据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关于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主要是从必要性、教学与命题策略以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立论,结合史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焦点。首先,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就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而言,相关文章从理论分析和现实调研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些文章探析学理,从历史教育的本真、公民教育的诉求、素质教育的需求、学生求真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以及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等视角出发,说明历史教学中培养证据意识的必要性。广西师范大学洪广信和扬州大学汤金波的硕士学位论文也都针对高中学生证据意识的现状做了相关的调研,结果同样不容乐观。陈德运和严中润通过研究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缺失。显然,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因此,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认识层面,而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做。
其次,证据意识培养的教学与命题策略 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证据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成果最多,主要来自一线的历史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凝练出不少有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有效手段。周智荣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建议,例如“强调学生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注意充分运用好课本资源;充分展示其他来源的史料;历史教师要注重材料的准备和搜集;取得史料资源后要甄别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瞿建湘结合教材的内容,论述如何利用历史文献在改正教材,补充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
最后,国外经验的介绍与借鉴关于国外经验借鉴方面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赵亚夫和李建红的《怎样收集证据——评析美国教学案例“越南战争”》、吴朝阳的《美国史料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两篇。前者通过对美国教学案例的深入剖析,说明“设计者如何将‘收集证据’既作为一项必要的学习技能去要求学生掌握,又作为重要的学科思维能力培养来实现学习内容的意义化”;后者根据《Using Primary Sources in the Classroom》一书详细地介绍美国历史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处理证据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文章对我国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总的说来,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当前我国历史教育界属于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对中学生证据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且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也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关于证据意识的培养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整体框架,偏重于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往往忽视研究培养目标的设计和评价方案的擘画,不免有“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的局限。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研究中較少借鉴国外证据意识培养的经验,研究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学科教育,2001(8).
[3]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 薛伟强.中学史证意识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14(8).
作者简介
杜冰谩,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历史)。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证据意识;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表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国家法定文件的认可,应该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概念界定当前,在历史教育特定的语境下,证据意识往往作为默会概念而被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广泛地运用,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其中比较常见的表述为“证据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历史课程改革中证据意识培养的价值意蕴历史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学习历史是一次“求真、求实”的历程。然而,以往知识本位的历史课把历史知识看作是确实的、普遍的和恒定的存在,认为历史课的任务就在于把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历史“求”的过程,只关注“真”和“实”,把条条框框的史实和结论灌输给学生,割裂了知识学习与探究过程及方法体验之间的纽带。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证据意识培养研究的发展脉络国内开始关注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问题应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介绍西方国家史料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关注到培养证据意识的相关理念和做法。在史料教学的叙事架构下介绍国外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文章有陈新民的《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李稚勇的《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这些文章对于我国历史教育界关注和研究证据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关于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主要是从必要性、教学与命题策略以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立论,结合史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证据意识培养的研究焦点。首先,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就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而言,相关文章从理论分析和现实调研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些文章探析学理,从历史教育的本真、公民教育的诉求、素质教育的需求、学生求真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以及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等视角出发,说明历史教学中培养证据意识的必要性。广西师范大学洪广信和扬州大学汤金波的硕士学位论文也都针对高中学生证据意识的现状做了相关的调研,结果同样不容乐观。陈德运和严中润通过研究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缺失。显然,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因此,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认识层面,而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做。
其次,证据意识培养的教学与命题策略 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证据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成果最多,主要来自一线的历史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凝练出不少有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有效手段。周智荣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建议,例如“强调学生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注意充分运用好课本资源;充分展示其他来源的史料;历史教师要注重材料的准备和搜集;取得史料资源后要甄别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瞿建湘结合教材的内容,论述如何利用历史文献在改正教材,补充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
最后,国外经验的介绍与借鉴关于国外经验借鉴方面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赵亚夫和李建红的《怎样收集证据——评析美国教学案例“越南战争”》、吴朝阳的《美国史料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两篇。前者通过对美国教学案例的深入剖析,说明“设计者如何将‘收集证据’既作为一项必要的学习技能去要求学生掌握,又作为重要的学科思维能力培养来实现学习内容的意义化”;后者根据《Using Primary Sources in the Classroom》一书详细地介绍美国历史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处理证据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文章对我国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总的说来,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当前我国历史教育界属于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对中学生证据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且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也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关于证据意识的培养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整体框架,偏重于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往往忽视研究培养目标的设计和评价方案的擘画,不免有“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的局限。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研究中較少借鉴国外证据意识培养的经验,研究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学科教育,2001(8).
[3]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 薛伟强.中学史证意识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14(8).
作者简介
杜冰谩,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历史)。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