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师生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紧紧围绕“成全生命,享受教育,提升品位”的办学理念和“办有情怀的教育,育有担当的人才”的目标,倾心打造师生共同成长、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收获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规划愿景:导航幸福
  “愿景是针对组织外部变迁及组织成员的渴望,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以达成组织变革与发展,并获得组织成就的渴望。”“校长要全面了解学校成员的个人愿望和个体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强化、提炼,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共同愿景,使其成为所有成员发自内心的意愿。”笔者所在学校由于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均为非定点学校。学校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学校的发展愿景在教职工心目中是灰暗的、是迷失的。2015年9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就本校56年来的办学历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注重传承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在全校开展“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大讨论,力图将56年来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精神凝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之中,从而让每一位杨中人都能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通过多方反复讨论和修改,学校确立了“成全生命、享受教育、提升品位”的办学理念,以及“办有情怀的教育,育有担当的人才”的办学目标。2015年11月,面向全校师生和部分校友在原有校风的基础上开展了教风、学风和校徽征集研讨工作,确立了“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教风、“尚美、明理、笃学、躬行”的学风以及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徽。同时,学校还组织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教风、学风、校徽进行了文化诠释,力争让学校发展愿景进驻每个人的心灵,成为学校师生人格框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学期在学校愿景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精密的规划。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中,充分吸收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教育主管部门等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校发展历史,结合学校现实,确保学校发展“十三五”规划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同时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并利用各个环节和场景进行展示,力求将规划变成师生容易理解并可以遵照执行的可行性方案,让师生在明晰、理解和接受学校愿景的情况下,教有目标、学有方向,不断地积累和坚持,把学校愿景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
  强化管理:保障幸福
  抓制度落实 坚持制度第一、校长第二,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实行扁平化管理,落实分线例会与行政班子会议相结合的会议制度,提高办公效率。完善《杨港初中教学六认真考核方案》《杨港初中班主任考核方案》《毕业班领导蹲点执行办法》等制度,力争做到学校管理每件事都能有章可循。落实导护巡查制和部门领导分线巡查制度。狠抓管理落实,明确责任,完善管理网络,确保没有管理盲区。行政人员包级、蹲班、靠组,形成了学校行政——年级组——班主任管理网络,全校上下整体联动、同步共振。学校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使各种措施个个有落实,件件有交代。学校继续推行教学六认真月普检、周抽查制,继续强化了班级量化考核评比制度,推行教师上班时间签到制。行政值勤、教学值勤以及各种考核每日公布,及时反馈。学校行政组实行周例会制,各处室负责人人人必须汇报,做到各处室工作每周工作有总结、有规划、有措施、有落实。
  抓师德师能 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努力实施师德工程,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一是努力形成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师德建设考核评估方案》,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将师德建设与教师年终综合考核结合起来,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师队伍考核管理之中。二是建立健全了师德约束机制。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力提倡敬业、奉献精神。三是坚持“活动育人”。定期举办师德教育讲座,借助评选“杨中最美教师”系列活动,树立一批了学校优秀教师典型。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实集体备课,注重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磨砺教师教学基本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观摩各级优课,抓实每周两节校级“律动课堂”公开课观摩、评课,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实行集体包装打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培训,学校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开展“每学期共读一本教育经典,写一篇读书心得,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抓课堂建设——打造“律动课堂”质量提升关键在课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南通市“学的课堂”的要求,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原有的在课堂教学上一些好的做法,经过学校有关部门的认真调研、提炼、实践,学校于2015年10月正式启动具有自身特色的“律动课堂”教学改革,定期召开专题研讨,每周开展两节“律动课堂先行课”展示活动,行政组和备课组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同时,学校邀请通州区教研室、教科室专家到校诊断把脉,组织学校教师赴如东景安初中、如皋实验中学等附近县市名校观摩学习。学校成功承办了通州区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同研共进”教研活动和通州区“学的课堂”研讨会等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推动“律动课堂”研究的深入,本校姚桂萍老师、瞿春红、庄培菊、陈强等6位老师执教的“律动课堂”示范课,获得了通州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科室和兄弟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抓特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第三十个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要把国学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此,学校凭借位于革命老区东社镇的人文优势,将“国学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强力推手。学校校园标语、展板等文化布置紧紧围绕国学教育,开设了古诗文经典诵读、“书法”“论语”“孟子”“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国学教育活动课程,并将“国学课”排入课表。同时,将国学校本课程与学校原有的德育基地“忠孝园”、红色教育基地“李杨烈士墓”有机融合,丰富了“国学课”的内容和形式。学校定期举办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学经典,启智慧”征文比赛、红歌大赛、演讲比赛、红色故事会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八礼四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诸子思想融入学生血脉,用汉唐风骨支撑学生的脊梁,用多元文化丰满学生的血肉,达到用传统经典激励学生,用文明礼仪规范学生,用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教育效果。   师生成长:享受幸福
  过去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硬件条件日益改善,2016年成功列入通州区“十三五规划”,教学楼、食堂、操场等项目的兴建更是为学校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注入了新动力。“关注每一位教师”“欣赏每一位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最大的资源”“关爱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对学校“成全生命、享受教育、提升品位”办学目标的最好诠释。近一年来,学校共11位教师执教区级公开课,副校长曾永生获江苏省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南通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邱春建、卢镜、黄振等老师分获通州区优课评比一、二等奖。王灿老师被评为通州区学科带头人,曾永生、邢春老师被评为通州区骨干教师,姚炼老师被评为通州区教坛新秀,丁晓勇、瞿春红老师被评为通州区教学能手,韩建国、徐素梅老师被评为“通州好老师”,施勇、姚炼、姜卫、毛益萍等老师获通州区人民政府嘉奖,邱慕尧、田海波、殷佳豪、顾卫玲等同学分别荣获市、区级三好生,王智琳、邱亚楠、卫刘华、顾政权、周亮、田茂操等同学在省、市、区各类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新学年以来,学校成立了“杨中之声”广播台、“心灵憩园”咨询室和保健室,通过“杨中优秀教师风采展示”、“教师节共话杨中发展”座谈会、“向国旗敬礼”演讲比赛、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红歌”大赛,举办法制安全讲座、消防讲座,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迎中秋教职工趣味运动会、读书节、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先后在南通教育网、南通家校网、通州区人民政府网站、通州教育门户网、通州日报发表相关报道60余篇。原区委常委刘克勇副区长、教育局张进荣局长、钱国华副局长、刘新副局长、胡清华副局长等教育局领导和匡咏梅镇长等镇主要领导、督导组领导多次到校视察调研,对学校各项工作予以了肯定。
  学校成功接收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验收,专家组用“简而不陋,软件不软”高度评价了杨港初中的创建工作。重庆市江津区、合川区教育代表团来到我校考察交流,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律动课堂打造等予以了高度评价。学校顺利迎接教育现代化现场考核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办学成绩予以了肯定,尤其对“律动课堂”和“国学课堂”两张名片的打造予以高度评价。本年度学校被授予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通州区卫生工作先进学校、通州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先进学校、通州区新长征突击队等称号。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幸福永远存于追求的路上。学校师生将踏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向幸福教育迈进。
其他文献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医院医疗科研与教学必须的技术支撑.而病案统计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20余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自认为敬业爱生,不甘平庸,曾立志要做一名最优秀的小学教师.工作三年后,儿子出生了.因为自己所谓的“
1.改革的理论--引导因地制宜的项目融资产权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根据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任务.三中全会《决定》
<正>一、数学项目学习特征分析根据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描述,项目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
EST《爱思特》电吸附技术是一项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城市废水再生、饮用水深度处理、苦咸水淡化等领域的革命性水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属于中国人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国首创、世
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要"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
人物访谈  《教育》:谈谈您理想中的课堂是怎样的?  马洪伟:人们对当今教育的理想和期待主要有四个方面:教育可以促使每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教育可以实现每个人的天赋才能;教育可以使每个人履行其公民的职责;教育可以使传统得以继承、延续与发展,通过教育,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将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为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所以理想课堂的目标应是实现教育的社会性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讲究效率、讲究成功的今天,社会对企业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经营之道外,如不熟悉、不掌握一些财务预警知识、
摘要:本文主要对“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步骤和环节做简要概述。笔者针对我国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初步探讨新型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丰富地理教学理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为该教学模式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字: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  高中地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且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
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必然伴有语文,因为人们要依托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样,语文也离不开生活,教育专家对《语文新课改》的解读时指出:语文教师要对教学创设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让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还原于生活,同时,也要把课堂和教学活动还原于学生。  创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环境  语文课堂的活灵活现,很多时候体现在它的生活化中。所谓的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