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车穿行的岁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当“回乡知青”那几年,在队里最乐意做的是拉板车,拉的最多的是毛竹。
  从我所在的南阳队到公社所在地郭村有20多里板车路,地处皖南太(平)黟(县)边界的高山峡谷间,依山傍河,路面陡峭,稍不慎就会连人带车翻下悬崖。一辆竹车要两人拉,一般是一男带一女或一强带一弱。上坡要两车搭伙,四人推一车,上下两回,身上的背心要湿透两回;下坡奇险,但蔚为壮观,一百多辆竹车一辆接一辆,延亘四五里,犹如一只只长长的绿色的船只穿行在高山峡谷中。如哪位车“技”不到家,可就误事了,因为路窄,一辆车子停下来,后面的車就得全部打住。下坡是后生们逞能的时候,轻轻带刹往下猛冲,干了的紧箍在胸肌上的红色或白色的背心随风轻荡,白色的球鞋如两只银雁随车飞舞,很是矫健和洒脱,透着动感和狂野的力量之美,令姑娘们怦然心跳。
  我刚拉车时,可没少挨老哥的训。单说扎车,会扎的能将竹车扎得像一条两头微翘的小船,而不会扎的,则像两头垂地的弯扁担,很难拉得动。后来我学会扎车了:将竹子的前部装上板车,中尾部拖在车后的地上,装满后用棕绳将竹子的前头扎实,再将后尾扎紧,然后两人合力将车尾托起,利用两个车轮前垫着的石头为阻力,将托起的竹车往后拉一点后再猛地前推,直至推得前后一样重,再将前头扎结的棕绳一左一右使劲吊在车架上。为了固定不松动,我们在扎紧前、后面的棕绳时,特别加上一横一竖两道短木杠绞定。这样扎出的竹车,在半路上就不会松动了。这是我们大山里的父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在大山里,我可算半个秀才。但不能不说,我后来的车技是很棒的,能一人拉一车。观音堂上约二里有一路段,奇险,弯急90°偏上,上下20多米,且路面狭窄,沟壑纵横。1984年寒冬,一场冬雪后这里冰滑如镜。我带领村里的民兵、团员、青年拉竹子,卖了后筹办“民兵青年之家”。在这里,别人都是两车搭伙,三四人小心翼翼地拉着放车,唯我敢一人放,竟也有惊无险。其实是很险的,因当时前后都没车没人,我等不及了,故冒险放车。放车时,车子是飞的,我踏着冰面的脚跟,也仿佛离开了路面,整个身子随车飞起来了,只是多年来经常一人放车的经验,使我变得很镇定。我敏捷地避开了路上的沟坎、乱石,把握了车子的方向。
  一个小伙子带一个姑娘拉车,那劲头真能把“石壁闯一条坑”。我哥嫂就是拉竹车时拉“出事”的。我家穷,但女方家里再反对,他们依然把竹车拉得飞跑。之后每次拉车,我和嫂子的妹妹便知趣地离他们远些。我本是和老哥拉一车的,但为了均衡力气,也为了方便他们说话,我便和嫂子的妹妹拉一车。谁知后来我们也“出事”了,我竟喜欢上嫂子的妹妹,一位腼腆、羞涩、身段修长、朴实文静的女孩。我觉得她是我们队里最好看最可爱的女孩。推车或放车时,她的腰部、臀部、双脚摆动的曲线很动人,完整地体现了青年女性特有的轻盈和柔韧之美。只是我们未能将车子拉得飞跑,初恋,被竹车的轮子辗碎了……
  拉竹车的日子也是挣工分最多的时候。竹车是傍晚就扎好的,早上在我居住的扁担铺村桥头边过磅秤,一车最少800斤,最多千余斤,一天拉一趟竹子,可顶平时两三天的工分。我邻居长久叔是村里的老秀才。他戴着老花镜管称竹和记账。他早上常搬个火桶坐在磅秤边,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一称就是20多个春秋。那年拉竹子,我家的工分该是最多的。我们兄弟三人,一人一车,有两三天竟一天两趟,别人家望尘莫及,都说搞不过我们“三只小老虎”(我父亲名中有一“虎”字,故绰号“老虎”)。等我们拉到了公社所在地郭村,又名“谷城”,一个地处黄山西大门的有着千年历史和千亩大畈的小集镇,便是我们最惬意的时候。我三年的初中生涯便是在这里度过的。我们擦干汗,喝足水,到供销社的各商店转上一圈后便吃中饭。开始是用竹筒从家里带饭来,后来是上小吃部,吃大馍、包子、油条和面条之类的,再后来便是上酒上菜了。下午常拉米回家,我们是纯山区,吃米靠公社粮站定量供应。回来的路上,太阳将我们露在背心短裤外面的皮肤,晒得像蛇蜕皮一样。累得半死,但不忘苦中找乐。那天下午,烈日暴晒,我们拉竹子回来的路上,到了一个名叫枫树湾的地方,一个我喜欢的带有点儿诗意的地方。这地方秋天的景色很迷人,路下,数株数丈高的数百年的古枫树拔河而起,冲天耸立,有一半枝叶伸向路面,洒下大片浓荫,也洒下点点、片片的嫣红…… 此时,我哥和福辉俩把车子停在路边的树荫下,领我们钻进了路上的一条荫凉的水沟里。我们咕咚咕咚喝足了山泉水后,他们竟奇迹般地掏出一瓶酒和几包榨菜、花生米来,二人对喝,不到半个时辰便瓶底朝天了……
  我最后一次拉竹车是1998年秋,是时我已离开故乡12年了,在解放军总参驻黄山的一家部队单位工作。那次回家待了几天,我在南阳村东“老背后”的自家竹山上砍了一车毛竹,然后装车往回拉。砍竹、放竹我依然利索,扎车、放车我娴熟如昨,面包还会有的,力气还是有的,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十八岁”时代。只是,因为长期不干活,我的手上开始起泡了,手臂上的肌肉拉得很疼,持续了很多天。只是那天,我是一人将竹车放到五里外的我家附近的公路边,不必再拉到20里外的那个名叫郭村的地方了。
  那天,我拉竹车路过篮球场时,双喜婶母说的那句话,我很是受用。她叫着我的小名说:“喜,你发福了,但看你拉竹车的样子,还是一把好手。”一股隐退了多年的豪迈之气,顿时在我的心胸涌动起来。尽管,相对于我大山里清瘦的农友,我当时那120斤的体重,也可以算是发福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去弋阳的路上就想:弋字难写。一横之后,一个斜钩往右边斜过去,剩下就右上角那一点了。点上那一点之后,总觉得事情还没完,还缺点什么。缺什么呢?不用说你也知道:下面太空,尤其是左下方。假如那是一个十字,一根杆子插到底,四面八方平均分配,倒也没什么。仅有的那一画偏到右边去了,拿什么来把这边填上呢?实在没什么,也该弄条裙子裤子什么的,看着像是有什么的样子,可是没有。  到弋阳,开始注意街头的招牌,看他们怎么
期刊
6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江西省弋阳县曹溪镇东港村采风,吃完年糕,当地的领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农家小院。  小院一尘不染,一位老太太一边摆椅子,一边笑意盈盈地招呼我们坐下,她俨然像是我们的奶奶。焦黑的面孔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始终挂着温和慈祥的笑容。她个子虽然不高,但声音却如同洪钟一样。几十个人坐在院子里一点都不感到拥挤,人们惬意地在院子里纳着凉或者随意走动。这时我的耳膜被一阵阵的呼声惊扰,禁不住诱惑,
期刊
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浙江与江西毗邻,仅隔一带山脉,人文相亲、地域相连、渊源深厚,两地人一见如故,胜如亲人。  那天,从杭州乘坐来弋阳的高铁,一出站台,面前如春风漾来一面接站的字牌。好生感动啊,原先存有的一丝丝陌生的担忧,顷刻间化为了浓浓的亲情。弋阳县文广新局一下子来了三位接站的同志,其中还有局领导。我的爱人说,她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像弋阳这样热情周到的服务,连女同胞还抢着帮拎沉甸甸的行李箱。  一  龟
期刊
在风和日丽的六月,我在江西弋阳观看了弋阳腔传统戏《珍珠记》。  弋阳腔,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通称为高腔,被誉为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高腔戏曲的鼻祖。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清李调元《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它产生于宋元,盛于明清。在南宋末年,由浙江的南戏传入弋阳,经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及地域民俗的融合,“辗转改益”更滋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地方腔调,即“弋阳腔”。它对京剧
期刊
弋阳像个淳厚而热情的小伙子,从头到脚都让人快乐。  刚步入曹溪镇东港村村口,一股淳朴的乡风扑面而来,知道我们作家要来作客,全村男女老少几百号人自发列队欢迎,拍掌问好。  东港村是曹溪镇一个古老而又淳朴的村子,人口三千多,全是汪姓。这里,风景秀丽,天蓝水清,一条小溪沿着村前宽阔的马路潺潺流淌,溪边林木青翠,溪水清澈,溪中水草清晰可见,偶见些许小鱼逆水而游……这情景突然令我想起小时候我家屋子后边长满水
期刊
2018年6月8日,下午,各地作家陆续来到江西弋阳。晚饭时,黄老师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叫我们多吃。特别是地方风味年糕,入口不腻,很有嚼劲儿。我也贪嘴,吃了个撑。  晚饭后回到酒店,不久肚子就隐隐作痛。我吃了几粒自带的腹可安就躺在床上,以为是一般的水土不服,很快就会好的。哪知道到了九点,疼痛还是没有减轻,又起来吐了一遭,喝了一杯开水继续躺。但疼痛依然难忍,如潮水般漫过全身,冷汗冒了一身。根据以往的
期刊
一  红彤彤的弋阳,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首先是红彤彤的龟峰。在遍地都是红壤的弋阳县,其南部,滚滚西流的信江边上,耸立着一簇簇不算太高的峰林。每座峰峦都是红色的,有些山峦经年累月风侵雨蚀,表层氧化变成了黑色,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轻笼着一帘薄薄的面纱。有些山峦的表层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堆积了一层浅浅的土壤,上面长出一些灌木,有马尾松、山茶树之类的硬质树木,也有山楂、刺莓、荆棘和杂草,这让山峦增添了不少生气,
期刊
与龟峰相遇,爱上它,只在一刹那。  龟峰的岩土很特别,红彤彤的一片。导游告诉我们,江西弋阳山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它们或赤或黄,或丹或朱,如霞似锦。第一次看到这种地貌,对于生活在海边、看惯黄土地的我们,很有点儿吃惊。那绿树映着红岩,鲜亮耀眼,一点儿也不俗艳,反而有一种喜气和谐的美。俗话说“红配绿看不足”,意思是红与绿搭配是看不厌的。就像新过门的小媳妇,红袄绿裤,水葱似的明艳动人,哪有看够的道理?  
期刊
一次次回老家,一次次令我揪心。村里的人愈来愈少,那整日围着村人转悠的家畜、家禽乃至猫狗也稀稀落落,有的几近绝迹。村子里异常寂静,一片荒凉,大有“人去楼空”之感。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尊石磨前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端详着,往事犹如决堤的洪水顷刻间漫过我的心头。  上世纪80年代前,对于偏远落后的我的家乡来讲,电,这个现代文明还是个天方夜谭,更是个未知数。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耕地依靠的是老黄牛,碾米磨面只能使
期刊
我很喜欢福建的榕树,山坡上、马路边、寺庙里、村口旁,它虬枝盘旋,根深沉地扎进大地,守护着八方百姓,成了乡土的象征。省会福州的别称就叫“榕城”,省树就是榕树。榕树作为福建人精神的体现,作为福建地域特性得到了肯定。  冬日暖阳下,我又一次走进泉州西街的开元寺,它建于唐朝初年。拜庭的广场上,站立着几棵大榕树,它们历经风雨沧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其中有一棵超过800年,是我见过的最年长的榕树,它伸出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