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调查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对济南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师德意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2)师德意识内容发展不均衡,在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师德意识整体存在显著年级差异;(4)师范生师德情感女性高于男性;(5)参加实习的师范生师德意识优于未参加者。文章基于数据统计与原因分析,从高校、课程、教师、实习以及师范生自身五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
  2017年相继发生的上海携程亲子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等虐童事件将幼师师德素养的话题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之上,其中师德意识的培养过程与培养水平成为了诸多学者探究的热点。
  师德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和遵循的行为要求。而师德意识属于个体对师德的内化结果,是外在条文规定与个体认知体验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师德行为外显之前且早已储之于人们头脑中的职业道德认知体验状态。目前,对于师德意识维度的划分,教育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普遍认为包含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和师德行为意向三个基本维度,并有研究者认为上述各个维度应分别包含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四个方面。师德意识水平影响到师范生的行为表现,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国家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当前师德形势严峻:一是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深受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偏见的影响;二是师德培养责任大多推诿给职后教育,忽视教师的前身即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三是高校师德建设同社会期待不符,存在重视程度偏低、培养途径单一、实习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鉴于此,文章以济南市高校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现状,对不同群体的师德意识以及师德意识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用于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实习情况等;第二部分作为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各维度分别包括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四个方面的内容。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要求被调查者按照所呈现的认可程度进行等级评定。问卷共计48道题,每个维度有16道题,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采用统一计分标准对数据进行转换,并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问卷信度Cronbach a=0.69,符合基本信度要求。
  文章对济南市三所高校各年级的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为99.33%。按照性别划分样本,包括46名男性师范生、250名女性师范生;按照年级划分样本,包括75名大一年级师范生、71名大二年级师范生、68名大三年级师范生以及82名大四年级师范生。在此样本中,有164名师范生参加过实习,132名实习生未参加过实习。
  二、结果分析
  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按照对调查对象的类别划分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师德意识差异,二是按照师德意识的内容划分比较不同维度和方面的水平差异。
  (一)不同群体师德意识的差异分析
  根据问卷中所涉及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样本进行相应划分,以探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在性别、年级和实习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1.师德意识整体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师德情感维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将师德意识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作为整体进行以性别为分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t(294)=-1.56,p=.120,性别在师德意识整体方面未检验出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师德意识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性别仅在师德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D=.022)。
  从表1得出,在师德情感维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原因可能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众对男性从事幼教行业存在偏见,认为其社会地位比较低;社会和家庭的期待也使得男性在职业选择方面更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经济支配权力大的、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而且男性从小就形成性别角色认同,形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相应职业产生固化思维和僵化观念,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
  2.师德意识整体及其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三年级成绩呈现波动
  将师德意识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作为师德意识整体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3,292)=5.92,p=.001,师德意识整体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师德意识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可知不同年级师范生在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表3)
  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年级在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维度上的成绩均下降,其原因可能有:
  在师德认知方面,师范生的专业课程主要集中于大二年级,而大三年级课程较少且以技能学习为主,師德意识熏陶机会匮乏。临近毕业,许多高校又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大四师范生得以重温师德内容。这便出现了大三年级师德认知水平低于大二、大四年级的情况。
  在师德情感方面,大三年级师范生通过实践教学体验,认识到现实与理想中的幼教职业相距甚远。“现实冲击”容易导致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下降,产生畏难情绪。有研究表明,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的情感枯竭经历也会导致其在职业认同的情感维度上的差异。
  在师德行为意向方面,大三年级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产生了对教师职业价值的再思考,也产生了分离式的发展,即对幼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如工作内容、工作特质等方面的认同感加强,而对外在价值如社会地位、薪资待遇等方面的认同感下降。
  3.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在师德意识各维度上的得分均优于未参加者   将师德意识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作为整体进行以实习情况为分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t(293)=3.43,p=.001,参加过教育实习对师德意识的培养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师德意识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习情况在师德认知、行为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师德情感维度上呈边缘显著性差异。(见表4)
  上述结果表明教育实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师德意识的发展。该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为: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对幼儿教师职业岗位的工作特性以及职责要求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行为表率、职业状态以及关系支持和互动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从教信念。
  (二)师德意识在不同维度和方面的差异分析
  根据问卷中对师德意识的划分进行数据分析,以探究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以及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四个方面的差异。
  1.师德意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统计数据,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维度上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14、4.09、3.82(理论中值为3)。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对师德意识三个维度的总成绩进行方差分析,F(2,885)=50.44,p=.000,可知師德意识维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师德认知与师德情感均显著高于师德行为意向。
  上述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造成的。目前,高校采取教授式的课堂形式进行师德教育,对师范生师德水平的衡量和评价主要依据答题和评分。该教育模式下,师范生无法将师德内涵内化于心,因此师德情感要略低于师德认知水平。加之功利性价值观冲击和实习时间偏短等因素,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意向水平也呈现偏低状态。
  2.师德意识内容的发展状态不均衡,在四个方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将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四个方面作为整体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3,1180)=137.66,p=.000,师德意识在四个方面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师德意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师德意识四个方面在师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表6)
  由数据可知,师范生在同事方面的师德认知水平偏低,且在事业方面欠缺足够的师德情感和行为意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师德教育方式具有单一性。师范生的学习场所主要为高校,学习途径为单向信息流动的课堂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体验,未能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会到同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师范生在同事方面的师德认知。
  其二,社会价值取向存在功利性。当前,部分师范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迷失方向,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所得,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意识。加之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欠佳,日益增大的生存压力使师范生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利益分配,极大削弱了其对教育事业的情感认同。
  其三,教育实习的影响呈双向分离式。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前往往低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教育实习工作使大三年级由职业理想状态走向实践状态,实践教学后职业承诺水平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降低。
  三、对策建议
  基于数据分析,济南市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水平与国家对幼儿教师的严格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有极大改善空间。由此,本文从高校、课程、教师、实习以及师范生自身五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营造校园文化,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师德意识
  师德意识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孕育在文化之中。校园文化为师德教育提供精神支持,为师德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师德培育的可行路径之一。高校应从加强校本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端正教风学风等手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师德意识培养提供平台和保障。
  (二)建设师德课程,进而系统全面提高师德认知
  课程是师范生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师德意识的重要方式。师德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师范生从理论知识层面加深对师德意识的理解。高校应独立开设师德课程,强调师德在高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加大师德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统筹各年级开设课时,完善师德教育体系。在师德课程教学中,应以师范生为主体,鼓励自主探索,进而形成执教志趣、坚定崇高的教育理想。
  (三)教师榜样激励,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师德行为
  授课教师与实习教师对师范生师德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教师应注重自身师德素养的提升,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以自身为模板砥砺师范生在实践中落实所学。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对职业的价值认同,发挥角色模范作用,向师范生传递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健康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对工作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四)创设实践平台,在教育实习中增强情境体验
  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环节,能促使师范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接触、了解教学对象,在实际教学体验中形成师德意识。首先要延长实习时间,避免在师范生刚刚开始融入幼儿教师角色、工作状态渐入佳境时便中断实习,影响效果;要分散教育实习的时间,采用“见习——演习—实习”的教育实习体系,将教育实习分布于每个学年。其次,将师德教育贯穿实习全过程。张雪门强调:“要在实习中实现‘教学做合一’,以培养和体会对儿童、对职业的爱,解决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理性与情感分离等问题。”师德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渗透进常规实践活动之中。此外,要选配高质量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把控好实习人员配置的择优筛选,从而促进师范生实习质量的提升。
  (五)加强自我教育,自觉自律不断提升师德意识
  皮亚杰提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高校要引导师范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我教育,增强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要鼓励师范生把师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在的要求和信念,把成为品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其人生追求和职业信仰,以实际行动塑造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杨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高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责任编辑 谷月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一段时间有所搁浅,但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又开始重视对价值观的教育。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月一词”法得到广泛运用。“一月一词”法是指选取12个价值观词汇分配给每个月,然后按月份进行主题学习。它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受众面广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我国在借鉴的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同时,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教育特色加以改进,以此来促进对核心价
近日,新加坡幼儿培育署宣布,“小起点,大梦想”计划在2017年由来自550家幼儿园的3.4万名学前儿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共筹集20万新元现金用于捐赠,创下历史新高。该计划由幼儿培育署发起,旨在鼓励幼儿园为儿童搭建创新、问题解决和发挥独特优势帮助他人的平台,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积极而负责任的公民,并在今后生活中取得成功。该计划鼓励幼儿使用他们自身的资源和创造力回馈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
尽管是一部以说理为目的的科普著作,但对两位作者优美流畅的文笔感到叹服的同时,更是在这本自然著作中,感悟到一些人生乃至哲学层面的深意。思索得越深入,对江泓与董子凡合著的这本《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越是爱不释手,夜中难眠的时候,时常进行翻阅。  老庄哲学在自然界中的真实折射  诚然,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揭露世界的客观性,与文学作品那种地地道道的情感体验存在着天然的差别。但这并非意味着,科学与艺术之间
只有德育課程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依归,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学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相吻合,才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性情,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1]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从自然存在物转化为社会存在物,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化,而教化必须依赖于符合学生道德心理需求和道德认知规律的特定载体,德育课程
越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搞得越有意思,孩子们才会把它珍藏在记忆的深处。  工作到现在,我已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不但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而且还能和学生一起收获成功。  精彩的亮相  开学第一节班会课,很多孩子连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出,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熟悉起来,我在班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介绍会。  第一环节“猜猜我是谁”,教室银幕上展示这
“德育不应是一种灌输式、硬着陆式的德育,而应是浸润式、软着陆式的德育。孩子就像河苗,水质好了,就能滋养河苗健康成长。”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副局长沙勇说。湖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水网密布,身处湖州,能明显感受到浓郁的水乡特色。在谈到德育时,不少学校都提到“滋养”“浸润”的重要。湖州四中副校长谈琦虹说,四中德育的关键词是“和润”,和风潜行、润物无声,德育是要浸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之中的。
在富庶广袤的江淮平原有一座城,“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 000多年历史,她曾有个很美的名字:静海。城外,浩浩荡荡、奔腾入海的是长江,恰似蛟龙;城内,蜿蜒曲折、流淌千年的是濠河,宛若翡翠。那里居住着一群人:他们勤劳善良、热爱生活,他们崇文重教、爱惜子女。馥郁绵长的翰墨书香,孕育了底蕴丰厚的人文资源,也造就了闻名遐迩的教育之乡——南通。如果说今天南通的教学质量是一块高
在教育实践中,常听到有人询问甚至质问:既要“德育为先”,又要“教学中心”,如何是好?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德育为先”与“教学中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坚持“教学中心”,才能确保“德育为先”。  “教学中心”是“德育为先”的前提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导致德育工作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
本研究旨在揭示韩国教师创设和谐语言课堂氛围所采用的策略。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语境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韩国教师是在改变师生关系和对话形式的过程中,创设出了持续互动、和谐融洽的语言课堂氛围。其最主要的策略是:第一,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对话;第二,在师生互动时适当表现出幽默;第三,规避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第四,表现出对学生的同理心。这项研究拓展了我们以往的简单认知——采用言语和非言语相结合的方法来营
8月25日至2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研讨会在深圳举办。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教育人士以“健康中国 积极教育”为主题,共同探讨国内外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科技、經济等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  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清华大学H-LAB幸福科技实验室,依据大数据,推出2017年“幸福中国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过去3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