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学校田径课余训练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指在课余时间,对一些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爱好的学生,通过田径运动队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和系统训练,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优秀田径后备人才而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它对于提高学校体育水平,推广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及早发现和培养优秀田径人才及后备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应注意的事项是:
  一、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科学选材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田径训练中,必须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来实施教学与训练。切不可为训练而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比赛成绩和名次。如果这样,即使运动员取得一定运动成绩,那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到高一年级阶段,就很难取得进步了。此外,实施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年级代表队,从中再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苗子进一步培养和测试,最后确定校代表队的名单。
  二、认真制订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计划
  田径课余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可保证训练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训练的质量和运动员训练水平。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基层学校的教师实施田径训练,没有完整的训练计划。要训练了,就喊学生出来,想到什么就练什么,不定时,不定内容,这样的训练很难保证质量,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实施训练之前,必须制定好完整的训练计划,包括多年的、阶段的、周以及课时训练计划以保证训练系统地,有步骤地实施,以保证训练的质量。同时,根据训练实施情况要不时修改训练计划。
  三、建立好运动员训练档案
  要了解运动员训练情况及训练水平是否提高,必须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训练成绩记载。如运动员入队前的身高、体重、安静时心率、肺活量以及一些身体素质指标(如30米跑、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前后抛实心球成绩等),并随着训练的进行不断跟踪记载,从而能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如果运动员被选入体校或升入高一年级训练时,它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档案和依据。
  四、合理训练,遵循训练原则
  教师要认真钻研一些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并结合实际实施科学训练。训练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训练原则,如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等。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习负荷后恢复与心理训练的一些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际训练中。
  五、注重课余训练医务监督
  田径课余训练要注重医务监督。这是因为,训练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如脚踝关节扭伤,大腿肌肉拉伤等等,如不及时处理,会延缓恢复的时间。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运动员脚踝关节扭伤,应及时用冷水或冰块冷敷,从而减慢毛细血管出血速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痛楚和肿胀。此外,教师在训练中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如训练中运动员脸色苍白,无精打采,精神萎缩等等,应及时停止训练,询问其情况,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其症状。
  六、 处理好学生课余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规定的时间,要训练了,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到场训练,甚至不来训练,导致教师训练计划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了训练的质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或者是老师在讲试卷不让其出来。对此,教师不应责怪学生,而应争取校领导的支持,主动和班主任老师、各科任课老师沟通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如让他们给运动员开小灶,班主任老师安排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和运动员结对学习等,而学校奖励措施也要相应考虑这些老师的辛勤劳动。
  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注重家访
  田径课余训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帮助其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一般讲来,学生对田径课余训练还是比较有兴趣和信心的,顾虑主要存在于家长的思想中。许多家长不让学生训练的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不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认为参加田径训练会“伤身体”;二是怕自己的孩子参加田径课余训练,学习时间变少,影响文化成绩。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对于前者,教师应不厌其烦的讲一些体育运动知识,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打消其顾虑;对于后者,教师应把学校的一些做法讲给家长听,这样,家长了解这些情况,基本上是可以理解和支持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
  八、及时总结,写好体会文章
  实施田径课余训练,要注重不断总结。不管是课时训练也好,阶段训练也好,比赛完也好,都应认真总结。内容可以包括:训练计划任务完成的情况,运动员技术掌握情况,出现的一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比赛的情况怎样,训练目标完成如何,如何改进训练计划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撰写训练体会文章,总结自己训练的情况,写完后,不妨与一些老师、教练探讨交流,或者投稿,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田径课余训练理论水平,并运用到下阶段训练中去,这样有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和自身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深刻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因而,在英汉翻译中,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社会制度等,把握英汉词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词汇翻译。  【关键词】英汉词语 文化内涵 翻译 历史传统 英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在这种环境下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由于底子差,对学习英语很排斥,学习上缺乏动机,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笔者决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习兴趣、成功感和效果强
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灌注出这无边春色的就是“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  所谓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交流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
专业招生规模的稳定,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从专业招生宣传角度出发,面向高考考生和入校报道新生两个群体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的专业宣传以期让该群体了解和选
【摘要】ESP英语教学是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实施语言教学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为护理专业教学服务的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既懂护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ESP 护理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兼顾两者的ESP教学成为教学的必然选择。ESP是English for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运动技术是人们合理利用身体能力和动作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即科学地完成技术动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方法和途径。技术“要领”是什么。笼统地讲,就是动作技术的要点、重点。我们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都有其动作技术要领。动作技术的质量,取决于对技术要领的掌握情况。怎样来理解动作技术“要领”。  一、从“广义”上讲,技术要领是对动作技术过程的概括性描述  学习和掌握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提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提问也
我认为“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爱为圆心,以严为半径,蘸取心血和汗水,画出自己笃志执教的一生。”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座佑铭。如何去
【摘要】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因此,研究教学方法,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就成为拼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从汉语拼音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如儿歌、顺口溜及游戏活动;从巩固已学的拼音,扩展阅读的方法上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汉语拼音
【摘要】定式思维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本文主要研究其对翻译遣词方面的消极作用,通过探讨运用常规音译法翻译唐诗及其它文体时,译文所受定式思维的校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解决措施,指出交叉检验法是翻译中遣词的必要一环。  【关键词】定式思维 翻译 遣词 交叉检验法  一、思维定势的概念  定式思维或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