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读书》书如其名,通过介绍民国时期文学家以及社会教育家的方法经验来坦诚实用地传播读书方法。此书初版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收录了胡适、蔡元培、丰子恺等大家和若干位民主教育家的读书论,其共同意志在于指引众多读书人如何选书,如何读书,特别是在当时封建八股文和新兴白话文的交替浪潮下如何使得自身的读书观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然而时至今日,面对信息时代资源和信息“爆炸”的机遇与挑战,此书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是否仍旧可取,作者们应对当时文学界新陈更替时所做变通是否仍能帮助我们在如今书海中大浪淘沙、取其精华,便成为了评估《怎样读书》价值的天平。
《怎样读书》一书取名自胡适先生同名文童,收录了二十余篇相同主题的短文。根据编辑者言,“读书识字的空气,弥漫全国”是本书的大环境,“有党政机关主持的识字运动,也有文化团体主办的读书竞赛”,由此可见,当时的政治力量和民主团体都致力于提升大众尤其是青年的文化水平。然而,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的功利性目的使得书籍本身的意义被估价过低。同时,采用错误方法而读死书的人,也因“只尚空谈不知时务”而使读书的意义遭到误解,这正是本书的初衷。因而,整本书大致分为议论文体裁和记叙文体裁,作者或以理性的方法加以论证,或采用记述自己从儿时家教式学习到后来进入民国高校念书的经历的方式来循序渐进地讲述读书经验,论述读书之法。
在胡适先生和其他作者眼里,搞清楚“要读什么书”、“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方法”要比直接读书万卷来得更加重要。其中选择“爱读之书”为上,而“求知识”与“为做人”则为读书的最高目标。在读书方法上,胡适先生又将其分为“精”、“博”二类加以论述:精读贵在“精益求精”,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即认清字,背熟或记下思想上的学问,通过比较、参考、文法分析明了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及时查阅参考并做备忘心得摘录。胡适先生提到,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手到”帮助“心到”,便呼应了从古至今的读书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而泛读(博)则源自“开卷有益”,博在于“为参考”,博在于“为做人”。他引用了若干经典事例来进行论证,譬如王安石答曾子固书里的“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因而建议读书人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和考古学再看诗经。又比如达尔文研究生物演化三十年间未有突破,而因偶尔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寻得突破口,创立了生物演化论。而在读墨子一书上,胡适直言“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大家都不知道此书中包含了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心理学、伦理学……后来的人,知道力学的,读起这本书来,便多懂一些,能知道光学的,更能多懂一些……所以,读书愈多,愈能懂得墨子;换句话说,为多懂得墨子,必须多读别的书”。
评价《怎样读书》一书对今人的作用,确实可以用“未曾褪色的经典”、“遨游书海的明灯”等字眼。随着科教兴国的国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几乎保证了新时代的青少年人人有机会读书,而《怎样读书》中介绍的读书“新”观念,早已成为了我们现今读万卷书的主流之法,为老师们所教导和学生们所追随。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时代与大环境不同,读书之法是否也应在借鉴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呢?
首先,如果说印刷术的普及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书籍的传播难度,自“抄录”成了发扬一本好书的唯一方式成为历史后,“焚书”便不再能阻止读书人读想读之书。那么现今,读书甚至不再需要“纸”作为媒介,诸多电子书和发达的网络使得书籍传播的边界不复存在,也一再降低了表达思想的成本。由此带来的效应实乃“双刃剑”:借助网络的实时更新性,我们可以随时地得知大西洋彼岸一位教授的最新研究论文,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缺乏思想营养的文童也可十分便捷地到达我们的眼界,为这样的文字浪费精力便会压缩读经典、值得一读书籍的时间,更不用说它们对于思考能力与生活状态的负面影响。正是因为如今“人人可写书”,《怎样读书》中所提到的“要读什么书”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追寻。
其次,必须承认胡适先生重点论证的“精读”与“泛读”理论对如今读书人仍十分受用。但正因广义上的“书籍”爆炸式的增长,对于孰该“精”孰该“泛”的判别越发的重要,而这一点在《怎样读书》一书中未曾详细论证,这是其一大局限。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有“博”又有“专”,广泛博学(Generalization)还是深入钻研(Specialization)之争早已成为国内外永恒的论题。不少高校采用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及之后的“专业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此书中“精”与“泛”的方法基础之上更需要我们随时求变,才能够更好地让所学学科相辅相成,精益求精。
再次,童衣萍与孙福熙等几位作者在书中都强调了读书与实用相结合,“戒盲读、戒浪读、戒死读”,“中国人把读书看的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胡适先生也强调“为解决困难而读书”。这一点在几十年后的如今更是如此。新时代各学科的学术更不能意味着“平板陈腐”,而须真正为行业的发展谋得福祉,才能更好地诠释“书籍”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怎样读书》的见解是富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
综合以上,《怎样读书》一书堪称从民国时期到现今广大读书人修炼自身的标尺,但以此为据,立足于新时代的需求,从中寻得变通才是不“变”之法。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怎样读书》确实引领着读书人穿过功各利禄,接近和探索书中的知识、思想与做人之道。
《怎样读书》一书取名自胡适先生同名文童,收录了二十余篇相同主题的短文。根据编辑者言,“读书识字的空气,弥漫全国”是本书的大环境,“有党政机关主持的识字运动,也有文化团体主办的读书竞赛”,由此可见,当时的政治力量和民主团体都致力于提升大众尤其是青年的文化水平。然而,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的功利性目的使得书籍本身的意义被估价过低。同时,采用错误方法而读死书的人,也因“只尚空谈不知时务”而使读书的意义遭到误解,这正是本书的初衷。因而,整本书大致分为议论文体裁和记叙文体裁,作者或以理性的方法加以论证,或采用记述自己从儿时家教式学习到后来进入民国高校念书的经历的方式来循序渐进地讲述读书经验,论述读书之法。
在胡适先生和其他作者眼里,搞清楚“要读什么书”、“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方法”要比直接读书万卷来得更加重要。其中选择“爱读之书”为上,而“求知识”与“为做人”则为读书的最高目标。在读书方法上,胡适先生又将其分为“精”、“博”二类加以论述:精读贵在“精益求精”,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即认清字,背熟或记下思想上的学问,通过比较、参考、文法分析明了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及时查阅参考并做备忘心得摘录。胡适先生提到,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手到”帮助“心到”,便呼应了从古至今的读书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而泛读(博)则源自“开卷有益”,博在于“为参考”,博在于“为做人”。他引用了若干经典事例来进行论证,譬如王安石答曾子固书里的“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因而建议读书人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和考古学再看诗经。又比如达尔文研究生物演化三十年间未有突破,而因偶尔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寻得突破口,创立了生物演化论。而在读墨子一书上,胡适直言“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大家都不知道此书中包含了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心理学、伦理学……后来的人,知道力学的,读起这本书来,便多懂一些,能知道光学的,更能多懂一些……所以,读书愈多,愈能懂得墨子;换句话说,为多懂得墨子,必须多读别的书”。
评价《怎样读书》一书对今人的作用,确实可以用“未曾褪色的经典”、“遨游书海的明灯”等字眼。随着科教兴国的国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几乎保证了新时代的青少年人人有机会读书,而《怎样读书》中介绍的读书“新”观念,早已成为了我们现今读万卷书的主流之法,为老师们所教导和学生们所追随。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时代与大环境不同,读书之法是否也应在借鉴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呢?
首先,如果说印刷术的普及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书籍的传播难度,自“抄录”成了发扬一本好书的唯一方式成为历史后,“焚书”便不再能阻止读书人读想读之书。那么现今,读书甚至不再需要“纸”作为媒介,诸多电子书和发达的网络使得书籍传播的边界不复存在,也一再降低了表达思想的成本。由此带来的效应实乃“双刃剑”:借助网络的实时更新性,我们可以随时地得知大西洋彼岸一位教授的最新研究论文,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缺乏思想营养的文童也可十分便捷地到达我们的眼界,为这样的文字浪费精力便会压缩读经典、值得一读书籍的时间,更不用说它们对于思考能力与生活状态的负面影响。正是因为如今“人人可写书”,《怎样读书》中所提到的“要读什么书”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追寻。
其次,必须承认胡适先生重点论证的“精读”与“泛读”理论对如今读书人仍十分受用。但正因广义上的“书籍”爆炸式的增长,对于孰该“精”孰该“泛”的判别越发的重要,而这一点在《怎样读书》一书中未曾详细论证,这是其一大局限。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有“博”又有“专”,广泛博学(Generalization)还是深入钻研(Specialization)之争早已成为国内外永恒的论题。不少高校采用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及之后的“专业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此书中“精”与“泛”的方法基础之上更需要我们随时求变,才能够更好地让所学学科相辅相成,精益求精。
再次,童衣萍与孙福熙等几位作者在书中都强调了读书与实用相结合,“戒盲读、戒浪读、戒死读”,“中国人把读书看的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胡适先生也强调“为解决困难而读书”。这一点在几十年后的如今更是如此。新时代各学科的学术更不能意味着“平板陈腐”,而须真正为行业的发展谋得福祉,才能更好地诠释“书籍”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怎样读书》的见解是富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
综合以上,《怎样读书》一书堪称从民国时期到现今广大读书人修炼自身的标尺,但以此为据,立足于新时代的需求,从中寻得变通才是不“变”之法。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怎样读书》确实引领着读书人穿过功各利禄,接近和探索书中的知识、思想与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