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谅模式重视情感在青少年成长和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它通过一系列教材情景的设计来诱发青少年内在的关爱、体谅他人的动机,密切了师生关系,为价值观教育课堂带来了活力。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体谅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1-0114-03
“纵观历史,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使教育者智慧,使受教育者高尚。”青少年是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关乎青少年的个人幸福和成才、关乎社会安康与民族兴亡。青少年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青少年主导价值观教育又是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21世纪,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极大地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给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文以体谅模式为理论基础,谈谈其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一、体谅模式理论观点
体谅模式是英国著名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 Mcphail)和其同事共同创造的一种把学生的道德情感置于价值观教育中心位置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吸收了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的人本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1967-1971年,麦克菲尔等以问卷、访谈的方式对800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普遍具有如下需要,即获得体谅与关心、体谅与关心他人、与教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他们一致认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和宽容,相反,“坏”的教育行为就是压制和支配。由此,麦克菲尔指出,当代学校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社会关系的解决等问题,当代学校应当从实际出发改革德育教学。在他看来,一种道德教育课程的创建,应当以学生之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情感及成长的需求。以此为基础,他们编制了一套非常简明、实用而又操作性强的价值观教育教材《生命线》(Lifeline)系列教科书及《学会关心》(Learning to Care)教师参考书。麦克菲尔等人提出,具有以下品质的学生尤其需要体谅模式的帮助:自我中心、自我陶醉、自私自利、粗暴乖戾以及作为对不幸和不健康的社会反应而产生的其他一些品质。该模式有助于密切师生、生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1.价值观培养应凸显学生的情感需要
体谅模式反对传统的脱离学生生活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倡导价值观教育应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这正是体谅模式的要义所在。《生命线》一书提出的针对性别态度、代沟、宗教等与学生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价值观教育,正体现了该模式以生活为中心实施价值观教育、以教育提升生活质量的核心观念。这种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在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首先,要从学生的切实需要出发,关注他们碰到的困惑、难题,体谅他们的内心、困境,诱发他们设身处地去关爱、宽容他人。通过关爱他人的思考与实践,青少年开始关爱社会、关爱整个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强了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强化了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同与践行。另一方面,德育教材的编写也应以青少年为本。德育教材一贯以机械说教至上,冷漠而脱离生活实际,空洞而缺乏情感共鸣。这种德育教材经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必须从青少年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具有生活性与教育性、启发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真正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此外,体谅模式非常重视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认为行为和态度在心理上是“有感染力”的,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育来的,学生从教师的品格魅力和言谈举止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教师的授课中学到的东西更为深刻。麦克菲尔坚持认为,模仿榜样是一种教育形式,甚至是一种更高的形式。教师不仅自身应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且还应有意识地提供其他榜样的形象,由此使学生生动有效地理解某种道德观念。有鉴于此,在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营造相互关心、体谅的课堂气氛,在关心、体谅人上起到表率作用,消除课堂上的不安、忧虑,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这是做到“体谅”人的前提条件。
2.价值观培养的关键在于使个体幸福
反观我国的德育教学,主导方法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灌输,主导目的是通过道德理论、规范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现成的规章、制度,但其情感、需要、爱好、兴趣却不知不觉中地被忽略了。青少年非但没有通过价值观教育得到内心的慰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反而对德育课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心理。他们身在课堂,心思却游离在课堂之外,德育课形同虚设,这是德育课堂的悲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是不利。归根究底,现代德育课堂压抑人的发展,不能使青少年从中获益,不能使个体获得幸福感。德育思维不得不由教育者——青少年对象化的思维转向人性的思维。麦克菲尔认为,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性是道德的基础与核心。他说:“为别人而活,是回报性和有动力的,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因此,道德教育目的首先在于,把个体从“那些打着个性幌子的破坏性和自我破坏性的冲动”中解救出来,从“在不幸与不健康的社会中养成的自我中心、自恋、自私和暴戾及其他特征”中解救出来,赋予个体爱与被爱的力量。可见,体谅模式从关注个人个性、情感的健康发展到其最终关切:即个人之生活幸福。个人幸福也正是价值观培养的同的所在,体谅模式正可应用来充实我国传统德育的真空地带。德育的重点在于提高青少年社会参与时的人际意识、社会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意义、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具有成熟的社会判断力、敏锐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并能认真、冷静地从别人的立场出发,认识到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应有的责任,改变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坏习惯,考虑他人的意见、体察他人的感受、与人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集体而存在,人具有在社会交往中展示自我,获得尊重与认同的渴望。在体谅模式看来,这种对幸福与快乐的渴望最终需要通过利他的行为来实现。因此,价值观培养重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体谅,通过利他的思考与行为获得幸福与快乐,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信关系,过上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生活。
二、体谅模式的借鉴意义
1.把体谅情境应用于价值观培养中
《生命线》丛书的第一部分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要求采用学生亲身经历情景模式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起到了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体谅他人的 动机的作用。价值观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师生、生生关系的融洽,那么,体谅情境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贴近于生活、学习的情境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诱发他们关爱他人、社会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麦克菲尔十分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德育如果不通过具体的情境、不经由现实的途径必然遭遇失败。因为脱离了情境就等于离开了主体,道德问题就不能被体察和领悟。在德育课堂上,情境应当来自于青少年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记述,包括家庭、校园、社区等都是模拟情境的来源。家庭情境可包括父母亲与孩子代际沟通中的所出现问题,比如对娱乐节目、服饰发型、穿着饮食、人际交往等不同的爱好与态度等。例如,父母亲较为喜爱传统戏剧和古典、怀旧音乐,喜欢简约着装与家常饮食,但这些却为大多青少年不能理解,在他们眼中,新奇、时尚是最主要的,流行音乐是令人着迷的,成为“星迷”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追求服饰的新潮与流行,不惜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以求另类,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生活上渴望高档、奢侈,把父母亲的教诲当做耳旁风,甚至不愿与父母沟通,认为他们思想落伍、老土。也应当包括父母亲违背孩子意愿强制他们参加所谓的“辅导拔高班”、“特长培训班”等问题,给孩子提供发言的“讲台”,也给父母提供“申诉”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父母亲对待孩子简单、粗暴的态度,电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贴。校园情境应当包括教师与学生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师因对学生期望高而在教学中严格要求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学生因为没有被评为优秀而烦闷、郁郁寡欢;青少年因成长中出现的其他烦恼而不愿、不敢与老师、同学沟通等等。通过对情境的模拟,对问题的缘由做深入的分析,一方面教师可以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检查和反思,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体贴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明白了教师的期望和渴望自己成才的殷切心情,增进了对教师的理解和体贴,发自内心地热爱、体谅教师。总之,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引入的体谅情境应当包括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相异之环境中所发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各个方面,能够为青少年所经历或者有类似经历的问题情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应当从家庭开始,诱发青少年具备体谅的动机也应当从家庭情境出发。在情境扮演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情境问题、主要角色和角色冲突的关键点;其次,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其对其他角色的看法即期望。引发青少年的思考。最后,不同的角色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特别是青少年能够站在父母、老师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例如,在父母亲与孩子具备不同的节目爱好上可做如下阐述:父母方认为怀旧音乐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戏曲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孩子应当尊重父母的喜好,并喜欢上它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是体谅、关爱父母的前提。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喜欢的音乐与歌手,以之自励但不能沉溺其中,父母应当理解、支持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对不同体谅情境的亲身体验,青少年才能逐渐领会到人的需要、利益、情感、好恶等言语、非言语信号,体会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培养起对人际关系的敏锐度、责任感。可以说,情境的外在刺激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深远、直接,是他们设身处地体谅、关心他人的基础和前提。
2.价值观培养需要学科教学、社会各种力量的统一
一直以来,德育教材都是自成一家、与其他学科教学分割开来的独立体系。实践证明,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要取得良好的成效,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和一个专职德育老师是不够的。因此,价值观培养的教材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其内容应综合各学科知识,凸显价值观教育的主题内涵。历史课可以教会青少年识忠奸邪恶、明兴亡之道,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意识,激励他们自觉为建设国家、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敢于承担历史重任;地理课可以让青少年明了山川、河流、资源分配的情况,了解宇宙的奥妙,激发他们热爱地球、热爱生命,勇于探索发既,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的思想等。社会学则能让青少年了解社会与文化的产生、发展状况,自觉用专统优秀文化充实自己的头脑,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言心,对待外来文化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和谐发展思维。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课肩负青少年德育的重任,其他课程则不具有价值观教育的功能,这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提高的要求。麦克菲尔认为应当把德育教材融入各种教材之中。他主持设计的《生命线》教材的内容与历史、文学、语言、科学、社会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紧密相联的,并且都赋予了较系统的德育思想,即把德育由显性转化为隐性的教育。这对各学科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当转变现行的教育价值观,即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为本,从不同学科角度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诺丁斯从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关心体谅的角度,认为价值观培育是包括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青少年学做人、体谅他人、关爱社会是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学科教师都有责任把这项育人的工作做好。因为青少年是逐渐社会化的社会人,社会的教化来得更直接、影响也更大。因此,青少年价值观培养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的工作,需要引起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重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3.价值观培养要立足社会实践
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引人情境模式,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感、理性的投入,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道德责任感。这其实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缩影。那么,把价值观培养的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体谅模式在教材中设计的为青少年所熟知的一系列情境正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鼓励和倡导。情境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l生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但它毕竟是有限的,对青少年的教育启迪作用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仍应立足于社会实践。由于环境和青少年自身条件(所处年龄阶段、个人成熟度等)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情境模式应当处于主导地位。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其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么,就应当把模拟的情境扮演转换到社会实践的课堂中去。“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的生命存在,更谈不上人的生命生成与发展。”通过劳动的实践,人成其为人;通过变革生产工具的实践,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自由自觉的实践所具有的超越本性不是人的活动可有可无的特征,而是人的存在的永恒的、不可或缺的本质维度,因为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这一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而且要不断扬弃人的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人类社会不可一日无实践,价值观教育也是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中,55.59%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对自己最有影响,其次是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占17.73%、思想品德课占16.23%、专题讲座占11.61%、榜样的力量占6.32%、党团组织占2.73%。可见,参与实践也体现了青少年的强烈呼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改变青少年的单向度的思维,可以更新观念,对事物重新认知;在社会实践中,青少年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更加真实、具体,情感刺激也更加剧烈,思考、处理问题更加理性、全面。
综上所述,体谅模式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其目的是为了使个体生活幸福和快乐,提升了青少年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它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教会青少年学会关心体谅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具有独立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并从对别人的积极情感中获得真诚回报。体谅模式操作性强,很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值得引人到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培养中去,这是青少年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体谅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1-0114-03
“纵观历史,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使教育者智慧,使受教育者高尚。”青少年是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关乎青少年的个人幸福和成才、关乎社会安康与民族兴亡。青少年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青少年主导价值观教育又是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21世纪,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极大地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给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文以体谅模式为理论基础,谈谈其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一、体谅模式理论观点
体谅模式是英国著名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 Mcphail)和其同事共同创造的一种把学生的道德情感置于价值观教育中心位置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吸收了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的人本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1967-1971年,麦克菲尔等以问卷、访谈的方式对800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普遍具有如下需要,即获得体谅与关心、体谅与关心他人、与教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他们一致认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和宽容,相反,“坏”的教育行为就是压制和支配。由此,麦克菲尔指出,当代学校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社会关系的解决等问题,当代学校应当从实际出发改革德育教学。在他看来,一种道德教育课程的创建,应当以学生之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情感及成长的需求。以此为基础,他们编制了一套非常简明、实用而又操作性强的价值观教育教材《生命线》(Lifeline)系列教科书及《学会关心》(Learning to Care)教师参考书。麦克菲尔等人提出,具有以下品质的学生尤其需要体谅模式的帮助:自我中心、自我陶醉、自私自利、粗暴乖戾以及作为对不幸和不健康的社会反应而产生的其他一些品质。该模式有助于密切师生、生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1.价值观培养应凸显学生的情感需要
体谅模式反对传统的脱离学生生活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倡导价值观教育应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这正是体谅模式的要义所在。《生命线》一书提出的针对性别态度、代沟、宗教等与学生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价值观教育,正体现了该模式以生活为中心实施价值观教育、以教育提升生活质量的核心观念。这种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在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首先,要从学生的切实需要出发,关注他们碰到的困惑、难题,体谅他们的内心、困境,诱发他们设身处地去关爱、宽容他人。通过关爱他人的思考与实践,青少年开始关爱社会、关爱整个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强了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强化了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同与践行。另一方面,德育教材的编写也应以青少年为本。德育教材一贯以机械说教至上,冷漠而脱离生活实际,空洞而缺乏情感共鸣。这种德育教材经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必须从青少年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具有生活性与教育性、启发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真正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此外,体谅模式非常重视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认为行为和态度在心理上是“有感染力”的,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育来的,学生从教师的品格魅力和言谈举止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教师的授课中学到的东西更为深刻。麦克菲尔坚持认为,模仿榜样是一种教育形式,甚至是一种更高的形式。教师不仅自身应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且还应有意识地提供其他榜样的形象,由此使学生生动有效地理解某种道德观念。有鉴于此,在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营造相互关心、体谅的课堂气氛,在关心、体谅人上起到表率作用,消除课堂上的不安、忧虑,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这是做到“体谅”人的前提条件。
2.价值观培养的关键在于使个体幸福
反观我国的德育教学,主导方法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灌输,主导目的是通过道德理论、规范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现成的规章、制度,但其情感、需要、爱好、兴趣却不知不觉中地被忽略了。青少年非但没有通过价值观教育得到内心的慰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反而对德育课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心理。他们身在课堂,心思却游离在课堂之外,德育课形同虚设,这是德育课堂的悲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是不利。归根究底,现代德育课堂压抑人的发展,不能使青少年从中获益,不能使个体获得幸福感。德育思维不得不由教育者——青少年对象化的思维转向人性的思维。麦克菲尔认为,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性是道德的基础与核心。他说:“为别人而活,是回报性和有动力的,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因此,道德教育目的首先在于,把个体从“那些打着个性幌子的破坏性和自我破坏性的冲动”中解救出来,从“在不幸与不健康的社会中养成的自我中心、自恋、自私和暴戾及其他特征”中解救出来,赋予个体爱与被爱的力量。可见,体谅模式从关注个人个性、情感的健康发展到其最终关切:即个人之生活幸福。个人幸福也正是价值观培养的同的所在,体谅模式正可应用来充实我国传统德育的真空地带。德育的重点在于提高青少年社会参与时的人际意识、社会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意义、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具有成熟的社会判断力、敏锐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并能认真、冷静地从别人的立场出发,认识到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应有的责任,改变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坏习惯,考虑他人的意见、体察他人的感受、与人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集体而存在,人具有在社会交往中展示自我,获得尊重与认同的渴望。在体谅模式看来,这种对幸福与快乐的渴望最终需要通过利他的行为来实现。因此,价值观培养重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体谅,通过利他的思考与行为获得幸福与快乐,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信关系,过上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生活。
二、体谅模式的借鉴意义
1.把体谅情境应用于价值观培养中
《生命线》丛书的第一部分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要求采用学生亲身经历情景模式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起到了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体谅他人的 动机的作用。价值观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师生、生生关系的融洽,那么,体谅情境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贴近于生活、学习的情境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诱发他们关爱他人、社会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麦克菲尔十分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德育如果不通过具体的情境、不经由现实的途径必然遭遇失败。因为脱离了情境就等于离开了主体,道德问题就不能被体察和领悟。在德育课堂上,情境应当来自于青少年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记述,包括家庭、校园、社区等都是模拟情境的来源。家庭情境可包括父母亲与孩子代际沟通中的所出现问题,比如对娱乐节目、服饰发型、穿着饮食、人际交往等不同的爱好与态度等。例如,父母亲较为喜爱传统戏剧和古典、怀旧音乐,喜欢简约着装与家常饮食,但这些却为大多青少年不能理解,在他们眼中,新奇、时尚是最主要的,流行音乐是令人着迷的,成为“星迷”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追求服饰的新潮与流行,不惜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以求另类,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生活上渴望高档、奢侈,把父母亲的教诲当做耳旁风,甚至不愿与父母沟通,认为他们思想落伍、老土。也应当包括父母亲违背孩子意愿强制他们参加所谓的“辅导拔高班”、“特长培训班”等问题,给孩子提供发言的“讲台”,也给父母提供“申诉”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父母亲对待孩子简单、粗暴的态度,电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贴。校园情境应当包括教师与学生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师因对学生期望高而在教学中严格要求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学生因为没有被评为优秀而烦闷、郁郁寡欢;青少年因成长中出现的其他烦恼而不愿、不敢与老师、同学沟通等等。通过对情境的模拟,对问题的缘由做深入的分析,一方面教师可以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检查和反思,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体贴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明白了教师的期望和渴望自己成才的殷切心情,增进了对教师的理解和体贴,发自内心地热爱、体谅教师。总之,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引入的体谅情境应当包括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相异之环境中所发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各个方面,能够为青少年所经历或者有类似经历的问题情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应当从家庭开始,诱发青少年具备体谅的动机也应当从家庭情境出发。在情境扮演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情境问题、主要角色和角色冲突的关键点;其次,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其对其他角色的看法即期望。引发青少年的思考。最后,不同的角色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特别是青少年能够站在父母、老师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例如,在父母亲与孩子具备不同的节目爱好上可做如下阐述:父母方认为怀旧音乐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戏曲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孩子应当尊重父母的喜好,并喜欢上它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是体谅、关爱父母的前提。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喜欢的音乐与歌手,以之自励但不能沉溺其中,父母应当理解、支持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对不同体谅情境的亲身体验,青少年才能逐渐领会到人的需要、利益、情感、好恶等言语、非言语信号,体会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培养起对人际关系的敏锐度、责任感。可以说,情境的外在刺激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深远、直接,是他们设身处地体谅、关心他人的基础和前提。
2.价值观培养需要学科教学、社会各种力量的统一
一直以来,德育教材都是自成一家、与其他学科教学分割开来的独立体系。实践证明,青少年价值观培养要取得良好的成效,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和一个专职德育老师是不够的。因此,价值观培养的教材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其内容应综合各学科知识,凸显价值观教育的主题内涵。历史课可以教会青少年识忠奸邪恶、明兴亡之道,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意识,激励他们自觉为建设国家、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敢于承担历史重任;地理课可以让青少年明了山川、河流、资源分配的情况,了解宇宙的奥妙,激发他们热爱地球、热爱生命,勇于探索发既,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的思想等。社会学则能让青少年了解社会与文化的产生、发展状况,自觉用专统优秀文化充实自己的头脑,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言心,对待外来文化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和谐发展思维。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课肩负青少年德育的重任,其他课程则不具有价值观教育的功能,这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提高的要求。麦克菲尔认为应当把德育教材融入各种教材之中。他主持设计的《生命线》教材的内容与历史、文学、语言、科学、社会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紧密相联的,并且都赋予了较系统的德育思想,即把德育由显性转化为隐性的教育。这对各学科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当转变现行的教育价值观,即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为本,从不同学科角度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诺丁斯从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关心体谅的角度,认为价值观培育是包括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青少年学做人、体谅他人、关爱社会是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学科教师都有责任把这项育人的工作做好。因为青少年是逐渐社会化的社会人,社会的教化来得更直接、影响也更大。因此,青少年价值观培养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的工作,需要引起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重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3.价值观培养要立足社会实践
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引人情境模式,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感、理性的投入,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道德责任感。这其实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缩影。那么,把价值观培养的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体谅模式在教材中设计的为青少年所熟知的一系列情境正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鼓励和倡导。情境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l生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但它毕竟是有限的,对青少年的教育启迪作用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仍应立足于社会实践。由于环境和青少年自身条件(所处年龄阶段、个人成熟度等)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情境模式应当处于主导地位。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其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么,就应当把模拟的情境扮演转换到社会实践的课堂中去。“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的生命存在,更谈不上人的生命生成与发展。”通过劳动的实践,人成其为人;通过变革生产工具的实践,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自由自觉的实践所具有的超越本性不是人的活动可有可无的特征,而是人的存在的永恒的、不可或缺的本质维度,因为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这一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而且要不断扬弃人的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人类社会不可一日无实践,价值观教育也是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中,55.59%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对自己最有影响,其次是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占17.73%、思想品德课占16.23%、专题讲座占11.61%、榜样的力量占6.32%、党团组织占2.73%。可见,参与实践也体现了青少年的强烈呼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改变青少年的单向度的思维,可以更新观念,对事物重新认知;在社会实践中,青少年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更加真实、具体,情感刺激也更加剧烈,思考、处理问题更加理性、全面。
综上所述,体谅模式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其目的是为了使个体生活幸福和快乐,提升了青少年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它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教会青少年学会关心体谅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具有独立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并从对别人的积极情感中获得真诚回报。体谅模式操作性强,很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值得引人到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培养中去,这是青少年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