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问题。根据冲突理论,通过对生态危机的心理根源、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进行的分析,认为冲突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应在冲突的解决中寻求良策,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执行的、可信度高的生态法律制度,辩证地吸收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升华科技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冲突;生态危机;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36-02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加速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的面貌日新,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更加激化,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们就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冲突理论的发展为分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一、冲突理论
所谓冲突是一种动荡、失序、抵触的状态。遍布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冲突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想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种规则,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进程更是受人瞩目。
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是关于交易的经济学。1944年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思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论的初步形成。1950年、1951年数学家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论文《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和《非合作博弈》定义了“瓦尔拉均衡”之外另外一种均衡:即不合作或冲突世界中的“纳什均衡”,他与数学家塔克1950年定义的“囚徒困境”一起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纳什均衡”的出现,使得不少经济学家研究交易之外的另外一种现象,即冲突问题。著名的国防经济学家赫什利弗在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首次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提出“冲突经济学”的概念与体系。随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海萨尼,博弈分析的适用范围和预测能力也不断增加。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的罗伯特·奥曼与美国的托马斯·谢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奥曼从数学角度、谢林从经济学角度)将非合作博弈理论向前推进,他们通过博弈理论的分析增强了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理解。目前,博弈论已跨越了多个学科,广泛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学、哲学、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分析等学科,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有利的工具。
二、冲突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随着科学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在实践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生态危机本身就是冲突。
1.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
这是人类的心理冲突。理性与非理性既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发展变化的,理性可以转化为非理性,非理性也可以转化为理性。对个体来说是理性的,对群体来说有可能是非理性的。个人非理性地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结果会形成群体的非理性。生态危机是近现代人类理性过度运用于自然,特别是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科技之理性规范自然,而导致的非理性结果。“生态危机表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发生巨大冲突。” [2]科技理性的过度发展,从而科技的非理性超出了理性,人的非理性脱离了理性的规范,从而人的非理性超出自然的界限。如对生育无节制而导致的人口过多,对江河湖海的乱排乱放和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杀而造成的生态问题,对自然过多的理性的消费加剧其非理性的负担。各危机的实质是个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结果的冲突所造成的恶果。如表1:
注:以核危机为例,方框中数字左为甲的收益,右为乙的收益。
从表1可看出,如果各国都选择不发展核武器,双方收益最大。但是为了使自己能利益最大化,各国都最终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发展核武器(此博弈的均衡是A栏)。但各国理性地规划着自己的核发展,结果造成非理性的事实——世界核武器总量可以毁灭地球几十遍的核危机。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是生态危机的心理根源。
2.爱自己与爱他物的冲突
这是人类在认识上的冲突。今天,人类在享用日益发达的社会文明,不断的“征服”自然,却又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危机、放射性污染等,而且这些问题已突破地区的界限关系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正置身于一种生存困境之中。为此,学术界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这些讨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冲突的生态伦理的观点,即“人类中心主义(爱自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爱他物)”。人类中心主义(爱自己)是“人类把自身设定为最高价值、最高目的,以自身为中心,从自身出发,把其他一切存在物看做是“为我而存在”的,并根据自身的内在尺度对其进行取舍与评判。” [3]非人类中心主义(爱他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应“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 [4]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观点,使人类在爱他物还是爱自己之间迷茫。——“如果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形成环境危机,危及人类生存;如果不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没有物质生活资料,发生资源危机。” [5]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尊重自然、关心环境、保护动物等已成共识,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人又总是会把自身与动物分开,总是会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看做是前提。
从表中可看出甲方和乙方如果都选爱他物是非常和谐的结论(即D栏),但这个结论不稳定,二者单方面改变策略会增加收益,最后的均衡是双方都会选择爱自己(即这个博弈的均衡是A栏),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爱他物与爱自己的冲突是生态危机的认识根源。
3.顺从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冲突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冲突。“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断进化的历史。人作为有生命、有肉体组织的存在物,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自然界是人的生存根基和家园。”[2]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的活动受自然界的强烈约束,人类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实践力量十分弱小,人类紧紧地依赖于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活动被束缚在自然的秩序之内,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忽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服从自然,社会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的。随着人类实践力量获得发展,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到近现代,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革命的刺激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人们开始崇尚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人类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也逐渐使自然界沦为人类利用、改造、掠夺的对象,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加速度。但社会越是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复杂。进步的速度越快造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的破坏就越多。反过来自然又威胁人类生存。人类是应该顺从自然还是改造自然?
4.支出社会成本与支出个人成本的冲突
这是经济领域内的冲突。“在经济市场化形式下,经济发展通过市场参与得以实现,市场经济中的人们开发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收益的极大化”,“生产者关心的是生产成本,对因生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资源毁坏等社会成本疏于考虑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因为这种不良后果并不直接减少生产者的市场收益。生产者只承担生产成本而把社会环境与资源成本分摊给整个社会。” [6]恩格斯说:“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 [1]如废水污物的排放主要是对大气和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破坏,这种破坏发生在市场外部,与个人收益的生产和实现过程相脱离。生产者的行为在短期内不但不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相反会降低个人成本,提高市场收益率。生产者为取得最大收益对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愿意加大成本的投入,而对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环保项目缺乏兴趣。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可是人们又必须面对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问题。
三、结论
非合作冲突理论表明:“个体人的理性会导致群体人的非理性,人们只有加强合作,才能达到对群体和个人都有益的结果,群体的理性比个人的理性更有利于个人。”[2]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增加博弈各方相互之间的可信度,使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使个人的理性转化为群体理性,使各博弈的不合作均衡解转化为各博弈的合作解。这在博弈的内部无法解决。因此面对危机,政府(博弈的外部)在大力发展环境教育的同时,必须发挥强有力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执行的、可信度高的生态法律制度,辩证地吸收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升华科技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
[2] 吴宁.生态危机与人的非理性[J].求实,2006(2):31-34.
[3] 王灿斌.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危机面前人类的两难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31-33.
[4] 齐慧丽.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定位[J].枣庄学院学报, 2006,(8):49-52.
[5] 张纯成.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1-4.
[6] 彭福扬,曾广波.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29-33.
[责任编辑安世友]
关键词:冲突;生态危机;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36-02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加速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的面貌日新,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更加激化,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们就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冲突理论的发展为分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一、冲突理论
所谓冲突是一种动荡、失序、抵触的状态。遍布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冲突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想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种规则,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进程更是受人瞩目。
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是关于交易的经济学。1944年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思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论的初步形成。1950年、1951年数学家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论文《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和《非合作博弈》定义了“瓦尔拉均衡”之外另外一种均衡:即不合作或冲突世界中的“纳什均衡”,他与数学家塔克1950年定义的“囚徒困境”一起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纳什均衡”的出现,使得不少经济学家研究交易之外的另外一种现象,即冲突问题。著名的国防经济学家赫什利弗在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首次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提出“冲突经济学”的概念与体系。随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海萨尼,博弈分析的适用范围和预测能力也不断增加。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的罗伯特·奥曼与美国的托马斯·谢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奥曼从数学角度、谢林从经济学角度)将非合作博弈理论向前推进,他们通过博弈理论的分析增强了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理解。目前,博弈论已跨越了多个学科,广泛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学、哲学、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分析等学科,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有利的工具。
二、冲突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随着科学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在实践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生态危机本身就是冲突。
1.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
这是人类的心理冲突。理性与非理性既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发展变化的,理性可以转化为非理性,非理性也可以转化为理性。对个体来说是理性的,对群体来说有可能是非理性的。个人非理性地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结果会形成群体的非理性。生态危机是近现代人类理性过度运用于自然,特别是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科技之理性规范自然,而导致的非理性结果。“生态危机表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发生巨大冲突。” [2]科技理性的过度发展,从而科技的非理性超出了理性,人的非理性脱离了理性的规范,从而人的非理性超出自然的界限。如对生育无节制而导致的人口过多,对江河湖海的乱排乱放和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杀而造成的生态问题,对自然过多的理性的消费加剧其非理性的负担。各危机的实质是个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结果的冲突所造成的恶果。如表1:
注:以核危机为例,方框中数字左为甲的收益,右为乙的收益。
从表1可看出,如果各国都选择不发展核武器,双方收益最大。但是为了使自己能利益最大化,各国都最终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发展核武器(此博弈的均衡是A栏)。但各国理性地规划着自己的核发展,结果造成非理性的事实——世界核武器总量可以毁灭地球几十遍的核危机。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是生态危机的心理根源。
2.爱自己与爱他物的冲突
这是人类在认识上的冲突。今天,人类在享用日益发达的社会文明,不断的“征服”自然,却又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危机、放射性污染等,而且这些问题已突破地区的界限关系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正置身于一种生存困境之中。为此,学术界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这些讨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冲突的生态伦理的观点,即“人类中心主义(爱自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爱他物)”。人类中心主义(爱自己)是“人类把自身设定为最高价值、最高目的,以自身为中心,从自身出发,把其他一切存在物看做是“为我而存在”的,并根据自身的内在尺度对其进行取舍与评判。” [3]非人类中心主义(爱他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应“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 [4]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观点,使人类在爱他物还是爱自己之间迷茫。——“如果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形成环境危机,危及人类生存;如果不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没有物质生活资料,发生资源危机。” [5]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尊重自然、关心环境、保护动物等已成共识,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人又总是会把自身与动物分开,总是会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看做是前提。
从表中可看出甲方和乙方如果都选爱他物是非常和谐的结论(即D栏),但这个结论不稳定,二者单方面改变策略会增加收益,最后的均衡是双方都会选择爱自己(即这个博弈的均衡是A栏),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爱他物与爱自己的冲突是生态危机的认识根源。
3.顺从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冲突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冲突。“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断进化的历史。人作为有生命、有肉体组织的存在物,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自然界是人的生存根基和家园。”[2]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的活动受自然界的强烈约束,人类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实践力量十分弱小,人类紧紧地依赖于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活动被束缚在自然的秩序之内,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忽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服从自然,社会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的。随着人类实践力量获得发展,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到近现代,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革命的刺激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人们开始崇尚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人类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也逐渐使自然界沦为人类利用、改造、掠夺的对象,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加速度。但社会越是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复杂。进步的速度越快造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的破坏就越多。反过来自然又威胁人类生存。人类是应该顺从自然还是改造自然?
4.支出社会成本与支出个人成本的冲突
这是经济领域内的冲突。“在经济市场化形式下,经济发展通过市场参与得以实现,市场经济中的人们开发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收益的极大化”,“生产者关心的是生产成本,对因生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资源毁坏等社会成本疏于考虑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因为这种不良后果并不直接减少生产者的市场收益。生产者只承担生产成本而把社会环境与资源成本分摊给整个社会。” [6]恩格斯说:“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 [1]如废水污物的排放主要是对大气和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破坏,这种破坏发生在市场外部,与个人收益的生产和实现过程相脱离。生产者的行为在短期内不但不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相反会降低个人成本,提高市场收益率。生产者为取得最大收益对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愿意加大成本的投入,而对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环保项目缺乏兴趣。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可是人们又必须面对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问题。
三、结论
非合作冲突理论表明:“个体人的理性会导致群体人的非理性,人们只有加强合作,才能达到对群体和个人都有益的结果,群体的理性比个人的理性更有利于个人。”[2]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增加博弈各方相互之间的可信度,使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使个人的理性转化为群体理性,使各博弈的不合作均衡解转化为各博弈的合作解。这在博弈的内部无法解决。因此面对危机,政府(博弈的外部)在大力发展环境教育的同时,必须发挥强有力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执行的、可信度高的生态法律制度,辩证地吸收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升华科技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
[2] 吴宁.生态危机与人的非理性[J].求实,2006(2):31-34.
[3] 王灿斌.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危机面前人类的两难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31-33.
[4] 齐慧丽.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定位[J].枣庄学院学报, 2006,(8):49-52.
[5] 张纯成.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1-4.
[6] 彭福扬,曾广波.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29-33.
[责任编辑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