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孝文化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文化,在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儒学中有着原发性和基础性的意义。语文学科不仅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因此,研究中学语文教材中孝文化资源及其教学策略,对于全面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对于正确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中学语文;孝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04-01
一、立足课堂,丰富孝文化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即教师应该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端正学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孝文化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课外的孝文化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孝文化选修课的设置来丰富孝文化的教学形式,以期弘扬优秀的孝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材编写者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培养全面人的目标以纵向的形式分化于各个阶段的教材的各个册、各个板块、各个单元、各篇选文中,又以横向的形式将册与册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选文与选文之间用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的知识、能力及人文素养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师在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时,必须以全套教材、一册教材、一单元教材、一篇课文的贯通为基础,理顺关系,明确纵横,贯通孝文化资源的教学内容、丰富孝文化资源的教学形式,从而丰富孝文化的内涵,弘扬优秀的孝文化。
此外,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这“锁钥”是一种工具,一种知识、习惯或情感的“寄托”,所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也是孝文化的“寄托”,是幫助学生打开孝意识,引导孝行为的“锁钥”,我们可以以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为“钥匙”,打开孝文化资源的大门,补充和丰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
以《荷叶·母亲》为例。作者冰心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草一木都能触发她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所以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她作品的思想内核。幼小之时,她体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所以,在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表达了她对母亲的追悼与思念之情。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母爱,就是她“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作者诗集《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这一篇《荷叶·母亲》是借物喻人,直接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思念之情。
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篇孝文化资源时,我们可利用《荷叶·母亲》这把“锁钥”打开“名著导读”板块的“《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和有关歌颂母文章的大门(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胡适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等)。通过这两扇大门的打开,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母亲”角色的理解,激发他们感恩的心,内化孝文化,从而生发他们的孝行。
二、学孝于课内,行孝于课外
颜元云:“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内谈论,尽有百千义理,不如身上行”。行动是孝文化最好的继承,这就需要我们将孝文化的传承与生活相联系,把孝文化学习的外延扩展到生活的外延。在教学过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在综合性学习、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中传承孝文化。
1.在综合性学习中践行孝文化。
孝文化资源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有关孝文化的选文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也留下了孝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内的讲授换成课外的活动,化理论为实践,让学生“学孝于课内,行孝于课外”。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从“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四个方面引领学生关注母爱,拥有感恩的情怀,传承孝文化。
2.在家庭文化培育中延伸孝文化。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作为孝文化的摇篮,应当承担弘扬孝文化的责任。我们可以利用家庭文化实现中学语文教材中孝文化教育的践行,例如在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之后,让学生在暑假期间,用满满的激情去寻找自己的家根、家训、家风;用足够的温情去弘扬孝文化的家庭温存;用极高的热情把“小孝”变“大孝”。
结语
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渗透着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深入挖掘其中的、孝文化,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渗透,促进现代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袁玉芝.中学语文教学对孝文化的传承探析[J].语文知识,2015(12):71-74.
【关键词】中学语文;孝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04-01
一、立足课堂,丰富孝文化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即教师应该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端正学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孝文化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课外的孝文化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孝文化选修课的设置来丰富孝文化的教学形式,以期弘扬优秀的孝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材编写者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培养全面人的目标以纵向的形式分化于各个阶段的教材的各个册、各个板块、各个单元、各篇选文中,又以横向的形式将册与册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选文与选文之间用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的知识、能力及人文素养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师在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时,必须以全套教材、一册教材、一单元教材、一篇课文的贯通为基础,理顺关系,明确纵横,贯通孝文化资源的教学内容、丰富孝文化资源的教学形式,从而丰富孝文化的内涵,弘扬优秀的孝文化。
此外,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这“锁钥”是一种工具,一种知识、习惯或情感的“寄托”,所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也是孝文化的“寄托”,是幫助学生打开孝意识,引导孝行为的“锁钥”,我们可以以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为“钥匙”,打开孝文化资源的大门,补充和丰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
以《荷叶·母亲》为例。作者冰心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草一木都能触发她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所以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她作品的思想内核。幼小之时,她体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所以,在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表达了她对母亲的追悼与思念之情。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母爱,就是她“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作者诗集《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这一篇《荷叶·母亲》是借物喻人,直接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思念之情。
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篇孝文化资源时,我们可利用《荷叶·母亲》这把“锁钥”打开“名著导读”板块的“《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和有关歌颂母文章的大门(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胡适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等)。通过这两扇大门的打开,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母亲”角色的理解,激发他们感恩的心,内化孝文化,从而生发他们的孝行。
二、学孝于课内,行孝于课外
颜元云:“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内谈论,尽有百千义理,不如身上行”。行动是孝文化最好的继承,这就需要我们将孝文化的传承与生活相联系,把孝文化学习的外延扩展到生活的外延。在教学过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在综合性学习、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中传承孝文化。
1.在综合性学习中践行孝文化。
孝文化资源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有关孝文化的选文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也留下了孝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内的讲授换成课外的活动,化理论为实践,让学生“学孝于课内,行孝于课外”。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从“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四个方面引领学生关注母爱,拥有感恩的情怀,传承孝文化。
2.在家庭文化培育中延伸孝文化。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作为孝文化的摇篮,应当承担弘扬孝文化的责任。我们可以利用家庭文化实现中学语文教材中孝文化教育的践行,例如在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之后,让学生在暑假期间,用满满的激情去寻找自己的家根、家训、家风;用足够的温情去弘扬孝文化的家庭温存;用极高的热情把“小孝”变“大孝”。
结语
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渗透着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深入挖掘其中的、孝文化,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渗透,促进现代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袁玉芝.中学语文教学对孝文化的传承探析[J].语文知识,2015(1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