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迎接未来科技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小语专家李吉林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就如同鸟儿插上了翅膀。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在语文活动课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语文活动课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所有的学生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开放性课堂,面对的应是全体学生,教学课堂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得到发挥。因为在语文活动的时候,当学生听到或注意到别人不同的想法及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也在接受激烈和深入的碰撞,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寻求创新。
二、大力倡导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创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在语文活动中,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求知活动过程中,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优势互补,有助于将个人的创新意识通过小组的合作上升为创新成果。而这合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小组成员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从组员那里获得了灵感。例如在《如果我主办校刊》的活动中,学生们8人为一个小组,在明确了办报的宗旨后,大伙共同策划设计、分工合作,然后,画图的画图,找资料的找资料。当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们捧着一张张散发着笔墨清香、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而成的作品的时候,一张张小脸都写满了兴奋。
三、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
活动能让人产生兴趣,而语文活动则扩展了学生多元学习活动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因此,没有令人跃跃欲试的活动设计,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活动课。活动最热烈的时候,就是学生创新意识最强、收益最大的时候。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鼻、耳等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等方面全面动起来,积累创新体念,训练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我当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活动课上,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主持的话题大到伊拉克局势、台湾当局的台独政策,小到学校旁边的污水沟的处理、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眉宇间透露出白岩松、王小丫似的沉着与婉约。通过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包括台下听众的亲和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重视语文活动课与其它课程的交互、延伸
语文活动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往往在活动过程中,渗透了其它学科的知识,此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做适时的引导,让学生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而且在活动交流中,学生们有着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其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存在不足,哪能些是新发现的问题,哪些问题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没感知体念,凡此种种,都使得语文活动课延伸到课外,这样,就使得学生自觉地将创新精神贯穿至其学习的课上与课外,在不断的争鸣中得以强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受到启迪、借鉴而领悟。例如,在《我当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活动课上,学生们对话题的把握,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政治敏感性,体现出他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并实践着他们不同的知识积累。通过互相间语言的碰撞,学生们了解了更多的除了语文学科以外的知识,并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思考,促使他们不断拓宽新的、更广泛的知识层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五、在语文活动课中要有教师的引导与激励
课上组织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语文活动课的意义在于日渐积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情感和心理倾向,并在活动中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创新的品格和能力,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课堂的激励,激励是强化创造兴趣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江华县沱江中学)
一、关注所有的学生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开放性课堂,面对的应是全体学生,教学课堂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得到发挥。因为在语文活动的时候,当学生听到或注意到别人不同的想法及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也在接受激烈和深入的碰撞,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寻求创新。
二、大力倡导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创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在语文活动中,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求知活动过程中,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优势互补,有助于将个人的创新意识通过小组的合作上升为创新成果。而这合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小组成员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从组员那里获得了灵感。例如在《如果我主办校刊》的活动中,学生们8人为一个小组,在明确了办报的宗旨后,大伙共同策划设计、分工合作,然后,画图的画图,找资料的找资料。当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们捧着一张张散发着笔墨清香、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而成的作品的时候,一张张小脸都写满了兴奋。
三、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
活动能让人产生兴趣,而语文活动则扩展了学生多元学习活动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因此,没有令人跃跃欲试的活动设计,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活动课。活动最热烈的时候,就是学生创新意识最强、收益最大的时候。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鼻、耳等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等方面全面动起来,积累创新体念,训练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我当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活动课上,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主持的话题大到伊拉克局势、台湾当局的台独政策,小到学校旁边的污水沟的处理、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眉宇间透露出白岩松、王小丫似的沉着与婉约。通过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包括台下听众的亲和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重视语文活动课与其它课程的交互、延伸
语文活动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往往在活动过程中,渗透了其它学科的知识,此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做适时的引导,让学生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而且在活动交流中,学生们有着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其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存在不足,哪能些是新发现的问题,哪些问题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没感知体念,凡此种种,都使得语文活动课延伸到课外,这样,就使得学生自觉地将创新精神贯穿至其学习的课上与课外,在不断的争鸣中得以强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受到启迪、借鉴而领悟。例如,在《我当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活动课上,学生们对话题的把握,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政治敏感性,体现出他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并实践着他们不同的知识积累。通过互相间语言的碰撞,学生们了解了更多的除了语文学科以外的知识,并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思考,促使他们不断拓宽新的、更广泛的知识层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五、在语文活动课中要有教师的引导与激励
课上组织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语文活动课的意义在于日渐积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情感和心理倾向,并在活动中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创新的品格和能力,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课堂的激励,激励是强化创造兴趣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江华县沱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