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寒粉丝的主力“80后”迫切需要一个近处的青年成为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的要义在于做自己想做而没敢做,做而没能做成的事
韩寒不是天生的,韩寒是被造成的。
造成“韩寒”的第一件武器,当然是写作,这是谈论韩寒时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但我们所面临的大背景却是,在全球化、信息核爆的状况下,写作和阅读能力、评判能力的普遍退化。我们的世界,正如伍尔芙感受到的那样:“放眼身外,但见世界四分五裂、陷入极大混乱”,固有的一切,都在沦亡与消解之中,而文学,也不过是快速沦亡的事物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评判优劣的能力正在急剧丧失——有人把诺奖得主奈保尔小说的第一章寄给十几家出版社,均遭轻视。
所以,只要写够十二万字,就已经具备了成书、被推广和受到广泛欢迎的可能,只看有没有人愿意推广。在获得了推广者的肯定后,韩寒要做的只是:敢写,并且一直写。作为作家、出版人的李师江认为韩寒“在艺术上基本还没入门,小说基本上还处于耍酷的阶段”。这对韩寒根本不重要。他选择写作作为敲门砖,而不是核物理和攻克HIV,是因为写作貌似门槛很低。其它的进门再说。
文学只是敲门砖,成为立体的“韩寒”更重要,而“韩寒”需要写作以外的塑形工作才能宣告完成。那么,“韩寒”应当是怎样的呢?我如果是这个时代的青年,需要什么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偶像呢?
分析一下韩寒粉丝的主力“80后”的现状就可以判断出他们的需求,他们压力更大,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关系,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持續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保证正常运转,甚至连独立购买住房的希望都已经断绝了,随时有可能被打回更残酷的原形。
就像“德国之声”对患癌的“鼠尾草”的评述:“代表了中国社会追星逐月、透支生命的一代,在疾速发展的上行社会里耗尽生命的火焰,并在疾病的打击下粉碎了浮华的幻象。”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近处的青年成为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的要义在于做自己想做而没敢做,做而没能做成的事,以说明世界上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韩寒的塑形工具,包括了叛逆(或者伪叛逆)和张扬的性格、长发、赛车、出唱片、巨额版税、不买房子、点击数上亿的博客、与女明星交往等等,都是当下的青年人向往却不能实现的,他还要不时地对不公正的人和事发表比较节制的看法,但稍微追究一下就可以看出,他的社会关注部分的材料来源,无非天涯论坛以及若干知名博客,他并没有更深入的阅读和更独特的判断,没有对社会的洞察力,但对于他的粉丝来说,这刚刚好——因为他们也无非如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偶像,从里到外都得是一个他们的人。
韩寒的另一个手法是,向中年人执掌的世界发难。他这两年来斥骂或者讽刺的对象,不论白烨、陆天明、赵丽华,还是郑钧,都是中年人。他是凭借“50后”、“60后”还是“80后”来决定自己是否出击,而不是完全根据好坏善恶。他不是跟人性里的恶、世界的腐坏过不去,也不是跟他们的才华欠缺或者才华枯竭过不去,只是跟“中年”过不去,“中年”就是最大的罪过。而“中年人”的罪过之一还在于将他界定为“80后”,而他却在谋求更大范围内的比较,他甚至对被命名不满,更开始渴求命名权。这一切完全符合“80后”,乃至还没有完全退出舞台的“70后”的认可。
但叛逆(或者伪叛逆)、张扬、酷、不合作,都只是外在标签。青年们对韩寒的支持,还是基于主流价值观:他是成功者。叛逆(或者伪叛逆)、张扬、酷、不合作的贫穷摇滚乐手,绝对不会获得这样广泛的支持。在这点上,韩寒和白烨并没区别,在白烨的年代,只有被官方认定这样一条途径,所以,他成为“研究员”(参见白烨简介);在韩寒的年代,通往罗马的路看似多了,但细究起来,也不过多了被商业认定这一条,所以,他获得“370万”(参见《2006福布斯名人榜》)。两条途径应时而生,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见得谁比谁更接近“文学”,即便韩寒们获得胜利,也不过是一种非文学的标准取代了另一种非文学的标准——当然前提是,如果他们当真承认有“文学”存在的话。
韩寒的胜利,不过是一种成功的方式取代了另一种成功的方式,是青年人认可的,貌似叛逆(或伪叛逆)的成功方式,取代了温顺合作的成功方式。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不但要成功,还要成功得相对容易。养鸡养猪熬出来的富翁和彩票造就的富翁中间,如果需要一个人承担成为传奇的责任,当然选择后者。韩寒和他的拥趸,奉行的依然是主流的价值观,
“韩寒”确实是不可复制的,“韩寒”也是毫无意义的,但无意义的事情一旦被广泛地关注和谈论,这关注和本身,也使它成为有意义的,当我们这样郑重地谈及“韩寒”,却也在为“成为韩寒”添砖加瓦,世界上的事,莫不如此。
韩寒不是天生的,韩寒是被造成的。
造成“韩寒”的第一件武器,当然是写作,这是谈论韩寒时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但我们所面临的大背景却是,在全球化、信息核爆的状况下,写作和阅读能力、评判能力的普遍退化。我们的世界,正如伍尔芙感受到的那样:“放眼身外,但见世界四分五裂、陷入极大混乱”,固有的一切,都在沦亡与消解之中,而文学,也不过是快速沦亡的事物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评判优劣的能力正在急剧丧失——有人把诺奖得主奈保尔小说的第一章寄给十几家出版社,均遭轻视。
所以,只要写够十二万字,就已经具备了成书、被推广和受到广泛欢迎的可能,只看有没有人愿意推广。在获得了推广者的肯定后,韩寒要做的只是:敢写,并且一直写。作为作家、出版人的李师江认为韩寒“在艺术上基本还没入门,小说基本上还处于耍酷的阶段”。这对韩寒根本不重要。他选择写作作为敲门砖,而不是核物理和攻克HIV,是因为写作貌似门槛很低。其它的进门再说。
文学只是敲门砖,成为立体的“韩寒”更重要,而“韩寒”需要写作以外的塑形工作才能宣告完成。那么,“韩寒”应当是怎样的呢?我如果是这个时代的青年,需要什么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偶像呢?
分析一下韩寒粉丝的主力“80后”的现状就可以判断出他们的需求,他们压力更大,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关系,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持續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保证正常运转,甚至连独立购买住房的希望都已经断绝了,随时有可能被打回更残酷的原形。
就像“德国之声”对患癌的“鼠尾草”的评述:“代表了中国社会追星逐月、透支生命的一代,在疾速发展的上行社会里耗尽生命的火焰,并在疾病的打击下粉碎了浮华的幻象。”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近处的青年成为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的要义在于做自己想做而没敢做,做而没能做成的事,以说明世界上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韩寒的塑形工具,包括了叛逆(或者伪叛逆)和张扬的性格、长发、赛车、出唱片、巨额版税、不买房子、点击数上亿的博客、与女明星交往等等,都是当下的青年人向往却不能实现的,他还要不时地对不公正的人和事发表比较节制的看法,但稍微追究一下就可以看出,他的社会关注部分的材料来源,无非天涯论坛以及若干知名博客,他并没有更深入的阅读和更独特的判断,没有对社会的洞察力,但对于他的粉丝来说,这刚刚好——因为他们也无非如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偶像,从里到外都得是一个他们的人。
韩寒的另一个手法是,向中年人执掌的世界发难。他这两年来斥骂或者讽刺的对象,不论白烨、陆天明、赵丽华,还是郑钧,都是中年人。他是凭借“50后”、“60后”还是“80后”来决定自己是否出击,而不是完全根据好坏善恶。他不是跟人性里的恶、世界的腐坏过不去,也不是跟他们的才华欠缺或者才华枯竭过不去,只是跟“中年”过不去,“中年”就是最大的罪过。而“中年人”的罪过之一还在于将他界定为“80后”,而他却在谋求更大范围内的比较,他甚至对被命名不满,更开始渴求命名权。这一切完全符合“80后”,乃至还没有完全退出舞台的“70后”的认可。
但叛逆(或者伪叛逆)、张扬、酷、不合作,都只是外在标签。青年们对韩寒的支持,还是基于主流价值观:他是成功者。叛逆(或者伪叛逆)、张扬、酷、不合作的贫穷摇滚乐手,绝对不会获得这样广泛的支持。在这点上,韩寒和白烨并没区别,在白烨的年代,只有被官方认定这样一条途径,所以,他成为“研究员”(参见白烨简介);在韩寒的年代,通往罗马的路看似多了,但细究起来,也不过多了被商业认定这一条,所以,他获得“370万”(参见《2006福布斯名人榜》)。两条途径应时而生,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见得谁比谁更接近“文学”,即便韩寒们获得胜利,也不过是一种非文学的标准取代了另一种非文学的标准——当然前提是,如果他们当真承认有“文学”存在的话。
韩寒的胜利,不过是一种成功的方式取代了另一种成功的方式,是青年人认可的,貌似叛逆(或伪叛逆)的成功方式,取代了温顺合作的成功方式。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不但要成功,还要成功得相对容易。养鸡养猪熬出来的富翁和彩票造就的富翁中间,如果需要一个人承担成为传奇的责任,当然选择后者。韩寒和他的拥趸,奉行的依然是主流的价值观,
“韩寒”确实是不可复制的,“韩寒”也是毫无意义的,但无意义的事情一旦被广泛地关注和谈论,这关注和本身,也使它成为有意义的,当我们这样郑重地谈及“韩寒”,却也在为“成为韩寒”添砖加瓦,世界上的事,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