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课程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思政教育体系的主要路径。学校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并对整体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两年多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在全校范围内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师中形成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改革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获得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的模式进行推动,教务处在具体举措、效果评价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建设,加强教师“思政”理念于“润物细无声”,全面提高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整体“育人”水平。围绕这个目标,学校教务处会同各职能部门充分调动教师在“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中的主动性,设立教职工分层、分类、分众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场优势,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注重课程思政成果交流和共建共享。
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改革创新工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融、二固、三常态”的实施路径,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开展。
1.“一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校于2018年底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全面推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首批“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已批准立项,并已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初步构建起了以“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为主的三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见图1)。
“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自2020年春季学期开课,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增设选修课,讲授内容包括中国冶炼技术发展历程、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校和校友的突出贡献等,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知钢懂铁”,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科技报国”的意识和情怀(见图2)。“学科思政讲坛”经过数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形成了以“材料名师讲坛”“理学之美”“星期四人文讲座”等为代表的众多学术论坛品牌,在引领科学研究前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各专业教育教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2.“二固”:在已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做到成果固化和示范作用。学校自2019年3月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优秀案例,邀请校内校外专家进行评选,遴选出21个案例,并结集出版《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见图3)。这21个案例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北科人有担当、有情怀、进取、务实的风格。紧跟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步伐,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努力探索思政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并且依据评审专家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案,最终形成了《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的第一版。
3.“三常态”:将“课程思政”做成系列化的常态工作。注重树立典型:通过调研深入挖掘北京科技大学一线教师已有的“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树立典型,从点到面地进行升华总结,找出现有的做法挖掘出来,联合宣传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
开展校级“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立项建设工作:以课程立项方式,每年建设一批示范类课程,以点带面,扩大全校“课程思政”覆盖面。
加大“课程思政、立德育人”意识形态的学习和研讨:每年为新入职教师安排一场“教学与意识形态工作”“入职北科为师之道—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讲座,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午间研讨会”以及“课程思政”培训会。
4.各个学院从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学科思政讲坛、培育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堂、建立教案评价制度以及建立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发挥机制五个方面开展“课程育人”工作。制定学院育人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计,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大纲等。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和各种竞赛平台,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实践教育中,使思政教育不再是纯理论的枯燥学习,而是可以体验、可以交互的实践活动。例如:土资学院形成“专业·职业·事业”多层次的思政讲坛体系;能环学院制定出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定期汇编参考资料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外语学院立足“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人文与科技跨学科思维”建设跨学科课程思政系列讲座及课堂,已经在学校外国语学院和多所学校举行了“专业思政”系列讲座,并在喜马拉雅线上播出。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1.课堂教学有目标,教师有抓手:激发了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情和动力。按照学校总体要求,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泉眼”,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水”,系统挖掘專业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深度融合,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和课程案例。例如: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有机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团队持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精准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将思想政治之“盐”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之“汤”,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授给学生;科技史与文化遗产教学团队李延祥教授开设的“古代冶金与中华文明”,以中华民族在钢铁冶金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在线学习观看量已超过10万人次(见图4)。 北京市师德榜样刘应书教授秉持“礼、信、勤、洁”要求培养学生,并用实际行动“以身示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北京市师德先锋张英华教授,从教三十多年来,坚持在课堂教学中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相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等,为学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学生更有认同感:有力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获得感。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学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提升学生抬头率、参与度和获得感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价值上的提升。例如:青年教师石章智主讲的“材料加工概论”课程,遵循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指导思想,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将中国梦、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为人处事准则等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进而引导学生做到爱国、爱校、爱专业(见图5)。
部分学院则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和各种竞赛平台,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实践教育中,使思政教育不再是纯理论的枯燥学习,而是变成了可以体验、可以交互的实践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用专业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担当意识和为民情怀。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体会与启示
当今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网络和各种社交媒体,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脑海中多种价值观存在,对主流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做好战略性部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1.注重优化部署: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一体化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要进一步调动专业课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不断创新新时代专业课程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重点在“融入”与“贯通”上下功夫、做文章、出成效,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效果,让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2.注重保障机制: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健全领导听课、教学督导等机制,统筹教育资源,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双评估”体系标准,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情况和效果作为评价学院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观测点。
3.注重示范引领:加强课程思政的选树培育和典型宣传,持续加强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建设,不断培育推出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注重理论提升和实践成果总结,定期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要搭建平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课程思政成果交流和共建共享。要加大对优秀教师代表和典型示范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同样具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卜 珺]
关键词: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的模式进行推动,教务处在具体举措、效果评价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建设,加强教师“思政”理念于“润物细无声”,全面提高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整体“育人”水平。围绕这个目标,学校教务处会同各职能部门充分调动教师在“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中的主动性,设立教职工分层、分类、分众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场优势,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注重课程思政成果交流和共建共享。
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改革创新工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融、二固、三常态”的实施路径,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开展。
1.“一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校于2018年底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全面推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首批“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已批准立项,并已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初步构建起了以“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为主的三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见图1)。
“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自2020年春季学期开课,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增设选修课,讲授内容包括中国冶炼技术发展历程、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校和校友的突出贡献等,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知钢懂铁”,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科技报国”的意识和情怀(见图2)。“学科思政讲坛”经过数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形成了以“材料名师讲坛”“理学之美”“星期四人文讲座”等为代表的众多学术论坛品牌,在引领科学研究前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各专业教育教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2.“二固”:在已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做到成果固化和示范作用。学校自2019年3月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优秀案例,邀请校内校外专家进行评选,遴选出21个案例,并结集出版《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见图3)。这21个案例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北科人有担当、有情怀、进取、务实的风格。紧跟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步伐,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努力探索思政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并且依据评审专家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案,最终形成了《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的第一版。
3.“三常态”:将“课程思政”做成系列化的常态工作。注重树立典型:通过调研深入挖掘北京科技大学一线教师已有的“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树立典型,从点到面地进行升华总结,找出现有的做法挖掘出来,联合宣传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
开展校级“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立项建设工作:以课程立项方式,每年建设一批示范类课程,以点带面,扩大全校“课程思政”覆盖面。
加大“课程思政、立德育人”意识形态的学习和研讨:每年为新入职教师安排一场“教学与意识形态工作”“入职北科为师之道—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讲座,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午间研讨会”以及“课程思政”培训会。
4.各个学院从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学科思政讲坛、培育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堂、建立教案评价制度以及建立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发挥机制五个方面开展“课程育人”工作。制定学院育人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计,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大纲等。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和各种竞赛平台,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实践教育中,使思政教育不再是纯理论的枯燥学习,而是可以体验、可以交互的实践活动。例如:土资学院形成“专业·职业·事业”多层次的思政讲坛体系;能环学院制定出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定期汇编参考资料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外语学院立足“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人文与科技跨学科思维”建设跨学科课程思政系列讲座及课堂,已经在学校外国语学院和多所学校举行了“专业思政”系列讲座,并在喜马拉雅线上播出。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1.课堂教学有目标,教师有抓手:激发了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情和动力。按照学校总体要求,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泉眼”,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水”,系统挖掘專业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深度融合,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和课程案例。例如: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有机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团队持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精准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将思想政治之“盐”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之“汤”,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授给学生;科技史与文化遗产教学团队李延祥教授开设的“古代冶金与中华文明”,以中华民族在钢铁冶金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在线学习观看量已超过10万人次(见图4)。 北京市师德榜样刘应书教授秉持“礼、信、勤、洁”要求培养学生,并用实际行动“以身示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北京市师德先锋张英华教授,从教三十多年来,坚持在课堂教学中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相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等,为学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学生更有认同感:有力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获得感。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学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提升学生抬头率、参与度和获得感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价值上的提升。例如:青年教师石章智主讲的“材料加工概论”课程,遵循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指导思想,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将中国梦、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为人处事准则等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进而引导学生做到爱国、爱校、爱专业(见图5)。
部分学院则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和各种竞赛平台,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实践教育中,使思政教育不再是纯理论的枯燥学习,而是变成了可以体验、可以交互的实践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用专业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担当意识和为民情怀。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体会与启示
当今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网络和各种社交媒体,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脑海中多种价值观存在,对主流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做好战略性部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1.注重优化部署: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一体化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要进一步调动专业课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不断创新新时代专业课程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重点在“融入”与“贯通”上下功夫、做文章、出成效,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效果,让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2.注重保障机制: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健全领导听课、教学督导等机制,统筹教育资源,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双评估”体系标准,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情况和效果作为评价学院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观测点。
3.注重示范引领:加强课程思政的选树培育和典型宣传,持续加强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建设,不断培育推出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注重理论提升和实践成果总结,定期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要搭建平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课程思政成果交流和共建共享。要加大对优秀教师代表和典型示范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同样具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