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高校学生主体多为90年后出生的人,其成长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1]。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加强管理服务建设
从理论上来讲,新的发展形势下,在高校推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是高校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打造高校全方位服务平台的依托;从实践层面看,能对高校学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化发展
高校的教育目的在于育人,不断提升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和道德品质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评定方式和质量有很直接的影响[2]。新的形势下,德育问题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德育工作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深化发展。
(三)培养高校人才的要求
高校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是人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当前发展阶段,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很多行为上和观念上的转变,但是一些强制性的高效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影响了学生管理效能,影响了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实施,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管理者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在我国很多高校体制发展中,学分制主要包括学术运行体制和行政运行体制,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行政体质逐渐成为独立体系,学生管理工作也被模式化,尤其是一些工作衔接等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没有做好,分工不够明确等[3]。这样导致管理体系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影响其实践的效果,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主要体现。
(三)缺乏专业性,无法保障实施效果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专业性的工作,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如果在学生发展和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教师进行指导,在专业精神、能力和理论知识讲解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因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对学生管理工作没有清晰的归属,最终影响到学生专业发展。
(四)受网络时代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维观念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很多高校思想整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网络对学生思维影响的关系,学生在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接触的同时,也可能受到不好信息的影响,加重了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新的时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措施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也在不断重视教育发展中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要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一)科学管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将二者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人文管理主要是重视人的地位,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学到知识,并且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二)加强师生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反馈
重视学校信息畅通是学生管理工作得以运行的基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重视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保证管理的有效性[4]。新的发展时期,高校信息反馈的方式也不断增多,QQ群、微博、微信、論坛等都成了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渠道,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在意见的交流中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尊重学生提出的管理意见等,从而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高校管理体制的建设发展中,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可度。
(三)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落实具体措施
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理念水平上开始提升,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职责划分,将管理学、心理学及思想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与其相融合,为学生设定工作岗位的相关标准,制定学生工作的职业准则,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专门的教育培训,从而不断提升时间和理论水平,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深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建设,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卫义,王玮,邹斌.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4,Z1(12):69-70.
[2]杨平.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06(01):115+105.
[3]张科.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路径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01):98-101.
[4]钱宏伟.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32(08):265-266.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高校学生主体多为90年后出生的人,其成长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1]。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加强管理服务建设
从理论上来讲,新的发展形势下,在高校推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是高校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打造高校全方位服务平台的依托;从实践层面看,能对高校学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化发展
高校的教育目的在于育人,不断提升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和道德品质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评定方式和质量有很直接的影响[2]。新的形势下,德育问题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德育工作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深化发展。
(三)培养高校人才的要求
高校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是人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当前发展阶段,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很多行为上和观念上的转变,但是一些强制性的高效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影响了学生管理效能,影响了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实施,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管理者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在我国很多高校体制发展中,学分制主要包括学术运行体制和行政运行体制,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行政体质逐渐成为独立体系,学生管理工作也被模式化,尤其是一些工作衔接等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没有做好,分工不够明确等[3]。这样导致管理体系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影响其实践的效果,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主要体现。
(三)缺乏专业性,无法保障实施效果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专业性的工作,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如果在学生发展和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教师进行指导,在专业精神、能力和理论知识讲解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因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对学生管理工作没有清晰的归属,最终影响到学生专业发展。
(四)受网络时代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维观念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很多高校思想整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网络对学生思维影响的关系,学生在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接触的同时,也可能受到不好信息的影响,加重了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新的时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措施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也在不断重视教育发展中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要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一)科学管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将二者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人文管理主要是重视人的地位,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学到知识,并且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二)加强师生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反馈
重视学校信息畅通是学生管理工作得以运行的基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重视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保证管理的有效性[4]。新的发展时期,高校信息反馈的方式也不断增多,QQ群、微博、微信、論坛等都成了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渠道,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在意见的交流中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尊重学生提出的管理意见等,从而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高校管理体制的建设发展中,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可度。
(三)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落实具体措施
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理念水平上开始提升,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职责划分,将管理学、心理学及思想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与其相融合,为学生设定工作岗位的相关标准,制定学生工作的职业准则,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专门的教育培训,从而不断提升时间和理论水平,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深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建设,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卫义,王玮,邹斌.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4,Z1(12):69-70.
[2]杨平.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06(01):115+105.
[3]张科.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路径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01):98-101.
[4]钱宏伟.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32(08):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