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理解与短时记忆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听力对中学初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因为它在测试中占比很大,学生得分也变化很大。本文从英语听力理解的特点以及短时记忆在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阐述,探索英语听力理解和短时记忆的关系,据此提出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方法。
  【关键词】短时记忆;听力理解;长时记忆
  一、什么是短时记忆
  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在完成英语听力作业时,如果一道题没有立即给出答案,在短暂时间后就会忘记录音内容,导致听力成绩不稳定。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位来测量。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獨立体,如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数字、一个成语等。米勒(Miller,1956)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1]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可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块"(chunk)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2]
  二、什么是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长时记忆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有词语和表象两种信息组织方式,即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言语编码是通过词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以帮助记忆。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3]这两种形式提取信息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即依靠一定的线索和选择一定的中介。如图,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呈负加速的曲线。
  三、短时记忆与英语听力理解
  短时记忆的存储容量与组块大小有关。初学外语的人,在短时记忆中最多只能贮存7+2个音节,但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他能熟练地将音节组成词,由词组成句型甚至句子,记忆单位也随之发生质的飞跃,这时他的听力水平就大大提高。[4]新信息只有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相匹配时,才能获得理解。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只有被激活后才能帮助新信息在短时间内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加快信息处理速度,从而取得理想的听力效果。[5]
  四、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一)词汇知识是言语认知加工和习得的基础。学生对词汇单词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在听力过程中听到的单词反应熟练度以及反应速率,教师应在教学平时注重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掌握,不光重视学生单词拼写,同时对单词发音以及意义的掌握。
  (二)学生对英语句法规则熟悉的话就能扩充自己的记忆的单位容量,增加语言材料在短时记忆中的储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识别句法结构的专项练习,使学生掌握并牢记一些常用的基本语言结构,使之形成以此为单位的组块。
  (三)听写也是锻炼长时记忆的有效方式。听写可以从听写词组开始,然后听写短句子,长句子,一直到听写短文,循序渐进一定能提高记忆能力。跟读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记忆的方法,而且比听写更为节省时间。一开始可以选用速度较慢的材料跟读,随着水平的提高,再逐渐增大跟读材料的难度。
  (四)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也应积极改变思维方式,尽量避免“负迁移”现象。如果当听到英语的某个信号时,学生头脑中联想到的不应是它的对应汉语、而应直接是该信号的英语意思,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小“负迁移”影响。
  五、总结
  了解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其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强短时记忆能力,促进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并且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Miller, G. A.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J]. Psychology Review, 1996(16): 297-308.
  [2]武巍.工作记忆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D].河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
  [3] 张晓东,陈英.记忆成分对二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J].现代外语,2014,(3):360-369.
  [4] 吴建设,施海琦,郎建国,王晓华.二语学习者“词汇质量”对接收型言语技能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682-693.
  [5]陈吉棠.再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外语界, 2002(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描述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提高专业基础课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兴趣;手段  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专业基础课,作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它不仅包含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更为下一步动手实践,学习专业技能做好充分准备,学好专业基础课,是中职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基本要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俨然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本文在研究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的前提下,分析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诚信;教育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俨然成为
期刊
【摘 要】幼儿文学属于一种将幼儿当做重点对象一种文学的形式,也是幼儿园教育主要构成之一,可以开启幼儿心智,并且和整个幼儿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幼儿园课程资源教育中占据的位置,还是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文学;学前教育;重要性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其是相对独立的,幼儿文学是
期刊
【摘 要】在我国职业学校教育中往往是“重技能技术,轻人文教育”的教育模式,导致许多从职业学校出来的人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却没有职业道德,这对国民综合素质及社会发展是起滞后作用的。而经典诵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务必要大力推进经典诵读教学,为中职生的终身发展而贡献。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中职生;发展  任何学校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未来各方面的发
期刊
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贯穿外语词汇教学的历史,词汇教学的文化方面大部分情况被严重忽视了。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鉴于这一点,本篇论文试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怎样在词汇教学中传授文化的建设性的建议。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的方法  1.直接解释法  此方法是教授词汇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方法。当老师呈现词汇的字面意义或在文章中的意义时,其文化背景能
期刊
【摘 要】在教育部對中职学校“能力和素质”的高要求背景下,英语角作为一项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英语角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优化经验。  【关键词】英语角;中职;英语教学  目前全国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讲,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较低,并且个体水平差异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其次,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和
期刊
【摘 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在现代高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发展,B/S模式模式能够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高校人才分配系统的优化与完善,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多元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体现。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信息管理与测评系统;B/S模式;设计与实现研究  引 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高校人才管理系统的更新发展速率得到快速提高,B/S模式的人才管理系统中高校学生干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教学领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应试教育,对孩子一直有高标准与要求,这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上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家长都比较轻视绩效教育,认为技校教育低人一等,技工学校面临和招生困难等问题,只有那些高考无望的学生才会走入绩效。因此,技校学生的生源素质比较差,学生德育水平、学习水平、思想水平参差不齐,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
期刊
【摘 要】在科技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交流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英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流思想、感情和科学文化的工具。这种交流离不开英语各方面的能力,更离不开英语口语能力。本文主要就英语教学中提高口语能力的途径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语;能力  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都是“应试英语”,即:纸上谈兵时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英语题,遇到需要说英语的场合却连简单的内心感受也表达不
期刊
一、人类文明的划分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在整个的文明历史中,文明为人们提供了最广泛的认同。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相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鉴于我们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六大文明。  (一)中华文明  所有学者都承认存在一个单一的独特的中国文明。在时间上,可能各有千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再往前追溯1000年。关于此文明形态,可能有多种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