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读写结合,总是从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地寻找和恰当地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关素材,让学生写作“有米下锅”。他在寻找和选择读写结合点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教学艺术。
一、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一个词语
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让学生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语是“饱经风霜”,其句子是:“他(车夫)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课文学完了,其他词语都教了,唯独把“饱经风霜”给漏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漏掉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神似乎也在说:“是啊,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只几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老师不禁为这位学生缓慢低沉的朗读所动容。这个写的训练设计得很巧妙,既检查了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引导学生练习了写人物外貌,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一组或几组关联词语
《白杨》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于老师对学生说:“造句对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即写一段话,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也许是位工人,也许是位大学生,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新疆,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别忘了,要用上这两组关联词语。”
一位学生是这样“造段”的:杨叔叔是个解放军战士。退伍的时候,他对首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哪儿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现在新疆正需要人,我请求领导批准我去新疆工作。”他到了新疆,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冲在前面,从不叫苦叫累。他年年被评为模范。这次,他把孩子带到新疆,就是希望孩子也能像他这样,扎根边疆,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美好。
在于老师的指点下,学生联系现实,顺利地完成了“造段”练习。把读写完全融为一体,这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
三、读写结合点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新型玻璃》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待学生弄明白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然后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于老师说:“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大约过了15分钟,学生们写好了。仅举一例,《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衷心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热情地为你效劳。”
这项练习设计得新颖,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了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写作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高度的创造性,把读和写的训练进行了有机结合、自然衔接。
四、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空白点
课文有简略而未写之处,我们姑且称之为“空白点”。《黄山奇石》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对“天狗望月”等奇石则一笔带过。于老师教这篇课文,等学生学习完了课文,他出示了“天狗望月”的大幅图片,让学生仿照作者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方法,描写“天狗望月”。眼前有图可看,书上有范例可仿,学生写起来易如反掌。下面是一位小学生写的一段话: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蹲着一只狗。它昂着头,翘着尾巴,竖起两只耳朵,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好像等着月亮婆婆给它送来好吃的东西。这就是黄山有名的“天狗望月”。这种写作训练,于老师称之为“补写”。所补写的内容是学生从读课文中可以想到的,或者教师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如图画等)提供给学生的,不能让学生“为无米之炊”。
五、读写结合点是故事情节的延伸
教《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续写”:陈赓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象,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一个小男孩是这样写的:
陈赓同志把小红军从马背上抱下来,慢慢地放下。他用手扒了个坑,用土把小红军埋了。然后,他又找来一些草,放在小红军的坟头上。陈赓摘下帽子,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小同志,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这时,太阳快落下去了,天空出现了一片红红的霞光。陈赓牵着那匹瘦马继续向前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续写”的好处: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二是能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蕴蓄的情感得以延续与强化;三是能使学生内化和运用从课文中所学到的语言。
除了上文列举的例子之外,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例子俯拾即是。诸如,根据学习的课文写一段对话、写一个场景,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他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不特别强调学生“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而是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一、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一个词语
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让学生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语是“饱经风霜”,其句子是:“他(车夫)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课文学完了,其他词语都教了,唯独把“饱经风霜”给漏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漏掉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神似乎也在说:“是啊,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只几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老师不禁为这位学生缓慢低沉的朗读所动容。这个写的训练设计得很巧妙,既检查了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引导学生练习了写人物外貌,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一组或几组关联词语
《白杨》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于老师对学生说:“造句对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即写一段话,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也许是位工人,也许是位大学生,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新疆,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别忘了,要用上这两组关联词语。”
一位学生是这样“造段”的:杨叔叔是个解放军战士。退伍的时候,他对首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哪儿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现在新疆正需要人,我请求领导批准我去新疆工作。”他到了新疆,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冲在前面,从不叫苦叫累。他年年被评为模范。这次,他把孩子带到新疆,就是希望孩子也能像他这样,扎根边疆,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美好。
在于老师的指点下,学生联系现实,顺利地完成了“造段”练习。把读写完全融为一体,这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
三、读写结合点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新型玻璃》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待学生弄明白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然后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于老师说:“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大约过了15分钟,学生们写好了。仅举一例,《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衷心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热情地为你效劳。”
这项练习设计得新颖,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了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写作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高度的创造性,把读和写的训练进行了有机结合、自然衔接。
四、读写结合点是文中的空白点
课文有简略而未写之处,我们姑且称之为“空白点”。《黄山奇石》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对“天狗望月”等奇石则一笔带过。于老师教这篇课文,等学生学习完了课文,他出示了“天狗望月”的大幅图片,让学生仿照作者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方法,描写“天狗望月”。眼前有图可看,书上有范例可仿,学生写起来易如反掌。下面是一位小学生写的一段话: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蹲着一只狗。它昂着头,翘着尾巴,竖起两只耳朵,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好像等着月亮婆婆给它送来好吃的东西。这就是黄山有名的“天狗望月”。这种写作训练,于老师称之为“补写”。所补写的内容是学生从读课文中可以想到的,或者教师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如图画等)提供给学生的,不能让学生“为无米之炊”。
五、读写结合点是故事情节的延伸
教《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续写”:陈赓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象,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一个小男孩是这样写的:
陈赓同志把小红军从马背上抱下来,慢慢地放下。他用手扒了个坑,用土把小红军埋了。然后,他又找来一些草,放在小红军的坟头上。陈赓摘下帽子,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小同志,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这时,太阳快落下去了,天空出现了一片红红的霞光。陈赓牵着那匹瘦马继续向前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续写”的好处: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二是能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蕴蓄的情感得以延续与强化;三是能使学生内化和运用从课文中所学到的语言。
除了上文列举的例子之外,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例子俯拾即是。诸如,根据学习的课文写一段对话、写一个场景,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他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不特别强调学生“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而是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