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虽然会留意到文本中虚词的使用,但分析起来往往没有实词具体,所以也只是略略提及,一般不会深入关注。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些虚词却体现着作者的精心措辞,很多文学家也常借助虚词抒发情感,增加作品厚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绝不可忽视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小配角”,它们可是有着实在的大作用。
虚词意义的理解要借助实词、句子或语境,因此对于小说中的虚词咀嚼实际是带动读者对整个句子或者虚词出现的语境进行理解。在小说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前的虚词进行分析,可以打开学生阅读、思考的切入口,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比如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的一段描写。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这段话是描写父亲的语言,但父亲并不是见到船长就说的,“终于”这个词迫使我们去搜寻父亲说这句话前的语言行为,因此要带领学生通过这段语言描写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必须将阅读范围扩大,再读前文: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
父亲的这句话说出来有个漫长的蓄势过程:先是谈到无关的话题,进而谈到自己搭乘的轮船,最后“终于”说到在船上卖牡蛎的于勒。此处可见菲利普也是颇有心计的人,可为何父亲要绕了大圈子再问最重要的问题?这就再迫使我们思考更大范围的背景,即大家一心期盼发财回家的富于勒和船上狼狈不堪的卖牡蛎的穷家伙很像,如果是真的,这意味着不堪设想的后果:上流社会的生活终成泡影,船长还有可能打发于勒跟他们回来,他们又将回到此前痛苦拮据的生活。“终于”一词蕴含着如此多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理解,菲利普想问但又怕被船长察觉用意的心理便暴露在读者面前。他害怕船长察觉他和于勒的关系,更不愿接受面前这个于勒,足见此时菲利普的颇有心计、虚伪无情。
这些虚词将读者的阅读、思考的范围扩大,使读者通过这些虚词去搜寻更多的文本信息,去理解人物的内心,剖析人物形象。
为了表达自己在小说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会刻意锤炼词语,很多虚词的使用上会留下读者解码作品的依据。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点,就会很容易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读出作品的厚度和深度。如语言大师鲁迅的《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短短的结尾,细细数来虚词比实词多。全篇文章作者都在围绕“看社戏”展开叙述,江南水乡一片乐土上健康热情的伙伴、淳朴和谐的生活无不让人留恋。故事的高潮是围绕看社戏产生的風波,月下航船的清畅自如,水乡月夜的甜美醉人;月夜归航的回味无穷,水乡蚕豆的清香诱人。再加上双喜、水生、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无私、好客,无不让“我”为之称道,作者在文中塑造的生活情境和人物形象实际是自己一种理想的寄托。结尾两个“再”字流露出“我”对那好豆、那好戏的喜爱与眷恋,尤其是第一个“再”前面的“实在”,有一种有意寻觅而不能得的遗憾,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愫拨动读者心弦,这遗憾之情中就透露着作者的情感以及在作品中隐藏的主题。
语言有自身的系统,作家会充分利用这个系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虚词就是很典型的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拆解这些虚词,情感、主题的把握就会容易很多。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体会语言形式的变化对内容、情感的影响是语文学科、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比虚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作品语言的准确,增强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台阶》)
这两句话在文章的开头部分,都在说自己家的台阶低,如果我们让学生来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说,首先应该会注意到第一句的“总”,这一个字体现自己家台阶低的感受一直萦绕在父亲心头,通过修高台阶提高自己地位的想法一直是父亲的生活目标。第一个句子是第三人称的转述,这一想法在“我们”看来是父亲内心深处一直挥之不去的。而第二个句子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述说,两个“又”表现父亲对台阶低时时念叨,而且要念叨给自己的儿子听,不但要自己修高台阶,而且要跟自己的儿子讲要改变自己家台阶低(地位低)的现状。通过这两句的比较分析,父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应该有了初步的印象。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分析相同或相似句式中的细微差别,并通过这些差别品析人物的不同形象以及作者寄寓其中的不同情感,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也就不难了。
一般来说,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情感可以作为串起小说的线索,我们常会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而有时一个简单的虚词也能串起一篇小说的脉络。如果我们将它们勾连起来,让潜伏的意脉显现出来,并作为小说教学的思路,达到教路、学路与文路相匹配的境界,那么小说教学的流程就更显流畅自然。最近听教研组《最后一课》的公开课,听课中笔者注意到了文中表示转折的一组句子。
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
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这些含转折词语的句子涵盖了小说中的三类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镇上的其他人。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最后一课”中充满了留恋和不舍,在等到失去才懂珍惜曾经拥有的珍贵以后,小弗郎士对曾经的表现是无尽的愧悔,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显现得高大,镇上其他人对祖国语言无比珍惜和依恋。三组人物都是用表示转折的“可是”“但是”的词语串联起来的,转折的前后进行对比,顺势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解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几个转折词语,串联起我们教学的思路。而这几个词语显然是作者在雕琢语言时“故意”留在小说中的隐形“密码”,透过这些语言密码,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很容易就出来了。
日常教学中,虚词常常因为过于平淡,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难以表达而被语文老师怠慢忽略。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虚词的潜在价值,以小见大,让虚词发挥“实在”的作用,分析虚词的表现形式,品味虚词的独特意蕴与特殊情感,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精神素养,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教育硕士。
一、细嚼虚词,分析人物形象
虚词意义的理解要借助实词、句子或语境,因此对于小说中的虚词咀嚼实际是带动读者对整个句子或者虚词出现的语境进行理解。在小说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前的虚词进行分析,可以打开学生阅读、思考的切入口,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比如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的一段描写。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这段话是描写父亲的语言,但父亲并不是见到船长就说的,“终于”这个词迫使我们去搜寻父亲说这句话前的语言行为,因此要带领学生通过这段语言描写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必须将阅读范围扩大,再读前文: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
父亲的这句话说出来有个漫长的蓄势过程:先是谈到无关的话题,进而谈到自己搭乘的轮船,最后“终于”说到在船上卖牡蛎的于勒。此处可见菲利普也是颇有心计的人,可为何父亲要绕了大圈子再问最重要的问题?这就再迫使我们思考更大范围的背景,即大家一心期盼发财回家的富于勒和船上狼狈不堪的卖牡蛎的穷家伙很像,如果是真的,这意味着不堪设想的后果:上流社会的生活终成泡影,船长还有可能打发于勒跟他们回来,他们又将回到此前痛苦拮据的生活。“终于”一词蕴含着如此多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理解,菲利普想问但又怕被船长察觉用意的心理便暴露在读者面前。他害怕船长察觉他和于勒的关系,更不愿接受面前这个于勒,足见此时菲利普的颇有心计、虚伪无情。
这些虚词将读者的阅读、思考的范围扩大,使读者通过这些虚词去搜寻更多的文本信息,去理解人物的内心,剖析人物形象。
二、品读虚词,挖掘作品主题
为了表达自己在小说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会刻意锤炼词语,很多虚词的使用上会留下读者解码作品的依据。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点,就会很容易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读出作品的厚度和深度。如语言大师鲁迅的《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短短的结尾,细细数来虚词比实词多。全篇文章作者都在围绕“看社戏”展开叙述,江南水乡一片乐土上健康热情的伙伴、淳朴和谐的生活无不让人留恋。故事的高潮是围绕看社戏产生的風波,月下航船的清畅自如,水乡月夜的甜美醉人;月夜归航的回味无穷,水乡蚕豆的清香诱人。再加上双喜、水生、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无私、好客,无不让“我”为之称道,作者在文中塑造的生活情境和人物形象实际是自己一种理想的寄托。结尾两个“再”字流露出“我”对那好豆、那好戏的喜爱与眷恋,尤其是第一个“再”前面的“实在”,有一种有意寻觅而不能得的遗憾,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愫拨动读者心弦,这遗憾之情中就透露着作者的情感以及在作品中隐藏的主题。
语言有自身的系统,作家会充分利用这个系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虚词就是很典型的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拆解这些虚词,情感、主题的把握就会容易很多。
三、对比虚词,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体会语言形式的变化对内容、情感的影响是语文学科、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比虚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作品语言的准确,增强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台阶》)
这两句话在文章的开头部分,都在说自己家的台阶低,如果我们让学生来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说,首先应该会注意到第一句的“总”,这一个字体现自己家台阶低的感受一直萦绕在父亲心头,通过修高台阶提高自己地位的想法一直是父亲的生活目标。第一个句子是第三人称的转述,这一想法在“我们”看来是父亲内心深处一直挥之不去的。而第二个句子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述说,两个“又”表现父亲对台阶低时时念叨,而且要念叨给自己的儿子听,不但要自己修高台阶,而且要跟自己的儿子讲要改变自己家台阶低(地位低)的现状。通过这两句的比较分析,父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应该有了初步的印象。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分析相同或相似句式中的细微差别,并通过这些差别品析人物的不同形象以及作者寄寓其中的不同情感,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也就不难了。
四、巧借虚词,暗埋课堂教学线索
一般来说,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情感可以作为串起小说的线索,我们常会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而有时一个简单的虚词也能串起一篇小说的脉络。如果我们将它们勾连起来,让潜伏的意脉显现出来,并作为小说教学的思路,达到教路、学路与文路相匹配的境界,那么小说教学的流程就更显流畅自然。最近听教研组《最后一课》的公开课,听课中笔者注意到了文中表示转折的一组句子。
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
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这些含转折词语的句子涵盖了小说中的三类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镇上的其他人。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最后一课”中充满了留恋和不舍,在等到失去才懂珍惜曾经拥有的珍贵以后,小弗郎士对曾经的表现是无尽的愧悔,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显现得高大,镇上其他人对祖国语言无比珍惜和依恋。三组人物都是用表示转折的“可是”“但是”的词语串联起来的,转折的前后进行对比,顺势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解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几个转折词语,串联起我们教学的思路。而这几个词语显然是作者在雕琢语言时“故意”留在小说中的隐形“密码”,透过这些语言密码,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很容易就出来了。
日常教学中,虚词常常因为过于平淡,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难以表达而被语文老师怠慢忽略。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虚词的潜在价值,以小见大,让虚词发挥“实在”的作用,分析虚词的表现形式,品味虚词的独特意蕴与特殊情感,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精神素养,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