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西方主流政治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最为完备的。系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潮产生于近代欧洲,但其思想渊源却可追溯到古希腊。自由主义思想在这里萌芽,但其时的自由主要是参与公共生活,自由的领域只限于公共服务而非私人空间。显然,自由主义在古希腊人这里是不成熟的。“自由主义”概念的明确提出始于19世纪,是对一个政治派别或政治运动的别称。19世纪30年代,英国辉格党执政时获“自由主义”称号,随后,自由党宣告成立,进行一系列自由主义改革,“自由主义”称号正式确定。
关键词:自由主义;形成;发展;影響
“自由”一词在英语中有两种翻译方式,freedom和liberty。具体而论,词典中将freedom解释为:①自由、独立自主;②(使用、行动等的)自由权;③免除、解脱。而将liberty解释为:①、自由、自由权;②自由活动于(或使用)某地的权利;③许可,准许。而英语中“自由主义”的单词形式只有一种,liberalism,词根明显取于liberty。那么,freedom和liberty的释义很接近,为什么不从freedom中取词根呢?freedom的词根来源于free,字典中将其解释为:①自由的,不受控制的;②随意的、不受约束的;③免费的;④随便的、放肆的;⑤游移的、自由的。显然,虽然都与“自由”有关,free所指的自由要比liberty宽泛的多:liberty作为一种“自由权”,与权力有关,无疑是有限度、受约束的自由,而free的自由则是“不受控制的”、“随意的”。因此,以liberalism命名的“自由主义”,其“自由”的要义显然也复杂的多。
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每一派都有各自的代表和主要理论。实际上,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的自由主义,在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早于其称号的确立。英国思想家洛克,作为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在他的著作《政府论》(下篇)和《论宗教的宽容》中第一次系统论证了自由主义。洛克因此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自由思想的始祖”。与时代背景相联系,该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的革命锋芒,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洛克提出并论证了理性是人自身的产物,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理智认识,使理性成为反封建的旗帜之一;他还在霍布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了自然权利、政治权利、法治和分权的主张,把人性看作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類规定的自然权利,不可剥夺,而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和个人权利。洛克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有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职能,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保护了财产私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打击了封建教会的体质以及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显然,洛克的思想主张重点在政治上,为自由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未来发展规划了方向,可谓开启了政治自由主义的阵地。受这种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17—18世纪的英国、法国以及刚刚经历独立战争的美国都相继走上资产阶级统治的道路。这也充分说明了此期自由主义具有浓烈的实用色彩,在英国传统经验论的影响下,缺乏严谨的理论逻辑体系。这应该是形成未来自由主义思想歧义及在当代出现多种形式的重要原因吧。
如果说17—18世纪是自由主义的形成期,那么,19世纪则是其发展期。自由主义从这里走向辉煌和完善,成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思想典型,确立和发展了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前期不同,该期自由主义将争取经济自由(即财产自由、经营自由)为重点,认为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没有支配财产的自由也就是没有创造财产的自由;财产占有的权利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作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和人类文明的基石,具有超法律的特质。此期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等人,竭力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不干涉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赋予个人以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斯密因此成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开拓人。
与斯密不同,边沁提出国家的目的是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在其《政府片论》中说,“社会的利益是什么——它不过是组成社会的某些成员的利益的总和。”边沁在该书中提出功利理论,以论证个人自由,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权利。因此被恩格斯指斥为“文明的利己主义”。
被誉为19世纪英国不列颠民族精神象征的约翰·密尔,综合了功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实证主义和民主主义等多种不和谐的理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密尔淡化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突出了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将自由扩大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赞同国家放任主义,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是,他又进一步指出,放任主义基本原则的实施并不是毫无限度的。他创造性的提出社会自由,强调从社会的束缚中得到自由,即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人自由划出一个范围。我觉得,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密尔的这种观点其实是折中主义的,意在调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其最终目的还是稳定资产阶级统治。这样,历经了政治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开始转向社会。
需要指出的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学术界一般把自由主义分为古典(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阶段,也可称为两种形式。综上所论,可以看出,古典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对私人领域、个人权利的保护,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自由主义发展到现代时期,则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此期,英、法、美、德等国开始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工人与资本家间的阶级矛盾升华。于是,一种适合并指导现实发展的新思想的提出迫在眉睫。自由主义因时而动,又有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朝着两个不同的向度演进的。其一是以斯宾塞为代表,倡导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无限制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以迎合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这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强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很多理论家因此批判斯宾塞的这种观点,包括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其充满了“强权意志”和“统治欲”。而我觉得,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出发,斯宾塞的思想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他的本意是促进社会发展,只是过于偏激,不符合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人道主义。其二以被称为是“20世纪的自由主义的真正祖先”的格林为代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限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劳动者、中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以一定保护,以缓和阶级矛盾。显然,这一观点更接近人道主义。格林主张自由不仅仅是没有约束、为所欲为,更不是剥夺别人的同等权利,而应在不违背“公共福利”的前提下去追求个人自由,且这种自由的赢得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庇护。另一代表人物霍布豪斯也主张通过国家的有限干预来振兴自由主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自由主义的阐述,已不是将个人意志列为重点,而是将重心放在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上。这一方向的思想实用功效很明显:美国政治家威尔逊1912年竞选总统时据此提出了“新自由”纲领;罗斯福“新政”也滥觞于此。 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对立、对“极权主义”的研究、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对民主的关注、经济危机带来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福利国家政策的失败,使得自由主义已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西方社会的根本矛盾和问题,一度衰落。
20世纪50年代,政治哲学家J·罗尔斯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完整而详尽地阐释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正义论》集其思想之大成。自由主义自此步入发展的巅峰,影响空前扩大,成为西方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准则。
显然,与传统自由主义相比,现代自由主义虽然也将其根本价值定位于真正實现个人的自由,但更强调在一个公共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这种选择,将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公民权利不仅仅体现在生命、自由和财产上,范围与内容都不断扩大;重视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强调国家的积极作用;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取代了功利主义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能总结出自由主义的一些主要理论观点:自由,这点毋庸置疑;政府与法治,政府在保障自由上,既有义务也有权利,从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家们的观点中尤能看出这一点;平等,自由的前提。邵鹏《西方政治思潮》及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都将自由主义的理论要点概括为四条:自由至上说;有限政府論;多元与宽容;平等与正义。
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秉承的观点之一就是,自由不是无限度无条件的,至少自由的行使不应干涉其他人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定层面上,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既然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又是有限度的,那么,对自由能够施加多大程度的限制才是合理且合法的呢?为了无上的自由而限制自由,是否会陷入悖论的怪圈呢?相信这个问题很多理论批评家都提出过,可是老生常谈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在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大概没有比自由主义更显得带有歧义和引起争议的了。”也许,在争议中前进的自由主义,才更能经得起时间的冲洗,历久弥新,历时弥珍。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75.
[2]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6.
[3]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
关键词:自由主义;形成;发展;影響
“自由”一词在英语中有两种翻译方式,freedom和liberty。具体而论,词典中将freedom解释为:①自由、独立自主;②(使用、行动等的)自由权;③免除、解脱。而将liberty解释为:①、自由、自由权;②自由活动于(或使用)某地的权利;③许可,准许。而英语中“自由主义”的单词形式只有一种,liberalism,词根明显取于liberty。那么,freedom和liberty的释义很接近,为什么不从freedom中取词根呢?freedom的词根来源于free,字典中将其解释为:①自由的,不受控制的;②随意的、不受约束的;③免费的;④随便的、放肆的;⑤游移的、自由的。显然,虽然都与“自由”有关,free所指的自由要比liberty宽泛的多:liberty作为一种“自由权”,与权力有关,无疑是有限度、受约束的自由,而free的自由则是“不受控制的”、“随意的”。因此,以liberalism命名的“自由主义”,其“自由”的要义显然也复杂的多。
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每一派都有各自的代表和主要理论。实际上,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的自由主义,在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早于其称号的确立。英国思想家洛克,作为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在他的著作《政府论》(下篇)和《论宗教的宽容》中第一次系统论证了自由主义。洛克因此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自由思想的始祖”。与时代背景相联系,该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的革命锋芒,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洛克提出并论证了理性是人自身的产物,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理智认识,使理性成为反封建的旗帜之一;他还在霍布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了自然权利、政治权利、法治和分权的主张,把人性看作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類规定的自然权利,不可剥夺,而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和个人权利。洛克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有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职能,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保护了财产私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打击了封建教会的体质以及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显然,洛克的思想主张重点在政治上,为自由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未来发展规划了方向,可谓开启了政治自由主义的阵地。受这种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17—18世纪的英国、法国以及刚刚经历独立战争的美国都相继走上资产阶级统治的道路。这也充分说明了此期自由主义具有浓烈的实用色彩,在英国传统经验论的影响下,缺乏严谨的理论逻辑体系。这应该是形成未来自由主义思想歧义及在当代出现多种形式的重要原因吧。
如果说17—18世纪是自由主义的形成期,那么,19世纪则是其发展期。自由主义从这里走向辉煌和完善,成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思想典型,确立和发展了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前期不同,该期自由主义将争取经济自由(即财产自由、经营自由)为重点,认为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没有支配财产的自由也就是没有创造财产的自由;财产占有的权利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作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和人类文明的基石,具有超法律的特质。此期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等人,竭力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不干涉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赋予个人以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斯密因此成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开拓人。
与斯密不同,边沁提出国家的目的是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在其《政府片论》中说,“社会的利益是什么——它不过是组成社会的某些成员的利益的总和。”边沁在该书中提出功利理论,以论证个人自由,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权利。因此被恩格斯指斥为“文明的利己主义”。
被誉为19世纪英国不列颠民族精神象征的约翰·密尔,综合了功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实证主义和民主主义等多种不和谐的理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密尔淡化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突出了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将自由扩大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赞同国家放任主义,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是,他又进一步指出,放任主义基本原则的实施并不是毫无限度的。他创造性的提出社会自由,强调从社会的束缚中得到自由,即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人自由划出一个范围。我觉得,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密尔的这种观点其实是折中主义的,意在调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其最终目的还是稳定资产阶级统治。这样,历经了政治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开始转向社会。
需要指出的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学术界一般把自由主义分为古典(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阶段,也可称为两种形式。综上所论,可以看出,古典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对私人领域、个人权利的保护,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自由主义发展到现代时期,则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此期,英、法、美、德等国开始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工人与资本家间的阶级矛盾升华。于是,一种适合并指导现实发展的新思想的提出迫在眉睫。自由主义因时而动,又有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朝着两个不同的向度演进的。其一是以斯宾塞为代表,倡导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无限制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以迎合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这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强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很多理论家因此批判斯宾塞的这种观点,包括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其充满了“强权意志”和“统治欲”。而我觉得,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出发,斯宾塞的思想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他的本意是促进社会发展,只是过于偏激,不符合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人道主义。其二以被称为是“20世纪的自由主义的真正祖先”的格林为代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限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劳动者、中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以一定保护,以缓和阶级矛盾。显然,这一观点更接近人道主义。格林主张自由不仅仅是没有约束、为所欲为,更不是剥夺别人的同等权利,而应在不违背“公共福利”的前提下去追求个人自由,且这种自由的赢得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庇护。另一代表人物霍布豪斯也主张通过国家的有限干预来振兴自由主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自由主义的阐述,已不是将个人意志列为重点,而是将重心放在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上。这一方向的思想实用功效很明显:美国政治家威尔逊1912年竞选总统时据此提出了“新自由”纲领;罗斯福“新政”也滥觞于此。 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对立、对“极权主义”的研究、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对民主的关注、经济危机带来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福利国家政策的失败,使得自由主义已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西方社会的根本矛盾和问题,一度衰落。
20世纪50年代,政治哲学家J·罗尔斯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完整而详尽地阐释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正义论》集其思想之大成。自由主义自此步入发展的巅峰,影响空前扩大,成为西方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准则。
显然,与传统自由主义相比,现代自由主义虽然也将其根本价值定位于真正實现个人的自由,但更强调在一个公共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这种选择,将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公民权利不仅仅体现在生命、自由和财产上,范围与内容都不断扩大;重视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强调国家的积极作用;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取代了功利主义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能总结出自由主义的一些主要理论观点:自由,这点毋庸置疑;政府与法治,政府在保障自由上,既有义务也有权利,从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家们的观点中尤能看出这一点;平等,自由的前提。邵鹏《西方政治思潮》及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都将自由主义的理论要点概括为四条:自由至上说;有限政府論;多元与宽容;平等与正义。
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秉承的观点之一就是,自由不是无限度无条件的,至少自由的行使不应干涉其他人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定层面上,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既然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又是有限度的,那么,对自由能够施加多大程度的限制才是合理且合法的呢?为了无上的自由而限制自由,是否会陷入悖论的怪圈呢?相信这个问题很多理论批评家都提出过,可是老生常谈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在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大概没有比自由主义更显得带有歧义和引起争议的了。”也许,在争议中前进的自由主义,才更能经得起时间的冲洗,历久弥新,历时弥珍。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75.
[2]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6.
[3]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