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伏跗室和它的主人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市2009年8月推出了城市形象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藏书楼天一阁几乎家喻户晓,但就在离天一阁不远的伏跗室藏书楼却鲜为人知了。这里的藏书,曾经卷帙浩繁,价值非凡。
  
  走进伏跗室
  今年夏秋之间,我两次探访了位于宁波市孝闻街91号的伏跗室。黑色铁门上有一对大门环。门的上方镂有精细的砖雕。从大门进内有一天井,一棵大橘树干粗叶茂,结着果实。门房老人告诉我,它被称为代代橘,已有80多年了。右侧临窗棂的一丛芭蕉,叶子硕大,翠绿欲滴,给庭院增添了几许古雅的韵味。橘树四周摆满了棕竹、苏铁等嘉木花卉盆栽,显得满目清翠。
  伏跗室为五开间两弄三厢房的木结构楼房,坐西朝东,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古朴精致,保存完好。藏书楼伏跗室之名,出自东汉辞赋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狡兔跧伏于柎(跗)侧”之句。“柎”与“跗”相通;跧,通蜷;跗,脚背也,意为不求闻达,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像狡兔般蜷缩其身,伏于陋室,修得硕果。
  伏跗室的主人就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冯孟颛先生。
  过天井,便是“冯孟颛先生纪念室”。阶前是一副包柱的楹联,上写“有满屋藏书古为今用;是当代宿儒人以文传”,为冯先生好友、书坛大师沙孟海先生亲书。过台阶便来到正厅,又有一副楹联“集乡邦遗著充栋汗牛真事业;承庠序余风传知解惑古先生”,为甬上知名学者郑玉浦先生撰写并手书。正厅中堂名“树德堂”,匾下挂冯先生像,左右各一联。正厅两侧房辟为“冯孟颛先生生平事迹陈列”,两间房内陈列着冯孟颛先生的多幅图照及古籍批注件、信件原件、藏书箱等实物,展示了冯先生不同凡响的生平事迹。厢房之中亦极具书卷气,有姜宸英、米芾、刘墉所书楹联及甬上名家字画。
  
  伏跗室的主人
  冯先生平生为人低调,嗜书如命,收书藏书写书,埋头做学问。与他交往的马衡、郑振铎、沙孟海、赵万里、谢国桢、夏承焘等人多是学富五车的学者或藏书家,有的居住宁波,有的居于杭、沪、京等地,朋友见面或书札往来,统称他为“冯先生”,这也符合“伏跗”的本意。
  冯孟颛名贞群,字孟颛,号伏跗居士,慈溪(今宁波慈城)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农历九月廿三,卒于1962年3月31日,终年76岁。冯先生祖父冯溪桥以办松江府娄县盐务起家,后迁居宁波。先生一生坎坷,8岁丧父,靠寡母和祖父抚养成人,17岁考取秀才,19岁祖父去世,承祖父遗业,管理钱务,但做生意并非其志向。先生老年丧子,家业承袭和孙辈教育均由他操持。辛亥革命后,他任宁波军政分府参议员。1932年至1941年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解放后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宁波市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冯先生为人正直,性格内向,喜欢读书,更喜欢收藏古籍。其父冯鸿薰为清朝贡生,留下2000册书籍,冯孟颛很快读遍,逐渐自己开始收书,用以研读。
  1941年4月,宁波沦陷。四明大地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许多人士和社会名流逃往他乡避难。冯先生一家老小也到他秘书施少素位于黄古林的乡下老家避难。只有冯孟颛和夫人陈梅云没有走,亲友们劝他们暂避,可满楼的古籍他怎么能够丢下不管呢?他要与书籍共存亡。
  日寇窥探中国的典籍由来已久。日军攻占宁波后,首先派一个中队的兵力冲入天一阁,欲实施抢劫,无奈书去楼空,计划未能得逞。伏跗室的大门关得严严的,冯先生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有一招可以试试。他找来多尊佛像,供奉在书楼的每个角落。他想:日本人不是声称信佛吗,佛祖面前他们还敢胡来?
  很快,“咣咣咣”的敲门声终于响了。冯先生镇定自若,慢慢地拉开门闩。气势汹汹的日本宪兵队头目冲进来,看到眼前烟雾缭绕,供奉着佛像,庄严神圣,果然未敢造次,停了一会儿,撤走了。满楼古籍就这样逃过一劫。
  可日本人和汉奸的纠缠并没有停止,日本特务芝原平三郎了解到冯孟颛的身份和影响后,带领三四个宪兵闯入伏跗室,持枪威逼冯先生出面组织宁波维持会。冯先生以年迈多病加以拒绝。后来汉奸邀请他出席伪文化座谈会,也被他当场拒绝。敌人无耻地捏造事实,第二天公然登报发表冯孟颛出席文化座谈会的新闻。冯先生闻讯气愤之极,立刻向报馆声明,要求更正,表现出正气凛然的民族气节。
  在《伏跗室记》中,冯先生表露心志:“岛寇陷鄞,初以威胁,继以利诱,终用反间,日人数迫贞群出主政局。念硕果仅存之身,白刃可蹈,饥饿可忍,逆则不敢附也。”
  
  收藏古籍与考校著述
  冯孟颛在古典文学、文献学、目录版本学方面造诣颇深,精于考据,有鉴别古籍的好眼力。特别是对宋元椠本、明清刻本,以及手本抄本均有研究。哪些本子序跋缺失,哪些为后人填补,哪里有谬误,经他翻阅,立时能辨真伪。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科举废,新学兴。许多藏家生计难以维持,便变卖书籍,有的甚至论斤出售,用以养家糊口。
  冯孟颛尽自己的财力,边鉴别,边收进。从赵氏“种芸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文则楼”等著名的藏书楼都进过书籍,许多是十分珍贵的版本。正统的性格,也多少影响到冯先生的收藏,他对经、史、子、集类典籍特别感兴趣,抢救了大批珍贵古籍。
  伏跗室藏善本300多种,其中宋刻本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16册,为海内珍本。此外还有元刻本赵汸《春秋属辞》8册和郭茂倩《乐府诗集》,明刻本刘长卿《刘随州诗集》,清黄宗羲《留书》、史荣《李长吉诗注》、全祖望《鲒埼亭诗集》、谢山眉批抄本1册,清姚燮《姚复庄诗文稿》抄本3册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善本。
  为了修补古籍,冯孟颛家里雇有几名补书匠。古籍整理好后,分类整理装箱。书箱越排越多,伏跗室的房间显得越来越窄,有的地方拿书箱当起了隔墙。现在,在伏跗室陈列的书箱仅是冯先生大量书箱中几只而已。从清末到上世纪60年代,他前后收书达60多年,终达10余万卷,其中以前30年数量为多。
  冯先生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收藏,他还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冯先生选择的是一条保护、读书和著述的路子。
  冯先生一生勤奋治学,积文稿达17册。几十年间,他编纂出《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4册10卷、与马涯民合编《鄞县通志·文献志》。协助张寿镛编辑《四明丛书》。此外他还编有《伏跗室书目》6册、《续记刻贴目》4卷、《汉字简化溯源表》1卷、《钱忠介公肃乐年谱》1卷、《续编附录》2卷、《鄞城古甓录》1卷、《晏子春秋集注》8卷、续订唐元集《篋中集》1卷等。
  
  对天一阁的贡献
  1933年9月,一场强台风刮倒了天一阁的东墙,部分图书受损,藏书楼危在旦夕。此时范氏后裔已无力来维护,延续了几百年的藏书楼将毁于一旦。危机牵动着宁波的上上下下,也牵动着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作为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的冯孟颛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决定由文献委员会组织重修天一阁。在征得范氏族人的同意后,成立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冯先生主持日常工作。经费一部分由鄞县县府解决,一部分向社会募捐,共募到经费1.4万余元。
  工程进行一年半时间,修复了倒塌的东墙、整修了书楼前后假山、建起兰亭,还从宁波府学处迁来尊经阁,移来各地明清及民国的石碑90余方,建起明州碑林。
  而此时的天一阁经历了战争、偷盗、台风等各种劫难,书籍又遭虫蛀、霉变等灾害,受损严重。经历太多风雨的天一阁,早已今非昔比,藏书的家底也已含糊不清,藏书楼太需要一部新书目了。
  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商定:1936年8月16日开始编目,由冯孟颛任主编,范吉卿、范若鹏协助。
  从伏跗室到天一阁,身著长衫的冯先生每天花六个铜板,包辆黄包车,按时赶往天一阁。他缓步登楼,轻开书橱,一卷卷地翻阅这些从范钦老先生起,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问家才有幸动过的古籍。每阅一卷,他都小心翼翼地甄别考据半天,然后再合上小心地放回。秘书施少素在一旁认真地记录,唯恐漏掉一个字。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冯先生每天往返于两座藏书楼之间,不要报酬,一干就是174天,最终拿出书目初稿。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犯我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常有敌机从伏跗室上空掠过,开始是侦查,后来便轰炸。别人都躲出去了,而冯先生决心与藏书共存亡。为更好地保护藏书,他请来工程师,特意在伏跗室的天井中修建一处防空洞。洞并不大,在树木掩映下,隐蔽效果明显。如今,天井的树木丛中,还保留着这个防空洞。
  天一阁的书目还只是个初稿,校对核准工作还是繁重,特别是虫蛀、鼠啮难以辨认的,还需要补齐批注。书房距防空洞仅几步之遥,遇到敌机轰炸,冯先生就带着资料,躲到防空洞里校对。整个藏书编目就是在敌机轰炸宁波那段时间里,一会儿书房,一会儿防空洞地转来移去校完的,耗时一年半时间。《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20册,简目正稿五卷,外加附录五卷,共历时三年完成。
  1939年4月7日,天一阁尊经阁里召开了一次不寻常的会议,会上决定为防日寇抢掠,天一阁藏书转移至浙江龙泉异地秘藏。转移天一阁藏书,成为建阁370年来的首次,也是天一阁442年历史中唯一一次藏书出阁。书籍转移后,吉凶未卜,冯先生也和范家人一样,茶饭无味,忧心忡忡。书籍在龙泉秘藏8年,最后得以安全返回。
  冯先生在收书过程中,得到天一阁早年散出的明刻本、抄本十余种,足以为自己的收藏增辉。作为藏书家,能得到珍贵的古籍固然是高兴的事,但冯先生并没有多考虑,他以一个文人应有的品格和襟怀决定:天一阁的流散古籍不能归入伏跗室的藏书之列。他修补齐整后,悉数赠送归阁。
  
  捐献十余万卷古籍和伏跗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第一任文物局局长同时也是冯孟颛多年好友的郑振铎曾向冯孟颛表示,国家可以支付20万元收购伏跗室全部藏书。20万元在当时可以算是巨款了。听到这话,冯先生笑笑,婉言谢绝了。他要把书籍留在家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对伏跗室书籍的去留问题考虑得更多了。据冯先生的孙女冯叔同回忆,1962年早春,76岁的冯孟颛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问家人:这一屋子的书是留给你们呢?还是捐给国家?家人不约而同地说:这是您的书,都听您的。冯孟颛思索片刻决定:捐给国家吧。我是宁波人,就捐给天一阁吧!
  1962年3月31日,冯孟颛病故。按照先生遗愿,夫人陈梅云和女儿冯柔宜、孙子、孙女,经过讨论后决定,将全部10余万卷藏书,以及文物、金石、文稿,连同藏书楼一道全部捐献给国家。
  身处悲痛之中的冯家老小,一边处理后事,一边办理捐赠事宜。4月6日,在伏跗室中堂举行了庄重的捐赠仪式,社会各界代表及冯先生的亲朋好友到场,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向政府献书献房,市领导向他们颁发了奖金和奖状。政府还同时决定:保留伏跗室,常年对外开放。
  冯氏家族对政府颁发的1万元奖金不肯接受,理由是捐献就不能拿钱。后经多方做工作,家属同意把它作为“伏跗室”的维修与服务基金。
  掌声响过,伏跗室大门的钥匙移交到政府管理者手中。10余万卷古籍整整装满260多箱,连同藏书楼一道,捐献给社会和人民。
  天一阁藏书现存古籍30余万卷,对捐赠的冯先生来讲,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冯孟颛先生为天一阁藏书的保护与继承,为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与世共存的人生价值。
  2008年10月15日~24日,天一阁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展览——“冯孟颛捐赠文物精品展”,共展出宋、元、明、清版古籍、碑帖、刻板50余件。这是冯孟颛先生捐赠10余万卷古籍、文物、碑帖和一座藏书楼46年后,所捐文物首次在天一阁大规模与观众见面。这是对一位离世近半个世纪的藏书大家最好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在续写冯先生与天一阁深长的情缘。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目前小水电开发已具一定规模,全国电气化县的分批建设更给小水电的发展创下有利的条件,不少电气化县自成独立电网,成为地方工业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能源。
国内统一刊号:CN62-1002/D邮发代号:54-92单价:12.00元年价:72.00元《甘肃理论学刊》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l)扩展版
摘要: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承担着人类终身学习教育使命的图书馆员,其自身是否有能力整合图书馆资源,重建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为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思考设计一个可以为之奋斗奉献的未来远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员 专业 敬业 科学发展    今天最尖端的知识,明天可能就变成常识。在这个脑力资源最有价值的时代,在这个知识信息迅速变化的时代,在这个科学发展决定未来的时代,在这个充满生
大量的校外读者不断涌向高校图书馆获取新知和信息资源,这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校外读者的管理和服务,就本馆接待校外读者以来的经验和
李萍,女,生于1965年10月,湖南省衡阳市人,哲学博士、东京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管理伦理、中日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公民伦理等。目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报告HIV/AIDS中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情况,为制定更加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工作思路。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发现方式以
目的分析唐山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该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应用Excel数据库,经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极大地调动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相应地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文章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需求着眼,
一、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对图书馆的客观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
目的了解南通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样品使用磁珠法提取核酸,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核酸进行检测、分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