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共同重要致病机制,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等通过不同途径参与IR和NAFLD的发生和发展[1]。
【机 构】
:
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共同重要致病机制,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等通过不同途径参与IR和NAFLD的发生和发展[1]。
其他文献
在过去几年中,炎症性肠病(IBD)病理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①遗传易感性;②屏障功能;③肠道菌群;④天然免疫;⑤适应性免疫。
直肠癌常通过血管和淋巴管转移,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而肿瘤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必要前提.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是检测肿瘤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Ⅱ、Ⅲ期直肠癌组织中MVD和I,VD值,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探讨MVD和LVD与Ⅱ、Ⅲ期直肠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患者男,41岁,因上腹胀伴恶心、呕吐10余年,加重10 d于2008年3月1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多于进食数小时后出现,呕吐大量含胆汁胃内容物后腹胀可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予特殊治疗.近10 d来患者腹胀、腹痛明显,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数天1次,尿量少。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全身性急性炎性反应综合征,15%~22%的AP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AP).SAP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并继发纤溶亢进.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映体内纤溶功能.有研究认为,血清三酰甘油水平(TG)>5.65 mmol/L可促发AP病情恶化,引起胰腺微循环障碍[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
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消化道出血少见,现总结我院2例血管发育异常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
患者男,28岁,因反复腹泻伴消瘦4个月入院.患者每天解黄色糊状便2~5次,纳差、乏力、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体重下降15 kg。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病理过程依次为单纯性脂肪肝及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免疫反应损害等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
目的 研究Barrett食管(BE)组织中Wnt及Notch信号途径关键分子Tcf4、Cdx2、Hes1、Mathl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定41例BE组织(肠化生18例、非肠化生3例)及其相应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Tcf4、Cdx2、Hes1、Math1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其mRNA水平的表达.用△△CT法对结果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测定荧光信号显著增长时的循环次数(CT值
对于骑行来说,2020年是美好的一年。疫情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一是封城让英国人拥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来重拾过去的爱好。事实上,英国83%的人表示,人们终于有更多的时间骑上自行车,重新找回骑行的简单乐趣。但是,骑行的流行是否只是人们一时的狂热,2021年是否依旧能够保持这股浪潮呢? 骑行热潮将继续保持 令人惊奇的是,2020年英国有72%的人积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活跃。在人们挣扎于孤立封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