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土地低效利用、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为例,从集约的角度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掌握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对加快栖霞区乃至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有效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3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17- 02
1 引 言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挥的规模效应及集聚效应,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开发区在带来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巨量的土地浪费、开发资金沉淀等社会生态问题。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开发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否,直接与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有效性挂钩。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要方面。客观认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从集约的角度来研究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否有效,对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和产业活动的空间重构
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进程,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所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目前大多数的开发区位于所依托的城市的郊区,通过开发建设,并利用母城的扩散效应,成为原来城区功能的延伸和补充,形成新城区或卫星城市。此外,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能够推动区域产业活动的空间结构调整,很多区域通过合理规划开发区用地功能,把具有相关性的生产活动进行空间上的集中配置和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同时也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和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有效性
开发区土地利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周边的经济社会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协调一致,形成开发区土地利用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步开发、协作配套机制。这样能更有效利用开发区内部与区际之间的基础设施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社会服务用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用地,从而达到土地利用集约化,也使得开发区用地能够在地域空间上发挥更有效地辐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开发区建设的中后期,其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效应将更加突出。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栖霞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全区总面积约376.09平方千米,是以港口运输、石油化工、生态农业、风景名胜为主要职能的现代化江滨新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39亿元,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 38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 898元。栖霞区农业基础雄厚,是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栖霞区区内有部、省、市属工矿企业130多家,形成医药电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和石油化工四大支柱行业。
3.2 栖霞开发区现状
1992年建立的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地处南京市东部沿江地区,并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仅20千米,基于外贸港口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开发区迅速发展成为南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发挥了明显的先行示范带动作用。
4 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性分析
4.1 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根据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2006年度)”(试行)规定的要求,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共14项具体评价指标综合反映。
其中,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3方面。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充分化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化的一大重要因素,开发区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和土地建成率是反映土地利用充分化的量度指标。在沿江大开发战略指导下,栖霞开发区大力加强产业园区及商业副中心的建设,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带来极高的土地综合产出率,地均GDP产出从1996年的2.60 ×104 万元/公顷提高到2006年的11.42 ×104 万元/公顷。资料显示,2011年栖霞开发区土地开发率在80%以上,已供应土地能保证90%以上的建成率。
4.2 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栖霞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但在土地利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开发区发展规划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与区域发展规划不协调,而且一些地方存在编制总规而没有详规的情况,造成规划随意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严重浪费闲置的问题。
(2)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虽然栖霞开发区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能起到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还比较少,产业用地投入产出结构也存在功能定位不突出、企业效益不佳等问题。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注重引进,忽视创新。栖霞开发区多注重项目数量,忽视质量,从而导致一些项目研发机构和总部经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可持续性。
5 推进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1)从自身条件和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开发区的建设和培育特色区域经济,科学制订与完善开发区各类发展规划,确保土地高效利用。
(2)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约用地,尤其注重目前制约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有效整合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加大土地利用规划监管力度,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使用地模式从粗放外延擴张转向集约化内涵挖潜,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
(4)建立多层次的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考核评价开发区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用地单位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强化土地配置的市场机制,灵活运用土地价格、税收两种经济杠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平,陆大道.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及协同机制分析[J].资源科
学,2002,24(5):32-38.
[2]姚沈欣.宏观调控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
大学,2008.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有效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3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17- 02
1 引 言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挥的规模效应及集聚效应,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开发区在带来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巨量的土地浪费、开发资金沉淀等社会生态问题。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开发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否,直接与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有效性挂钩。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要方面。客观认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从集约的角度来研究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否有效,对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和产业活动的空间重构
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进程,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所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目前大多数的开发区位于所依托的城市的郊区,通过开发建设,并利用母城的扩散效应,成为原来城区功能的延伸和补充,形成新城区或卫星城市。此外,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能够推动区域产业活动的空间结构调整,很多区域通过合理规划开发区用地功能,把具有相关性的生产活动进行空间上的集中配置和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同时也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和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有效性
开发区土地利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周边的经济社会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协调一致,形成开发区土地利用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步开发、协作配套机制。这样能更有效利用开发区内部与区际之间的基础设施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社会服务用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用地,从而达到土地利用集约化,也使得开发区用地能够在地域空间上发挥更有效地辐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开发区建设的中后期,其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效应将更加突出。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栖霞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全区总面积约376.09平方千米,是以港口运输、石油化工、生态农业、风景名胜为主要职能的现代化江滨新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39亿元,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 38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 898元。栖霞区农业基础雄厚,是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栖霞区区内有部、省、市属工矿企业130多家,形成医药电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和石油化工四大支柱行业。
3.2 栖霞开发区现状
1992年建立的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地处南京市东部沿江地区,并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仅20千米,基于外贸港口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开发区迅速发展成为南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发挥了明显的先行示范带动作用。
4 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性分析
4.1 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根据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2006年度)”(试行)规定的要求,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共14项具体评价指标综合反映。
其中,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3方面。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充分化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化的一大重要因素,开发区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和土地建成率是反映土地利用充分化的量度指标。在沿江大开发战略指导下,栖霞开发区大力加强产业园区及商业副中心的建设,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带来极高的土地综合产出率,地均GDP产出从1996年的2.60 ×104 万元/公顷提高到2006年的11.42 ×104 万元/公顷。资料显示,2011年栖霞开发区土地开发率在80%以上,已供应土地能保证90%以上的建成率。
4.2 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栖霞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但在土地利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开发区发展规划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与区域发展规划不协调,而且一些地方存在编制总规而没有详规的情况,造成规划随意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严重浪费闲置的问题。
(2)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虽然栖霞开发区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能起到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还比较少,产业用地投入产出结构也存在功能定位不突出、企业效益不佳等问题。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注重引进,忽视创新。栖霞开发区多注重项目数量,忽视质量,从而导致一些项目研发机构和总部经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可持续性。
5 推进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1)从自身条件和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开发区的建设和培育特色区域经济,科学制订与完善开发区各类发展规划,确保土地高效利用。
(2)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约用地,尤其注重目前制约栖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有效整合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加大土地利用规划监管力度,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使用地模式从粗放外延擴张转向集约化内涵挖潜,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
(4)建立多层次的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考核评价开发区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用地单位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强化土地配置的市场机制,灵活运用土地价格、税收两种经济杠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平,陆大道.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及协同机制分析[J].资源科
学,2002,24(5):32-38.
[2]姚沈欣.宏观调控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
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