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今历史剧的热播谈历史教学的创新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现代青少年对历史知识获取的途径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历史剧。由此可见,历史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他们有时是以历史剧里的内容和情景来判断和认识真实历史的。影视作品里含的历史知识极少,即使有,还多半是从野史、传说、笔记中来的,有的甚至就是胡编乱造的,这无疑会影响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调查显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已成为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第二课堂”,仅次于历史教科书和教师。一直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历史剧对历史知识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谬误较多受到了众多历史学者的质疑。有的历史剧对史实无理“加工”甚至歪曲,对公众造成了误导,由此引发的争议不绝于耳。
  中国现代的一些历史剧除了真实性需要改善以外,在可观性上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而是被“誉为”乏味。而且现有的历史剧绝大部分是以皇权、宫廷、贵族、地主阶级作为题材的,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进行歌功颂德,这就在无形中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维护其统治利益,宣扬了野心家、阴谋政治家的成功,充斥着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而这些本应在时间洪流中被遗忘的封建权谋思想却不断地在我们眼前回放,怎能让青少年不受影响?在这些仅是成功者和皇族的历史中,那些代表正义、真善美和民族良心的失败者们,便从历史中隐去了,随之消失的当然还有不可估量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除了这些错误的历史信息外,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应该是一种态度和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上的影响,这包括了一些封建礼教思想、权谋主义和不正确的态度与认识。
  在此情况下,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纽带的历史教育,在反映历史真相和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与历史剧的热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教学课程却备受冷落。历史剧的热播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突出了情节而淡化了制度,让人觉得枯燥的历史有了吸引人的“卖点”。教科书重视历史事实,却过于呆板;历史剧相对灵活,但在史实真实性上却有很多欠缺。由于近年来人们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以及历史学研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具体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历史教材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先进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第三,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特别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这种历史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的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在课程目标上,所关注的仍是知识目标,教学大纲所呈现的教学目的仍是详尽而具体的知识目标,而在能力培养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缺少针对性强的行为目标和可操作的具体指向。
  第五,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第六,课程评价仍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
  因此,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青少年通过历史课程学习了解历史真相,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这是历史教学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尊重科学、服从真理的前提下,及时实现观念更新,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勇于创新。
  创新,已成为时下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些试图创新者走入了一些误区:一是脱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二是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而让活动取代教学,表面看来很是花哨、热闹,实则让学生无所收获或少有收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三是以“电灌”代替“口灌”,仅仅停留在历史教学的表面;四是课堂上扔下几个问题,不加引导与指点,让学生争争吵吵,留下认知上的空洞或缺陷还以为这就是创新。
  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历史教学的创新应该是贯穿教师创新意识与求实作风,精心筹划、设计与操作,确有成效的。因此,历史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第一,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历史教学,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实际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充分利用一本书、一支笔或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比如针对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计算机或网络技术,让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第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因课而异,因材施教。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阵地。像不少教师就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要求历史教育要树立“大文科”的教育观,要将历史与政、语、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古代诗歌与词曲巧妙地引入历史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联想、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科综合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以写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提高。
  第四,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就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做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作为21世纪建设人才的广大学子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都和我们的教学紧密相连。我们应该不懈地追求,研究和实践历史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开拓出中学历史教学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是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命题形式,由于对作文的限制大大减少,文章写起来容易内容空洞、文意散漫,给人以泛泛而谈之感。如何才能把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关键一点就是要缩小话题,做到“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话题化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缩小外延使之具体    所谓外延,就是概念的范围。缩小话题外延就是在话题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对于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的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学习英语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因此,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传输和呈现教学信息。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学媒体创新性地处理教材    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进行词汇学习,如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如果他的老师以所教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法的变化、板书的新颖别致、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都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他们的有效注意,产生学习兴趣。    一、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电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所以,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
摘 要: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学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深挖教材中的科学元素,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课堂活动,体验研究步骤;分享地理史实,浸润科学品质”等环节,尝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地理;科学
專家呼吁给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国家网信办近期会同相关部门巡查国内31家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依法约谈处置虎牙直播等10家存在传播低俗内容等问题的网络直播平台。记者日前测试发现,包括被约谈平台在内的许多手机直播App,仍存在软色情内容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乱象,并且在注册登录时无法有效识别用户年龄。  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已达1.75亿。专家认为,应建立精准有效的未成年
[提要]高三语文复习如何做到切实有效?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研读《考试说明》,了解考点要求,把握考查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确立知识“点”,再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迁移拓展,构建好整个知识体系。本文以诗歌鉴赏备考作为示例,来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兼顾“的专题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点面结合统筹兼顾      今年
作文教学历来以少、慢、差、费而为人所头痛,因为作文教学向来无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尤其是时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简单地说一下话题启发一下就万事大吉,学生就绞尽脑汁去作文。这种被动式的作文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作文或陈旧老套,或记流水账,或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确实,只
一、目的    1.以集镇为窗口,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危害、治理措施。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  3.通过实践体验,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与人沟通。  4.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时间安排    1.利用双休日调查整理材料。  2.利用一节地理课进行成果汇报,形成相关知识链。    三、实施步骤    
自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所使用的新教材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本论文所述章节涉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的内容,也是2011年广西实行课改将要使用的教材类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说:“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指导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