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整天骂着只升不降的房价,那些昔日鲸吞暴利、为富不仁的地产商形象似乎早已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温情且智慧的公知面孔,比如著名地产商任志强,比如深圳英联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
进入4月中旬,3月的官方房价指数还未发布,两位地产公知之间一场围绕房价涨跌、以“裸奔”为筹码的房地产界赌局却已有了结果。3月30日晚,此前曾预计房价在3月迎来下跌拐点的深圳英联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提前认输”,并在微博上向“@平安北京”申请裸奔。
“裸奔”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2012年,任志强在出席某次论坛时表示2013年3月份房价要上涨,2012年12月2日当晚,郭建波在微博上约赌任志强,预言一线城市楼价的全面下跌行情即将开始,并放言:如果明年三月中国楼市出现上涨,将于明年两会的开幕当天在北京长安街裸奔十公里,反之则要求任志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这多少有点出格的事情被很多人看成笑话,认为郭建波是在作秀,当赌约期限到来,郭建波倒是履行承诺,向“@平安北京”提出了“裸奔”申请。敢拿自己的尊严做赌注,勇气可嘉,这是一位文人出身的企业家,一位心怀理想主义的学者、诗人。
作为地产商,郭建波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各地的商务考察上,要经常出差,基本上过着“人在旅途”的生活。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别人在旅途中计划着下一个目的地的生意,他却在想着那些记忆中的书,回来后他还会记下所见所闻。旅途中每个地方都会让郭建波想起许多事情,重庆令他想起“新女性文学代表”虹影的书,凤凰令他想起沈从文、黄永玉。读书成为他商旅经历的一部分,旅行反而成为书中故事的背景。
郭建波形容自己是“行万里路,读十本书”。他读书,还挑剔文笔,他认为现在的作家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作家相比,题材、时尚性、思想开放性都有进步,但文字的严谨性却没法比。他不排斥网络小说,也不排斥少年作家。
网络上的郭建波更是自称“疯子郭建波”,谈楼市,谈旅游,谈韩寒,谈公务员热,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出了“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应忘记的三十人”系列。转战微博多时的他又向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发出了来年3月份房价的赌约。
作为一个既有专业背景,又在行业内多年的经济学博士,会对房地产市场估计错误,不是因为郭建波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了解,而是因为他太相信书本知识。郭建波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校任教,直到2000年才创办了旗下的公司。
作为深圳地产界的名人,他的名气比旗下的公司要大,因为他批评起自己所在的行业来比“房奴”还狠,说“中国地产有多少油水也就有多少口水”。任志强做房地产,他做房地产的经纪人。郭建波倡导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官方房地产中介行会——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协会,他借鉴美国模式在深圳推动房地产持牌经纪制度,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房地产经纪培训教材。
在郭建波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焦虑是个伪命题,真正焦虑的是中介。开发商的融资环境、销售回笼、土地开发维系遇到很大不确定性,这只是发展的困难,并不是生存的困难。郭建波说,从几个代表人物来看,“王石、任志强和潘石屹,三个男人一台戏,他们还在戏剧化的过程,没有进入焦虑的阶段”。
而中介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舒服了,过去几年中,地产中介迅速发展,以卖新盘和二手楼为主,它们生存的空间就是炒作房价、炒作市场,是行业的晴雨表,也是泡沫助推者,本身自由资本少,抗风险能力低,当地产市场数显停顿、萎缩或观望时,最先受伤害的也是他们。
几年前,当二手房业务正火爆时,这位地产中介领域的佼佼者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砍掉旗下公司英联国际不动产的二手房业务。二手房业务每月能为英联带来超过100万元的毛利,郭建波却决定不进反退,董事会上,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意见,他凭借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强硬拍了板。
2007年,对地产中介的不信任感迅速蔓延,大批中介公司资金链断裂。英联国际幸存,但郭建波的焦虑并未就此结束。他没有完全退出中介业务,还保留了一手楼交易,当时二手楼已砍得他手软,2007年底在内部会议上他还宣布将再次把一手楼作为重点。但是,王石大张旗鼓抛出“拐点论”,万科带头降价,打乱了他的规划。
焦虑的情绪影响了郭建波的节奏,本来他已习惯了做“甩手掌柜”。2008年英联的重心再次下沉,开会越来越多,“强化管理,这块业务缩减了,这块业务就必须扩大”。他也更爱“算小账”,削减非盈利部门成员,扩大业务部门。英联还投资了三个与房地产有关的网站,2007年投入几百万元,2008年的投资计划削减了,因为回报太慢。他的个人生活也不再那么从容,再也不会一周打一次高尔夫了。
让郭建波觉察到房地产行业“地震”前兆的是一些细微的迹象,他看到所有中介几乎都跑到街上去揽客,这种热情暗示行业已接近顶峰。更重要的是,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郭建波发现老老实实地做中介利润很薄,除非参与炒楼,但带着点儿书生意气的他觉得全球地产中介的规则是经纪人不能进行自由买卖,尽管大家都这么玩,但他觉得这样风险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希望以稳健为趋向,一贯的理论就是活下来才有机会,否则再多的机会和自己也没关系。他说,当时感觉二手房业务对公司会构成威胁,即使在高峰时也是微利,需要的现金流很大,一旦萎缩就会变成一个很重的包袱,要提前把它扔掉。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力排众议做出了砍掉二手房业务的决定。
一场风波最终归于平静,郭建波又可以重归散淡而闲适的生活,继续写写文章、发发牢骚的自在日子。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员工:“累了,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出去旅游,降低虚热,挤出浮躁,回来就不会再疯狂的拜金主义中失衡。”郭建波最怕爱好与事业产生冲突。他生活在城市文明之中,却留恋寂寥的无人区边缘,追寻历史的踪迹、文化的气息,他想唱就唱,想写就写,生性洒脱,做事不羁,成了一个不乏清风道骨气质的地产商。
眼瞅着3月份的官方房价指数就要发布了,郭建波把赌约当成一种承诺,赌约的另一方任志强倒是没把这当回事儿,一笑了之。也许郭建波同样可以轻松面对,就像对待自己的生活那样,毕竟围观者只是把这赌约当成中国房地产界又一个无奈的笑话。
责任编辑/幻雪
进入4月中旬,3月的官方房价指数还未发布,两位地产公知之间一场围绕房价涨跌、以“裸奔”为筹码的房地产界赌局却已有了结果。3月30日晚,此前曾预计房价在3月迎来下跌拐点的深圳英联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提前认输”,并在微博上向“@平安北京”申请裸奔。
“裸奔”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2012年,任志强在出席某次论坛时表示2013年3月份房价要上涨,2012年12月2日当晚,郭建波在微博上约赌任志强,预言一线城市楼价的全面下跌行情即将开始,并放言:如果明年三月中国楼市出现上涨,将于明年两会的开幕当天在北京长安街裸奔十公里,反之则要求任志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这多少有点出格的事情被很多人看成笑话,认为郭建波是在作秀,当赌约期限到来,郭建波倒是履行承诺,向“@平安北京”提出了“裸奔”申请。敢拿自己的尊严做赌注,勇气可嘉,这是一位文人出身的企业家,一位心怀理想主义的学者、诗人。
作为地产商,郭建波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各地的商务考察上,要经常出差,基本上过着“人在旅途”的生活。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别人在旅途中计划着下一个目的地的生意,他却在想着那些记忆中的书,回来后他还会记下所见所闻。旅途中每个地方都会让郭建波想起许多事情,重庆令他想起“新女性文学代表”虹影的书,凤凰令他想起沈从文、黄永玉。读书成为他商旅经历的一部分,旅行反而成为书中故事的背景。
郭建波形容自己是“行万里路,读十本书”。他读书,还挑剔文笔,他认为现在的作家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作家相比,题材、时尚性、思想开放性都有进步,但文字的严谨性却没法比。他不排斥网络小说,也不排斥少年作家。
网络上的郭建波更是自称“疯子郭建波”,谈楼市,谈旅游,谈韩寒,谈公务员热,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出了“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应忘记的三十人”系列。转战微博多时的他又向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发出了来年3月份房价的赌约。
作为一个既有专业背景,又在行业内多年的经济学博士,会对房地产市场估计错误,不是因为郭建波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了解,而是因为他太相信书本知识。郭建波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校任教,直到2000年才创办了旗下的公司。
作为深圳地产界的名人,他的名气比旗下的公司要大,因为他批评起自己所在的行业来比“房奴”还狠,说“中国地产有多少油水也就有多少口水”。任志强做房地产,他做房地产的经纪人。郭建波倡导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官方房地产中介行会——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协会,他借鉴美国模式在深圳推动房地产持牌经纪制度,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房地产经纪培训教材。
在郭建波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焦虑是个伪命题,真正焦虑的是中介。开发商的融资环境、销售回笼、土地开发维系遇到很大不确定性,这只是发展的困难,并不是生存的困难。郭建波说,从几个代表人物来看,“王石、任志强和潘石屹,三个男人一台戏,他们还在戏剧化的过程,没有进入焦虑的阶段”。
而中介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舒服了,过去几年中,地产中介迅速发展,以卖新盘和二手楼为主,它们生存的空间就是炒作房价、炒作市场,是行业的晴雨表,也是泡沫助推者,本身自由资本少,抗风险能力低,当地产市场数显停顿、萎缩或观望时,最先受伤害的也是他们。
几年前,当二手房业务正火爆时,这位地产中介领域的佼佼者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砍掉旗下公司英联国际不动产的二手房业务。二手房业务每月能为英联带来超过100万元的毛利,郭建波却决定不进反退,董事会上,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意见,他凭借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强硬拍了板。
2007年,对地产中介的不信任感迅速蔓延,大批中介公司资金链断裂。英联国际幸存,但郭建波的焦虑并未就此结束。他没有完全退出中介业务,还保留了一手楼交易,当时二手楼已砍得他手软,2007年底在内部会议上他还宣布将再次把一手楼作为重点。但是,王石大张旗鼓抛出“拐点论”,万科带头降价,打乱了他的规划。
焦虑的情绪影响了郭建波的节奏,本来他已习惯了做“甩手掌柜”。2008年英联的重心再次下沉,开会越来越多,“强化管理,这块业务缩减了,这块业务就必须扩大”。他也更爱“算小账”,削减非盈利部门成员,扩大业务部门。英联还投资了三个与房地产有关的网站,2007年投入几百万元,2008年的投资计划削减了,因为回报太慢。他的个人生活也不再那么从容,再也不会一周打一次高尔夫了。
让郭建波觉察到房地产行业“地震”前兆的是一些细微的迹象,他看到所有中介几乎都跑到街上去揽客,这种热情暗示行业已接近顶峰。更重要的是,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郭建波发现老老实实地做中介利润很薄,除非参与炒楼,但带着点儿书生意气的他觉得全球地产中介的规则是经纪人不能进行自由买卖,尽管大家都这么玩,但他觉得这样风险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希望以稳健为趋向,一贯的理论就是活下来才有机会,否则再多的机会和自己也没关系。他说,当时感觉二手房业务对公司会构成威胁,即使在高峰时也是微利,需要的现金流很大,一旦萎缩就会变成一个很重的包袱,要提前把它扔掉。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力排众议做出了砍掉二手房业务的决定。
一场风波最终归于平静,郭建波又可以重归散淡而闲适的生活,继续写写文章、发发牢骚的自在日子。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员工:“累了,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出去旅游,降低虚热,挤出浮躁,回来就不会再疯狂的拜金主义中失衡。”郭建波最怕爱好与事业产生冲突。他生活在城市文明之中,却留恋寂寥的无人区边缘,追寻历史的踪迹、文化的气息,他想唱就唱,想写就写,生性洒脱,做事不羁,成了一个不乏清风道骨气质的地产商。
眼瞅着3月份的官方房价指数就要发布了,郭建波把赌约当成一种承诺,赌约的另一方任志强倒是没把这当回事儿,一笑了之。也许郭建波同样可以轻松面对,就像对待自己的生活那样,毕竟围观者只是把这赌约当成中国房地产界又一个无奈的笑话。
责任编辑/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