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让学生更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建构的核心是“内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处于“导”的地位,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关键词:重视过程;认知结构;内化;主动获取
教学案例:最近听了两节圆锥体积推导的新课,很有感触,现摘录课的片段如下:
课一
师:请大家量一量老师给你们的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高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生观察测量后汇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高之间分别相等,有学生说:“它们等底等高”。
师(微笑):对(板书:等底等高),大家来做个实验,用圆锥装满米后,再把米倒入圆柱里,看看几次能倒满?
生实验后纷纷举手:要倒3次。几个嘴快的学生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师略有失望,问:注意刚才研究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怎样讲比较准确?立即有学生举手: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师高兴地说:“对呀!不要忘记等底等高啊!不要忘记乘以■,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该怎么求?”
……
课二
生拿出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后,师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生:转化,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转化成什么图形,请你在这些模型中选一选,讲出你的理由。
生有的开始选择长方体有的选择其它图形后纷纷改选圆柱,并讲出理由:“圆柱和圆锥比较象”,“圆锥是有圆柱削成的”,“它们的底面都是圆”……
师:你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有的讲圆锥体积是圆柱的■,有的讲是■,有的讲是■。答案不同,其中以讲圆锥体积是圆柱的■说法居多,学生间有了争论。
师笑:不要争论了,要讲依据,通过事实来证明。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结论。
生分成小组讨论后汇报,生甲:用圆锥装满米后倒人圆柱,看倒了几次,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生乙:用一只盆装满水,分别把圆柱和圆锥全部浸入,看圆柱益出的水是圆锥的几倍,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
师:大家的想法很好,能不能动手实验一下。生实验后汇报,有三组汇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其余的答案各异,生再起争议。
师: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交流后立即有学生举手:这三组选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我们选的圆柱和圆锥有的高不等有的底面也不等,不太好比较,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不好确定。
师:请你从新选择一下,再做一次实验,试一试。
生实验后纷纷举手: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不仅提出:“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而且强调学生“经历(感知)了什么?体验(体会)了什么?探索了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现行教材多保留精练的结论(概念、性质、公式等),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只能被简化,而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却是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身旧知体系的过程。课一中,虽然也有实验操作、归纳比较,但学生只是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被动地去接受,对为什么要“等底等高”不太清楚,对为什么要“乘以■”不太明白。看似教学紧凑、连贯,“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这种“紧凑和连贯”却束缚住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权、探索权,创新和发展又何从谈起。课二中,学生判断、猜想、操作、验证,自主探索研究,发现并解决与圆锥体积有关的一个个问题。教师不包办、不主观判断,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创设了探索的机会,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圆锥体积怎么求?还知道为什么这样求?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启示:一、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主动地学、积极的学、自我的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学生的探讨、探索,还是教师的启发、提问,都要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核心。在课堂上和学习中要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比较、猜想、讨论、交流、操作、验证、分析、综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和“拨开云雾见明月”的喜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让学生更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建构的核心是“内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处于“导”的地位,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冲破旧观念的束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尊重学生;放手探究、适时点拨;和谐民主、交给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经历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过程,知道是什么?探究为什么?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旧知体系,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们必须大胆放手,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切实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重视过程;认知结构;内化;主动获取
教学案例:最近听了两节圆锥体积推导的新课,很有感触,现摘录课的片段如下:
课一
师:请大家量一量老师给你们的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高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生观察测量后汇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高之间分别相等,有学生说:“它们等底等高”。
师(微笑):对(板书:等底等高),大家来做个实验,用圆锥装满米后,再把米倒入圆柱里,看看几次能倒满?
生实验后纷纷举手:要倒3次。几个嘴快的学生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师略有失望,问:注意刚才研究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怎样讲比较准确?立即有学生举手: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师高兴地说:“对呀!不要忘记等底等高啊!不要忘记乘以■,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该怎么求?”
……
课二
生拿出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后,师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生:转化,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转化成什么图形,请你在这些模型中选一选,讲出你的理由。
生有的开始选择长方体有的选择其它图形后纷纷改选圆柱,并讲出理由:“圆柱和圆锥比较象”,“圆锥是有圆柱削成的”,“它们的底面都是圆”……
师:你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有的讲圆锥体积是圆柱的■,有的讲是■,有的讲是■。答案不同,其中以讲圆锥体积是圆柱的■说法居多,学生间有了争论。
师笑:不要争论了,要讲依据,通过事实来证明。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结论。
生分成小组讨论后汇报,生甲:用圆锥装满米后倒人圆柱,看倒了几次,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生乙:用一只盆装满水,分别把圆柱和圆锥全部浸入,看圆柱益出的水是圆锥的几倍,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
师:大家的想法很好,能不能动手实验一下。生实验后汇报,有三组汇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其余的答案各异,生再起争议。
师: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交流后立即有学生举手:这三组选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我们选的圆柱和圆锥有的高不等有的底面也不等,不太好比较,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不好确定。
师:请你从新选择一下,再做一次实验,试一试。
生实验后纷纷举手: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不仅提出:“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而且强调学生“经历(感知)了什么?体验(体会)了什么?探索了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现行教材多保留精练的结论(概念、性质、公式等),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只能被简化,而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却是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身旧知体系的过程。课一中,虽然也有实验操作、归纳比较,但学生只是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被动地去接受,对为什么要“等底等高”不太清楚,对为什么要“乘以■”不太明白。看似教学紧凑、连贯,“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这种“紧凑和连贯”却束缚住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权、探索权,创新和发展又何从谈起。课二中,学生判断、猜想、操作、验证,自主探索研究,发现并解决与圆锥体积有关的一个个问题。教师不包办、不主观判断,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创设了探索的机会,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圆锥体积怎么求?还知道为什么这样求?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启示:一、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主动地学、积极的学、自我的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学生的探讨、探索,还是教师的启发、提问,都要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核心。在课堂上和学习中要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比较、猜想、讨论、交流、操作、验证、分析、综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和“拨开云雾见明月”的喜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让学生更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建构的核心是“内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处于“导”的地位,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冲破旧观念的束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尊重学生;放手探究、适时点拨;和谐民主、交给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经历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过程,知道是什么?探究为什么?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旧知体系,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们必须大胆放手,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切实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