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改变已经习惯了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课堂教学应当是互动的过程,应当培育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师可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好斗”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究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在组织教学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比如,我在讲“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的时候,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然后我都能马上说出这些数能不能被2、3、5整除。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答案呢?”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就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想要弄个明白。
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安排了两个学生进行长跑比赛,让他们一个沿着正方形的边跑,另一个沿着一个圆的边跑。场景一出现,学生就争论起来。有的说:“跑的路线不同,这样比赛不公平。”有的说:“跑的路线长度一样,只是图形不一样。”这样的场景,将圆这个图形立体地展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从而使学生每当遇到计算“圆的周长”的问题时,脑海里自然就会呈现出这节课的情景。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记忆既深刻又生动,自然而然地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出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实效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并且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用心去设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认真的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然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1.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这样形成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我先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这个纸盒的长、宽、高,数纸的边数,用手测量边的长度,对这个纸盒的特征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拿一些细木条让学生做成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了12条边之间的关系,进而轻松地理解了长、宽、高的概念;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做一个长方体,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长方体的印象和理解。在教学中,我的经验是,一般能够通过学生动手完成的, 教师就不要演示,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学习内容。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2.提供思考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自主尝试,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揭示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做“量沙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在圆锥体和圆柱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还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又开始做实验,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奥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诱导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三、分层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所以在知识、技能、志趣、特长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均存在着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教育所要追求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展示、表现、确立自己力量及创造力的场所。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学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把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优先发言,并给予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消除紧张的心理。对于优秀生,教师可以在指导他们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解决一些难度更大、综合性条件更复杂的知识,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让全班学生都能在各自的不同层次上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强烈的学习愉悦感。
例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不同层次的活动。第一个层次:学生自己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前面学习过的简单图形(学生会拼成不同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着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二个层次:教师提出用一个三角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讨论。这样,学生会通过折纸、割补等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验证、推出结论。这种教学设计,既可以使所有的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一般方法,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都获得了掌握知识的喜悦和快乐。
这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的任务主要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营造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中去理解知识;把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化为学生求知探索的对象;开展分层灵活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责编 张晶晶)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师可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好斗”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究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在组织教学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比如,我在讲“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的时候,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然后我都能马上说出这些数能不能被2、3、5整除。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答案呢?”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就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想要弄个明白。
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安排了两个学生进行长跑比赛,让他们一个沿着正方形的边跑,另一个沿着一个圆的边跑。场景一出现,学生就争论起来。有的说:“跑的路线不同,这样比赛不公平。”有的说:“跑的路线长度一样,只是图形不一样。”这样的场景,将圆这个图形立体地展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从而使学生每当遇到计算“圆的周长”的问题时,脑海里自然就会呈现出这节课的情景。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记忆既深刻又生动,自然而然地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出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实效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并且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用心去设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认真的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然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1.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这样形成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我先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这个纸盒的长、宽、高,数纸的边数,用手测量边的长度,对这个纸盒的特征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拿一些细木条让学生做成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了12条边之间的关系,进而轻松地理解了长、宽、高的概念;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做一个长方体,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长方体的印象和理解。在教学中,我的经验是,一般能够通过学生动手完成的, 教师就不要演示,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学习内容。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2.提供思考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自主尝试,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揭示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做“量沙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在圆锥体和圆柱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还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又开始做实验,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奥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诱导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三、分层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所以在知识、技能、志趣、特长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均存在着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教育所要追求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展示、表现、确立自己力量及创造力的场所。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学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把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优先发言,并给予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消除紧张的心理。对于优秀生,教师可以在指导他们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解决一些难度更大、综合性条件更复杂的知识,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让全班学生都能在各自的不同层次上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强烈的学习愉悦感。
例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不同层次的活动。第一个层次:学生自己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前面学习过的简单图形(学生会拼成不同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着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二个层次:教师提出用一个三角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讨论。这样,学生会通过折纸、割补等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验证、推出结论。这种教学设计,既可以使所有的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一般方法,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都获得了掌握知识的喜悦和快乐。
这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的任务主要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营造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中去理解知识;把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化为学生求知探索的对象;开展分层灵活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