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如何改革、深化、完善大学生综合测评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通过对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研究,立足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坚持制度设计与导向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特色鲜明的综合测评构建模式,为大类培养教育改革服务。
【关键词】大类培养;大学生;综合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2.0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对学生在这段时期的各方面表现做一个综合整体的评价,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评价认定学生的实际总体素质水平。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通过各方面的促进与引导,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现代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初步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基本定型[1]。大学生综合测评作为对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各大高校被普遍采用,基本上属于“德育成绩+学业成绩+体育成绩”模式,但各高校对对其中每一个模块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由于对大学生的评价结果在评奖评优、保研就业与出国留学等方面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对原来的测评体系中“德育测评形式化、智育标准考试化、体育达标单一化”的特点提出质疑,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浙江大学自2008年起,采用大类培养模式进行本科生教育。目前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与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施行通识教育的低年级学生中,以大类为单位进行排序和等级评定。在综合测评的运行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与发展方向呈现出一些普遍化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通过测评体系更好地引导低年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加科学、有效地评定通识培养中的低年级大学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问题表现
目前浙江大学实施的综合测评体系是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框架中架构建立,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当前学年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的实施与修正,综合测评的整体方案与构建已趋向成熟。但针对新出现的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本科生来说,相对传统的测评体系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德育测评附庸化,存在“重学业轻素质”现象。在目前的测评与考核体系中,在学业测评中获得前26%的学生能够获得学业奖学金,该部分学生在德育成绩优秀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仅德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奖学金的评审过程中无法获得任何的奖励。这种制度给学生造成一种“唯学业”的假象,认为德育成绩仅在获得学业奖学金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导致学业相对落后的学生对德育成绩完全不重视,平时参加活动少,申报项目时也极为随意,甚至有部分班级发生个别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将自己“优秀”的德育成绩更换给学业排名靠前但德育“良好”学生,以帮助其获得更高等级奖学金的现象。从总体上看,学生德育成绩与学业成绩一致性较高。以某大类2011级本科生为例,学业成绩排名前26%的236名学生中,德育优秀的人数有179个,占该部分人数的75.8%,远远超过德育优秀在全大类中50%的比例。由此可见,由于德育测评的成绩对学生没有制约性,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體育测评考试化,引导和激励作用不足。随着网络技术、虚拟世界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从室外活动转变为上网、游戏、网络聊天、视频等室内娱乐,运动量较之前的学生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学生体质薄弱,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但目前实行的体育测评制度仍采用传统的“一年一测制”,以学年为单位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力量、速度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体质进行一次简单的评估,而没有能够对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生活方式进行有利引导。学生仅在每年的体测前夕意识到体育成绩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强化式锻炼,不仅不能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健康地提升,反而因为突发性的高强度运动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记实考评偏向化,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低年级学生处于一个从高中向大学生活过渡的阶段,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尚处于适应期,对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多未能统筹规划。学生在通识教育的环境中与专业院系接触相对较少,在学术思想形成、科研思维训练方面缺少专业的指导与引领。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诉求,目前记实考评的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术与研究创新部分没有凸显,缺乏鼓励与引导,不利于培养学术思维与科研精神;
2、学术项目中专业知识、科研竞赛比例过小,多为通识型学术讲座;
3、学生记实考评的成绩以社团工作与实践活动为主体。
可见,在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体制下,综合测评中学术和科研方面的权重仍需加强。
(四)班级评议形式化,评议对综合测评结果影响甚微。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大学生主要的活动与行为方式以集体活动为主,人际交往主要限制在班级或社团范围之内。尤其是本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占据了低年级大学生日常交流的绝大部分。因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评议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整体表现。而在目前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中,评议只在记实的基础上进行,只要结果与记实一致,就按记实评价为准,并不占实际的权重分值。这使得原本应该起到重要评判标准的班级评议不能够起到实际的评判或者约束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制度,部分班级甚至无法展开正常的评议与合理的评价,严重影响了测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设计原则
综合测评体系作为评奖评优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引导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在构建测评体系,制定测评规则,实施测评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一)导向性原则。综合测评体系的建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规划与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协调专业学习、社会工作、文体娱乐的时间平衡,统筹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各项素质的发展。因此测评体系的设计中在规划德智体大框架与制定各项细则内容时必须按照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需求来综合考虑,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给学生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二)鼓励性原则。综合测评以对学生一学年各方面的素质指标评估的方式评定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状况,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努力,激励学生在各方面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的动力。因此在制度上需注重日常的激励与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促进与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公正性原则。综合测评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在测评过程中,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其公平、公开、公正。在制度建设上,从参评主体的诚信教育、参评数据的审查制度、参评流程的透明化、参评结果的公示期、反馈环节的通畅性等环节保证测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测评结果的准确有效。
三、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完善与保障
针对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原有的“德育+智育+体育”框架下,在测评条例与制度上进行调整与改变,以更好地适应通识教育阶段的低年级本科生特点,激励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对德育优秀的学生专门设立奖励机制。针对目前评奖制度中德育成绩建立在学业成绩基础之上,造成不能获得学业奖学金的学生对德育成绩也不重视的现象,应对德育成绩予以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在原本“优良中差”四级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具体分值和成绩排名。对德育排名在年级前列的学生,设立专门的德育成绩优秀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对应于学业优秀奖学金。改变传统的以高学分、高绩点为导向的引导模式,扭转学生对德育成绩不重视的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体育测评日常化机制。针对目前学生体质整体下降的趋势和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应改变目前施行的體育“一年一测”的制度,将体育测试与学生日常的锻炼相结合,按时或按量设立季度或年度的“锻炼计划”,如一定里程的长跑距离或一定小时数的力量训练时间,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互相督促完成。据此要求学生在平时通过长期训练的方式完成而取得一定的体测成绩,作为年度体测的一部分,从而鼓励学生在平时日积月累的锻炼与增强体质,树立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与态度。
(三)增强记实考评中对科研学术活动的权重。针对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通识教育中专业意识较浅的现状,在测评体系中强化学生参加科研与专业学术活动的分值,以鼓励学生的学术意识,引导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在开展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与实验室科研训练,所得分值不低于学生在社团活动与文体活动中所得分值,表现优异者还可酌情破格加分,在制度上为低年级的学术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落实班级评议结果。针对班级评议“有制度,无保障”的现象,应将原本没有具体要求的班级评议予以细化和分解,根据每个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集体意识、行为道德、遵纪守法、卫生习惯等各方面设立具体分值进行打分,并通过全班同学取平均分的方法减少误差,该结果与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应在学生的德育成绩中占10%以上的比例,使班级评议的制度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五)完善综合测评保障制度。为使综合测评能够真正公平、公正、公开地客观评价学生在一学年德智体等方面的真实水平,必须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测评顺利进行。学校应针对学生综合测评在校-院-班层面上分别成立综合测评考核小组,逐级审核学生各项申报项目是否真实合理、统一规范。在审核过程中注意保证全过程的透明度,公示期的充分度与反馈途径的流畅度。使每个同学都能够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每一个分值的来源与有效性,避免了不公正与作弊现象的产生。在学生评议过程中,为防止拉帮结派或碍于情面等现象,可由班主任作为评议组组长主持对应班级评议过程,打分实施保密的无记名写票制度,使得评价结果合理化,公正化。
四、总结
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综合测评体系应当针对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综合测评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了使综合测评体系能更好的发挥其意义,必须坚持导向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和公开公正性原则 [2,3],结合实际,运用于实际,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晖,李正刚.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经济师.2006.7:11-12.
[2] 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27).2:79-82.
[3] 李振全, 陈霞.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综合测评评估机制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78-79.
[4] 张志军,李建军.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4:48-49.
[5] 范纯琍.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5:18-24.
[6] 赵婵娟,王丹.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的思考.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24-625,647.
[7] 孙德刚,陈刚,文雪.基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中国人才,2010.11:191-192.
【关键词】大类培养;大学生;综合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2.0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对学生在这段时期的各方面表现做一个综合整体的评价,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评价认定学生的实际总体素质水平。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通过各方面的促进与引导,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现代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初步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基本定型[1]。大学生综合测评作为对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各大高校被普遍采用,基本上属于“德育成绩+学业成绩+体育成绩”模式,但各高校对对其中每一个模块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由于对大学生的评价结果在评奖评优、保研就业与出国留学等方面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对原来的测评体系中“德育测评形式化、智育标准考试化、体育达标单一化”的特点提出质疑,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浙江大学自2008年起,采用大类培养模式进行本科生教育。目前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与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施行通识教育的低年级学生中,以大类为单位进行排序和等级评定。在综合测评的运行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与发展方向呈现出一些普遍化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通过测评体系更好地引导低年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加科学、有效地评定通识培养中的低年级大学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问题表现
目前浙江大学实施的综合测评体系是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框架中架构建立,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当前学年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的实施与修正,综合测评的整体方案与构建已趋向成熟。但针对新出现的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本科生来说,相对传统的测评体系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德育测评附庸化,存在“重学业轻素质”现象。在目前的测评与考核体系中,在学业测评中获得前26%的学生能够获得学业奖学金,该部分学生在德育成绩优秀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仅德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奖学金的评审过程中无法获得任何的奖励。这种制度给学生造成一种“唯学业”的假象,认为德育成绩仅在获得学业奖学金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导致学业相对落后的学生对德育成绩完全不重视,平时参加活动少,申报项目时也极为随意,甚至有部分班级发生个别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将自己“优秀”的德育成绩更换给学业排名靠前但德育“良好”学生,以帮助其获得更高等级奖学金的现象。从总体上看,学生德育成绩与学业成绩一致性较高。以某大类2011级本科生为例,学业成绩排名前26%的236名学生中,德育优秀的人数有179个,占该部分人数的75.8%,远远超过德育优秀在全大类中50%的比例。由此可见,由于德育测评的成绩对学生没有制约性,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體育测评考试化,引导和激励作用不足。随着网络技术、虚拟世界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从室外活动转变为上网、游戏、网络聊天、视频等室内娱乐,运动量较之前的学生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学生体质薄弱,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但目前实行的体育测评制度仍采用传统的“一年一测制”,以学年为单位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力量、速度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体质进行一次简单的评估,而没有能够对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生活方式进行有利引导。学生仅在每年的体测前夕意识到体育成绩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强化式锻炼,不仅不能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健康地提升,反而因为突发性的高强度运动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记实考评偏向化,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低年级学生处于一个从高中向大学生活过渡的阶段,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尚处于适应期,对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多未能统筹规划。学生在通识教育的环境中与专业院系接触相对较少,在学术思想形成、科研思维训练方面缺少专业的指导与引领。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诉求,目前记实考评的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术与研究创新部分没有凸显,缺乏鼓励与引导,不利于培养学术思维与科研精神;
2、学术项目中专业知识、科研竞赛比例过小,多为通识型学术讲座;
3、学生记实考评的成绩以社团工作与实践活动为主体。
可见,在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体制下,综合测评中学术和科研方面的权重仍需加强。
(四)班级评议形式化,评议对综合测评结果影响甚微。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大学生主要的活动与行为方式以集体活动为主,人际交往主要限制在班级或社团范围之内。尤其是本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占据了低年级大学生日常交流的绝大部分。因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评议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整体表现。而在目前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中,评议只在记实的基础上进行,只要结果与记实一致,就按记实评价为准,并不占实际的权重分值。这使得原本应该起到重要评判标准的班级评议不能够起到实际的评判或者约束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制度,部分班级甚至无法展开正常的评议与合理的评价,严重影响了测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设计原则
综合测评体系作为评奖评优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引导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在构建测评体系,制定测评规则,实施测评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一)导向性原则。综合测评体系的建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规划与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协调专业学习、社会工作、文体娱乐的时间平衡,统筹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各项素质的发展。因此测评体系的设计中在规划德智体大框架与制定各项细则内容时必须按照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需求来综合考虑,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给学生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二)鼓励性原则。综合测评以对学生一学年各方面的素质指标评估的方式评定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状况,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努力,激励学生在各方面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的动力。因此在制度上需注重日常的激励与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促进与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公正性原则。综合测评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在测评过程中,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其公平、公开、公正。在制度建设上,从参评主体的诚信教育、参评数据的审查制度、参评流程的透明化、参评结果的公示期、反馈环节的通畅性等环节保证测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测评结果的准确有效。
三、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完善与保障
针对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原有的“德育+智育+体育”框架下,在测评条例与制度上进行调整与改变,以更好地适应通识教育阶段的低年级本科生特点,激励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对德育优秀的学生专门设立奖励机制。针对目前评奖制度中德育成绩建立在学业成绩基础之上,造成不能获得学业奖学金的学生对德育成绩也不重视的现象,应对德育成绩予以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在原本“优良中差”四级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具体分值和成绩排名。对德育排名在年级前列的学生,设立专门的德育成绩优秀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对应于学业优秀奖学金。改变传统的以高学分、高绩点为导向的引导模式,扭转学生对德育成绩不重视的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体育测评日常化机制。针对目前学生体质整体下降的趋势和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应改变目前施行的體育“一年一测”的制度,将体育测试与学生日常的锻炼相结合,按时或按量设立季度或年度的“锻炼计划”,如一定里程的长跑距离或一定小时数的力量训练时间,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互相督促完成。据此要求学生在平时通过长期训练的方式完成而取得一定的体测成绩,作为年度体测的一部分,从而鼓励学生在平时日积月累的锻炼与增强体质,树立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与态度。
(三)增强记实考评中对科研学术活动的权重。针对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通识教育中专业意识较浅的现状,在测评体系中强化学生参加科研与专业学术活动的分值,以鼓励学生的学术意识,引导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在开展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与实验室科研训练,所得分值不低于学生在社团活动与文体活动中所得分值,表现优异者还可酌情破格加分,在制度上为低年级的学术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落实班级评议结果。针对班级评议“有制度,无保障”的现象,应将原本没有具体要求的班级评议予以细化和分解,根据每个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集体意识、行为道德、遵纪守法、卫生习惯等各方面设立具体分值进行打分,并通过全班同学取平均分的方法减少误差,该结果与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应在学生的德育成绩中占10%以上的比例,使班级评议的制度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五)完善综合测评保障制度。为使综合测评能够真正公平、公正、公开地客观评价学生在一学年德智体等方面的真实水平,必须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测评顺利进行。学校应针对学生综合测评在校-院-班层面上分别成立综合测评考核小组,逐级审核学生各项申报项目是否真实合理、统一规范。在审核过程中注意保证全过程的透明度,公示期的充分度与反馈途径的流畅度。使每个同学都能够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每一个分值的来源与有效性,避免了不公正与作弊现象的产生。在学生评议过程中,为防止拉帮结派或碍于情面等现象,可由班主任作为评议组组长主持对应班级评议过程,打分实施保密的无记名写票制度,使得评价结果合理化,公正化。
四、总结
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综合测评体系应当针对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综合测评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了使综合测评体系能更好的发挥其意义,必须坚持导向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和公开公正性原则 [2,3],结合实际,运用于实际,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晖,李正刚.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经济师.2006.7:11-12.
[2] 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27).2:79-82.
[3] 李振全, 陈霞.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综合测评评估机制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78-79.
[4] 张志军,李建军.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4:48-49.
[5] 范纯琍.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5:18-24.
[6] 赵婵娟,王丹.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的思考.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24-625,647.
[7] 孙德刚,陈刚,文雪.基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中国人才,2010.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