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题教学谈避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的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其中小学高年级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就从应用题教学方面来研究如何避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解决相应问题。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98-01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要保证数学能够发挥自身价值,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应用数学。所以,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需要重视起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我们就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入手,为避免数学分化提出一些方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方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利用率
  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需要根据数学题做详细分析,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出成绩不同的学生在面对数学题时,所想到的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圆的认识》数学课本教学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就直接会联想到生活中有哪些圆?圆是怎么形成的?但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就只会跟着课本的思路走,不懂得去深入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针对地寻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题,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数学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完善课堂时间分配,让学生能够有充足时间解决问题
  對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重要,现阶段的很多学校中的小学数学教师会在课前自行安排教学内容,然而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迎合学生的需求所设计,让学生能够消化所学习的知识。创新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认真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还会寻求教师帮助,不断互动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方法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想要到教师的教学中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时刻考虑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维逻辑
  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大多数都会采用灌输型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讲述给学生,而且期间并没有互动,导致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没有勇气询问教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观察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了解解决数学题的整体思路,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解题的思路,了解解题的方法。
  二、避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方法
  (一)将生活和学习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要明白让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社会情况,这样才是真正掌握到数学的本质。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课本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在生活当中,通过知识的了解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教师需要将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接触的数学,教师需要将课本知识有效带入到生活中,让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思路进行研究,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断从侧面激励学生,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分数和除法》课本教学时,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注重数学应用题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真正了解到数学的本质,并且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重视学生对于数学题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数学知识就可以,这样就会导致在审题时出现错误,影响做题的准确性,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所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数学题时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题目的含义,例如,在《圆的面积》课本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审题有效结合,这样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还能够发现审题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能够重视进行解决数学题过程中的审题环节,这对于高效解决应用题有一定帮助,还能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效运用于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多将数学和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中,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真正避免出现数学分化的现象,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邵兴旺.小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OL].学周刊,2019(21):97[2019-06-24].
其他文献
期刊
五月的春天,花团锦簇,气象万千,孕育着无限希望.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主办,上海晟隆(集团)公司承办的以“人与自然,和谐进步”为主题的“2001年第11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于2001
在股市低位,奥赛康发行市盈率居然高达67倍!发行价72.99元!存量发行4360万股!这是谁的疯狂?是发行人和承销商将投资者当傻子?还是发行人和承销商原本就是傻子?如此狮子大开口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真正提升数学能力,巩固充实学习效果。  关键词 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1.1,A,O652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念中认为师生之间从心灵层面达到沟通与交流的和谐境界便是教育技术的顶峰.可见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是当前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