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观察统计法,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比赛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欧洲球队进球最多,进球方式多样;亚洲球队以中路的短传渗透方式为主,美洲球队风格各异但能力差距较大。
[关键词]女足 世界杯 进球
本文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比赛的研究分析,对各大洲女子足球风格及打法特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期待对今后女子足球的发展具有比较实际的指导意义。
经统计,本届世界杯上欧洲球队的进球数达到48个,场均进球数达到2.18个。其中,本届杯赛冠军德国队最为出色,在所参加的6场比赛中,打进了惊人的21个进球,场均达到3.5个。
亚洲女足球队特点比较相似,队员技术细腻,团队配合流畅,作风顽强。欧洲女子足球延续了男子足球的风格,球员身体条件优越,身高优势明显,战术素养高,整体配合流畅,而且欧洲女足球员的个人技术日益精湛,因此欧洲女足在世界女足舞台上有着整体优势。
一、中路渗透
亚洲球队的进攻方式主要以中路渗透进攻为主,50%的进球来自中路渗透共打进11个进球;由于身体上不占优势而脚下技术个战术意识比较突出,导致亚洲女足在比赛中比较偏向于利用中路进行短传渗透进攻。欧洲球队中路渗透突破打进16个进球,是总进球的34%;中路渗透进攻取得的进球等同于定位球战术取得的进球,说明现在的欧洲女足在中路的各种战术打法已经日趋成熟,娴熟的脚法和流畅的团队配合使得在中路的纵深推进效率大为提高,从而使得中路进攻成功率也大大提高。美洲球队利用中路渗透进攻打进球最多,有20个达到了总进球的57%。尤其是巴西队16个进球中13个是利用中路的渗透进攻打进。将此三洲的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2.596,p=0.273>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亚欧美女足的中路渗透的的战术在获得进球的能力方面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非洲球队在中路进攻中没有取得进球。
二、边路传中
亚洲队边路突破传中战术利用不是很多,边路突破中路包抄所形成的3个进球全部是由澳大利亚打进,新加入亚足联的澳大利亚女足打法与传统的亚洲球队打法风格迥异,仍带有明显的欧式风格。边路传中中路包抄这种传统的欧式打法只是在德国女足比赛中被应用的比例减小了,英格兰、瑞典等队特点比较接近,仍属于传统的欧式打法,边路的突破传中是其锐利的武器,边路进攻在其进攻体系中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身体的优势进行强有力的突破传中,形成的12个进球几乎占到本届所有边路传中中路包抄进球的50%。美洲四支球队的差异性非常大,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边路传中中路包抄一球未进,加拿大女足风格与传统欧洲球队风格比较相似,边路的进攻非常犀利,脚下的技术相对粗糙,身体优势非常明显。边路进攻进球达其总进球的半数以上。非洲的进球数量较少2个边路突破中路包抄进球,从侧面说明非洲球队队员的基本技战术素养的整体水平与其他洲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队员间传接球配合和各种技战术的运用不够成熟。将此四洲的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10.565,p=0.014<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在边路传中中路包抄的进球能力方面四大洲的球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体现了各州球队的战术风格在边路上的差异。
三、定位球
现代足球的定位球是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成败。本次杯赛场均创造定位球的定位球数为欧洲6.8次>美洲6.4次>亚洲5.3次>非洲3.2次。说明在获得定位球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而定位球进球的比例是欧洲10.5>亚洲7.5>美洲4.3>非洲2.5。将此四洲的定位球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15.276,p=0.002<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在定位球得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欧洲女足的定位球进攻具有比较大的威胁,身高的优势,良好的头球攻门技术加上欧洲所具有的丰富的定位球战术,使得欧洲利用定位球战术效率最高、获得的进球也最多。亚洲女足传统打法是利用娴熟的控球技术致使对方防守队员容易犯规而获得定位球机会,但定位球尤其是角球由于受到身体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定位球的作用。美洲差异较大,美洲队的定位球进球比例要远低于欧洲和亚洲,是因为美洲队尤其是巴西中路进攻为主,队员的控球、突破技术好从而获得大量的定位球,但定位球战术简单成功率较低,加拿大女足风格与传统欧洲球队风格比较相似,脚下的技术相对粗糙,身体优势非常明显,在仅有的13次角球中打进1球。非洲球队的定位球成功率低获得定位球的能力也不强,这与其总体水平有关。
本届女足世界杯各大洲球队进球特点各不相同,亚洲球队进球方式主要以中路渗透进攻和定位球战术,欧洲球队进球较多,进球方式多样化且相对均衡,边路突破传中明显优于其他洲。美洲球队风格差异较大,实力不均。非洲女足发展起步较晚,相对落后。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风格、合理的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安排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在战术细节打法上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戴进,刘健.从第3届世界杯看女足运动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 薛俊.第4届女足世界杯决赛各队进球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
[关键词]女足 世界杯 进球
本文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比赛的研究分析,对各大洲女子足球风格及打法特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期待对今后女子足球的发展具有比较实际的指导意义。
经统计,本届世界杯上欧洲球队的进球数达到48个,场均进球数达到2.18个。其中,本届杯赛冠军德国队最为出色,在所参加的6场比赛中,打进了惊人的21个进球,场均达到3.5个。
亚洲女足球队特点比较相似,队员技术细腻,团队配合流畅,作风顽强。欧洲女子足球延续了男子足球的风格,球员身体条件优越,身高优势明显,战术素养高,整体配合流畅,而且欧洲女足球员的个人技术日益精湛,因此欧洲女足在世界女足舞台上有着整体优势。
一、中路渗透
亚洲球队的进攻方式主要以中路渗透进攻为主,50%的进球来自中路渗透共打进11个进球;由于身体上不占优势而脚下技术个战术意识比较突出,导致亚洲女足在比赛中比较偏向于利用中路进行短传渗透进攻。欧洲球队中路渗透突破打进16个进球,是总进球的34%;中路渗透进攻取得的进球等同于定位球战术取得的进球,说明现在的欧洲女足在中路的各种战术打法已经日趋成熟,娴熟的脚法和流畅的团队配合使得在中路的纵深推进效率大为提高,从而使得中路进攻成功率也大大提高。美洲球队利用中路渗透进攻打进球最多,有20个达到了总进球的57%。尤其是巴西队16个进球中13个是利用中路的渗透进攻打进。将此三洲的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2.596,p=0.273>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亚欧美女足的中路渗透的的战术在获得进球的能力方面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非洲球队在中路进攻中没有取得进球。
二、边路传中
亚洲队边路突破传中战术利用不是很多,边路突破中路包抄所形成的3个进球全部是由澳大利亚打进,新加入亚足联的澳大利亚女足打法与传统的亚洲球队打法风格迥异,仍带有明显的欧式风格。边路传中中路包抄这种传统的欧式打法只是在德国女足比赛中被应用的比例减小了,英格兰、瑞典等队特点比较接近,仍属于传统的欧式打法,边路的突破传中是其锐利的武器,边路进攻在其进攻体系中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身体的优势进行强有力的突破传中,形成的12个进球几乎占到本届所有边路传中中路包抄进球的50%。美洲四支球队的差异性非常大,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边路传中中路包抄一球未进,加拿大女足风格与传统欧洲球队风格比较相似,边路的进攻非常犀利,脚下的技术相对粗糙,身体优势非常明显。边路进攻进球达其总进球的半数以上。非洲的进球数量较少2个边路突破中路包抄进球,从侧面说明非洲球队队员的基本技战术素养的整体水平与其他洲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队员间传接球配合和各种技战术的运用不够成熟。将此四洲的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10.565,p=0.014<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在边路传中中路包抄的进球能力方面四大洲的球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体现了各州球队的战术风格在边路上的差异。
三、定位球
现代足球的定位球是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成败。本次杯赛场均创造定位球的定位球数为欧洲6.8次>美洲6.4次>亚洲5.3次>非洲3.2次。说明在获得定位球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而定位球进球的比例是欧洲10.5>亚洲7.5>美洲4.3>非洲2.5。将此四洲的定位球进球进行卡方检验发现X2=15.276,p=0.002<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在定位球得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欧洲女足的定位球进攻具有比较大的威胁,身高的优势,良好的头球攻门技术加上欧洲所具有的丰富的定位球战术,使得欧洲利用定位球战术效率最高、获得的进球也最多。亚洲女足传统打法是利用娴熟的控球技术致使对方防守队员容易犯规而获得定位球机会,但定位球尤其是角球由于受到身体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定位球的作用。美洲差异较大,美洲队的定位球进球比例要远低于欧洲和亚洲,是因为美洲队尤其是巴西中路进攻为主,队员的控球、突破技术好从而获得大量的定位球,但定位球战术简单成功率较低,加拿大女足风格与传统欧洲球队风格比较相似,脚下的技术相对粗糙,身体优势非常明显,在仅有的13次角球中打进1球。非洲球队的定位球成功率低获得定位球的能力也不强,这与其总体水平有关。
本届女足世界杯各大洲球队进球特点各不相同,亚洲球队进球方式主要以中路渗透进攻和定位球战术,欧洲球队进球较多,进球方式多样化且相对均衡,边路突破传中明显优于其他洲。美洲球队风格差异较大,实力不均。非洲女足发展起步较晚,相对落后。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风格、合理的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安排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在战术细节打法上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戴进,刘健.从第3届世界杯看女足运动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 薛俊.第4届女足世界杯决赛各队进球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