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幽处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或篇章结构,三言两语的给予平价,这就是作文批语。作文批语分眉批、旁批和尾批,作文批语虽然短小,其作用却不小。客观、中肯、有见地的批语,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如此,它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作文是学生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识的充分流露和表现
   有道是:言为心声。作文不过是笔言,学生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或是学生某种感情的流露,无不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只言片语之中蕴涵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而且,学生在作文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或是思想上的问题,往往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愿告诉别人的,所以才在作文中流露,是想求得教师的指导、理解和关怀。比如,一位学生在学了《范进中举》后写了一篇读后感,文中有这样的话:“世态炎凉,人情如纸,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看出,该学生思想上有点“看破红尘”的意识,看问题表面化、简单化。教师的批语是这样的:“世间果真如此吗?你可曾体会到父母的深爱、师长的关爱?你如何理解李剑英生命最后那闪光的十六秒?你怎样看待孟祥斌纵身一跃的辉煌陨落?世间更多的还是真、善、美。”再如,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对自己的成绩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的成绩为什么这样差?是我笨吗?”教师立刻在这两句话下面画上着重号,批语:“你不笨,真的,只要不懈努力,最后你一定会把成绩赶上来的!”可以想一想,假如教师不写什么批语,是不是就等于默许了这个学生的说法,那将在他精神上、思想上造成多大的压力。又如,还有一位学生,由于母亲去世不久,心中悲愤万分,作文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情,真让人要落泪。但这个学生也因此无法安心上课,常常一个人哭哭啼啼。教师决定利用作文批语,让他安心学习。考虑再三,教师的批语是这样的:“你有一个好母亲,对她的去世我很悲痛。但你想,假如你母亲在天有灵,她对你目前的状况会满意吗?你要节哀,想想以何慰藉母亲的英灵啊!”
   作文批语,固然首先要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的评价,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和缺点。但由于学生作文本身就客观地反映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以,教师批改作文时就不可能对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批语必然是思想教育的方法之一。
   二、作文批语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最好纽带
   做教师的,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窥见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从而有的放矢地打出批语。那么,学生又是怎样对待教师的批语的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急急忙忙地去看。
   不知教师是否观察过,每次发作文,每个学生在拿到作文时,总是急不可待地做两件事:一看分数;二看批语。分数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看完了,于是急急忙忙往后翻看批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教师对自己的作文评价如何,更想知道教师是否回答了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是怎样回答的,教师的观点如何,可否同意自己的看法,等等。所以,学生会格外认真地去看教师的作文批语,读了一遍又一遍,短短的几行批语,有好多学生能默看好几分钟。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注意在批语上进行思想教育,怎能不收到显著效果呢?
   2.认认真真地去想。
   学生所以花了很长时间,把批语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因为他们边读边想,边想边读。这里所说的“想”,除了有认真思考的意义外,更多的是“享受”和“陶醉”。读着教师对自己中肯、亲切的批语,如同教师在悄悄地表扬自己,更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器重和关怀,无形中对教师充满了感激,形成了一种“亲师”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话多么有道理,因而更能从内心深处用心体味教师的批语,从而在思想、心灵深处受到教育。有时,学生还会对教师的批语圈圈点点,有的还会接着续上几句,都是很深刻、很实在的话。
   以上两点足以说明,学生对教师的作文批语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在用整个的心灵去读,去思考。既然如此,教师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目前,学生的思想教育令人堪忧,对单纯的思想教育,他们普遍有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作文批语就事论事,学生乐于接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思想教育,效果当然好很多。
其他文献
一、歌声唱响语文课   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没有人不喜欢音乐,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伴着音乐氤氲飘香,让学生在艺术的感染下,在美的享受中学习语文,对于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激发情感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创设一种学习的情境,学生轻声跟唱音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背诵记忆的过程。而且诗词的那种意境完全可以通过聆听歌曲来赏析。在教学朱自
期刊
作文开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体现作者对文题理解切入的角度,而且能为行文奠定独特的基调。记叙文开头重要,议论文开头同样重要。通常,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注重开头的形象生动性,而在写议论文开头时,往往只通过抽象的道理阐述引出中心论点。其实议论文的开头也不拒绝“形象”,通过形象的例子引出中心论点往往使得议论文的开头情理兼具,独具魅力。   那么如何让记叙文的开头形象起来呢?主要方法有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学
期刊
语文是建立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上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而积累的基础是“记”和“背”。同样,没有“记”和“背”就没有积累,所以说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是必须的。   我这里所说的“记”和“背”是建立在理解体会感悟之上的。其实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具有漫长的历程,其漫长性体现在人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了。人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进行着这一行为,乃至到了学校这种行为就更加明朗化。学
期刊
一、前言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它是以体操为主体,包容各种各样的体育、文艺形式。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音乐、道具、服装乃至背景、场景、灯光等)是团体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团体操的规模少至几十人多达成千上万人,在大的场(馆)中进行表演,堪称广场体育艺术。团体操是体操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手
期刊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有了很多的变化,很多老师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语文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创新教学,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   一、生活教学与体验教学的结合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
期刊
非正式群体,是指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自然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班中。有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向上,对于班的管理有大的促进作用;有的非正式群体性质中性,对班的管理无所谓好与坏;有的非正式群体却对班的管理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专门跟班主任唱“对台戏”。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非正式群体有以下特点:   1.结构比较松散,这种群体没有
期刊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输入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这些著名的教育理论无不说明,最有效的教育就是方法的教育。笔者以为就古诗鉴赏而言,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鉴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事半而功倍。   1、通读纵览,整体把握。   叶圣陶曾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强调重视理清
期刊
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引领到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具有能力的实际本领。也就是说,要求教师把以往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彻底地转变过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教学的本质   教学应该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