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扬寒秀 博求俊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科举制度的建设,一方面排除了门第高低、私情厚薄和贿金多少对考试全过程的影响,确立了“一决于文字”、“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使得整个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另一方面,宋朝的科举制度也在极力拓宽或疏浚人才来源的渠道,尽最大的可能向着选拔到真正人才的目标在努力。
  张大门路,广种薄收。唐朝科举应试者既有来自学校的生徒,也有来自社会上的乡贡,相对于以往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样的选官制度,来源已经很广泛了。但由于干谒请托之风的盛行,平民子弟中举的可能性实际上相对较小。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通过对两《唐书》中830名进士的出身进行分析发现:“进士出身者,士族子弟尤多,高达百分之七十一,而小姓为百分之十三点一,寒素中进士第者,仅占进士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九。”而且,唐朝制度规定:“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唐六典》卷二)四民之中,就有工、商两种被排除在科考之外。
  宋朝的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科举考试是网罗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虽然所取之人并不一定都是博学多能之人,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大器。对科举制度的建设有过重大贡献的宋太宗,即位之初就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宋史》卷一百五十五)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张大科举之门,打破各种限制,降低取士门槛,引导读书人踏上科举之途,而统治者则可收广种薄收之效。
  宋朝虽然继续对“工商之子,登仕进之途”进行限制,但淳化二年(992年)的诏令说:“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卷一四)这实际上为工商之子参加科考提供了法律保障。从实际效果上看,宋朝读书人应举,看不到有出身和职业的限制,而且中举的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如曹州商人于令仪,一门之内,就有子于伋、侄于杰、于仿多人考中进士。宋理宗宝祐四年的《登科录》,记载了这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出身于乡户,县坊出身者不到20人;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84人。这表明在科举登第者中,官宦子弟居于少数,大多数来自平民家庭。
  裁抑子弟,奖拔孤寒。紧承唐朝末年的裁抑子弟,宋朝初年在科举考试中进一步奖拔孤寒,即对权贵子弟采取各种限制政策,而对出身低微的平民人家的子弟,同等条件下尽可能奖掖照顾。乾德三年(965年),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中进士第六名,宋太祖以“谷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下诏要求“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宋史》卷一百五十五)为了防止文衡公器的“斯滥”,他又一次诏令:“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折以闻,当令复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当时还没有殿试,复试给“食禄之家”的子弟多设了一道门槛。开宝六年开始的殿试,直接原因是防止主持科考的官员用情取舍,录取不公,而针对的正是权贵子弟。
  即便是在完全客观的同等条件下,权贵子弟不仅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而且习闻父兄议论,了解朝廷礼仪,知晓当时时务,在科举考试中,依然具有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考量,宋朝皇帝在同等成绩面前,录取时尽量照顾贫寒的士子。雍熙二年(985年),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度支使王仲宣之子王待问等朝官子弟殿试时,“皆入上等”。宋太宗以“斯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将他们都列为下等。正因为最高统治者有这样的用心,一些大臣不便让自家子弟亲族参加科考,有的往往中道而止,放弃了最后也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殿试。如参知政事韩亿之子韩维,在通过礼部试之后,“不肯试大廷”,最后走的是“受荫入官”之路。参政唐介之子唐义问,通过礼部对现任官员参加科考专门设置的“锁厅试”之后,“引嫌罢之”。这也就是宋朝人叶梦得所说的:“旧制:执政子弟多以嫌不敢举进士,有过省而不敢就殿试者。”(《石林燕语》卷八)
  宋朝前期,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有官职的人参加殿试,不得为状元。这一传统也始于宋仁宗时。至和年间,太庙斋郎沈文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协助皇帝主持考试的大臣们认为,沈文通已经有官职在身,不应该参加科举考试,就将他降为第二。这一“有官人不为第一人”的惯例,一直延续到南宋初年。当时的吴曾就说:“本朝殿试,有官人不为第一人,自沈文通始,迄今循之,以为故事。”(《能改斋漫录》卷二)
  宋仁宗是历代帝王中最留心科举的人,在知举官的选择上,他非常谨慎小心,“由是礼闱知举任人极艰”。天圣五年(1027年)春的吏部试时,他甚至认为满朝没有“可意”的知举官,硬是将远在颍州的知州刘筠“驿召”回京,主持这次考试。此外,殿试时他还亲自出题,又担心泄密,于权贵子弟有利,临考前往往改易题目,所以有记载说他“于科举,尤轸圣虑,孜孜然唯恐失一寒畯”;称赞说“前代帝王,间有留意于取士,然未有若是者也”。(《曲洧旧闻》卷一)他在位期间,举行了13次殿试,状元就有12人是平民出身。他在赐新进士的御诗中也说:“寒儒逢锦运,报国合何如?”希望通过科考刚刚走入仕途的平民子弟,能不辜负皇帝的恩宠,为国效力。
  宠章殊异,历代未有。唐朝科举虽然年年举行,但每科取人很少,特别是社会所重、士人所趋的进士科,一般每年取中的不到30名,因此落第的也多。唐朝科举在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同时,也制造了一股异己的力量。科场失意的“怀抱利器”之士,或者被地方藩镇辟召为幕僚,为对抗中央政权出谋划策,或者像王仙芝和黄巢那样,满怀失意和仇恨揭竿而起,直接葬送了唐王朝。
  宋朝初年,每届取士人数与唐朝大体相同。宋太祖在位时,共开15科,每科取士只有13人。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他即位次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殿试,一榜就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不仅如此,他还调阅科举资料,又录取了特奏名进士和诸科184人。仅此一榜,录取的人数多达近500人,比宋太祖一朝15榜录取的455人的总数还要多。太平兴国三年,本来早就下诏这一年停止科举的,但宋太宗认为前榜遗漏的人才太多,改变主意,下令各地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人进京参加考试。他亲自在讲武殿主持复试,录取进士74名,诸科82名。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总人数多达1638人,比太平兴国二年录取的人数多两倍以上。鉴于“官吏猥众”,仁宗时曾规定:“礼部奏名,以四百名为限。”但是这个规定后来往往被突破。据张希清教授的考证和统计,北宋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60035人;南宋开科49榜,录取49915人,两宋合计取士109950人,其中正奏名59598人,特奏名50352人。再加上武举、制科、词科、童子举和宗室应举所取人数,多达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是唐朝的5倍,元朝的30倍,明朝的4倍,清朝的3.5倍。
  有必要特别说说这里所谓的特奏名。尽管宋朝的取士人数多,但科举毕竟是竞争性很强的考试,难免有落第的。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在礼部录取张拱等8名进士之后,又令礼部贡院检阅贡籍,将进士和诸科15举以上,且考试终场的司马浦等106人,特赐本科出身。这一优待“困顿风尘,潦倒场屋”老而无成的举子、恩赐出身的做法,北宋中期之后成为定制,称为特奏名,以相对礼部的“正奏名”而言;又因为它来自皇帝的恩赐,所以也称“恩科”。这一做法,加大了科举制度的吸引力,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即便屡屡落第,最后皇帝也可能恩赐一个科举出身。这就使得“人人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究”。士子为了那一官半职,老死于科举之途者,不计其数;所谓的英雄豪杰,精力消靡于其中而不自知。
  宋朝对士人特别是及第举子的“宠章殊异,历代未有”,还表现在以下方面:唐朝科举只是使寒门子弟具备了获得官职的资格而已,要真正就职做官,经国济民,还必须通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核。这道门槛依然很高,甚至不比一级级的科举考试更易于跨越。选试或释褐试合格之后,即便是进士,也只能从九品的小官做起。宋朝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赫的荣耀,而且立即就可以做官。比起那些非科举出身的人来,中第的升官也快很多,特别是那些中高第者。仁宗一朝共举行13次殿试,前三名共有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
  宋朝“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相关的制度建设,拓宽了人才来源的渠道,唤醒了广大民众对科举重要性的认识,也引发了读书人对科举的兴趣。很多人从此走上科举之途,以“龙马的精神,骡子的体力,又要像土鳖虫那样麻木不仁和骆驼那样吃苦耐劳”努力于斯,力图用勤苦叩击学问,并以学问来打开通往权力之门。读书、应举、做官,成为全社会普遍的风气和追求,“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既是最高统治者劝诱人们埋首书本的功名利禄的许诺,也是一旦登第之后迅即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既是全社会在科举的激励下以读书为至上、积极向学的形象反映,也是士子勤学不怠的动力所在。从此之后,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不再是以出生和血统来决定,而主要以是否科举中第为依据,一个新的时代——科举社会因此来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洪明)
其他文献
自2006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以来,贵州省共招聘特岗教师1万多人,有力地缓解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紧缺矛盾,加强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对巩固和提高全省“两基”攻坚成果和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
“特别关注”栏目是《中国教师》创刊伊始就全力打造的栏目之一。5年来,“特别关注”栏目坚持主题策划,有针对性地约稿,力求提供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探讨的平台。到本期为止,共策划主题64个,刊登稿件300篇左右。  “策划”就必然带有强烈的价值意味,5年来我们所特别关注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践行“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这一办刊宗旨,它深深地体现了我们所竖守的媒体责
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时至今日,已有三年有余。在第一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满之际,关注农村特岗教师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尤为重要,这对于相关后续政策的出台及农村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年前,第一批特岗教师到岗任教。三年来
她22岁就嫁给了他。年长她4岁的他,一直给她温暖与呵护,生活平淡而幸福。没想到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彼此交错,用她的话说:“我们俩如同太阳追逐月亮一样。”  他和她是那座城市里的公交驾驶员。工作紧张、枯燥,极少有休假。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他们决定错开上下班的时间——他从早上6点到下午1点半,她则从下午1点半一直到晚上10点。  微信、QQ,这些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于他们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4 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以下简称“4 2”模式,“4 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简称“4 2”硕士生)是近年来我国对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新探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考察了该培养模式的实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1)“4 2”硕士生对该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动机大多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2)对“4 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3)管理较混乱,相关院系及部门缺乏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生活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但因为它相对隐蔽,变化不居,往往被人们忽视。“规训”(discipline)是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使用的概念,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与特殊的权力技术。福柯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
近日,河南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和动员特岗计划启动实施工作。2009年,按中央和地方1:1比例,共设1万个特岗教师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贫困地区任教。  200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到中部省份,河南省被纳入计划实施范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按照中央四部门要求,实施好国家计划;同时,由省财政列出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地方计划,中
也许很多同行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道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出错。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抱怨学生太蠢、太笨,甚至不可理喻,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行为。于是,我们还会不厌其烦地再去重复讲更多遍。如果是那样,我们只会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疲惫着昨天的疲惫,无奈着昨天的无奈!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同样不可忽视。因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流
课堂表演就是把课文的内容通过说说、玩玩、演演的活动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学生在课堂表演中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表演表达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形成学科间的联动整合,并且,还可以使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产生互动,使课堂出现和谐的、热烈的、平等的学习氛围。《狼和小羊》是大
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ren Left Behind,简称NCLB)》教育法案。该法案是自1965年以来美国最重要的教育法案,旨在提高美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让每个学生在读写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促进美国的教育公平。大量研究证实,教师的质量是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按照NCLB法案对高质量教师的定义,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