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科举制度的建设,一方面排除了门第高低、私情厚薄和贿金多少对考试全过程的影响,确立了“一决于文字”、“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使得整个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另一方面,宋朝的科举制度也在极力拓宽或疏浚人才来源的渠道,尽最大的可能向着选拔到真正人才的目标在努力。
张大门路,广种薄收。唐朝科举应试者既有来自学校的生徒,也有来自社会上的乡贡,相对于以往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样的选官制度,来源已经很广泛了。但由于干谒请托之风的盛行,平民子弟中举的可能性实际上相对较小。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通过对两《唐书》中830名进士的出身进行分析发现:“进士出身者,士族子弟尤多,高达百分之七十一,而小姓为百分之十三点一,寒素中进士第者,仅占进士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九。”而且,唐朝制度规定:“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唐六典》卷二)四民之中,就有工、商两种被排除在科考之外。
宋朝的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科举考试是网罗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虽然所取之人并不一定都是博学多能之人,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大器。对科举制度的建设有过重大贡献的宋太宗,即位之初就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宋史》卷一百五十五)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张大科举之门,打破各种限制,降低取士门槛,引导读书人踏上科举之途,而统治者则可收广种薄收之效。
宋朝虽然继续对“工商之子,登仕进之途”进行限制,但淳化二年(992年)的诏令说:“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卷一四)这实际上为工商之子参加科考提供了法律保障。从实际效果上看,宋朝读书人应举,看不到有出身和职业的限制,而且中举的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如曹州商人于令仪,一门之内,就有子于伋、侄于杰、于仿多人考中进士。宋理宗宝祐四年的《登科录》,记载了这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出身于乡户,县坊出身者不到20人;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84人。这表明在科举登第者中,官宦子弟居于少数,大多数来自平民家庭。
裁抑子弟,奖拔孤寒。紧承唐朝末年的裁抑子弟,宋朝初年在科举考试中进一步奖拔孤寒,即对权贵子弟采取各种限制政策,而对出身低微的平民人家的子弟,同等条件下尽可能奖掖照顾。乾德三年(965年),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中进士第六名,宋太祖以“谷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下诏要求“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宋史》卷一百五十五)为了防止文衡公器的“斯滥”,他又一次诏令:“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折以闻,当令复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当时还没有殿试,复试给“食禄之家”的子弟多设了一道门槛。开宝六年开始的殿试,直接原因是防止主持科考的官员用情取舍,录取不公,而针对的正是权贵子弟。
即便是在完全客观的同等条件下,权贵子弟不仅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而且习闻父兄议论,了解朝廷礼仪,知晓当时时务,在科举考试中,依然具有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考量,宋朝皇帝在同等成绩面前,录取时尽量照顾贫寒的士子。雍熙二年(985年),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度支使王仲宣之子王待问等朝官子弟殿试时,“皆入上等”。宋太宗以“斯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将他们都列为下等。正因为最高统治者有这样的用心,一些大臣不便让自家子弟亲族参加科考,有的往往中道而止,放弃了最后也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殿试。如参知政事韩亿之子韩维,在通过礼部试之后,“不肯试大廷”,最后走的是“受荫入官”之路。参政唐介之子唐义问,通过礼部对现任官员参加科考专门设置的“锁厅试”之后,“引嫌罢之”。这也就是宋朝人叶梦得所说的:“旧制:执政子弟多以嫌不敢举进士,有过省而不敢就殿试者。”(《石林燕语》卷八)
宋朝前期,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有官职的人参加殿试,不得为状元。这一传统也始于宋仁宗时。至和年间,太庙斋郎沈文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协助皇帝主持考试的大臣们认为,沈文通已经有官职在身,不应该参加科举考试,就将他降为第二。这一“有官人不为第一人”的惯例,一直延续到南宋初年。当时的吴曾就说:“本朝殿试,有官人不为第一人,自沈文通始,迄今循之,以为故事。”(《能改斋漫录》卷二)
宋仁宗是历代帝王中最留心科举的人,在知举官的选择上,他非常谨慎小心,“由是礼闱知举任人极艰”。天圣五年(1027年)春的吏部试时,他甚至认为满朝没有“可意”的知举官,硬是将远在颍州的知州刘筠“驿召”回京,主持这次考试。此外,殿试时他还亲自出题,又担心泄密,于权贵子弟有利,临考前往往改易题目,所以有记载说他“于科举,尤轸圣虑,孜孜然唯恐失一寒畯”;称赞说“前代帝王,间有留意于取士,然未有若是者也”。(《曲洧旧闻》卷一)他在位期间,举行了13次殿试,状元就有12人是平民出身。他在赐新进士的御诗中也说:“寒儒逢锦运,报国合何如?”希望通过科考刚刚走入仕途的平民子弟,能不辜负皇帝的恩宠,为国效力。
宠章殊异,历代未有。唐朝科举虽然年年举行,但每科取人很少,特别是社会所重、士人所趋的进士科,一般每年取中的不到30名,因此落第的也多。唐朝科举在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同时,也制造了一股异己的力量。科场失意的“怀抱利器”之士,或者被地方藩镇辟召为幕僚,为对抗中央政权出谋划策,或者像王仙芝和黄巢那样,满怀失意和仇恨揭竿而起,直接葬送了唐王朝。
宋朝初年,每届取士人数与唐朝大体相同。宋太祖在位时,共开15科,每科取士只有13人。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他即位次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殿试,一榜就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不仅如此,他还调阅科举资料,又录取了特奏名进士和诸科184人。仅此一榜,录取的人数多达近500人,比宋太祖一朝15榜录取的455人的总数还要多。太平兴国三年,本来早就下诏这一年停止科举的,但宋太宗认为前榜遗漏的人才太多,改变主意,下令各地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人进京参加考试。他亲自在讲武殿主持复试,录取进士74名,诸科82名。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总人数多达1638人,比太平兴国二年录取的人数多两倍以上。鉴于“官吏猥众”,仁宗时曾规定:“礼部奏名,以四百名为限。”但是这个规定后来往往被突破。据张希清教授的考证和统计,北宋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60035人;南宋开科49榜,录取49915人,两宋合计取士109950人,其中正奏名59598人,特奏名50352人。再加上武举、制科、词科、童子举和宗室应举所取人数,多达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是唐朝的5倍,元朝的30倍,明朝的4倍,清朝的3.5倍。
有必要特别说说这里所谓的特奏名。尽管宋朝的取士人数多,但科举毕竟是竞争性很强的考试,难免有落第的。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在礼部录取张拱等8名进士之后,又令礼部贡院检阅贡籍,将进士和诸科15举以上,且考试终场的司马浦等106人,特赐本科出身。这一优待“困顿风尘,潦倒场屋”老而无成的举子、恩赐出身的做法,北宋中期之后成为定制,称为特奏名,以相对礼部的“正奏名”而言;又因为它来自皇帝的恩赐,所以也称“恩科”。这一做法,加大了科举制度的吸引力,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即便屡屡落第,最后皇帝也可能恩赐一个科举出身。这就使得“人人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究”。士子为了那一官半职,老死于科举之途者,不计其数;所谓的英雄豪杰,精力消靡于其中而不自知。
宋朝对士人特别是及第举子的“宠章殊异,历代未有”,还表现在以下方面:唐朝科举只是使寒门子弟具备了获得官职的资格而已,要真正就职做官,经国济民,还必须通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核。这道门槛依然很高,甚至不比一级级的科举考试更易于跨越。选试或释褐试合格之后,即便是进士,也只能从九品的小官做起。宋朝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赫的荣耀,而且立即就可以做官。比起那些非科举出身的人来,中第的升官也快很多,特别是那些中高第者。仁宗一朝共举行13次殿试,前三名共有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
宋朝“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相关的制度建设,拓宽了人才来源的渠道,唤醒了广大民众对科举重要性的认识,也引发了读书人对科举的兴趣。很多人从此走上科举之途,以“龙马的精神,骡子的体力,又要像土鳖虫那样麻木不仁和骆驼那样吃苦耐劳”努力于斯,力图用勤苦叩击学问,并以学问来打开通往权力之门。读书、应举、做官,成为全社会普遍的风气和追求,“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既是最高统治者劝诱人们埋首书本的功名利禄的许诺,也是一旦登第之后迅即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既是全社会在科举的激励下以读书为至上、积极向学的形象反映,也是士子勤学不怠的动力所在。从此之后,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不再是以出生和血统来决定,而主要以是否科举中第为依据,一个新的时代——科举社会因此来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洪明)
张大门路,广种薄收。唐朝科举应试者既有来自学校的生徒,也有来自社会上的乡贡,相对于以往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样的选官制度,来源已经很广泛了。但由于干谒请托之风的盛行,平民子弟中举的可能性实际上相对较小。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通过对两《唐书》中830名进士的出身进行分析发现:“进士出身者,士族子弟尤多,高达百分之七十一,而小姓为百分之十三点一,寒素中进士第者,仅占进士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九。”而且,唐朝制度规定:“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唐六典》卷二)四民之中,就有工、商两种被排除在科考之外。
宋朝的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科举考试是网罗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虽然所取之人并不一定都是博学多能之人,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大器。对科举制度的建设有过重大贡献的宋太宗,即位之初就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宋史》卷一百五十五)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张大科举之门,打破各种限制,降低取士门槛,引导读书人踏上科举之途,而统治者则可收广种薄收之效。
宋朝虽然继续对“工商之子,登仕进之途”进行限制,但淳化二年(992年)的诏令说:“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卷一四)这实际上为工商之子参加科考提供了法律保障。从实际效果上看,宋朝读书人应举,看不到有出身和职业的限制,而且中举的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如曹州商人于令仪,一门之内,就有子于伋、侄于杰、于仿多人考中进士。宋理宗宝祐四年的《登科录》,记载了这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出身于乡户,县坊出身者不到20人;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84人。这表明在科举登第者中,官宦子弟居于少数,大多数来自平民家庭。
裁抑子弟,奖拔孤寒。紧承唐朝末年的裁抑子弟,宋朝初年在科举考试中进一步奖拔孤寒,即对权贵子弟采取各种限制政策,而对出身低微的平民人家的子弟,同等条件下尽可能奖掖照顾。乾德三年(965年),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中进士第六名,宋太祖以“谷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下诏要求“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宋史》卷一百五十五)为了防止文衡公器的“斯滥”,他又一次诏令:“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折以闻,当令复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当时还没有殿试,复试给“食禄之家”的子弟多设了一道门槛。开宝六年开始的殿试,直接原因是防止主持科考的官员用情取舍,录取不公,而针对的正是权贵子弟。
即便是在完全客观的同等条件下,权贵子弟不仅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而且习闻父兄议论,了解朝廷礼仪,知晓当时时务,在科举考试中,依然具有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考量,宋朝皇帝在同等成绩面前,录取时尽量照顾贫寒的士子。雍熙二年(985年),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度支使王仲宣之子王待问等朝官子弟殿试时,“皆入上等”。宋太宗以“斯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将他们都列为下等。正因为最高统治者有这样的用心,一些大臣不便让自家子弟亲族参加科考,有的往往中道而止,放弃了最后也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殿试。如参知政事韩亿之子韩维,在通过礼部试之后,“不肯试大廷”,最后走的是“受荫入官”之路。参政唐介之子唐义问,通过礼部对现任官员参加科考专门设置的“锁厅试”之后,“引嫌罢之”。这也就是宋朝人叶梦得所说的:“旧制:执政子弟多以嫌不敢举进士,有过省而不敢就殿试者。”(《石林燕语》卷八)
宋朝前期,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有官职的人参加殿试,不得为状元。这一传统也始于宋仁宗时。至和年间,太庙斋郎沈文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协助皇帝主持考试的大臣们认为,沈文通已经有官职在身,不应该参加科举考试,就将他降为第二。这一“有官人不为第一人”的惯例,一直延续到南宋初年。当时的吴曾就说:“本朝殿试,有官人不为第一人,自沈文通始,迄今循之,以为故事。”(《能改斋漫录》卷二)
宋仁宗是历代帝王中最留心科举的人,在知举官的选择上,他非常谨慎小心,“由是礼闱知举任人极艰”。天圣五年(1027年)春的吏部试时,他甚至认为满朝没有“可意”的知举官,硬是将远在颍州的知州刘筠“驿召”回京,主持这次考试。此外,殿试时他还亲自出题,又担心泄密,于权贵子弟有利,临考前往往改易题目,所以有记载说他“于科举,尤轸圣虑,孜孜然唯恐失一寒畯”;称赞说“前代帝王,间有留意于取士,然未有若是者也”。(《曲洧旧闻》卷一)他在位期间,举行了13次殿试,状元就有12人是平民出身。他在赐新进士的御诗中也说:“寒儒逢锦运,报国合何如?”希望通过科考刚刚走入仕途的平民子弟,能不辜负皇帝的恩宠,为国效力。
宠章殊异,历代未有。唐朝科举虽然年年举行,但每科取人很少,特别是社会所重、士人所趋的进士科,一般每年取中的不到30名,因此落第的也多。唐朝科举在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同时,也制造了一股异己的力量。科场失意的“怀抱利器”之士,或者被地方藩镇辟召为幕僚,为对抗中央政权出谋划策,或者像王仙芝和黄巢那样,满怀失意和仇恨揭竿而起,直接葬送了唐王朝。
宋朝初年,每届取士人数与唐朝大体相同。宋太祖在位时,共开15科,每科取士只有13人。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他即位次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殿试,一榜就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不仅如此,他还调阅科举资料,又录取了特奏名进士和诸科184人。仅此一榜,录取的人数多达近500人,比宋太祖一朝15榜录取的455人的总数还要多。太平兴国三年,本来早就下诏这一年停止科举的,但宋太宗认为前榜遗漏的人才太多,改变主意,下令各地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人进京参加考试。他亲自在讲武殿主持复试,录取进士74名,诸科82名。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总人数多达1638人,比太平兴国二年录取的人数多两倍以上。鉴于“官吏猥众”,仁宗时曾规定:“礼部奏名,以四百名为限。”但是这个规定后来往往被突破。据张希清教授的考证和统计,北宋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60035人;南宋开科49榜,录取49915人,两宋合计取士109950人,其中正奏名59598人,特奏名50352人。再加上武举、制科、词科、童子举和宗室应举所取人数,多达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是唐朝的5倍,元朝的30倍,明朝的4倍,清朝的3.5倍。
有必要特别说说这里所谓的特奏名。尽管宋朝的取士人数多,但科举毕竟是竞争性很强的考试,难免有落第的。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在礼部录取张拱等8名进士之后,又令礼部贡院检阅贡籍,将进士和诸科15举以上,且考试终场的司马浦等106人,特赐本科出身。这一优待“困顿风尘,潦倒场屋”老而无成的举子、恩赐出身的做法,北宋中期之后成为定制,称为特奏名,以相对礼部的“正奏名”而言;又因为它来自皇帝的恩赐,所以也称“恩科”。这一做法,加大了科举制度的吸引力,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即便屡屡落第,最后皇帝也可能恩赐一个科举出身。这就使得“人人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究”。士子为了那一官半职,老死于科举之途者,不计其数;所谓的英雄豪杰,精力消靡于其中而不自知。
宋朝对士人特别是及第举子的“宠章殊异,历代未有”,还表现在以下方面:唐朝科举只是使寒门子弟具备了获得官职的资格而已,要真正就职做官,经国济民,还必须通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核。这道门槛依然很高,甚至不比一级级的科举考试更易于跨越。选试或释褐试合格之后,即便是进士,也只能从九品的小官做起。宋朝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赫的荣耀,而且立即就可以做官。比起那些非科举出身的人来,中第的升官也快很多,特别是那些中高第者。仁宗一朝共举行13次殿试,前三名共有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
宋朝“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相关的制度建设,拓宽了人才来源的渠道,唤醒了广大民众对科举重要性的认识,也引发了读书人对科举的兴趣。很多人从此走上科举之途,以“龙马的精神,骡子的体力,又要像土鳖虫那样麻木不仁和骆驼那样吃苦耐劳”努力于斯,力图用勤苦叩击学问,并以学问来打开通往权力之门。读书、应举、做官,成为全社会普遍的风气和追求,“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既是最高统治者劝诱人们埋首书本的功名利禄的许诺,也是一旦登第之后迅即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既是全社会在科举的激励下以读书为至上、积极向学的形象反映,也是士子勤学不怠的动力所在。从此之后,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不再是以出生和血统来决定,而主要以是否科举中第为依据,一个新的时代——科举社会因此来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