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 什么是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医疗手段,人们生病住院时,相关医务人员都会通过静脉输液的这种方式来将药品注入人体内,并补充病人的营养。因此,提到静脉输液这种医疗手段,大多数人都是不陌生的。但如果真的要问一问静脉输液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具体原理,而接下来的话我们就以此为话题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所谓静脉输液就是指利用液体静压以及大气压的原理,将病人所需的无菌液体或营养物质等输入病人体内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始于17世纪,从17世纪开始便有临床工作者使用这种方法去治疗病人。但在那时这种治疗方法的使用并不广泛,因为当时该种治疗方法还存在着多种不足,其真正巨大的进步发生在20世纪。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达以及静脉输液所需用品的进步,现如今静脉输液在临床上使用已经十分广泛。
2 静脉输液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防范
2.1 输液处肿胀
静脉输液是一个护理人员必备的技能,但在临床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时,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输液处肿胀的这一问题。而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讲一讲,应该如何预防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的出现。
2.1.1选择血管
为预防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根据年龄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位置的血管,在对年轻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可选择手背或脚背的血管。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选择头皮的血管。因为婴幼儿并没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在进行输液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很有可能会乱动,从而导致输液处肿胀。因此选择头皮的血管进行穿刺,则能够降低婴幼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血管肿胀这一问题的概率。
2.1.2确定进针的位置和角度
为避免静脉输液时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在进针时首先应确定进针的位置和角度。选择良好的位置和角度,并做到“快、狠、准”的去进针,能够避免血管肿胀这一问题的发生。很多刚刚进入医院开始实习的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因为没能找到良好的进针角度,以至于病人疼痛感明显,且可能会血管肿胀。一般来说静脉穿刺最良好的进针角度是15~30度,因此护理人员在进针时应严格控制进针度数。
2.1.3控制液体下流的速度
控制液体下流的速度,也能够预防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的出现。据临床调查显示,有些病人之所以会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是因为液体下流速度过快。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对药品下流的速度进行控制。有些病人在進行静脉输液时,可能会因为赶时间或其他因素自己调快下流速度,而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护理人员需对病人进行相关的临床知识宣传,并注意巡逻,确保病人不会私自调快输液速度。
2.2 静脉炎
除了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以外,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静脉炎。虽然静脉炎出现的概率并不如输液处肿胀的高,但并不代表着这种问题不可能会出现,因此接下来我们将简单的介绍一下应该如何预防静脉炎。
2.2.1了解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
由于不同药物的特性不同,对于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也不同,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为预防静脉炎的出现,首先就应该了解所输药物的特性。若是某一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较大,那么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就应该控制输液的速度。除了可以通过控制输液速度来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以外,还可以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采取热敷等方法来避免静脉炎的发现。
2.2.2了解病人的疾病史
除了了解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以外,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了解病人的疾病史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若是一个病人曾经患过静脉炎或者有糖尿病史,那么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更应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因为上述所说的两种疾病都很有可能会增加病人患静脉炎的概率,故护士在输液之前,需对病人的疾病史有大体的了解。
2.2.3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为预防静脉炎的出现,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对输液管路进行严格消毒,并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最长不超过24小时。若是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忽略了更换输液管路,使病人长时间使用同一根管路进行输液,那么很有细菌很有可能会导致炎症的发生,以至于病人患上静脉炎。
2.2.4及时观察穿刺点
及时观察穿刺点也能够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据临床调查显示,在一开始出现静脉炎的时候,穿刺点可能会出现发红等异样。因此护士应多对穿刺点进行观察,一旦穿刺点出现异样表现,就应及时停止输液或更换穿刺点,降低静脉炎出现的可能。
3 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3.1 预防空气栓塞
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也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护士在开始具体的操作之前,需将输液管道内的空气排尽。在具体的输液过程中,护士也应该及时的更换输液瓶,并添加相关的药物,避免空气流入管道中。在液体流完以后,应及时拔除针管,避免空气进入血管,致使空气栓塞的出现。
3.2 保护血管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病人的血管进行保护,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卧床的病人。有些病人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长期卧床,长期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体内所需营养。而护士在对这些病人进行输液时,应采用“手足交替”的这种输液方式去进行输液,避免因为长期的输液造成病人某一肢体功能障碍。若是所输入的药物对于血管的刺激性较大,那么护士也应该在输液完毕以后,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来保护病人的静脉。
因为某些病人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所以在静脉输液出现血管肿胀这一现象时会过分恐慌,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应展开相关的知识宣讲。若是输液途中出现了意外,护士也应保持镇静,冷静处理,给予病人足够的安全感。
1 什么是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医疗手段,人们生病住院时,相关医务人员都会通过静脉输液的这种方式来将药品注入人体内,并补充病人的营养。因此,提到静脉输液这种医疗手段,大多数人都是不陌生的。但如果真的要问一问静脉输液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具体原理,而接下来的话我们就以此为话题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所谓静脉输液就是指利用液体静压以及大气压的原理,将病人所需的无菌液体或营养物质等输入病人体内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始于17世纪,从17世纪开始便有临床工作者使用这种方法去治疗病人。但在那时这种治疗方法的使用并不广泛,因为当时该种治疗方法还存在着多种不足,其真正巨大的进步发生在20世纪。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达以及静脉输液所需用品的进步,现如今静脉输液在临床上使用已经十分广泛。
2 静脉输液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防范
2.1 输液处肿胀
静脉输液是一个护理人员必备的技能,但在临床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时,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输液处肿胀的这一问题。而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讲一讲,应该如何预防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的出现。
2.1.1选择血管
为预防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根据年龄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位置的血管,在对年轻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可选择手背或脚背的血管。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选择头皮的血管。因为婴幼儿并没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在进行输液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很有可能会乱动,从而导致输液处肿胀。因此选择头皮的血管进行穿刺,则能够降低婴幼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血管肿胀这一问题的概率。
2.1.2确定进针的位置和角度
为避免静脉输液时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在进针时首先应确定进针的位置和角度。选择良好的位置和角度,并做到“快、狠、准”的去进针,能够避免血管肿胀这一问题的发生。很多刚刚进入医院开始实习的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因为没能找到良好的进针角度,以至于病人疼痛感明显,且可能会血管肿胀。一般来说静脉穿刺最良好的进针角度是15~30度,因此护理人员在进针时应严格控制进针度数。
2.1.3控制液体下流的速度
控制液体下流的速度,也能够预防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的出现。据临床调查显示,有些病人之所以会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是因为液体下流速度过快。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对药品下流的速度进行控制。有些病人在進行静脉输液时,可能会因为赶时间或其他因素自己调快下流速度,而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护理人员需对病人进行相关的临床知识宣传,并注意巡逻,确保病人不会私自调快输液速度。
2.2 静脉炎
除了输液处肿胀这一问题以外,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静脉炎。虽然静脉炎出现的概率并不如输液处肿胀的高,但并不代表着这种问题不可能会出现,因此接下来我们将简单的介绍一下应该如何预防静脉炎。
2.2.1了解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
由于不同药物的特性不同,对于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也不同,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为预防静脉炎的出现,首先就应该了解所输药物的特性。若是某一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较大,那么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就应该控制输液的速度。除了可以通过控制输液速度来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以外,还可以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采取热敷等方法来避免静脉炎的发现。
2.2.2了解病人的疾病史
除了了解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程度以外,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了解病人的疾病史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若是一个病人曾经患过静脉炎或者有糖尿病史,那么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更应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因为上述所说的两种疾病都很有可能会增加病人患静脉炎的概率,故护士在输液之前,需对病人的疾病史有大体的了解。
2.2.3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为预防静脉炎的出现,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对输液管路进行严格消毒,并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最长不超过24小时。若是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忽略了更换输液管路,使病人长时间使用同一根管路进行输液,那么很有细菌很有可能会导致炎症的发生,以至于病人患上静脉炎。
2.2.4及时观察穿刺点
及时观察穿刺点也能够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据临床调查显示,在一开始出现静脉炎的时候,穿刺点可能会出现发红等异样。因此护士应多对穿刺点进行观察,一旦穿刺点出现异样表现,就应及时停止输液或更换穿刺点,降低静脉炎出现的可能。
3 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3.1 预防空气栓塞
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也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护士在开始具体的操作之前,需将输液管道内的空气排尽。在具体的输液过程中,护士也应该及时的更换输液瓶,并添加相关的药物,避免空气流入管道中。在液体流完以后,应及时拔除针管,避免空气进入血管,致使空气栓塞的出现。
3.2 保护血管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病人的血管进行保护,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卧床的病人。有些病人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长期卧床,长期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体内所需营养。而护士在对这些病人进行输液时,应采用“手足交替”的这种输液方式去进行输液,避免因为长期的输液造成病人某一肢体功能障碍。若是所输入的药物对于血管的刺激性较大,那么护士也应该在输液完毕以后,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来保护病人的静脉。
因为某些病人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所以在静脉输液出现血管肿胀这一现象时会过分恐慌,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应展开相关的知识宣讲。若是输液途中出现了意外,护士也应保持镇静,冷静处理,给予病人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