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变迁——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风向标,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领航仪,同时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职业更替:三大产业职业群此消彼长
关键词:减员增效/增员增质
职业,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它的变迁是在社会宏大叙事背景下另一种视角的群体历史。今天,当我们回顾六十年来中国人的职业变迁时,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或激烈或柔和地决定着职业的更迭;而职业的演进又反过来给社会变革以巨大推动力量。这其中夹杂着职业群体转型的阵痛和新生的欢乐;留存着依然闪光的那已成历史的职业记忆。
本期《职业》杂志记者特邀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教授,深刻解读新中国六十年来精彩的职业变迁史。
职业看似固态,实为动态;既相对稳定,又变动发展。其中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逐步从传统农业社会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上世纪末,又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生产力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必然带来职业的剧烈变动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三大产业下的不同职业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局面。第一、第二产业的主题词是减员增效;第三产业的主题词是增员增质。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第一产业 职业群规模不断缩小
和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完全一样,由于科学发展、技术变革,使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事农业的职业人群数量也相应减少。
1952年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51.0%,2008年下降到11.3%,下降了39.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下同)。与此相应的是,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83.5%下降到39.6%,下降了43.9%。而且,据专家预测,从事农业的职业人群数量在未来20年内还会继续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农业这一传统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传统的农民开始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的渔民也正在向现代化的海洋捕捞专业人员和水产品种养及深度加工专业人员转化。而且,由于知识经济和产业绿色化的影响,一些新职业陆续出现。比如: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生化实验技师和技工、节水灌溉技师和技工,以及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遗传工程师、细胞工程师等等。
第二产业 新技术带来职业变革
六十年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8%(1952年)升至48.6%(2008年),上升了27.8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从7.4%(1952年)上升到27.2%,上升了19.8%。
从以上数字可以明显看到,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产值大幅度提高,目前已占GDP的近一半。但是,从业人员数量尽管有所提高,仍只占从业人员总量的四分之一强。所以,在第二产业中,增长主要由效率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任何发展进步,都会给第二产业的职业群带来新的变化,或是催生出新职业,或是让传统职业增加新内容。例如,传统的绘图员转化为使用计算机的电子绘图员。又如,在制造业中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金属切削工艺不断革新,导致机械加工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车、钳、铣、磨、刨工等横向分工,以及设计员、工艺员、操作员(即技工)等纵向分工,都逐步被现代控制技术所消弭,产生出数控加工中心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环境监测技工技师和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纳米材料生产技工技师和工程师,以及新型的煤炭液化气化技工技师和工程师、海洋石油开采技工技师和工程师、航空航天材料研发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等一系列新职业。
第三产业 创造新职业的“专业户”
六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2%(1952年)升至40.1%(2008年),上升了11.9个百分点。相应的,在第三产业从事职业劳动的人员所占比重由9.1%(1952年)上升到33.2%,上升了24.1%。无论从人员比重和增长幅度上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发展都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这既是第三产业“增员增质”特征的体现,也是第三产业的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的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第三产业领域,不但有传统职业的内容升级、工作深化。更突出的是,由于社会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活动内容的增加,使第三产业新产生的职业数量远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职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职业群。计算机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和计算机基础科学和各个领域的应用专家和操作技术人员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职业群。有些专家认为信息产业有可能从第三产业领域独立出来,成为所谓第四产业。
管理和咨询服务业:在这个职业群组的发展中,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咨询服务人员的功能划分更加细化,在社会组织中的责任、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师、投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保险评估师、保险精算师、收益精算师、税务代理师、理财师等现在都已成为最新的热门职业。
社会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服务性职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康乐、健身、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领域都有许多新职业涌现出来。家政服务助理、养老护理师、育婴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室内装饰设计师等职业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性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化。
职业移动:激发起中国经济强劲活力
关键词:横向移动/自主择业
在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群体的从业者。职业的更迭必将带来人的职业移动,在社会关系变革时期这样的移动往往规模巨大、变动剧烈,构成了中国六十年职业变迁史中最富传奇色彩的部分。
职业移动分为两类。纵向移动是指从业者在本职业内部的升降,尽管所在层级有变化(提高或者降低),但并不离开原职业。而横向移动则意味着人们离开了原来的职业,去从事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工作。这一现象在过去三十年中表现尤为突出。
很多时候,职业发生横向移动的原因,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设计的影响。六十年中的前三十年,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人们只能在刚性极强的国家人事劳动制度范围内活动,因此,个人几乎不可能获得职业的横向移动机会,只能是纵向升降。但是后三十年,在逐步放开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获得了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由流动的权利,劳动者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不仅带来了个人发展空间的飞跃性延伸,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活力。
从1979年以来,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刘永好,知青出身的小学教师,后来成为中国饲料大王。张茵,一个学财会的小姑娘,后来成了美国废纸大王,并因此成为当上中国首富的第一位女性。鲁冠球,一个洗脚上田打镰刀的铁匠,后来成为全球汽车万向结大王。李书福,开照相馆起家,现在成了汽车大王……
上面说的,其实还不是职业移动中最典型、最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最典型、最有普遍意义的是,三十年来每年有1000万名农民进入城市,变成了产业工人,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主力。每年有数百万名城市职工,由于企业关、停、并、转,不得不退出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新的职业和新的岗位(大多是第三产业),成为中国产业转型的支柱。正是这样一波波汹涌巨大而无声无息的职业移动的潜流,创造了民营经济,盘活了国有企业,同时让中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放射出无比的活力。
职业处境:从剧烈起落迈向和谐共进
关键词:职业声望/共享成果
职业处境,意指该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优劣和社会声望的高低。在过去六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职业的职业处境发生着剧烈起伏。
在前三十年,作为按照革命理想主义创建的一个劳动共和国,当时我国工人和农民的社会声望很高。一个八级工的工资要比机关的小科员高很多,足以养一大家子人。而在许多普通家庭中,在机关、学校工作的父亲和弟弟只能收入40~50元,做纺织女工的女儿月工资有70多块,成了家里最受宠的人。
然而,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现象。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学家做的职业声望调查,政府领导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居于职业声望最高的层级。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政治权力和知识资本的崇敬。其次是企业家,娱乐界、体育界的大腕名星;而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现在也都处于职业声望中的较高层级。一般的技术技能人员则要排在其后。而低技术、低技能人员(如搬运工、板车工和保姆),则排到了职业声望最低层级。后三十年和前三十年相比,国有机械工厂高级技工的社会地位下降很快,国有纺织工厂的纺织女工则早已进入不了城市青年女性的职业选择视野。
尽管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变化是工业化社会追求效率的必然过程,但背后反映出来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以及体制上“大政府”“官本位”的弊端,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社会职业声望的这种急剧变动,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久前引起全国关注的“通钢事件”集中反映了国有企业职工对自身职业处境,包括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急剧变动做出的激烈抗争。
因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高度注意平衡各方利益,使各种不同的职业群体能共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要高度考虑共和国的历史,高度关注社会不同职业人群利益关系的变动,而不能任由这种不平衡加剧。
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一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间阶层职业声望最高、社会地位最令人羡慕、职业处境良好的社会。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机制,包括政府的和市场的,来营造和维护这样一个职业发展环境,尽快培育出一支强大的、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间阶层和中产阶级,以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职业管理:引导人力资源开发新方向
关键词:职业标准/资格认证
在人力资源活动中,国家对职业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职业分类的确立,职业标准的制定,还是职业资格制度的推行,都影响和引导着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在过去六十年中,中国的职业管理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第一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业管理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经过经济恢复进入正常经济发展阶段后,立即开始通过制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专业人员的各种资格标准,开始了对社会职业的管理。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还对各类各级职业标准(专业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订。这些工作的影响,一直延续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这些工作奠定了我国职业管理的基础。值得提出的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原劳动部颁发的《工人考核条例》,可以被看作是对计划经济时代职业管理的一个终结式句号。
第二阶段 市场经济时期的职业管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国家逐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在职业管理上,一系列的重大行政举措成为我国职业管理领域重要的时间刻度。
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职业管理制度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颁布施行,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职业管理制度。该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职业标准制定工作达到新高度
1992年9月,劳动部会同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完成并颁发。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大典中共收录1838个职业,分属8个大类、66个种类和483个小类。其后,我国已经为上千个技术复杂、通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制定了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新职业发布制度也建立起来。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发展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开始扭转单纯追求学历文凭造成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源机构失衡的局面。从1994年开始,国家工人考核制度逐步过渡到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这之后,《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都作出了相关规定。最近,《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的工作刚刚结束,可以预见这一条例颁布后将推动我国职业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阶段 未来的职业管理工作
职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基础。职业管理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支柱。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加和谐地发展成为下一个阶段中国发展的主题。我国职业管理将在继承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设职业、发展职业、超越职业的轨道上,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人和人和谐,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职业更替:三大产业职业群此消彼长
关键词:减员增效/增员增质
职业,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它的变迁是在社会宏大叙事背景下另一种视角的群体历史。今天,当我们回顾六十年来中国人的职业变迁时,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或激烈或柔和地决定着职业的更迭;而职业的演进又反过来给社会变革以巨大推动力量。这其中夹杂着职业群体转型的阵痛和新生的欢乐;留存着依然闪光的那已成历史的职业记忆。
本期《职业》杂志记者特邀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教授,深刻解读新中国六十年来精彩的职业变迁史。
职业看似固态,实为动态;既相对稳定,又变动发展。其中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逐步从传统农业社会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上世纪末,又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生产力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必然带来职业的剧烈变动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三大产业下的不同职业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局面。第一、第二产业的主题词是减员增效;第三产业的主题词是增员增质。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第一产业 职业群规模不断缩小
和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完全一样,由于科学发展、技术变革,使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事农业的职业人群数量也相应减少。
1952年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51.0%,2008年下降到11.3%,下降了39.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下同)。与此相应的是,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83.5%下降到39.6%,下降了43.9%。而且,据专家预测,从事农业的职业人群数量在未来20年内还会继续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农业这一传统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传统的农民开始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的渔民也正在向现代化的海洋捕捞专业人员和水产品种养及深度加工专业人员转化。而且,由于知识经济和产业绿色化的影响,一些新职业陆续出现。比如: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生化实验技师和技工、节水灌溉技师和技工,以及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遗传工程师、细胞工程师等等。
第二产业 新技术带来职业变革
六十年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8%(1952年)升至48.6%(2008年),上升了27.8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从7.4%(1952年)上升到27.2%,上升了19.8%。
从以上数字可以明显看到,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产值大幅度提高,目前已占GDP的近一半。但是,从业人员数量尽管有所提高,仍只占从业人员总量的四分之一强。所以,在第二产业中,增长主要由效率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任何发展进步,都会给第二产业的职业群带来新的变化,或是催生出新职业,或是让传统职业增加新内容。例如,传统的绘图员转化为使用计算机的电子绘图员。又如,在制造业中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金属切削工艺不断革新,导致机械加工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车、钳、铣、磨、刨工等横向分工,以及设计员、工艺员、操作员(即技工)等纵向分工,都逐步被现代控制技术所消弭,产生出数控加工中心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环境监测技工技师和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纳米材料生产技工技师和工程师,以及新型的煤炭液化气化技工技师和工程师、海洋石油开采技工技师和工程师、航空航天材料研发技工技师和工程师等一系列新职业。
第三产业 创造新职业的“专业户”
六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2%(1952年)升至40.1%(2008年),上升了11.9个百分点。相应的,在第三产业从事职业劳动的人员所占比重由9.1%(1952年)上升到33.2%,上升了24.1%。无论从人员比重和增长幅度上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发展都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这既是第三产业“增员增质”特征的体现,也是第三产业的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的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第三产业领域,不但有传统职业的内容升级、工作深化。更突出的是,由于社会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活动内容的增加,使第三产业新产生的职业数量远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职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职业群。计算机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和计算机基础科学和各个领域的应用专家和操作技术人员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职业群。有些专家认为信息产业有可能从第三产业领域独立出来,成为所谓第四产业。
管理和咨询服务业:在这个职业群组的发展中,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咨询服务人员的功能划分更加细化,在社会组织中的责任、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师、投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保险评估师、保险精算师、收益精算师、税务代理师、理财师等现在都已成为最新的热门职业。
社会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服务性职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康乐、健身、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领域都有许多新职业涌现出来。家政服务助理、养老护理师、育婴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室内装饰设计师等职业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性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化。
职业移动:激发起中国经济强劲活力
关键词:横向移动/自主择业
在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群体的从业者。职业的更迭必将带来人的职业移动,在社会关系变革时期这样的移动往往规模巨大、变动剧烈,构成了中国六十年职业变迁史中最富传奇色彩的部分。
职业移动分为两类。纵向移动是指从业者在本职业内部的升降,尽管所在层级有变化(提高或者降低),但并不离开原职业。而横向移动则意味着人们离开了原来的职业,去从事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工作。这一现象在过去三十年中表现尤为突出。
很多时候,职业发生横向移动的原因,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设计的影响。六十年中的前三十年,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人们只能在刚性极强的国家人事劳动制度范围内活动,因此,个人几乎不可能获得职业的横向移动机会,只能是纵向升降。但是后三十年,在逐步放开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获得了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由流动的权利,劳动者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不仅带来了个人发展空间的飞跃性延伸,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活力。
从1979年以来,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刘永好,知青出身的小学教师,后来成为中国饲料大王。张茵,一个学财会的小姑娘,后来成了美国废纸大王,并因此成为当上中国首富的第一位女性。鲁冠球,一个洗脚上田打镰刀的铁匠,后来成为全球汽车万向结大王。李书福,开照相馆起家,现在成了汽车大王……
上面说的,其实还不是职业移动中最典型、最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最典型、最有普遍意义的是,三十年来每年有1000万名农民进入城市,变成了产业工人,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主力。每年有数百万名城市职工,由于企业关、停、并、转,不得不退出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新的职业和新的岗位(大多是第三产业),成为中国产业转型的支柱。正是这样一波波汹涌巨大而无声无息的职业移动的潜流,创造了民营经济,盘活了国有企业,同时让中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放射出无比的活力。
职业处境:从剧烈起落迈向和谐共进
关键词:职业声望/共享成果
职业处境,意指该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优劣和社会声望的高低。在过去六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职业的职业处境发生着剧烈起伏。
在前三十年,作为按照革命理想主义创建的一个劳动共和国,当时我国工人和农民的社会声望很高。一个八级工的工资要比机关的小科员高很多,足以养一大家子人。而在许多普通家庭中,在机关、学校工作的父亲和弟弟只能收入40~50元,做纺织女工的女儿月工资有70多块,成了家里最受宠的人。
然而,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现象。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学家做的职业声望调查,政府领导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居于职业声望最高的层级。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政治权力和知识资本的崇敬。其次是企业家,娱乐界、体育界的大腕名星;而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现在也都处于职业声望中的较高层级。一般的技术技能人员则要排在其后。而低技术、低技能人员(如搬运工、板车工和保姆),则排到了职业声望最低层级。后三十年和前三十年相比,国有机械工厂高级技工的社会地位下降很快,国有纺织工厂的纺织女工则早已进入不了城市青年女性的职业选择视野。
尽管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变化是工业化社会追求效率的必然过程,但背后反映出来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以及体制上“大政府”“官本位”的弊端,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社会职业声望的这种急剧变动,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久前引起全国关注的“通钢事件”集中反映了国有企业职工对自身职业处境,包括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急剧变动做出的激烈抗争。
因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高度注意平衡各方利益,使各种不同的职业群体能共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要高度考虑共和国的历史,高度关注社会不同职业人群利益关系的变动,而不能任由这种不平衡加剧。
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一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间阶层职业声望最高、社会地位最令人羡慕、职业处境良好的社会。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机制,包括政府的和市场的,来营造和维护这样一个职业发展环境,尽快培育出一支强大的、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间阶层和中产阶级,以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职业管理:引导人力资源开发新方向
关键词:职业标准/资格认证
在人力资源活动中,国家对职业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职业分类的确立,职业标准的制定,还是职业资格制度的推行,都影响和引导着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在过去六十年中,中国的职业管理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第一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业管理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经过经济恢复进入正常经济发展阶段后,立即开始通过制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专业人员的各种资格标准,开始了对社会职业的管理。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还对各类各级职业标准(专业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订。这些工作的影响,一直延续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这些工作奠定了我国职业管理的基础。值得提出的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原劳动部颁发的《工人考核条例》,可以被看作是对计划经济时代职业管理的一个终结式句号。
第二阶段 市场经济时期的职业管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国家逐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在职业管理上,一系列的重大行政举措成为我国职业管理领域重要的时间刻度。
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职业管理制度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颁布施行,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职业管理制度。该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职业标准制定工作达到新高度
1992年9月,劳动部会同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完成并颁发。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大典中共收录1838个职业,分属8个大类、66个种类和483个小类。其后,我国已经为上千个技术复杂、通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制定了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新职业发布制度也建立起来。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发展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开始扭转单纯追求学历文凭造成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源机构失衡的局面。从1994年开始,国家工人考核制度逐步过渡到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这之后,《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都作出了相关规定。最近,《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的工作刚刚结束,可以预见这一条例颁布后将推动我国职业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阶段 未来的职业管理工作
职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基础。职业管理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支柱。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加和谐地发展成为下一个阶段中国发展的主题。我国职业管理将在继承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设职业、发展职业、超越职业的轨道上,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人和人和谐,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