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知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并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近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对学生语感能力进行培养:
  一、运用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讲到感知描写和比喻夸张性的语言时,要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就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叶圣陶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景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显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景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
  二、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语感
  凭直觉感知语言文字是不能产生语感的。郭若沫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锐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必须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对于词语的理解,不能光靠查字典,不能浮于表面,而要精细、深入,养成品味辨析的好习惯。这就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要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用到“狼狈”的意义都不同,一处是“神色狼狈”,这个“狼狈”表示“尴尬”或“受窘”,第二处表示“困苦”,这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第二要注意选用不同的词语来描写同一事物的情况。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三、加强分析训练,使学生获得强烈的语感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
  首先,要认真指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
  从这个角度说,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应当依据语境,解读语意。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是先将香气与浅紫色联系起来,赋予香气以色彩,再将那香气氤氲、紫气弥漫的景象喻作梦幻,最后用“笼罩”将“梦幻”与“我”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也只有细细品味揣摩,才能对“梦幻”的使用之妙了然于心。
  其次,是掌握好整体感知。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怎样整体感知呢?笔者认为: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重要。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四、增强学生语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在教学中必须强化诵读吟咏,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接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诵读吟咏的教学方式较多,包括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像《春》《敬畏生命》《金盒子》《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听与说、读与说应有机结合,进行多感官的语言刺激。听可以将知识的信息输入大脑的神经中枢,读可以让语言的信息进入大脑,说是对前面几种形式的反馈。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结合起来,才会达到多种感官刺激的效果。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
期刊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人生舍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听到人们谈论曾经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教师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教师走在陌生的城市,突然耳边传来一声“老师”的呼唤时,或许倍感亲切;当教师独自一人走在路上,一辆疾驰而过忽又戛然而止的车,随即一声“老师请上车”,或许教师异常激动。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曾经的舍的回报。  近年来
期刊
多媒体网络全球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将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直接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和跟教师交流的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积极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网络对全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
期刊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韵味、内涵、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朗读活动更有实效呢?  一、表演朗读,读演结合,体验感悟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它能让学生揣摩、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能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还可以把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语文课堂的教学也日益丰富和充盈起来,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大趋势,它不仅充斥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不断思索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看上去方便简单,但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怎样合理、巧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
期刊
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很多年了,我真正感受到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是班主任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靠自己的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现在的六(3)班是我当班主任的第4个年头,在这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尝试着这样的做法:  一、着力抓班風建设  本学期开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考出理想的成绩,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我个人认为,我们主要应该从学生双基入手,抓实语文教学的各环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益上多下功夫。  一、预习阶段,要求学生落“实”  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准备阶段,但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熟悉教材,了解新学内容,而是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改革预习的内容和方式,加强预习的组织和指导,使课前预习成为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爱心是润滑剂,能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爱心是桥梁,能尽快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爱心是灵丹妙药,能使教师转变后进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用爱浇开学生的心灵之花
期刊
接触群文阅读已经两年多了,在这条路上,学习着,探索着,收获着。  一、走近群文——打开全新阅读视野  阅读意味着改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曾讲到,“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很多教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督促学生不断地阅读,但是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忽视了如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
期刊
满载着收获的喜悦登上舷梯,我的心也即将冉冉起飞。  夏日里的黄昏,阳光还有些火辣,执意把热情洒满座舱。看到后面整排的空座,很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走过去,就被窗外云蒸霞蔚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白云丝丝缕缕洒在窗边,往下看云朵散落如山,斜上方的天蓝得纤尘不染,如果可以伸出手去,我一定要摸摸那澄澈的蓝天。云层稀疏了一些,飘飘渺渺的,和西游记中的天宫一模一样,有几多云彩各自飞开,那该不是哪位神仙驾云远游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