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仿佛是刘文龙主任医师一生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刘文龙主任医师忘我工作,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远离疾病带来的困扰,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探索头疼、眩晕、鼻炎、咳喘、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痛、腹泻与便秘、肝胆炎症、关节炎、前列腺炎、痛经、女性面部黄褐斑、痤疮等病症的治疗,以及纠正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等,均有独到经验和较好疗效。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医疗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当记者走近他背后的故事之时,才喟叹:风雨多勇士,历练出名医。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刘文龙1939年出生于黑龙江。刘文龙学医,既有家庭成员长年多病的影响,也有社会的影响。刘老说:“我的妈妈,长年多病,为了治好妈妈的病,我接触到当时当地几位老中医,他们给了我一些中医书。就这样,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学医。东北14年亡国奴历史也是我之所以选择学中医的动因。那时我亲眼所见身边许多人因为极缺好医师,又没钱去求医治病,痛苦不堪,这也坚定了我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的信念。”
1958年8月26日,刘老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考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此,走上了学医之路。进入大学,他很用功,刻苦学习。由于从小有背书的功底,学习和背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药性赋》等中医典籍也比较轻松。
刘老提到“在大学念书时,我们有句口号,要做到又红又专,那时我们一个宿舍里住了14个同学,大家都很刻苦。除了看病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就是看病。老师说,学中医要早临床,多临床。因此,到了大三,我们就随老师下去给人看病了。那时候,我到北京的郊区县医院去见习。三年困难时期,我去了怀柔、密云、顺义等地多次。收割麦子时候便去收麦子,忙完农活,我们就挨家挨户地给当地老百姓治病。当时我给很多农村小孩治疗过沙眼,印象极深。我也参加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还有怀柔水库,我都去过。主要还是去给工地上的百姓看病。我还到过矿山,一起与矿工们下井。矿上放电影之前,我们便把平时要怎样预防疾病的一些知识用幻灯宣传晓喻给大家,深受矿工们及家属的欢迎……我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临床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1964年大学毕业后,我服从分配留在本校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就这样,几十年来刘老始终坚守在教学、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桃李芬芳,济患无数,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和“科技进步奖”。
刘老是走在医学“精诚”之路上的人,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经刘老调治过的许多重病患者,出现过不少转机和奇迹。刘老说:“要根据病情开药。多开药不一定就能把病看好,对病人来说还是一种负担。所以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病才是我们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职业追求。”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有一次该用午餐了,还有一个患者家人表示患者在路上,因为堵车还没有到,刘老让患者家人进到诊室,一起等了近一个小时,利用这段时间刘老就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上午看完的病例。像这样的小事随时在发生,让我们深感“精诚”就是这样在延续和传承。
“四乐”,助他战胜了致命疾病
人的一生,也是经常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生。受精卵刚一在母体中形成,到新生儿呱呱坠地,疾病的侵袭难以避免。即使在朝气蓬勃、年轻力壮的青少年时期,看来人体风平浪静,但病邪与人体的抵抗力斗争一直在持续,即中医所说“邪正相攻”,此长彼消。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人到老年,老年病又不约而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刘老在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繁重工作同时,也曾同疾病进行过几次顽强的斗争。
“1963年,正在上大学期间,由于便血,我晕倒在厕所里,同学们把我送到医院,输液整整一个晚上,他们都轮流来照看我。老师说,情况不太好,差点就要给家人下病危通知了。经过治疗,慢慢就康复了。在这段治疗期间,我深深懂得了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1987年,我患了一场很致命命的疾病。当时我正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突发“心梗”,经救治又活过来了。到了1999年,脑干出血。我住院治疗没多久就好了。得这个病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自己觉得平时太累了。但我总觉得,有一分精力,就要多做一点工作。其实,得这个病有75%的是死,25%的是残。我跟我老伴说,老伴,第一我死不了,第二我残不了,第三我傻不了……出院后,我跟老伴商量出趟远门,便去了庐山和黄山。”
“去年3月,我忽然心脏病发了,我又在医院做了急救,回来后自己调理,每次散步之后量量血压脉搏等。没过多久我又熬过来了。我便答应女儿的要求去了趟美国。其实,能得到家人和友人们的关爱,这种爱也使我的健康更快地得到了恢复。”
刘老经历了这么多次疾病的磨难,最终都安然地走了过来。刘老说:“只要精神没有跨掉,意志足够坚强,有获痊愈的信心,加上积极配合正确的治疗,就能使病情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化。每个人都有与疾病作斗争的潜能,只有振作起来,才能调动这些潜能对疾病发起攻击。配合正确的治疗,面对疾病,绝对不能轻言放弃。”他说:“与疾病作斗争不仅在于有了病才治疗,更重要的是以预防为主,治未病。平时应该注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适当的体育锻炼,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及时定时地进行健康检查,适当地调理和治疗,使疾病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样身体才能平衡强壮,一生才会健康长寿,无灾无害尽终天年。”
刘老说,“我有四乐。一是知足常乐;二是苦中求乐;三是自得其乐;四是助人为乐。这四乐就是我能渡过难关的法宝,也是得到健康的保证。人要随遇而安。比如,我出差曾住过一毛五分钱的小店……”说着说着,刘老竟背颂起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他还把《黄帝内经》里一段文字写在采访本上,祝愿大家能像《黄帝内经》所讲的那样:“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他也认为,同疾病作斗争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运动。多年来,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乐观坚强,坚持黎明即起,在清晨新鲜的空气中散步。遇上雨雪天气不能到外面去,他也要在室内做一做自己编的体操。 “把养生生活化,把生活养生化”
记者就“养生”问题,专门请教了刘主任。此时,他身边正好带了一篇已经讲过的文稿《浅谈夏三月的中医养生》。
刘主任介绍,“养生”就是指人类根据生命活动的规律(生、长、壮、老、已)遵循一定的理论,采取适当措施,以保养身体,优化体质,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抗衰防老所开展一系列综合性的健身调神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养生的六项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形神兼养,平衡阴阳,扶正固本,因异制宜,持之以恒。”比如顺应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一样,也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自然界的变化能影响人,人亦能顺应自然变化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反应,人参与自然还能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因异制宜——在中医药宝库中,有关养生的具体方法极其丰富,在选取养生方法时,不可以随波逐流,千篇一律,照搬套用,而要考虑个体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等差异;考虑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以及地区方域的区别等具体情况,这样,才能使养生活动有明确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人类的一切养生实践活动,都要在“顺应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和进行。
他提出了十大养生的主要方法:运动健身,调摄精神,规律生活,气功养生,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砭石热疗,洗浴养生,娱乐养生,房中养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寿限。因此人生各个年龄段都有养生问题存在,各个年龄段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调养方法。所以,人们就必须做到“把养生生活化”和把“生活养生化”。“把养生生话化”,指要积极主动地把养生方法融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衣食住行,动静兴息,学习工作,娱乐休闲等诸多方面。把“生活养生化”,指人在各个环节中,都要自觉注意养生保健。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可养生。只要把养生的思想扎根在生活中,把相应的养生方法贯彻到生活中,持之以恒去实践,就会达到人人“尽其天年”的理想境界。
刘主任反复强调,中医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来进行的,中医的辨证疗法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疾病,是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根的。他说,“注意养生当然很重要,不过对于医生来说,治好病才是医生的职责,所以不能用清静无为的办法来解决养生问题,应该把养生当做保证工作效能的一个条件。争取长寿,是为了在人类的健康事业上给后代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家简介
刘文龙,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教授、主任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医促会肿瘤防治研究所顾问;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刮痧专业委员会顾问;“关爱中国女性健康专项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主编和参编中医专业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应邀赴美国、墨西哥及中国香港等地讲学。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注重整体调理、辨证论治。对诸多复杂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擅长治疗:头疼、眩晕、鼻炎、咳喘、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病、腹泻与便秘、肝胆炎症、关节炎、前列腺炎、痛经、女性面部黄褐斑、痤疮等病症,以及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等
出诊时间:东城中医医院周六上午
寄语读者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可养生。
特别提示,以下专家出诊时间有变:
张印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姚高升,皮肤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刘研,妇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三、五、日上午
杨震平,骨伤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全天
孙正和,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三全天
于忠、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周六全天
陈鼎祺主任、王允荣主任停诊。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刘文龙1939年出生于黑龙江。刘文龙学医,既有家庭成员长年多病的影响,也有社会的影响。刘老说:“我的妈妈,长年多病,为了治好妈妈的病,我接触到当时当地几位老中医,他们给了我一些中医书。就这样,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学医。东北14年亡国奴历史也是我之所以选择学中医的动因。那时我亲眼所见身边许多人因为极缺好医师,又没钱去求医治病,痛苦不堪,这也坚定了我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的信念。”
1958年8月26日,刘老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考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此,走上了学医之路。进入大学,他很用功,刻苦学习。由于从小有背书的功底,学习和背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药性赋》等中医典籍也比较轻松。
刘老提到“在大学念书时,我们有句口号,要做到又红又专,那时我们一个宿舍里住了14个同学,大家都很刻苦。除了看病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就是看病。老师说,学中医要早临床,多临床。因此,到了大三,我们就随老师下去给人看病了。那时候,我到北京的郊区县医院去见习。三年困难时期,我去了怀柔、密云、顺义等地多次。收割麦子时候便去收麦子,忙完农活,我们就挨家挨户地给当地老百姓治病。当时我给很多农村小孩治疗过沙眼,印象极深。我也参加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还有怀柔水库,我都去过。主要还是去给工地上的百姓看病。我还到过矿山,一起与矿工们下井。矿上放电影之前,我们便把平时要怎样预防疾病的一些知识用幻灯宣传晓喻给大家,深受矿工们及家属的欢迎……我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临床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1964年大学毕业后,我服从分配留在本校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就这样,几十年来刘老始终坚守在教学、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桃李芬芳,济患无数,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和“科技进步奖”。
刘老是走在医学“精诚”之路上的人,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经刘老调治过的许多重病患者,出现过不少转机和奇迹。刘老说:“要根据病情开药。多开药不一定就能把病看好,对病人来说还是一种负担。所以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病才是我们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职业追求。”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有一次该用午餐了,还有一个患者家人表示患者在路上,因为堵车还没有到,刘老让患者家人进到诊室,一起等了近一个小时,利用这段时间刘老就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上午看完的病例。像这样的小事随时在发生,让我们深感“精诚”就是这样在延续和传承。
“四乐”,助他战胜了致命疾病
人的一生,也是经常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生。受精卵刚一在母体中形成,到新生儿呱呱坠地,疾病的侵袭难以避免。即使在朝气蓬勃、年轻力壮的青少年时期,看来人体风平浪静,但病邪与人体的抵抗力斗争一直在持续,即中医所说“邪正相攻”,此长彼消。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人到老年,老年病又不约而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刘老在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繁重工作同时,也曾同疾病进行过几次顽强的斗争。
“1963年,正在上大学期间,由于便血,我晕倒在厕所里,同学们把我送到医院,输液整整一个晚上,他们都轮流来照看我。老师说,情况不太好,差点就要给家人下病危通知了。经过治疗,慢慢就康复了。在这段治疗期间,我深深懂得了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1987年,我患了一场很致命命的疾病。当时我正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突发“心梗”,经救治又活过来了。到了1999年,脑干出血。我住院治疗没多久就好了。得这个病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自己觉得平时太累了。但我总觉得,有一分精力,就要多做一点工作。其实,得这个病有75%的是死,25%的是残。我跟我老伴说,老伴,第一我死不了,第二我残不了,第三我傻不了……出院后,我跟老伴商量出趟远门,便去了庐山和黄山。”
“去年3月,我忽然心脏病发了,我又在医院做了急救,回来后自己调理,每次散步之后量量血压脉搏等。没过多久我又熬过来了。我便答应女儿的要求去了趟美国。其实,能得到家人和友人们的关爱,这种爱也使我的健康更快地得到了恢复。”
刘老经历了这么多次疾病的磨难,最终都安然地走了过来。刘老说:“只要精神没有跨掉,意志足够坚强,有获痊愈的信心,加上积极配合正确的治疗,就能使病情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化。每个人都有与疾病作斗争的潜能,只有振作起来,才能调动这些潜能对疾病发起攻击。配合正确的治疗,面对疾病,绝对不能轻言放弃。”他说:“与疾病作斗争不仅在于有了病才治疗,更重要的是以预防为主,治未病。平时应该注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适当的体育锻炼,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及时定时地进行健康检查,适当地调理和治疗,使疾病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样身体才能平衡强壮,一生才会健康长寿,无灾无害尽终天年。”
刘老说,“我有四乐。一是知足常乐;二是苦中求乐;三是自得其乐;四是助人为乐。这四乐就是我能渡过难关的法宝,也是得到健康的保证。人要随遇而安。比如,我出差曾住过一毛五分钱的小店……”说着说着,刘老竟背颂起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他还把《黄帝内经》里一段文字写在采访本上,祝愿大家能像《黄帝内经》所讲的那样:“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他也认为,同疾病作斗争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运动。多年来,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乐观坚强,坚持黎明即起,在清晨新鲜的空气中散步。遇上雨雪天气不能到外面去,他也要在室内做一做自己编的体操。 “把养生生活化,把生活养生化”
记者就“养生”问题,专门请教了刘主任。此时,他身边正好带了一篇已经讲过的文稿《浅谈夏三月的中医养生》。
刘主任介绍,“养生”就是指人类根据生命活动的规律(生、长、壮、老、已)遵循一定的理论,采取适当措施,以保养身体,优化体质,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抗衰防老所开展一系列综合性的健身调神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养生的六项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形神兼养,平衡阴阳,扶正固本,因异制宜,持之以恒。”比如顺应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一样,也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自然界的变化能影响人,人亦能顺应自然变化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反应,人参与自然还能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因异制宜——在中医药宝库中,有关养生的具体方法极其丰富,在选取养生方法时,不可以随波逐流,千篇一律,照搬套用,而要考虑个体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等差异;考虑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以及地区方域的区别等具体情况,这样,才能使养生活动有明确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人类的一切养生实践活动,都要在“顺应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和进行。
他提出了十大养生的主要方法:运动健身,调摄精神,规律生活,气功养生,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砭石热疗,洗浴养生,娱乐养生,房中养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寿限。因此人生各个年龄段都有养生问题存在,各个年龄段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调养方法。所以,人们就必须做到“把养生生活化”和把“生活养生化”。“把养生生话化”,指要积极主动地把养生方法融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衣食住行,动静兴息,学习工作,娱乐休闲等诸多方面。把“生活养生化”,指人在各个环节中,都要自觉注意养生保健。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可养生。只要把养生的思想扎根在生活中,把相应的养生方法贯彻到生活中,持之以恒去实践,就会达到人人“尽其天年”的理想境界。
刘主任反复强调,中医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来进行的,中医的辨证疗法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疾病,是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根的。他说,“注意养生当然很重要,不过对于医生来说,治好病才是医生的职责,所以不能用清静无为的办法来解决养生问题,应该把养生当做保证工作效能的一个条件。争取长寿,是为了在人类的健康事业上给后代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家简介
刘文龙,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教授、主任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医促会肿瘤防治研究所顾问;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刮痧专业委员会顾问;“关爱中国女性健康专项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主编和参编中医专业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应邀赴美国、墨西哥及中国香港等地讲学。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注重整体调理、辨证论治。对诸多复杂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擅长治疗:头疼、眩晕、鼻炎、咳喘、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病、腹泻与便秘、肝胆炎症、关节炎、前列腺炎、痛经、女性面部黄褐斑、痤疮等病症,以及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等
出诊时间:东城中医医院周六上午
寄语读者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可养生。
特别提示,以下专家出诊时间有变:
张印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姚高升,皮肤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刘研,妇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三、五、日上午
杨震平,骨伤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全天
孙正和,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三全天
于忠、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周六全天
陈鼎祺主任、王允荣主任停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