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古镇,今天的人们立即会联想起旅游。这是一个挺奇怪的逻辑。古镇存在了千百年,从来只是生活的所在。老百姓世世代代经营着这个空间,他们在狭小而熟悉的老街上完成商品买卖、亲邻交往、休闲娱乐,乃至终老一生——不奢华,却舒适,不匆忙,却惬意,那是一种多么恒定、安逸的生活啊。孰料,寻常百姓的居住区,如今变成了大卖场,每天充斥着无数游客和旅游纪念品。市河边的一片旷地,本来可以随意晾晒衣物,现在每一尺土地都站满了游客。居民家原有的私密性受到了严重干扰。比如说你在家里围桌吃饭或宽衣休息,窗口突然出现一张或几张陌生的脸孔,好奇地向里面张望,甚至举起照相机,闪光灯咔嚓一响,你能说得清这是什么滋味?
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古镇区,主动或被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外来住户。他们租赁门面,经营着玻璃内画壶、姓名题诗和精心仿制的古玩。
一位研究建筑史的教授说,城市的居住功能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宜居,二是利居,三是乐居。符合乐居标准的城市,必须有优美的景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鲜明的个性。
古镇不仅也该如此,而且有可能更加乐居。然而,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改变了它的功能。从来就是宁静安谧、朴实舒适的古镇,在强势的城市化浪潮冲击下,要找到一条返回母腹之路,可能吗?
从四千多年前良渚文化时期先人创造灿烂的史前文明开始,人们便濒水而居,用芦苇、竹竿、泥土和双手修筑起原始的房屋,渐渐聚合成最初的村落。这,当是江南水乡古镇的雏形。但真正意义上的镇,是有了政府与军队以后。朝廷派遣兵员戍守的边要形胜之地,就是镇。到了宋代,镇的概念大致是县以下的居民聚居地和商业集散地,渐渐衍变成了行政区域。宋王朝南迁临安这个事件,给江南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天时地利人和,促使这一带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地区,为水乡古镇的迅速成熟创造了良好条件。
明清时期,江南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古镇的分布密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江南古镇大都以明清风貌自居。渊源就在于此。
其实,所谓的明清风貌,这个概念太模糊了。试想,假如有一个身穿明代服饰,又完全用四五百年前的口气说话,不让你目瞪口呆、头皮发麻才怪呢!犹如唱昆曲,很多人执意要原汁原味,以保持遗产的纯粹。那么,“昆山——中州音”的标准究竟在哪里?“纯粹”又该如何量化呢?语言的流变是潜移默化的,同一个词,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读起来就很不一样。何况,在快节奏的当代,古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古镇,承载着历史文化的,除了文字,更多的是器物、习俗和建筑,还有在其间生活的人。从这个意义说,古镇保护是一项非盈利的公益事业。一旦以开发旅游为目的,就由不得谁了。这些年,人们为让古镇回复到明清甚至更久远的岁月,竭精殆虑,也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想方设法搬迁住户。把被损毁的建筑修复、做旧,让每一个构件都充满沧桑感,接近原有面貌;重建一座座被拆除了的庙宇和厅堂,仿照名人的手迹髹漆匾额,撬起石板街上铺设的长条花岗岩,将空中蜘网般的电线暗埋。但是在本质上这些建筑物依然是现代的。漫漫时光可以凝聚,却无法倒流。游客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快餐性心态障碍了他们对历史真实的鉴赏。经过再三打扮的古镇区,在游客潮水般退尽后成了一个空壳,只有时光的尘埃在无声无息地飘浮……
旅游也是双刃剑。且看看国内那些旅游城市,黄山、桂林、丽江、张家界,景区四周很大的区域内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大规模建造工厂,经济总量徘徊不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我们不以金钱论英雄。但是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太湖流域的古镇,有多少靠旅游收入能维持财政支出?有多少镇的GDP是滞后的?还有多少镇至今难以收回投资?
然而,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假如不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古镇将不复存在。处在夹缝中的古镇,又该怎样面向未来,走回它的母腹?怎样面对历史,走向自己的明天?
利比亚有一个古城塞布拉塔,当年是腓尼基人的贸易站,是连接北非和来自加达梅斯沙漠商队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四季宜人的地中海气候,
足以让游客尽情地享受阳光与沙滩。南部和内陆有绵延不绝的沙漠,而沙漠湖泊与绿山瀑布又是它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令人惊讶的是塞布拉塔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城市遗址。竟然与秦始皇陵墓和兵马俑差不多年龄。它是一个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两千多年沧桑岁月。
塞布拉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钱将它修复,基本上恢复了中世纪时代阿拉伯小城的原貌,供游客参观。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原来住在里边的居民,差不多都迁移出去了。外面来的旅游者看见几个老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里面,询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他们说,不干什么。只是每天来看看我们原来的地方。对于古城的历史文化,他们却讲不清楚。修复后的古城与原住民之间颇有隔膜,这不是很可悲吗?
最近,我去了一趟溱潼。这个位于里下河地区的古镇,保存着诸多明清建筑和古树名木。最让我震惊的,却是所珍藏的各类契约文书。从签写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到签写于二十世纪中叶的,时间跨度将近五百年。包括买卖或租赁房屋、田地,乃至以妻子作抵押的文书,林林总总1300多件。这批文献,足以为研究经济史、法律史和民间习俗文化提供罕见的佐证。即使是正规的博物馆、档案馆也未必能拿得出来。据说有日本学者愿意出巨资收购,溱潼人当然不肯松手,钱给得再多也不松手。但是,他们的展室太简陋了,契约文书摆放在玻璃框内,室内没有任何恒温恒湿装备,日久天长,本来就容易损坏的纸张,更不堪虫蛀水渍。哪怕是照相机的闪光,也会给它们的生存带来威胁。
溱潼人不是不懂得这一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算算一年的旅游收入,仅够维持正常运转,要想改善、提升,就捉襟见肘了。而溱潼镇最具水乡韵味的央河已经被填埋,与夹河并列的大街变成了水泥马路,路边的新楼又与古镇风貌相去甚远。想做的事情,十个指头都掰不过来。
溱潼只是无数古镇的一个缩影。
一向让自己与古城镇血肉相连的阮仪三教授,以“十字街头的踯躅”做出了形象的比喻。从失败中矫枉勘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是他对古镇二十多年来风雨历程的描绘。他感慨道,对历史遗存的价值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求真过程。
古镇走向母腹之路,实在是一条想象中很自然、很美好,却又让人举步维艰的路。
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古镇区,主动或被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外来住户。他们租赁门面,经营着玻璃内画壶、姓名题诗和精心仿制的古玩。
一位研究建筑史的教授说,城市的居住功能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宜居,二是利居,三是乐居。符合乐居标准的城市,必须有优美的景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鲜明的个性。
古镇不仅也该如此,而且有可能更加乐居。然而,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改变了它的功能。从来就是宁静安谧、朴实舒适的古镇,在强势的城市化浪潮冲击下,要找到一条返回母腹之路,可能吗?
从四千多年前良渚文化时期先人创造灿烂的史前文明开始,人们便濒水而居,用芦苇、竹竿、泥土和双手修筑起原始的房屋,渐渐聚合成最初的村落。这,当是江南水乡古镇的雏形。但真正意义上的镇,是有了政府与军队以后。朝廷派遣兵员戍守的边要形胜之地,就是镇。到了宋代,镇的概念大致是县以下的居民聚居地和商业集散地,渐渐衍变成了行政区域。宋王朝南迁临安这个事件,给江南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天时地利人和,促使这一带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地区,为水乡古镇的迅速成熟创造了良好条件。
明清时期,江南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古镇的分布密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江南古镇大都以明清风貌自居。渊源就在于此。
其实,所谓的明清风貌,这个概念太模糊了。试想,假如有一个身穿明代服饰,又完全用四五百年前的口气说话,不让你目瞪口呆、头皮发麻才怪呢!犹如唱昆曲,很多人执意要原汁原味,以保持遗产的纯粹。那么,“昆山——中州音”的标准究竟在哪里?“纯粹”又该如何量化呢?语言的流变是潜移默化的,同一个词,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读起来就很不一样。何况,在快节奏的当代,古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古镇,承载着历史文化的,除了文字,更多的是器物、习俗和建筑,还有在其间生活的人。从这个意义说,古镇保护是一项非盈利的公益事业。一旦以开发旅游为目的,就由不得谁了。这些年,人们为让古镇回复到明清甚至更久远的岁月,竭精殆虑,也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想方设法搬迁住户。把被损毁的建筑修复、做旧,让每一个构件都充满沧桑感,接近原有面貌;重建一座座被拆除了的庙宇和厅堂,仿照名人的手迹髹漆匾额,撬起石板街上铺设的长条花岗岩,将空中蜘网般的电线暗埋。但是在本质上这些建筑物依然是现代的。漫漫时光可以凝聚,却无法倒流。游客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快餐性心态障碍了他们对历史真实的鉴赏。经过再三打扮的古镇区,在游客潮水般退尽后成了一个空壳,只有时光的尘埃在无声无息地飘浮……
旅游也是双刃剑。且看看国内那些旅游城市,黄山、桂林、丽江、张家界,景区四周很大的区域内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大规模建造工厂,经济总量徘徊不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我们不以金钱论英雄。但是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太湖流域的古镇,有多少靠旅游收入能维持财政支出?有多少镇的GDP是滞后的?还有多少镇至今难以收回投资?
然而,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假如不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古镇将不复存在。处在夹缝中的古镇,又该怎样面向未来,走回它的母腹?怎样面对历史,走向自己的明天?
利比亚有一个古城塞布拉塔,当年是腓尼基人的贸易站,是连接北非和来自加达梅斯沙漠商队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四季宜人的地中海气候,
足以让游客尽情地享受阳光与沙滩。南部和内陆有绵延不绝的沙漠,而沙漠湖泊与绿山瀑布又是它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令人惊讶的是塞布拉塔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城市遗址。竟然与秦始皇陵墓和兵马俑差不多年龄。它是一个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两千多年沧桑岁月。
塞布拉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钱将它修复,基本上恢复了中世纪时代阿拉伯小城的原貌,供游客参观。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原来住在里边的居民,差不多都迁移出去了。外面来的旅游者看见几个老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里面,询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他们说,不干什么。只是每天来看看我们原来的地方。对于古城的历史文化,他们却讲不清楚。修复后的古城与原住民之间颇有隔膜,这不是很可悲吗?
最近,我去了一趟溱潼。这个位于里下河地区的古镇,保存着诸多明清建筑和古树名木。最让我震惊的,却是所珍藏的各类契约文书。从签写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到签写于二十世纪中叶的,时间跨度将近五百年。包括买卖或租赁房屋、田地,乃至以妻子作抵押的文书,林林总总1300多件。这批文献,足以为研究经济史、法律史和民间习俗文化提供罕见的佐证。即使是正规的博物馆、档案馆也未必能拿得出来。据说有日本学者愿意出巨资收购,溱潼人当然不肯松手,钱给得再多也不松手。但是,他们的展室太简陋了,契约文书摆放在玻璃框内,室内没有任何恒温恒湿装备,日久天长,本来就容易损坏的纸张,更不堪虫蛀水渍。哪怕是照相机的闪光,也会给它们的生存带来威胁。
溱潼人不是不懂得这一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算算一年的旅游收入,仅够维持正常运转,要想改善、提升,就捉襟见肘了。而溱潼镇最具水乡韵味的央河已经被填埋,与夹河并列的大街变成了水泥马路,路边的新楼又与古镇风貌相去甚远。想做的事情,十个指头都掰不过来。
溱潼只是无数古镇的一个缩影。
一向让自己与古城镇血肉相连的阮仪三教授,以“十字街头的踯躅”做出了形象的比喻。从失败中矫枉勘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是他对古镇二十多年来风雨历程的描绘。他感慨道,对历史遗存的价值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求真过程。
古镇走向母腹之路,实在是一条想象中很自然、很美好,却又让人举步维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