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化
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积极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因而,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要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二、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只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的整合到一块,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有用的。”从而增加了立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重量:120克面饼+配料:117克面饼:86克,从而知道包装袋重3克,配料重31克。不同的方便面厂家,生产的方便面的重量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方便面学生经常吃,但一下子进入数学课堂后,引来许多数学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相应的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宝贵的教育资源——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又对周围的这些事物和现象充满了无比的好奇,若教师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紧紧抓住这份难得的好奇心,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实例,着力加以诱导、挖掘,这样将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身边事物,探究数学问题。
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要善于捕捉,尽量提供,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在课堂上设计“生活剧”:我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4角2分钱,学生拿出4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
2、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教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同学试算:(1)21÷22,(2)1÷3,(3)0.5÷0.9。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生活中的知识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发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1、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的呢?”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因为圆形盖子美观等。我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 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直径相等,圆形的盖子翻起时,不怕掉下去”这个结论。经常这样指导,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2、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来自我身边的生活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化
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积极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因而,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要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二、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只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的整合到一块,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有用的。”从而增加了立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重量:120克面饼+配料:117克面饼:86克,从而知道包装袋重3克,配料重31克。不同的方便面厂家,生产的方便面的重量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方便面学生经常吃,但一下子进入数学课堂后,引来许多数学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相应的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宝贵的教育资源——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又对周围的这些事物和现象充满了无比的好奇,若教师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紧紧抓住这份难得的好奇心,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实例,着力加以诱导、挖掘,这样将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身边事物,探究数学问题。
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要善于捕捉,尽量提供,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在课堂上设计“生活剧”:我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4角2分钱,学生拿出4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
2、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教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同学试算:(1)21÷22,(2)1÷3,(3)0.5÷0.9。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生活中的知识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发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1、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的呢?”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因为圆形盖子美观等。我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 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直径相等,圆形的盖子翻起时,不怕掉下去”这个结论。经常这样指导,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2、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来自我身边的生活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