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题型一般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成语试题的干扰项,我们发现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语境、谦敬错位、搭配不当、自相矛盾和重复累赘等。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谈谈不同错误类型的解答技巧。
一、望文生义
所谓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重点语素。例如成语“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再如“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指的是多余的东西,不能理解成“特长”。再如“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的“刊”,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这类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考生对成语中个别语素没有把握到位。
(2)把握引申义。例如成语“坐地分赃”,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真正意义为“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再如“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这些成语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握它们的引申义。
二、用错对象
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合对象。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2题C项: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
(2)范围扩大。例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而用于一般人等。
(3)关系错位。例如:历史上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等,汗牛充栋。此中的“汗牛充栋”只能用来表达书籍多,用于指人就是关系错位。再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B项: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指男性,显然不对。
三、褒贬误用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C项: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带有贬义,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A项: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四、不合语境
实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2010年江西卷第3题C项: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冠军,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是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C项: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来,用在“捡垃圾”的语境当中,显然不恰当。
五、谦敬错位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比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制的门,形容贫穷人家。此成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己,把它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再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六、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一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二是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介宾搭配不当,四是某些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专指“十二三岁的少女”,此处作“大学生”的定语,不恰当。再如: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再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也不能带宾语。
七、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指前后说法不一。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B项: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再如: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
八、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成语误用还有其他类型,本文不能尽述,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多练习,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王玲)
一、望文生义
所谓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重点语素。例如成语“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再如“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指的是多余的东西,不能理解成“特长”。再如“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的“刊”,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这类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考生对成语中个别语素没有把握到位。
(2)把握引申义。例如成语“坐地分赃”,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真正意义为“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再如“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这些成语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握它们的引申义。
二、用错对象
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合对象。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2题C项: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
(2)范围扩大。例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而用于一般人等。
(3)关系错位。例如:历史上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等,汗牛充栋。此中的“汗牛充栋”只能用来表达书籍多,用于指人就是关系错位。再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B项: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指男性,显然不对。
三、褒贬误用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C项: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带有贬义,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A项: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四、不合语境
实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2010年江西卷第3题C项: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冠军,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是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C项: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来,用在“捡垃圾”的语境当中,显然不恰当。
五、谦敬错位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比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制的门,形容贫穷人家。此成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己,把它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再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六、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一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二是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介宾搭配不当,四是某些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专指“十二三岁的少女”,此处作“大学生”的定语,不恰当。再如: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再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也不能带宾语。
七、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指前后说法不一。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B项: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再如: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
八、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成语误用还有其他类型,本文不能尽述,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多练习,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