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学科要在初步认识图形位置和物体大小、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必须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明确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知识向技能转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
一、关注理念,明确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翻阅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尽管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提法不尽相同,但是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基本上都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其二是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概括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基本的共识是:数学素养应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在学校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对数学教学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的印证。
国内许多同类课题的研究,对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策略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加强理论学习,矫正教育行为策略;注重过程反思,增进有效教学策略;打磨教学细节,实践智慧累积策略;开展数学活动,践行实践操作策略,等等。研究表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充分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虽然知识习得的渠道主要是在课堂,但是课堂学习不能拘泥于教室,有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室外学的,有些知识是从生活中习得的。同时,很多专家学者对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针对性培养这些数学素养提供了很多策略和众多案例。
二、关注主体,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必须是突出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首先要摸清自己班级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只有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并且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在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教案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真正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还会千方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班级里的中等生和学困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发优秀学生的思考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要有不同的层次。比如,问优等生:“有啥不同想法?”问中等生:“这是为什么?”问学困生:“这是什么?对还是不对?”这样,每个学生都在数学活动中体现价值,获得发展。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数学学习的随意性较大,课堂内全神贯注的时间较少。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三年级数学“四边形”的教学中,可先用PPT呈现名胜古迹,像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请学生从中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数学图形,进一步要求学生统计长方形及正方形的边数,引出四边形的教学内容。实践表明,只要创设出有趣的学习情境,就能有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关注教材,提高科学处理的自觉性
数学教材,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素材。教材安排的科学性,基本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方向。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自觉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要在对教材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及时对教材做适当取舍和合理延伸。比如,在“反比例的认识”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发现反比例的特征,就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例题的快速展示其实就是暗示了学生:大家来看,这个就是反比例的例子哦!那么,怎样才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呢?笔者曾经做了实验,对这部分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将例题巧妙隐藏在一组表格中,然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反比例的例子。结果,学生开展了自主探究,在数学探究中成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其次,通过实物感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直观和形象的事物,如各种形态的实物等。因此,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将数字等相对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物和图形进行教学。比如,在一年级“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2 1”计算题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将算术题想象为2个香蕉加上1個香蕉,或2头奶牛加上1头奶牛等。通过自主想象能将纯数字的计算转化为形象的实物相加,这样学生更容易完成计算。又如二年级“表内乘法”的教学中,在以“3×2”为例讲解乘法定义之后,给每个学习小组发6个粉笔头,鼓励学生以粉笔头为道具,积极思考操作,有效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及过程。
四、关注建构,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实践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对学生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是应该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感受,并在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数学素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变成一个正方形。动手操作后交流:我们能找到多少不同的办法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此外,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的学习延展中,可以探讨:如果给你一个量筒,要求测出家里的水杯容积,应该怎么处理?这样,学生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厘清了体积与容积的差异和联系。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弄清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内容与特征及实现方法与途径,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观念的形成和数学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一、关注理念,明确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翻阅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尽管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提法不尽相同,但是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基本上都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其二是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概括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基本的共识是:数学素养应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在学校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对数学教学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的印证。
国内许多同类课题的研究,对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策略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加强理论学习,矫正教育行为策略;注重过程反思,增进有效教学策略;打磨教学细节,实践智慧累积策略;开展数学活动,践行实践操作策略,等等。研究表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充分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虽然知识习得的渠道主要是在课堂,但是课堂学习不能拘泥于教室,有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室外学的,有些知识是从生活中习得的。同时,很多专家学者对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针对性培养这些数学素养提供了很多策略和众多案例。
二、关注主体,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必须是突出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首先要摸清自己班级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只有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并且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在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教案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真正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还会千方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班级里的中等生和学困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发优秀学生的思考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要有不同的层次。比如,问优等生:“有啥不同想法?”问中等生:“这是为什么?”问学困生:“这是什么?对还是不对?”这样,每个学生都在数学活动中体现价值,获得发展。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数学学习的随意性较大,课堂内全神贯注的时间较少。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三年级数学“四边形”的教学中,可先用PPT呈现名胜古迹,像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请学生从中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数学图形,进一步要求学生统计长方形及正方形的边数,引出四边形的教学内容。实践表明,只要创设出有趣的学习情境,就能有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关注教材,提高科学处理的自觉性
数学教材,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素材。教材安排的科学性,基本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方向。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自觉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要在对教材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及时对教材做适当取舍和合理延伸。比如,在“反比例的认识”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发现反比例的特征,就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例题的快速展示其实就是暗示了学生:大家来看,这个就是反比例的例子哦!那么,怎样才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呢?笔者曾经做了实验,对这部分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将例题巧妙隐藏在一组表格中,然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反比例的例子。结果,学生开展了自主探究,在数学探究中成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其次,通过实物感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直观和形象的事物,如各种形态的实物等。因此,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将数字等相对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物和图形进行教学。比如,在一年级“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2 1”计算题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将算术题想象为2个香蕉加上1個香蕉,或2头奶牛加上1头奶牛等。通过自主想象能将纯数字的计算转化为形象的实物相加,这样学生更容易完成计算。又如二年级“表内乘法”的教学中,在以“3×2”为例讲解乘法定义之后,给每个学习小组发6个粉笔头,鼓励学生以粉笔头为道具,积极思考操作,有效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及过程。
四、关注建构,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实践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对学生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是应该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感受,并在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数学素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变成一个正方形。动手操作后交流:我们能找到多少不同的办法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此外,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的学习延展中,可以探讨:如果给你一个量筒,要求测出家里的水杯容积,应该怎么处理?这样,学生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厘清了体积与容积的差异和联系。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弄清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内容与特征及实现方法与途径,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观念的形成和数学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得全面发展。